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梅 汲金励
当前,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汹涌而至,中西方文化的交流碰撞程度前所未有;外语类专业大学生处于接受国外文化熏陶和洗礼的最前沿,好奇心旺盛、“三观”具有极大可塑性,面对泥沙俱下的“信息冲击波”,往往难以明辨是非;因此,如何正确引导其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养阳光心态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崭新课题。
当代大学生特别是以95后为代表的外语类专业大学生利用手机、电脑、Ipad等新媒体手段进行口语、听力等方面的训练逐渐占据主流,且经常收听观看美剧、韩剧、日剧等视频音像节目;西方文化固然不乏极具鉴赏价值的自由民主萌芽思潮,然而其中享乐主义、厌世观、自闭倾向等“负能量”的题材影视作品屡见不鲜,对当前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造成潜移默化的消极影响,更有甚至,一些“杀人游戏”等西方文化糟粕竟通过社交网站在国内“改头换面”,成为“网红新宠”,引发一些不明就里的大学生争相模仿、堕入心理扭曲甚至自我否定的深渊难以自拔,值得我们高度警惕并加以合理引导、纾解心理问题。
当代大学生作为具有较高智力,较高文化和较高自尊心的群体,有着不同于一般社会青年更高的抱负和追求,以及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因而也就承受着更大的心理压力与冲突。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学生是心理问题的高发率人群。笔者在本次凋查中发现,目前我国多数大学生心理是健康的,有较高的智力水平,强烈的求知欲望,学习效率高,情绪稳定,乐观自信,人际关系良好,善于自我调节,适应良好。但是也有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根据随机调查问卷结果显示,总起来说,约有23%的人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障碍及异常表现,事实上,大学生心理疾病已经成为高校的常见病、多发病,这给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分析与教育的健康成长带来了许多消极的因素。目前,在休学和退学的大学生中,因精神方面有问题而休学的占休学人数的37.9%,占退学人数的64.4%,居第一位。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心理问题已对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学习成才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威胁,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已成为当今社会和各高校关注的重点。如何有效分析带来心理问题的原因,从语言类大学生所学习的文化视角可为研究提供有效的参考因素。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渊源,从传统儒学到程朱理学、阳明心学,中国古代文化中尤其注重修身养性、心理调节,而当代社会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经过历史和实践检验、人民自觉选择的主流价值观念,其内涵很多都是来自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理念,诸如“仁义礼智信”、“忠勇孝悌”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都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得以丰富和发展,这也是目前高校传统文化课程的主要内容。近代西方文化发轫于文艺复兴时期,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的口号早已传遍世界,但其中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潮也暗流涌动,甚至一些宣扬极端主义的文化糟粕也通过互联网、书籍期刊等“隐身衣”荼毒着辨别力和自制力不强的大学生群体,尤其是外语类大学生接触外国文学的兴趣高、范围广,在跟外国友人的交往过程中也容易受到蛊惑引诱,在猎奇心理和强烈落差的驱使下往往考虑问题会走向极端、产生心理阴影。
社会思潮的多元化及迅猛发展使处于身心转型这一关键时期的大学生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要素愈发复杂,其中包含大学生自身的因素,当然也包括社会、环境、家庭等因素。
第一,社会环境要素。当今社会正处于急剧的变化期,各种思潮也充斥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中西方价值观的冲突、西方思潮的腐蚀等因素都会使得大学生陷入迷茫、空虚、困惑甚至是压抑的处境中,社会环境要素进行成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二,家庭要素。中西方文化背景下,传统的中国家庭结构也在随之发生悄然变化,单亲家庭和重组家庭也司空见惯,这就给部分特殊情况的在校大学生的心理造成不良影响,自卑、自闭、孤僻等性格因素成为当前很多校园悲剧的导火索,值得我们加以重视并妥善引导。
第三,教育因素。当今世界来看,不仅西方就业形势堪忧,中国国内的大学生毕业人数也再攀新高,就业压力的增大是当前很多面临毕业选择的大学生群体迷茫失落的主要原因;加之课业压力、等级考试、奖学金评优等诸多因素相糅合,学校心理辅导课程相对缺乏,造成很多大学生抗压能力较弱,“玻璃心”现象较为普遍。
4.1 牢牢掌控校园主流特别是网络意识形态的主动权和话语权
学校是传道受业解惑的“第一指挥部”,对学生心理健康负有主体责任。首先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在外语类专业学生的课程安排上突出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所占比重、学分比例,其次要坚持“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滤芯”,对于不符合中国主流价值观的颓废堕落甚至消极厌世的国外读物坚决清除,做到“源头治理”,最后要坚持“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要精挑细选国外正能量作品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的价值理念,让外语类专业大学生在主动的文化洗礼中心灵压力得到释放、抗压能力得到增强。
4.2 合理设置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比重
将心理健康课程纳入大学教学体系,培训专业心理教师,通过课程、讲座、沙龙等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常教学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高校应结合大学生庄心理方面的需求,分阶段、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开设《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分析与教育学生心理卫生学》、《大学生心理障碍与防治》等相关课程。针对大学生可能产生的各种心理问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让大学生掌握必要的心理基础知识。同时,应针对大学生成长的需要定期举办心理学专题讲座。例如外语类专业大学生的心理特征与发展、新生如何适应新环境、性心理发展与健康、择业心理分析与求职等,告诉他们大学生心理上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心理疾病以及预防和矫正办法;要利用微信公众号、校园微党课等多种形式的新媒体和手段,广泛开展知识宣传,普及心理卫生常识,让大学生初步了解自己的心理,学会各种生活技能,提高心理求助的能力。各高校应将心理教育课纳入素质教育课中,并在教学计划中落实。
4.3 努力凝聚打造“阳光校园”的各界合力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处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环境中,不可避免地要受到这个大环境的影响,而积极的环境对于个人健康成长的有着重要意义。积极心理学认为大学生的主观体验、积极人格是在环境中形成,并与环境产生互动影响。一个良好而积极的环境是增加大学生积极体验、塑造积极人格的必要条件,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因此,各个高校要构建一个良好的、积极的校园文化环境,尤其注意发挥精神文化环境对形成学生积极人格特质的重要作用;建设积极的校风与班风,给予学生尊重和爱心,对待学生以真誠和平等,构建良好的心理氛围,培养和树立个人和集体的先进典范,借助榜样的力量,促进良好校风和班风的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合力,共同打造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育人环境。贯彻积极心理学理念,通过增加积极体验,培养积极人格,形成一个运行有序、保障有力的和谐系统。
本文系天津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资助项目专项课题《语言对象国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研究》(批准号:XLZX—G201818)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天津外国语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