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一”国际劳动节是全世界劳动人民共同的节日。在这春满神州、百花盛开的时刻,让我们向广大劳动者致以节日的祝贺!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只有通过努力劳动才能创造未来,劳动者是光荣的,社会要有尊重劳动的风气,国家才会不断进步。
新时代是劳动者建功立业、奋斗者大有可为的时代。当前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每一个劳动者都是主角。而让劳动者在社会发展中得实惠、享荣光,是激发其奋斗精神和创造力的必由之路。为此,本刊整理综合了首都各界在关心关爱劳动者方面的举措。同时我们号召更多的人加入到关心关爱劳动者队伍中来,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在京华大地蔚然成风。
工会因职工需求而生,尽服务职责而立。作为“娘家人”,维护和服务职工的就业权、收入权、安全权、参与权、发展权,是工会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了让劳动者体面工作、舒心工作,工会一直在努力……
工会搭台 服务职工技能提升和职业发展
贺伯原是一家民营企业的钳工,从业30多年。他看到电视公告后,通过社会报名参加了首届“北京大工匠”比赛,并最终经过“工匠比武”“挑战者选拔赛”“终极挑战赛”“综合评审”等环节,与其他9位不同工种的技能人才荣获“北京大工匠”称号。
“北京大工匠”选树采取“报名不设门槛,通过选拔赛、挑战赛等各环节依次晋级”的“打擂”形式,这在全国各地工匠评选活动中尚属首次。“零门槛”报名和“现场比拼”的方式,让一批“民间高手”和“一线匠人”脱颖而出。获评“北京大工匠”的职工将享受市级劳模待遇。北京市总对每名“北京大工匠”一次性奖励3万元,并支持其所在单位设立“工匠创新工作室”,连续3年每年给予10万元补贴,鼓励他们开展“名师带徒”“技术创新”“难题攻关”等工作。
这仅是北京市总工会为职工搭建平台,在职工技能提升和职业发展方面提供精准服务的一个缩影。
为保护职工合法权益,2017年,北京市总工会联合北京市相关部门出台 《关于加强职工福利费及教育经费使用、劳动保护标准、高技能人才待遇、带薪休假等集体协商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规定了职工福利费及教育经费使用、劳动保护标准、高技能人才待遇、带薪休假等内容为重点协商的“必谈”内容,并要求各区、经济开发区和街道乡镇总工会要把指导意见内容纳入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建立台账,狠抓落实,鼓励基层工会“亮剑”、发声。
如何促进全市职工职业能力的全面提升?市总工会给出了答案。“在职职工职业发展助推计划”让职工看到了希望。凡在北京市加入工会组织并持有“工会会员互助服务卡”的职工,均有机会获得“助推计划”的资助。助推标准分别为:获得国家一级 (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每人资助2000元;获得国家二级 (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每人资助1000元;获得国家三级 (高级技能)职业资格证书,每人资助800元。同时,北京市总工会还推出“职工创新助推计划”,持有“工会会员互助服务卡”的一线职工的职务创新发明专利,以及创新工作室的创新项目,可申请专项助推金。其中,每项职务专利发明可申请3000元助推金,创新项目最高资助10万元。
“这些年,工会提供的服务让我们得到了技能上的提升和劳动价值的认可,大家的干劲更足也更有奔头儿了。”燃气集团职工张海军表示,他的同事也在一旁频频点头。
一项项措施让职工有了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近年来,北京市总工会与市发改委联合颁布实施 《北京市“十三五”时期职工发展规划》,打造首都职工全面发展平台,聚焦高端制造业、高新科技产业、文化创意产业,选树“北京大工匠”;推进在职职工职业发展、创新项目、名师带徒等一系列助推计划,累计发放各类助推资金3629万元;广泛开展主题劳动竞赛、职业技能竞赛,参加职工300余万人次;深入开展技术革新、发明创造、合理化建议等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累计建成5000余家职工创新工作室;实施首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举办1516场公益大讲堂,线上培训职工近2000万人次;选派1058名职工赴港澳台、欧美参加技术交流活动,为职工提升职业技能搭建舞台,大力引导职工开展科技攻坚和技术革新,推动首都创新发展,积极营造“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社会氛围。
工会维权 职工需要时永远“在线”
自2009年起,工会开始推动建立北京市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委员会,深化劳动争议调解和法律援助工作。如今,全市16区总工会分别建立了劳动争议调解中心,各局、总公司工会也建立了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仅去年,全市各级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就受理劳动争议31000余件,调解成功近万件,为职工挽回经济损失2.91亿元,受理法律援助案件1973件,最大限度地维护了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如今,遇到劳动纠纷找工会维权,已成为职工首选。
在疫情防控期间,海淀区劳动争议调解中心全体人员对争议问题进行分类汇总,并通过咨询热线和线上平台,做好疫情法治防控和法律宣传工作。为了贯彻落实国家抗击疫情的各项举措,快速化解疫情期间劳动争议问题,调解中心工作人员采用电话线上调解方式,引导当事人将沟通协商、调解作为解决争议的主要途径,减少人员奔波和聚集,并根据北京市总工会 《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劳动争议案件线上调解工作实施方案 (试行)》的指示,在线上组织企业和劳动者调解。
此外,法律援助也是调解中心的一项重要工作。曾经,顺义区劳动争议调解中心从接到农民工诉求,到50多名农民工拿到血汗钱,仅仅用了三天时间。说起快速解决区域内的劳动争议案件,调解中心主任王寅神秘地说:“我们有四大‘法宝’——群体争议案件要深入一线调解、转送案件要先咨询判决结果、要不断提高各级调解员素质、要完善规范基层劳动争议调解网络。”
竭尽所能 工会时刻为职工保安全
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职业健康是安全生产最根本、最深刻的内涵,是安全生产本质的核心。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的相关规定,工会对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有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为维护企业和职工在安全生产方面的合法权益,各级工会通过各种形式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发动职工寻找身边的安全隐患,避免了许多安全事故的发生。
2019年6月,北京地铁公司工会首次举办了一项专业水平较高的技能赛——故障应急处置技能比武大赛。而这次比赛不仅仅检验选手的技术水平,更是考验一个运检师安全运营意识。荣获大赛供电专业“牵引系统”总成绩第一名的李传勇介绍说,赛场其实就是真实的运行现场,按照观察细微、锁定范围、恢复为先、运营为重的原则来评定。对于他来说,成绩是一种荣誉和激励,但比赛中经历的一幕幕才是最大的收获。
“一切从实战出发,职工要将 ‘安全’两字深植入脑。这里面的 ‘安全’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保证地铁运营的安全,二是职工要有安全意识。”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党委常委、职工董事、工会主席贾鹏告诉记者,对于地铁这个行业来说,安全是天大的事。过去,北京地铁每年举办安全情景剧,目的就是要让职工更形象、更直接地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而故障应急处置技能比武大赛,则是提高职工准确判断故障、快速妥善处置能力,通过设置常见故障、模拟突发事件场景等形式,为职工提供展示技能的舞台。“让安全风险永远趋近于零。”北京地铁公司工会通过搭建平台、树立榜样等一系列的活动,将“六型地铁”中的安全文化深入职工工作的每一个环节,让列车安全、准确、高效服务好每一名乘客。
为了保障安全生产,举办“安全生产知识竞赛”是本市各级工会最常见的教育形式。“四不伤害具体内容是什么?”“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保护他人不受伤害。”……去年,北京市政路桥港创瑞博公司工会就与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联合组织了安全知识竞赛。公司工会主席李秀梅表示:“举办此次竞赛,就是想以安全知识竞赛的形式,在扎实推进公司安全文化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增强职工自身的安全防护意识,提升全员的安全文明素养,普及贯彻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常识,促进公司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通州区总工会为了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加大劳动保护举措,也曾在去年,和区应急管理局共同主办了为期两个半月的通州区2019年“安康杯”安全知识竞赛。
千方百计 工会全力保障职工收入
随着 《北京市工会深入推进集体协商行动计划(2015-2018年)》正式发布,工会开始努力深化以职工福利费和教育经费使用等为主要内容的“四必谈”集体协商,全市90.4%的建会企业开展了集体协商,94.2%的建会企事业单位建立了民主管理制度。2019年,全市签订集体合同1.3万份,覆盖企业5.8万家,职工245万人,建制率达85%以上,百人以上建会企业独立开展集体协商保持95%以上。
老家在武汉的张惠仲,是北京市富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研发中心优化设计室的一名主管。因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回老家过年的他因封城无法回京复工。可至今,张惠仲的工资并没有因此而减少。原来,他被公司允许居家办公,而此期间的工资不但照发,还与平时一样。“这是公司工会为我们职工积极与公司协调的结果。”
“我们公司所有职工的工资,都没有因疫情受影响。”公司副总经理、工会主席花海珍介绍说,自2月10日起,公司就实现了复工。“因为及早复工,就能减少职工的经济损失。”为了及早复工,工会组织职工代表摸排出京员工信息,帮助协调员工宿舍作为返京员工隔离用房,筹备购买口罩、消毒液,和公司协商疫情期间员工工资发放标准。“工会按国家统一的通知要求,及特殊时期应着重稳定劳动关系,并根据员工情况,提出了 ‘没有复工期间,优先利用年休假、加班累计假相抵,以此避免影响工资;如果这两种假不够的,按北京市最低工资标准发放’的建议。我们认为,这样做既符合特殊时期要求,也符合实际。这一建议实施后,所有职工都通过第一条办法保障了收入。”
富乐公司是一家民营企业,自2006年企业建立工会组织并开展工资集体协商以来,以职工关心的“工资报酬”“福利待遇”、带薪休假、劳动保护、培训经费、人才奖励、文明生产、安全管理等热点敏感议题,坚持年年规范劳资双方集体协商制度,经职代会审议通过,报上级人力社保部门备案,向职工群众公示公开,接受劳资双方集体协商履约监督。
在怀柔区的北京博萨汽车配件有限公司,只要北京市最低工资调整后的数额比企业集体协商规定的高,即使双方签订的 《工资集体协商合同》未到期,工会也会向企业提出建议,并获得企业的同意。公司工会主席王瑩介绍说:“为了开展好工资集体协商,公司工会特制定了包括12个方面的 《工资集体协商实施细则》。目前,公司已经形成有变动、有需求时就开展协商,不再局限于合同是否到期。”
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和谐劳动关系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营造“企业关爱员工,员工热爱企业”的良好氛围,既是全面激发企业创新活力的有效途径,也是有力促进职工体面劳动、有尊严生活的务实举措,是形成企业得效益、职工得实惠、经济得发展、社会得稳定良好局面的必然要求。
精准帮扶 让职工感受企业“大爱”
职工想什么,企业就做什么;职工急需什么,企业就提供什么。在精准帮扶方面,企业根据实际和职工需求采取一对一,走访慰问全覆盖;进一步完善帮扶档案,实行精准管理、分类脱困、精准帮扶;层层建立责任制,把帮扶工作做深做细,建立常态化、长效化的精准帮扶机制,提高精准服务和脱困帮扶水平。
“那时,我们全家都陷入了黑暗中,我已经顾不上担心手术是否有风险了,最愁的就是医疗费。”时隔几年,回想刚刚得知患病的那段日子,西城环卫环丽清扫保洁服务中心职工臧会兰还是会不自觉地皱起眉头。
臧会兰表示,其实,之前她知道单位为包括她在内的每位职工都入了 《在职职工重大疾病互助保障计划》 《在职女职工重大疾病互助保障计划》和 《在职职工住院医疗互助保障计划》。可当时忙着筹集手术费的她,早把这事忘了。就在他们一家人犯愁时,西城环卫中心的领导亲自到她家看望,并送来了赔付金。“看到那些赔付款,我一时激动地竟然说不出话来了。因为对我们来说,那就是救命钱。”之后,臧会兰主动做起了互助保险义务宣传员。“我要告诉我身边的人,职工互助保险赔付的是一个人,但温暖的是一个家庭,我们全家人都很感动。”臧会兰说。
其实,对职工提供精准帮扶既包含脱困帮扶,也包含技能帮扶。调动社会可用资源,探索“自下而上,以需定供”的互动式、菜单式服务,才能让帮扶与职工需求无缝对接。
对于北京现代公司员工来说,“爱心帮扶小站”是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它是公司党委打造服务型组织,践行精准帮扶过程中探索出的新思路和新举措。
保全工是保证生产线设备正常运转的技术工种,也是最辛苦的工种之一。当代表生产线恢复正常的“绿灯”终于亮起,保全工孙辉才松了一口气,摘下头上的安全帽,擦一把汗。离午餐时间还有20分钟,他赶紧翻开手中厚厚的技术手册,党员攻关项目中前段时间卡住的那个改善点,他要把它拿下……这是“爱心帮扶小站”组织党员共同开展的“精益生产立项活动”,课题是自助研制冲压机专用维修设备,孙辉是攻关组的重要成员之一。几个月来的心血没有白费,维修工具一举获得了两项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孙辉也成为了一名拥有技术专利的保全“技术大拿”。
要知道,如今的“技术大拿”,曾经也是职场小白。“是 ‘爱心帮扶小站’给了我成长和历练的平台,带我走向了技术之路。”孙辉朴实的笑着。
企业铺路 助力农民工成长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的加快,农民工逐渐成为建设的主力军。如何让农民工群体融入城市?企业做出了回答:为他们搭建成才的宽广舞台,实现“四个根本性转变”:由技能匮乏向又红又专的转变、由挣钱吃饭向实现价值的转变、由短期务工向当家作主的转变、由打工者向新时期产业工人的转变。关爱农民工,就要让他们“底气足、腰板硬、有地位、有尊严”,做名副其实的企业主人,成为企业管理者的共识。
“是项目部党支部推行的 ‘三结合’,成就了今天的我。”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项目经理蔡中山说。他曾经是一位挥汗如雨的农民工,现在已晋升到企业管理层。这一蜕变要从三建公司的“三结合”说起。三建公司党支部一直致力于“三结合”的工作,包括“坚持党建工作与人性化管理相结合”“坚持党建工作与农民工队伍人才培养相结合”“坚持党建工作与确保工程质量相结合”。“三结合”工作促进了农民工向高素质的产业工人的转化。
像蔡中山这样,一批批表现优秀的农民工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通过自身的努力和企业搭建的成才平台,真正实现了从农民工到产业工人的转型。
今年46岁的戴子峰,是安徽省和县三建公司项目经理、北京住总集团外施队队长。2017年,他还因在参加城市副中心A3、A4工程建设时优秀的表现获评了“通州工匠”。提起这些,戴子峰说:“自从来到北京住总集团,就像到家了一样。集团不但为我们这些外施人员安排好生活,还全力帮助我们提升技能,促使我们每一个人都迅速成才。”
在北京住总集团,像戴子峰一样奋战在城市建设一线的作业人员每年约有5万人次,他们是集团生产建设的一支主力军,集中分布在长期合作的150家劳务分包企业、250支作业队伍中。多年来,北京住总集团始终把服务深层次、工作高质量、外施人员强素质作为目标导向,坚决维护广大首都建设者的合法权益,实现尊严生活、体面劳动,也因此涌现出了许许多多像戴子峰一样“立得住”“叫得响”的先进代表。
“减免缓” 援企稳岗政策“火力全开”
包车回京,“点对点”返岗;机器轰鸣,重点工程复工100%;在线招聘,“不见面”也能找到工作;培训上“云”,家中就能提升技能……北京,复工复产加速,就业热度正徐徐回升。
稳经济先要稳就业!保就业自然要救企业,特别是受疫情影响损失严重的行业企业,毕竟有水才能养鱼。短短2个多月,北京市援企稳岗政策“火力全开”,从真金白银的就业补贴、“减免缓”政策,到发放滞留湖北人员生活保障费。疫情防控期间,北京市连续出台30多项举措,支持企业复工复产。
4月19日上午10点,2辆搭载46名返京复工人员的大巴车,抵达北京延庆。这是中建八局组织从河南安阳滑县到北京延庆的“点对点”输送农民工包车,这批工人将参与建设冬奥配套项目延庆中医院迁建工程。据中建八局延庆中医院工程项目经理张明敏介绍,中建八局项目部采取了“点对点”的包车方式,保证了工友出了家门就上车门,然后直接进场门,安全复工。
根据国家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会保险费决策部署,3月8日,北京市率先发布 《关于做好北京市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会保险费工作的通知》,明确自今年2月起,本市阶段性减免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单位缴费部分。政策实施一个月以来,全市共减负109亿元。预计全年减负约767.7亿元。
“我们是一家住宿餐饮企业,员工有200多人,这次疫情对我们行业的冲击特别大,疫情发生后,我们几乎没有收入,企业资金运转不畅。社保费减免解了我们燃眉之急,可为企业每月节省约41万元。”朝阳区某住院餐饮企业负责人刘经理说。
蒙牛乳业北京厂区人事部赵凤芸说:“市里出台的多项社保补贴政策,通州人力社保局都会第一时间通知我们。就社保减免这一个政策,我们就涉及到2000多名员工,大约为企业减负千万元以上。”
“此项政策大大惠及了企业,切实减轻了企业压力,有效降低了人工成本、稳定了我们员工队伍,支持了企业保经营、稳发展,让我们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东华软件董事长薛向东表示。
在帮助企业纾难解困,出台“解渴”政策的同时,全市人力社保系统还采取经办“不见面”服务“不断线”,全力落地阶段性减免和缓缴企业社会保险费工作,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是人力社保部门的重要职责。下一步,我们将一如既往地落实好各项社保减免和补贴政策,全力支持企业发展,为推动企业复工复产保驾护航。
北京的劳动者,来自五湖四海、四面八方。几十年来,来自全国各地的劳动者,为北京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或许岗位不同、职业各异,但同样在这座城市里追逐着梦想,贡献着自己的智慧与创造。没有他们的参与和付出,就不会有如今这个处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国际大都市。
对许多劳动者来说,北京是他们播洒汗水的圆梦之地。给广大劳动者以尊重、关心和爱护,切实改善和优化他们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让他们在北京生活得更加安全、更有保障,同样是全市各级党政机关应尽之责。
积分落户指标更优化
近年来,随着户籍制度改革的推进,越来越多人享受到改革所带来的红利。在北京,积分落户政策已经实施两年,有1.2万余人落户。值得注意的是,最终拿到北京户口的将并不仅有这1.2万余人,其随迁子女也将享受到这个红利。以2018年为例,首批取得积分落户资格人员6000人,已落户为5777人,随迁子女4498人,实际落户总数为10275人。
“我来北京已经有17年了,户口在山东。孩子的考学问题一直是我的 ‘心病’。现在终于放心了,我的孩子可以在北京参加高考。”北京市积分落户名单的公示,让压在卢先生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作为首批通过积分落户北京的他甚是欢喜。
2018年4月16日,北京市首批积分落户申报工作启动,满足持有 《北京市居住证》、不超过法定退休年龄、在京连续缴纳社会保险7年及以上、无刑事犯罪记录四个条件的人员均可于4月16至6月14日在网上申报系统中提交申请,这让一直关注这一政策的很多非京籍劳动者激动不已。
其中有9个加减分指标,分别为合法稳定就业、合法稳定住所、教育背景、职住区域、创新创业、纳税、年龄、荣誉表彰、守法记录,评定工作将依照这些指标公开执行。另外,对于申报中的不诚信行为,要求建立社会公示制度予以惩处。与高校毕业生引进、人才引进、工作调动、投靠亲戚等原有落户方式相比,积分落户制度主要以就业、住所、保险等指标计算分数,分数达到后就可以拿到当地户籍,更加精细化和人性化。
今年,在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三次会议举办的政务咨询会上,市人大代表段淑珍对积分落户很是关注。她发问,积分落户政策已经实施两年,那么,已落户人员的共性是什么?什么样的人有希望通过积分落户北京?对此,北京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在回应时表示,从最新的大数据来看,积分落户的人呈现四大特点,而具有这4种特点的人群更容易通过积分落户。一是90%以上都是本科学历以上,二是90%以上有固定住所,三是90%以上缴纳了15年以上的社保,四是90%以上年龄在45周岁以下。“从这四大特点来看,积分落户正是面对了那些长期在北京稳定就业、为北京作出贡献的人群。”相关负责人表示。
同时,该负责人也明确,本市积分落户管理办法(2017-2019年)已经过了试行期,2020年还将继续实施,目前政策是否进行修订也在研究当中,“如果进行修订的话,也一定会充分考虑到民意,广泛听取社会各方意见建议,在保持现行政策连续稳定的基础上进行适当修改完善。”
劳动者培训政府买单
为加快建设首都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2019年10月9日,北京市出台 《北京市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 (2019-2021)》,重点围绕企业职工和重点群体开展技能提升培训和就业创业培训,着力提升劳动者素质和技能水平,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和劳动者更加充分就业。实施方案明确,今后三年,北京市将面向广大企业职工和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村劳动力等重点人员,持续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同时进一步调动企业、个人、院校、机构等培训主体的积极性,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计划到2021年底,本市技能劳动者占就业人员总量的比例达到30%,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33%。
记者从大兴区第一职业学校与广州南联航空食品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了解到,大兴区已启动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计划,该计划将利用三年时间,通过一系列配套支持政策,面向企业职工和重点群体开展大规模技能提升培训。“培训费用将由政府买单,让更多劳动者 ‘带着学费去就业’。”大兴区人力社保局副局长郑占峰说,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计划的一大亮点是“项目制”培训政策,将为就业者免费提供“招聘+培训+上岗”一体化就业服务包。航企吸纳大兴区劳动力就业开展新入职职工岗前培训,还可以获得18元/学时的培训补贴。
在北京“两会”期间,北京市人力社保局局长徐熙在做客“市民对话一把手”时透露,2019年,北京市出台职业技能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已经完成了培训60万人次。今年还要继续加大技能提升培训力度,不仅要继续面向失业人员、农村转移就业劳动力等重点就业群体开展技能帮扶培训,促进他们就地就近就业,还要重点面向企业职工开展岗位提升培训、研修培训、转岗培训,计划3年内将国有企业技能岗位职工轮训一遍,不仅给企业培训补贴,还给个人技能提升补贴,提升劳动者岗位素质和技能水平,激发创造活力,带动企业创新发展。
助劳动者实现高质量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伴随着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北京市的就业制度也由“统包统配”发展到“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为劳动者提供了更广阔的就业空间。就业政策更加健全,逐步形成了适应市场促进就业创业政策体系,在促进就业方面,实施鼓励单位招用、鼓励劳动者自谋职业 (自主创业)、引导灵活就业的政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市结合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和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就业工作成效显著。
近年来,北京市着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建设400余家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大学科技园等各类双创服务机构,服务创业团队3万多家;开展创新创业竞赛,实施创业指导培训,建设“大学生创业板”,入板企业达到85家。同时,北京立足城市总体规划和产业调整方向,优化就业结构,27.5万农民实现二、三产业转移就业,围绕新经济新业态新产业,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开展精准服务,引导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和新经济领域就业创业。
特别是2018年末,北京发布了 《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 (下简称《意见》),从支持企业稳定发展、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开展技能培训提升就业质量、精准施策帮扶就业、优化服务助推就业和健全保障机制6方面提出17条意见,分别针对企业和个人制定不同的政策措施,千方百计促进北京市城乡劳动者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其中,为精准施策帮扶就业, 《意见》要求自2019年1月1日起,就业见习补贴范围由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扩大至16~24岁的登记失业人员和转移就业登记的农村劳动力。同时明确提高用人单位岗位补贴标准,鼓励用人单位招用北京市城乡就业困难人员、退役士兵、企业分流职工等的岗位补贴标准由每人每年500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8000元。
此外, 《意见》还要求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对生活困难又不符合失业保险金领取条件的登记失业人员,给予一次性3000元的临时生活补助。北京还整合城市低保、农村低保、低收入家庭认定等制度,扩大救助范围,降低救助门槛,对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家庭,及时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