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红
爱因斯坦小时候非常贪玩,喜欢和一些调皮捣蛋的坏孩子混在一起。特别是一个名叫奥斯维得的小男孩。他特别喜欢和别人打架,甚至会带着爱因斯坦去偷果子吃。
一天,奥斯维得又跑来约爱因斯坦出去玩,母亲就轻声呵斥爱因斯坦:“不准出去,你的朋友没有一个是好人!”说完,她又扭头对奥斯维得说:“今天爱因斯坦没空。”奥斯维得只能悻悻地离开了。爱因斯坦大声地对母亲说:“我的朋友是好人,是你对他有偏见。”母亲还想说什么,但父亲对她摇了摇头,然后说:“孩子,你是好人,你的朋友当然也是好人,這一点,我非常确信,所以我代替妈妈向你道歉。”
爱因斯坦的心情这才好了一点。父亲接着又说:“既然说到了你的朋友,那么我就和你谈谈你的朋友,比如奥斯维得,我猜他一定是个热爱学习的孩子,我猜他的学习成绩一定非常不错,对吗?”
爱因斯坦说:“他不爱学习,他的学习成绩也不好。交朋友难道一定要看学习成绩吗?”
“不,交朋友和学习成绩没有关系,既然奥斯维得不爱学习,那么我猜他一定是一个助人为乐的好人。”父亲说。
“奥斯维得并不喜欢帮助别人。他最喜欢的就是捉弄别人,有时候还会和别人打架,偶尔还会去果园里偷果子给我们吃。我感觉和他在一起很快乐。”爱因斯坦说。
“噢,他可真是一个能给人带去快乐的人,我很喜欢他!我想他长大以后一定会是一个大学教授,至少也是一个中学老师,或者是外科大夫。”
爱因斯坦哈哈大笑着说:“快乐和大学教授有什么关系呢?他并不喜欢读书,而且他还会打架,有时候还会偷东西。他怎么能成为教授呢?”
“那么你认为他将来可能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父亲问。“嗯,或许他会成为一个煤炭工人,或许他还会因为打架或……偷东西而成为……囚犯。”很明显,爱因斯坦也开始意识到了某些问题。
父亲说:“如果是这样,那么作为他的好朋友,你将来也就会和他一样。你愿不愿意因为现在这一时的快乐而在将来成为那样的人呢?如果你愿意,我不反对你和任何人交朋友。”爱因斯坦愣住了,说:“我应该远离这样的朋友才对。”
从此,爱因斯坦把精力都用在了读书上。后来,2 5岁的爱因斯坦获得苏黎世大学的哲学博士学位,也就在那一年,他曾经的“好朋友”奥斯维得却因为偷窃而被关进了监狱。
(摘自《演讲与口才 ·学生读本》2 0 1 9年第1 2期,稍有改动)
赏 析
本文通过父子对话来写教诲,既写出了父亲对儿子的谆谆教导,又写出了儿子的思想转化,引人深思。先认同孩子的立场,再让孩子思考抛出的问题,最后让孩子做出选择,这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沟通过程。从外部敲击鸡蛋只会把鸡蛋打碎,转换方法,从内部挤破蛋壳反而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舒 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