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
摘 要:猪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导致的猪口腔和蹄出现水疱性症状的疾病。该病发病速度快,且具有较强的传播性。本文通过详细论述猪口蹄疫的诊断和防治方法,为提高养猪生产的经济效益提供可参考的资料。
关键词:猪口蹄;诊断;防治方法
通常,猪发生口蹄疫与猪的饲养环境以及饲料的质量存在着非常紧密的关系。猪口蹄疫病毒具有较强的传播性,不但可以通过直接接触传播,还可以通过间接接触传播[1]。因此,为了能够减少养猪生产者的经济损失,需要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防止病毒的传播和疾病的暴发。
1 猪口蹄疫的发病特征
猪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发的一种猪病。通常,年龄越小的猪发病的概率越高,控制的难度也越大。本病多发于冬季和春季,且常常引起大型猪场的猪群发病。
猪口蹄疫病毒可通过猪的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进行传播,病毒容易在粪便和饲料中存活,对外界的抵抗力较强。综合分析猪口蹄疫病毒不同血清型的抗原体,可以清楚地发现猪感染口蹄疫病毒后需经过2 d~4 d的潜伏期才发病。感染猪的口腔和蹄部会出现水疱症状,部分感染猪的身体甚至还会出现溃烂。另外,猪感染后还会出现高热、精神不振和厌食等症状[2]。
如果猪在感染1~2周后出现症状,出现水疱的部位会出现结痂的情况。部分病情严重的猪发病症状会持续3周左右的时间。成年猪暴发猪口蹄疫的死亡率低于幼龄猪。
2 猪口蹄疫的诊断
猪感染口蹄疫病毒后,最早会在蹄踵、蹄冠、蹄叉和副蹄出现水疤;体温上升,精神不振,有时会出现厌食;身体出现烂斑和溃疡,肠系膜发生血性炎症,仔猪感染后出血点一般位于心包膜。在病毒慢慢转移到猪的蹄部后侧后,病猪蹄部的温度持续升高,导致蹄壳变形,甚至脱落。
出现水泡的部位一旦发生摩擦,水泡会破损,流出脓水。流过脓水的皮肤附近会发生糜烂。破损的皮肤在脓水流完后才能再度结痂,治愈一般需要3周以上的时间。比较发现,仔猪感染口蹄疫病毒后的病死率显著高于成年猪。母猪在妊娠期感染猪口蹄疫病毒则会出现流产[3]。
3 猪口蹄疫的预防方法
为了有效防治猪口蹄疫,需要采取合理的防治策略,有效提高养猪生产的效益。
3.1 控制猪口蹄疫的传播源
猪口蹄疫的防治工作应该从控制源头抓起,对养猪生产的整个流程进行全面科学的监控和管理。在引进仔猪时,要确保供种猪场无猪口蹄疫病毒的流行,再综合应用隔离、消毒和免疫接种等措施,在确定引进的猪产生猪口蹄病的抗体后再进行集中饲养。
猪圈中一旦出现感染猪口蹄疫病毒的猪就需开展全面的排查工作,早发现,早治疗,让猪口蹄疫病毒的传播得到有效的控制。随后,再对猪圈进行彻底的消毒,以及时消除隐藏的病毒。
3.2 加强饲养管理
为了有效地防治猪口蹄疫病毒的传播,提高养猪生产的经济效益,猪场应加强饲养管理。严格落实猪场的管理措施,对猪场进行彻底消毒,尤其在之前猪场出现过病猪的情况时,更需要严格落实消毒措施。但是,由于猪口蹄疫病毒不但可以通过直接接触传播,还可以通过间接接触传播,加之猪口蹄疫病毒可以通过空气和食物感染猪,因此应对日粮进行严格的消毒。
猪口蹄疫病毒可在粪便中长期存活,因此应做好猪圈的清洁工作,并定期消毒。另外,猪口蹄疫病毒不耐高温,因而可采取加热措施——将温度保持在85 ℃的情况下维持100 min——以此达到杀灭病毒的目的。
3.3 接种口蹄疫疫苗
目前,猪口蹄疫已有有效的疫苗,因此猪场可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猪口蹄疫的暴发。母猪一般每年接种3次,公猪为3~4个月接种一次,并且在猪配种期间应采取有效的免疫措施,严格控制猪的接种次数。
由于猪口蹄疫病毒对仔猪健康的威胁远大于其他年龄段的猪,因此仔猪在断奶后的10 d~15 d内应进行一次疫苗接种,4周后再进行一次加强免疫,由此才能有效降低猪口蹄疫病毒对仔猪的危害。
4 结论
总之,由于猪口蹄疫病毒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和较快的传播速度的特点,因此在猪的饲养过程中应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来预防猪感染病毒,从而有效提高养猪生产效益。
参考文献
[1] 詹树荣. 提高农村散养户猪口蹄疫病免疫抗体的措施[J]. 今日畜牧獸医,2019,35(3):34-35.
[2] 于晓明, 侯立婷, 张元鹏. 免疫增强剂提高猪口蹄疫灭活疫苗免疫效力的研究[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19, (8):830-835.
[3] 白园园, 李占丽, 马飞. 张家口市猪口蹄疫免疫抗体水平监测与分析[J]. 今日畜牧兽医, 2019, (1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