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团队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和遵医行为的影响分析

2020-06-12 11:32刘秀玉陈榕青
糖尿病新世界 2020年4期
关键词:遵医行为护理干预血糖

刘秀玉 陈榕青

[摘要] 目的 分析对糖尿病患者应用护理团队护理干预对其血糖与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将2017年6月—2019年7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纳入到研究中,共有94例,以抛硬币结果分组,分成对照组(n=47,常规护理)与实验组(n=47,护理团队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则接受护理团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与护理后的血糖水平及遵医行为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 和护理前相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两项血糖指标均更低,且实验组比对照组低;和护理前相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遵医行为评分更高,且实验组比对照组高;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应用护理团队护理干预的效果极佳,可有效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并改善其血糖指标,应积极推广。

[关键词] 糖尿病;血糖;护理团队;遵医行为;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20)02(b)-0111-02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该疾病需要终身接受治疗,而随着治疗时间的推移,很多患者的遵医行为开始减弱,导致其在用药、饮食、运动等方面出现问题,使得其血糖控制效果受到影响[1]。为改善该情况,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十分必要,以往主要为常规护理,但干预效果不佳,该文认为可应用护理团队护理干预,为分析具体效果开展对比研究现分析2017年6月—2019年7月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94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在该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纳入到研究中,共有94例,根据抛硬币结果将其分成对照组(n=47)与实验组(n=47)。对照组:男性患者有30例,女性患者有17例;年龄为34~77岁,平均年龄为(56.94±5.11)岁;病程为3~11年,平均病程为(6.47±1.24)年。实验组:男性患者有31例,女性患者有16例;年龄为36~78岁,平均年龄为(57.11±5.23)岁;病程为3~10年,平均病程为(6.52±1.21)年。将以上数据资料做相互比较,得出结果均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可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主要包括指导患者按时服药、告知患者要改善饮食、日常照顾等。

实验组患者则应用护理团队护理干预,具体方法为:①建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团队,由14名护理人员、1名护士长与2名护师组成,组内成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专业能力、沟通技巧等。②将整个护理团队分成5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不同的护理内容,包括健康宣教、强化治疗、心理护理、病足防治与静脉治疗。由护士长根据实际情况分配具体的护理任务与组员安排。③共同讨论护理计划,保证其符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与个体化差异,明确实施护理的时间安排,避免发生冲突。④护士长在护师的帮助下对护理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将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记录,定期讨论解决方法并实施。⑤每个小组均有1名组长,尤其负责所有护理人员的管理工作,定期总结本小组护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与组员共同制定解决方法。

1.3  评价标准

①测量两组患者护理前与护理后的血糖指标[2],包括:空腹血糖水平与餐后2 h血糖水平,统计后进行比较。②测评两组患者护理前与护理后的遵医行为[3]情况,包括:饮食调整、坚持用药、监测血糖、坚持锻炼、足部护理5项内容,每项内容的评分为0~20分,满分为100分,评分越高则提示患者的遵医行为越好。③护理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情况进行评价,评价方法为调查问卷[4],其理论满分为100分,达到90分以上为非常满意,达到75~90分为满意,达到60~74分为比较满意,60分以下则为不满意。统计评分达到60分及以上的患者总数,计算满意度并对比。

1.4  统计方法

数据对比均使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表示,经χ2检验。计量资料经t检验,并描述为(x±s)。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与护理后的血糖指标

相比于护理前,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血糖指标均更低,且实验组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与护理后的遵医行为情况

和护理前相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遵医行为评分更高,且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统计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情况

对照组中,达到非常满意标准的患者有9例,达到满意标准的患者有12例,达到比较满意标准的患者有18例,达到不满意标准的患者有8例,共有39例患者对护理措施满意,满意度为82.98%;实验组中,达到非常满意标准的患者有19例,达到满意标准的患者有16例,达到比较满意标准的患者有11例,达到不满意标准的患者有1例,共有46例患者对護理措施满意,满意度为97.87%。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进行对比,提示实验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21,P<0.05)。

3  讨论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的代谢疾病,高血糖是患有该疾病的主要特征,患有该疾病的患者会出现无力、疲乏、三多一少(进食多、饮水多、尿量多、体质量少)等症状,而2型糖尿病患者在发病前多出现肥胖情况,其后会逐渐减少。这些症状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与正常生活产生极大影响,此外由于患者的血糖长期处于高水平状态,患者的各项组织器官会出现慢性损伤,如肾脏、神经、血管等,导致患者出现其他疾病的几率增加,甚至会产生生命危险[5]。

由于糖尿病属于慢性疾病,病程极长,因此患者需要长期服药治疗,同时还需要改善饮食与坚持锻炼等,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患者的依从性会随之降低,导致其遵医行为减弱,血糖水平无法得到有效控制。临床多采用护理干预来改善该情况,以往主要为常规护理,但效果并不理想,缺乏系统性、全面性与专业性。该文认为可应用护理团队护理干预,成立多个护理小组,各司其职,为患者提供不同的护理服务,更加专业且全面,可满足患者的实际需求,进而有效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并改善其血糖水平[6]。为进一步分析应用护理团队护理干预的效果,笔者展开对比研究,结果提示:和护理前相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两项血糖指标均更低,且实验组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与刘少娟等[7]人的研究结果一致,说明应用护理团队护理干预可使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指标得到改善与控制;和护理前相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遵医行为评分更高,且实验组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与王春红[8]的研究结果一致,说明对糖尿病患者应用护理团队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与重视,进而提高其遵医行为。以上数据比较结果均充分体现出将护理团队护理干预应用于糖尿病患者中的积极效果。在应用护理团队护理干预的过程中,该文认为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性格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要根据患者的差异情况为其制定个体化护理方案,保证护理方案符合患者的需求与实际情况,进而保证其护理效果;②不同小组之间要分工明确,避免出现工作内容重复的情况,进而导致医疗资源的浪费,同时要加强不同护理小组之间的合作与联系,以此提高护理效果;③要保证学科的多样性,如心理护理小组要有专业的心理医生,健康教育小组要有专业的营养医师等。

综上所述,对糖尿病患者应用护理团队护理干预的效果极佳,可有效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并改善其血糖指标,应积极推广。

[参考文献]

[1]  毕立男.糖尿病监护团队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胰岛素泵治疗患者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19,32(2):166-167.

[2]  夏惠芸.专科护理团队在基层医院糖尿病管理中的应用[J].甘肃科技纵横,2018,47(12):92-93,96.

[3]  刘晓丹.糖尿病护理团队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及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26):237-238.

[4]  王文雅,曲立莉,孙颖.多学科护理团队对糖尿病肾病的护理效果分析[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18,24(3):98-101.

[5]  姜巍.糖尿病护理团队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评估[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10):156-157.

[6]  陈怡.糖尿病监护团队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病人血糖管理中的作用研究[J].全科护理,2018,16(12):1423-1426.

[7]  刘少娟,羊文娟,賀栋梅.团队管理模式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疾病知识与自护能力的影响[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 26(1):44-46.

[8]  王春红.糖尿病护理团队合作思路在护理风险管理中的作用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3):223-224.

(收稿日期:2019-11-22)

猜你喜欢
遵医行为护理干预血糖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
电话随访对COPD患者稳定期家庭氧疗遵医行为的影响研究
猪的血糖与健康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全程护理干预对体检者健康体检后遵医行为的影响研究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