彼德
受新冠病毒疫情影响,全民开启“居家时代”,与此同时“云”购物、“云”课程、“云”办公、“云”就医、“云”看展等数字“云生活”,迎来井喷式发展。
无疑,“云”经济打破了固有的空间限制,为疫情期间的人们提供了更安全、更便捷、更高效的服务。我们看到许多新消费、新技术应运而生,为“云生活”提供保障,人们传统的消费习惯正在发生改变。另一方面,部分消费电子产品的销量逆势上涨的势头,也成为实体消费短期遇冷中的一抹亮色。
“云”经济,新活力
自2012年提出“互联网+”至今,“互联网+”已经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说在此之前,企业还没有从根本上见识到“互联网+”的威力,此次新冠病毒疫情的出现,无疑成为倒逼新业态开启的“加速器”。疫情下的在线需求与在线自救,促使许多消费者与企业踏上“云”经济的启蒙之路。
据统计,2020年1、2月,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滑较多,但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仍实现增长,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同比提高5个百分点,信息服务业的生产指数增长3.8%。受疫情影响,日用品及生鲜品需求强劲,超八成的受访者在线上购买过日用品、生鲜品,89%的受访者表示疫情结束后线上购买日用品、生鲜品的意愿将会增加。此同时,无接触配送、远程医疗、智能机器人等无接触服务深入人心,为未来生活场景提供更多可能。
除了满足市场,解决好供应链、配送等问题,新的消费空间正在被打开。政策方面,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通知,提出助推中小企业通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赋能实现复工复产,增添发展后劲,提高发展质量;商务部印发通知,提出发展网络消费,鼓励探索无直接接触配送服务。此外,各地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相关举措,激活“云消费”新模式。
由传统逛街式的随机购物,到电商平台搜素购物,再到网红带货,权威推荐、节省时间的新消费模式,在这一特殊时期展现出了新的生命力。从三月份开始,“书记带货”这一通过社交电商平台,直播推介当地产品的形式在网络上引起热评。直播镜头前,各级干部通過现场制作美食、展示产品、讲解卖点、参观工艺等方式,更近距离的与消费者产生沟通,百万关注,千万收益,无疑让当地尝到了甜头,不仅提升了产品知名度,更帮助企业、农户建立信心,成为渡过难关的有力武器。
百“云”齐放
“云监工”下造医院
1月27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频”App客户端“疫情24小时”专题页面呈现了武汉火神山和雷神山两家抗疫临时医院建设现场的慢直播。多个角度固定机位的镜头真实呈现了工地现场,没有音乐,没有解说,画面中只有叉车和工人忙忙碌碌的身影。数千万网友纷纷打卡执行“云监工”任务。这一直播也被称为史上最大规模“云监工”。
直播上线不久,网友就给建设工地的工程车起了各种各样的爱称。评论里看似各种异想天开,实际是建设工地的工作人员满满的关心和加油。数据显示,在众多提及工程车昵称的留言中,“叉酱”提及率高居榜首,占比24.3%;“小黄”“吴三桂”和“呕泥酱”紧随其后,提及率分别达到9.7%、9%和8.9%。
2月2日24时,武汉火神山医院慢直播迎来了最后时刻,“央视频”慢直播累计观看量已达8682万人次。
“开学第一课”在网上
疫情发生后,全国的大中小学也迎来开学的严峻挑战。
1月27日,教育部正式下发《教育部关于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的通知》,根据相关要求,“停课不停学”成为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大中小学的主要防控措施。
1月29日,包括好未来旗下学而思、猿辅导、学大教育等数十家知名在线教育机构宣布,向全国用户提供免费直播课。于是,各地积极推出的“云课堂”就成了2020年春季新学期的最多的打开方式。
最优秀的师资力量、最先进的网络手段、最便利的收看方式、最科学的学科设置……一系列措施的保障,让“云课堂”这个新鲜事物一经推出就得到了广大家长和学生的认可。各个学校各具特色的教学辅导安排和生动有趣、互动性极强的活动,让“线上课堂”的表现丰富、活跃,又适合学生成长需求。
“云”上的博物馆
受疫情影响,1月23日,故宫博物院在微博上发出闭馆公告,恢复开放时间待定。次日,全国博物馆、美术馆悉数宣布闭馆。很快,全国的网友就发现,全国各地的博物馆在云端打开一个新的世界。
2月,上海博物馆直接将去年初闭幕的“董其昌书画艺术大展”特展搬到线上。网友登录之后发现,上海博物馆并非将线下展厅全景式搬上网,而是为网端量身定制了一套交互式的观展模式。屏幕上,董其昌乘着小船,三次南下游历山川名胜,观众点击地名,便能一览他品鉴创作书画的过程;进入“全景漫游”,还能乘着竹筏,“闯”进名画《秋兴八景图》,以第一视角赏其沿途所见之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