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美荣
摘 要:环境检测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打好了基础,也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目标的实现贡献了诸多力量。但是現有的环境检测仍旧存在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质量管理过程当中,严重削弱了环境检测的作用和实效性。基于此,文章率先分析了环境检测全过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围绕如何提升检测水平提出了尝试性的策略和建议,这体现出了我国做好环境检测全过程质量管理的决心,也说明环境检测质量管理处于首要地位。这样环境检测的质量和水平一定会得到有效的提升,社会和经济也会在环境检测质量管理效果改善的同时得到积极影响。
关键词:环境检测;质量管理;检测水平
中图分类号:X8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2945(2020)17-0182-02
Abstract: Environmental testing has not only laid a good founda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a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 but also contributed a lot of strength to the realization of the goal of harmonious development between man and nature.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in the existing environmental testing, especially in the process of quality management, which seriously weakens the role and effectiveness of environmental testing. Based on this, the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quality management of the whole process of environmental testing, and puts forward some tentative strategies and suggestions on how to improve the testing level, which reflects the determination of our country to do well the quality management of the whole process of environmental testing. It also shows that the quality management of environmental testing is in the primary position. In this way, the quality and level of environmental testing will be effectively improved, which will have a positive impact on the society and economy.
Keywords: environmental testing; quality management; testing level
引言
针对环境检测工作进行全过程质量管理的目的在于提升各项数据的准确性,确保其精准可行,这在整个检测过程中都起着重要作用。身为环境检测管理人员,必须详细了解各个检测环节,全面把控检测工作,从源头上避免检测工作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检测过程中环境检测人员还要综合考虑不同因素给检测结果带来的影响,明确其产生的原因,找准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提升检测水平,使环境检测工作成为维护社会环境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就目前来看,我国的环境检测工作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但是仍旧需要将提高效率保障准确性作为首要任务,以此保证环境检测工作落实到实处。
1 环境检测全过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检测方法存在漏洞,缺乏人才支持
不难发现,基础检测工程存在问题是影响环境检测工作的直接因素,这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环境检测管理工作的重要源头,并成为了影响检测质量水平的先决条件。这是因为我国环境检测工作仍旧处于发展过程当中,缺乏足够的技术和设备支持,无法利用专业的检测技术或检测器械满足作业需求,所以,检测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长期处于偏低位置[1]。另外,当检测设备出现故障时无法利用有效的手段或措施对其进行维修。因缺少设备资源,环境检测工作无法在第一时间找到可以替代的器械。最重要的是,现有的机构和学校并未针对环境检测工作设立专门的专业或人才培养体系,致使我国环境检测缺乏后备力量的支持。除此之外,各个地区之间的检测水平和技术存在一定的差异,在诸多问题的影响之下,检测工作出现诸多漏洞,严重制约了环境检测工作的质量管理与检测水平。
1.2 管理制度落后,认识不足
事实证明,要想充分挖掘环境检测的作用和价值,必须在检测过程中引入新型的管理制度与管理体系。确保环境检测工作与管理制度充分融合在一起。然而,现有的环境检测部门在检测过程中存在制度过于陈旧的问题,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环境检测提出的新要求。加之管理组织体系、协商体系和管理架构等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环境检测的全过程质量管理落实受到了极大的干扰。值得注意的是,部分环境检测工作人员并没有认识到检测管理的重要性,缺乏了解,认知不足,这些均是影响环境检测质量管理的重要因素,必须引起重视。
2 环境检测全过程质量管理中提升检测水平的措施
2.1 提高重视,全面监管
理念是行动的先導,这一说法同样适用于环境检测质量管理当中。也就是说,只有具备相应的检测与管理理念,才能更好的开展环境检测工作。这要求检测部门对检测人员进行有意识的培养,使其认识到检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以免质量监管出现问题,尤其是要制定相应的管理理念,确保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可以围绕既定的监管理念达成协调统一、相互配合的目标,这对环境检测质量管理工作而言有着重要的作用和价值。从理论角度而言,环境检测的质量管理与多个细节性的工作之间都有所关联,涉及到多个工作流程,所以说一定要遵循全面性、系统性的原则对其进行管理[2]。实际检测前,需要制定相应的检验方案和应急预案,以便在质量管理出现问题时,可以第一时间解决,尽可能保障质量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2.2 建立检测管理系统,维护监督体系
拥有完善的检测管理系统,有利于环境检测工作实现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并将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但是这也对管理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不仅要拥有相应的管理意识,还要做好工作安排,结合实际建立切实可行的监督评选制度。另外,管理人员应拥有相应的参与意识,以积极饱满的状态参与到环境检测质量管理当中,形成凝聚力,共同为检测效率和检测水平的提升而努力。监督体系与检测管理系统之间有一定的不同,主要是用于培养专业人才,提升检测水平,并通过内外工作结合的方式提升管理工作总效率。
2.3 严格控制分析技术
取得环境检测样品后应第一时间送达至实验室,实验室同样要保证严格控制检测样品。一般情况下,样品检测会分为以下两种情况进行,一种是所有样品的分析与检验均由单个实验室完成,另一种是在几个实验室共同配合的情况下对样品进行分析与检测。若采取单个实验室检验的方式进行分析,必须加强技术控制,保障实验室所有人员均按流程操作。不难发现,单个检测人员是否按照流程进行检测与操作会直接影响到检测结果,整体的检测水平也会受到自然而然的影响,因此,一定要进行严格的技术控制,全面把控检测流程。
2.4 加强技术体系建设
为了在环境检测全过程质量管理中进一步提升检测水平,可以融合环境检测学基础理论体系、环境检测技术路线体系、环境检测分析方法体系等多个内容,建设更加完善的检测技术体系。环境检测学理论体系主要是对环境检测的内涵进行界定,制定更加明确的检测对象与检测内容,并在其中对研究手段和研究方法进行细致的阐述[3]。环境检测技术路线体系中包括多方面的内容,例如应急检测,地下水检测、振动检测、光检测等。要想建设更加完善且科学的技术检测体系必须包括多方的内容,固体废物、空气、地表水、噪声、污染源的检测等都应在其涵盖范围之内。此外,检测网络也要实现网格化的管理,全面覆盖省、市、县,检测信息网络则要考虑到在线监控、信息传输和数据报告等多方面的内容,综合利用互联网手段和大数据技术提高检测工作的实效性,为环境检测质量也为环境检测水平的提升提供数据和技术上的支持。
2.5 加强采样管理与技术创新
事实上,影响环境检测水平的因素相当多,例如人员素质、设备先进性和检验手段等。除此之外,采样的准确性和实验室内部管理等同样是影响检测水平的直接因素[4]。一般情况下,技术人员会在较为复杂且艰巨的环境中进行环境检测样品采样工作,加之不同的周期和频率的影响,采样的准确性很难得到保障。为改善这一问题,采样人员必须制定严格的采样程序,并按照规定进行采样操作,力求所采样品具有代表性和研究意义。除此之外,还要在日常工作中不断钻研检验技术,利用更加高超的检验手段和检验方法,保障检验工作的准确性与科学性,利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确保实验数据准确且科学,这会直接影响到后续的环境治理。因此,一定要加强采样管理,还要对检验技术进行严格的控制,在不断的技术创新中提高检测水平。
2.6 应用遥感技术提高环境检测水平
(1)遥感技术在水污染检测中的应用。在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环保意识越来越强,也意识到了水污染的严重性。因此,在环境检测中也要给予水污染检测应用的重视,利用先进的检测技术与检测手段持续检测水质信息,以防水污染问题进一步扩散,并对已有的问题进行治理。在水污染检测中,遥感技术可发挥自身的功能严密检测水体浊度和叶绿素的变化情况,通过光谱成像技术将水体浊度以更加清晰的方式体现出来,检测人员根据光谱成像技术所得出的结果,即可了解水污染情况,尤其是可以利用悬浮颗粒所反射出的各项参数了解到水体浑浊的程度,明确砂砾直径的大小,深入了解污染源扩散的强度,为环境治理方案的制定提供了重要参考与依据。目前来看,检测人员主要是通过分析光谱特征和叶绿素的反射峰值来了解水质污染情况,从而在不断的比较与分析中制定治理措施。(2)遥感技术在地面污染检测中的应用。一切与地面污染相关的情况,都可用遥感技术进行检测。例如,部分地区可能存在重金属超标的问题,这类土地并不适宜粮食或蔬菜种植,提前用遥感技术进行检测,则可避免这一情况,以免投入过多的物力和人力[5]。需要注意的是,遥感技术确实可以在地面污染检测中发挥一定的效用,但也有所局限,突出表现为区域限制。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不间断地采集数据,综合利用遥感技术和其他检测技术,不断提高检测水平,突破遥感技术在地面污染检测出所面临的障碍。总的来看,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响之下,环境检测水平一定会得到质的提升。除基本的手段之外,环境检测人员还要善于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与检测技术,从而利用更高的检测手段与检测水平对环境进行全过程的检测与监控,创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局面。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理想的环境检测工作对社会和经济发展都有积极作用,也是维护人们生活环境的关键内容。不得不承认的是,我国现有的环境检测工作存在一定的问题,质量管理工作不甚理想。必须遵循综合性和系统性的原则,对其进行分析,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全面提高环境检测水平与质量管理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文健.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全面提升环境监测水平[J].绿色环保建材,2019(2):46-46.
[2]张亚军.加强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全面提升环境监测水平[J].智能城市,2019,5(19):108-109.
[3]杨家宝.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分析[J].环境与发展,2020,32(01):186+188.
[4]夏春龙.水文系统水环境实验室检测方法验证工作的思考[J].水利技术监督,2019(06):49-50+82.
[5]郁建桥,丁曦宁,刘宁锴.持续提升环境社会检测数据质量工作探讨[J].环境监控与预警,2019,11(03):5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