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从湖北归来的第一天,
第一天医院去上班。
来到院门之外这么一看,
不由大吃一惊不知所措这是为哪般?
欢迎我的横幅高高挂,
站满了全院的医务人员。
院领导冲我在招手,
还有好多群众前来围观。
都是到此欢迎我归来,
众星捧月紧紧地把我围在中间。
护士长给我把花献,
我们相拥而泣热泪含。
院长过来握着我的手,
亲切的话儿感心田。
我赶紧给院长鞠了个躬,
然后向大家把礼还。
又向在场的群众把头点,
连连地施礼把腰弯。
此刻此景难描述,
心潮澎湃我无法用语言。
让您说,我一个小小的小护士,
再普通来再一般。
我既不英雄又不模范,
只不过去了抗“疫”第一线。
胜利归来便罢了,
又何必,如此这般礼不凡。
这么隆重地欢迎我,
热泪盈眶他就怎么能够不让我这心里忐忑不安。
是湖北暂时遭了难,
可医生救援理当然。
我说我是医生话有点大,
还不够格,有点儿自我标榜过其言。
我是学专业护理的,
刚刚上班近两年。
就在这个小城这个医院,
工作在内科护士站。
什么配药打针换药巡护归我管,
忙忙碌碌一天天。
实不相瞒,我还不是一位正式职工,
只是一个招聘员。
不在正式编制内,
医院的名额很有限。
说实话吧,我特别羡慕医生和护士,
若跟他们一样,就是我一生最大的心愿。
记得2020年,就是今年除夕的那个夜晚,
电话响,单位通知我去医院。
院长说,卫健委上级确认我,
派我参加支援去武汉。
我二话没说把头点,
高高兴兴地转家园。
一进门就对我的父母讲,
我说院里让我去北京参加业务培训班。
我没敢跟他们讲实话,
我怕一说去武汉这老二位当时就得一身汗。
说时迟那时快,
我是首批前往疫情前线。
当时我的心情很复杂,
毕竟不是前去旅游不是去赴宴。
这是跟病毒打连连,
弄不好就得丧黄泉。
可我以医者的身份来出现,
领导的重托来救援。
肩负的使命是救人。
不救人我这白衣天使就白下凡了。
可这样的救人太危险,
这样的救人难把家还。
是拿命救命不多见,
命拿命换乃奇谈。
可我又一想,医生救人是天职,
是我的灵魂,理所当然。
领导如此器重我,
我就得把重任担在肩。
从我走出家门的那一刻,
我就抱定誓死报国这一念。
国难当头何所惧,
疫情当前我向前。
冲锋陷阵算个啥,
医生里也有花木兰。
您来看,我穿好了防护服,
像不像宇航员。
全副武装齐,
披挂上阵前。
明知山有虎,
偏偏奔虎山。
我还跟您说啊,我这人打小胆就大,
不知道马王三只眼。
记得小时候遇见过一条蛇,
抓过来就往腰里缠。
三拽两拽这么一拧,
把我妈吓得可直叫唤。
哎哟喂,这个“愣丫愣丫”的一通喊,
对了,我的乳名叫“愣丫”,
听完了可别往外传。
面对着眼前感染者,
安危早已扔一边。
没顾忌,没阻拦,
没害怕,没风险。
为国家,为人民,
为湖北,为武汉。
为病友,为平安,
我是不会退缩勇向前,
肩负这个使命闯难关,
您叫我“愣丫”不白叫,
不愣出个样子不算完。
活着就要作奉献,
赴汤蹈火只等闲。
死了我把身躯献,
给你们解剖做科研。
我来时遗嘱就写好,
甘洒热血无遗憾。
我写的是,风萧萧兮易水寒,
姑娘我一去不復还。
多悲壮,多感叹,
大有那,不屑一顾新冠肺炎。
就这样,五十多个日日夜夜,
就跟那轴承一样般。
患多医少连轴转,
十几个小时不停闲。
从清晨,到当晚,
争分夺秒就像上满了弦。
每天的工作超负荷,
再超负荷也咬牙关。
严格的护理流程不怠慢,
细致入微点点滴滴入心田。
在这十几个小时的看护内,
医生的要求是严上严。
我不说大伙也清楚,
防护服一穿就不能掀。
不能摘口罩,
不能摸摸脸。
不能哪都蹭,
不能哪都沾。
不能吃,不能喝,
不能上厕所去方便。
说句不怕羞的话,憋得我呀,
只打嘚嘚眼都蓝了。
过度的透支身发软,
疲惫得已然到了极端。
记得有一天,我身子一晃腿一颤,
扑通一声椅上瘫。
眼前不住地金光闪,
再想起来得人搀。
浑身上下全是汗,
湿透了内衣身上粘。
粘在了身上身发痒,
越痒越粘越是黏。
越黏越粘越出汗,
越出越多越心烦。
越烦越躁越心乱,
越乱越想往起站。
越站越软越打颤,
越颤越抖越是难。
眼望着眼前这些病患,
我稍加调整接着干。
使命比生命更重要,
要为患者抢时间。
待他们亲人一个样,
吃喝拉撒顾周全。
医生的天职我体现,
竭尽全力在床前。
当病人,没有了体征那一刻,
我心中暗恨无力回天。
眼看着患者离世去,
万般无奈好心酸。
为逝者,从头到脚擦拭一遍,
换衣服装袋来清理那空间。
然后向逝者三鞠躬,
以示哀悼,心似刀剜。
因他们的亲人不在场,
没有亲人送行在身边。
都由我们医者来代办,
把亲属该干的都干完。
这些他们亲人都知道,
不然的话,医疗队那天离武汉,
哪来的送行那个场面。
欢送的人们连不断,
逝者亲属跪哭长街声音嘶哑频频地招手一望无边。
我坐在回来的飞机上,
心情久久难平安。
就仿佛梦境一个样,
恍恍惚惚到了家园。
一下飞机,呀,欢迎的群众一大片,
高举着横幅舞翩翩。
区领导献花走过来,
亲自上前来迎见。
儿童们系着红领巾,
手中的小旗摇得欢。
欢迎的口号一通儿喊,
庆贺而归奏凯旋。
出了机场坐专车,
嗬,警车开道欻欻欻欻走在前。
欢迎的人们招手看,
警察敬礼那叫个齐整列在两边。
那阵势,那场面,
那气派,那尊严。
那崇高,那风范,
那驕傲,那露脸。
那礼仪,那不凡,
那那那什么我也看不见了,
泪水遮住了我的双眼。
有生以来头回见,
我永远忘不了这一天。
后来就召开表彰大会,
记我大功,金质奖章光闪闪。
领导上台给我颁奖激励我,
大爱无疆永向前。
多为人民作贡献,
医学的路上谱新篇,
最高的待遇给了我,
还补贴发给我好多钱。
终身免费去旅游,
各大景区各景点。
新闻播放我的头像,
一霎时小城传美谈。
说我是党的好儿女,
新时代的好青年。
另外还有一个惊喜,
我转正了,再也不是招聘员。
张长来先生的快板作品不拘于传统,总是能与时代同频共振。熟悉他表演风格的朋友,看到他的作品文稿就能想象到,在他明快的板式节奏中,这个作品将行云流水般地表现出怎样的生动。
这个作品可以说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专题曲艺作品中相当难得的,没有简单空洞的喊口号,没有生硬的煽情,没有“挠胳肢窝”逗人笑,而是在实实在在地写人,甚至直接用了第一人称,没有铺垫,超强的代入感让观众瞬间身临其境。现在的传媒平台多样化,疫情发生期间,人人都在关注着疫情前线的新闻报道,对各种视角的文章及视频并不陌生,这就给曲艺作者创作出能吸引人的作品增添了难度。张先生这个作品并没有去塑造一个“高大全”的完美女神一般的白衣天使,她甚至不是一个正式职工,只是一个“招聘员”。这个从小就天不怕地不怕的“愣丫”,面对疫情危险毫无畏惧,但告别父母时却隐瞒了实情。这就是她可爱可敬的一面,因为她不是真“愣”,而是勇于担当。
作品呈现了艰难震撼的抗“疫”过程,胜利凯旋的激动泪目,“底”是“我转正了,再也不是招聘员。”这个看似并不刻意的结尾却也实现了“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情理之中的是年纪轻轻的小护士能义无反顾地随着那么多医护人员去疫情前线英勇奋战,组织上能够派她去,她能经受住考验,就已经证明她具备“正式职工”的条件。而意料之外的是作者直接用了这样一个特别实在、特别“实惠”的结局,让观众必定会心一笑,由衷响起掌声!
总之老艺术家每一个呕心力作,都值得同行晚辈学习!
(赏析人:中国曲协快板艺委会委员 张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