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相通”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

2020-06-12 11:42毕昕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0年6期

毕昕

摘要:“语言相通”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内容,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不言而喻,高等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也因此面临重大的机遇与挑战。文章结合汉语国际教育本科培养所存在的问题,阐述分析了新形势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培养改革的重要性及实现途径。

关键词:“语言相通”;汉语国际教育;教学改革

随着世界范围内汉语学习需求的不斷增长,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培养应时代特点与需求而生,以能胜任多种教学任务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与国际化专门人才为培养目标与人才定位,以“加快汉语国际化进程”为奋斗目标,短短几年之间,发展迅猛,成为了学界和社会研究与关注的热点之一。

黑龙江省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敲定省份之一,主要任务就是落实《中蒙俄经济走廊黑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规划》,沿线各个国家与地区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合作交流将愈加密切、深入。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各地区人民终将“民意相亲、民心相通”,而“语言相通”将为“五通”的实现提供重要支持,优秀的汉语教师将面临更新更广阔舞台与应对更高的要求与挑战。在这一时代感召下,如何建立既有专业特色又能满足社会与地方需要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培养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一)课程设置

一般而言,各院校在课程设置上除公共课程外分为“学位基础课程”与“学位方向课程”两个板块,涵盖语言、文化、对外教学等若干方面。在这一模式背景下,学习时间有限、学习内容较多,因此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汉语及语言学知识不如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而英语能力不如英语专业,同时又要兼顾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以及语言教学法等课程,造成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培养课程特色不够鲜明的局面。另外在这一“专业性不够突出”的问题面前,“实践性不足”也成为突出特点。

(二)教学实践

我们在相关问题的资料调查与走访中发现,“教学实践”问题主要包括两个子问题,即“对教学实践环节的监督不当”及“实践环节比例过少”。

教学实践作为“必修环节”一般于本科四年级展开,学生可选择校内集中实习或校外分散实习。对于这一阶段学生的具体实践情况,尤其是校外分散实习,作为教学单位与管理单位,对学生的具体表现难以全面掌握,即使是选择校内集中实习,由于留学生汉语教学的层次性等多方面因素,我们对于学生的全面表现也难以评估与监督,对于学生如何将所学转化为应用,缺乏一定的衡量。在“实训”环节上,一般学院会要求学生在完成一定量的课堂观摩后,进行至少两课时的教学展示,在这一环节上学生多选择以综合课为代表的课程。学生在有限的实习过程中对所观摩的课型往往集中在综合课上,这就导致了部分学生在今后的教学表现与实际教学工作中出现课型把握不良、学生的层次性把握不清、教学针对性上把握不明等问题。

(三)才艺“展示”

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培养的过程中各院校对相应的文化才艺课程均有一定程度的重视,开设了如“剪纸”“中国结”等内容的展示与教学以满足学生自身需要与汉语教学的需要。在实际学习过程中,由于各种教学安排,多数才艺“课”会以讲座等形式展开,学习期间学生并无太多选择,只能集中、整体进行如绳结、剪纸等内容的学习,对于自身擅长或感兴趣的方面难以给予更多关注。

二、新形势下提高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培养质量的建议

(一)建立以培养和提升教学实践能力为重心的课程体系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目标是培养“三型一化”的汉语教学人才,因此在课程设置上,我们应考虑学生多样化的背景知识,夯实汉语本体知识,并根据学科特点与社会需要进行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全面培养提高其教学能力。

1.注重汉语基础知识的掌握

针对学科任务与培养目标,坚实的汉语本体知识及语言学知识对从事对外汉语教学与中外文化交流工作十分重要,因此在课程设置上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等专业主干基础课的地位是不可撼动的,此外还应开设语音学、词汇学、语法学、语用学等相关课程或讲座使学生对理论知识有一定系统的理解与掌握,在具体教学中有处可寻。

2.注重实践性知识的学习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实践类课程是整个培养环节的一大重心,课程设置上实践类课程所占比例应适当加大。我们可将实践类知识课程分为三大模块——“观摩性实践课程”如海外汉语课堂教学案例以此增强学生的实践感并归纳教学实践的要求;“操作性实践课程”如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对外汉语语法教学、偏误分析等将理论知识与教学实际问题结合并在课堂讲解过程中注重启发性与实践性,精讲多练;“理论性实践课程”如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讲座等,原本这类课程是作为知识性讲解出现,我们可试将这类知识与教学案例结合,以点带面补充学生的相关知识板块。

3.注重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养成

汉语国际教学本身就是一项跨文化交际活动,在教学过程当中必然伴随不同文化的相互理解与融合,而汉文化与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化差异与学习者“母语文化折射作用”是展开汉语推广所面临的两个难题。汉语国际教师如何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有效而得体的交际,如何在跨文化的教育环境下有针对性地展开汉语教学、如何结合文化差异帮助来华留学生进行有效文化适应等都是汉语教师们面临的现实挑战。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跨文化教学能力成为了国际汉语教师的基本素质。因此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培养中,我们应注意相关课程与文化适应项目的开展,提高汉语教师海外社交能力,使其践行正确的跨文化交际理念。

4.注重“国别化”与“层次性”教学人才的培养

目前,汉语国际教育的教育对象与教学需求呈多元化与复杂化特点,而国内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所培养的汉语教师大部分还是“普适性”的,对于国内外急需的“国别化”与“多层性”的教师寻求还有一定距离。因此各高校应结合自己的地区优势探索教学人才的国别性与多层次性培养,开设如外语训练、周边国家文化讲座、针对不同年龄(如幼儿汉语教学)与需求(如商务、教学、科技等)的教学对象的教学技巧的学习或讲座。

5.注重学生视野的拓展

在新形势下的汉语教育专业的教学要求,除了学生们需具备相当的教学与科研能力之外,还要成为会管理、会沟通、会传播的多样化复合型人才,对于汉语教師的培养也应注意其普遍性教育与个性化差异化教育,完善教育教学课程体系。因此培养单位应结合学科需求与学生需要,参考本校实际情况为学生开设多样化的选修课程或组织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讲座与讨论,以拓展其视野,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

(二) 扩展教学实践容量,践行考核标准

教学实践能力来源与理论知识的学习,更来自于理论知识的现实转化。合理丰富的教学实践安排在增强学生教学实感的同时,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教学对象的特点与教学内容的安排等,解决其实践能力的不足。由于学制特点,我们可将教学实习的安排前移并适当延长实践时间。在实习初期,教学实践以课堂观察形式展开,以真实的课堂观察与记录为实践形式,记录实际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做到理论与实际的衔接;在教学实践的后期以助教身份进入留学生课堂延长实践时间,以查漏补缺。

为保证教学实习的质量,认真组织教学实习工作,学院可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则,对学生实习的途径、项目、实践、安排、形式做出相应的管理与要求并对实习环节加以监督指导,落实实习考核标准。

(三)丰富文化课程形式,为学生提供选择空间

《国际汉语教师标准》中要求汉语教师“掌握中华相关才艺”,但未对才艺的形式、具体掌握程度作出明确要求,而志愿者在填写申请或相应考核时也会注明自己“会中华才艺”以增加自己的“筹码”,但参差不齐的才艺水平使其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压力很大或难以胜任相关文化课程教学。因此各院校一般会在学习期间以讲座等形式安排进行相关内容的学习。但这些以大额班级授课的形式展开的才艺培训收效较差。因此我们在进行这部分的教学计划安排时,可以将才艺知识学习的时间贯穿整个专业培养阶段,并依照学院自身条件与优势,广泛吸纳社会资源为学生开展结合其自身优势与兴趣的才艺课程选择,并结合文化知识讲座等形式对其他未设课的才艺项目进行专题讲解,以丰富学生自身素质。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是为了适应当今汉语国际推广的新形势而设立的专业,其课程设置、实践安排等的科学性与时效性还有待于教学实践的进一步检验。以上是我们对于本学科课程设置与教学实践等方面的一些建议与看法,希望能为业内教师提供参考。汉语的国际推广任重道远,如何加强自身建设、促进汉语教育特色发展,推动各国各地区文化交流,讲好中国故事,这是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者的使命与任务。

参考文献:

[1]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7.

[2]朱瑞平,冯丽萍.全国对外汉语教学与汉语国际教育基本信息调研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

[3]李智.当代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建构与培养[J].江苏高教,2014,(5).

[4]刘齐生.跨文化能力之概念及其引出的问题[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4,(4).

编辑∕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