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小兰 程龙飞 黄 瑜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福建省畜禽疫病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州 350013)
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性疾病,常常引起10周龄以内的鸭和鹅等水禽发病,临诊呈急性或慢性败血症过程,发病率多为10%~40%,最高可达70%,病死率为5%~80%,主要病理变化是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脑膜炎等[1]。鸭疫里默氏菌是造成水禽发病和死亡的重要细菌性病原,该病在我国所有水禽养殖区均有发生,严重影响了我国水禽业的健康发展。鸭疫里默氏菌对药物的耐受力强,常出现双重或者多重耐药性[2-3],使得药物的治疗效果大打折扣。因此,临床中应根据分离菌的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我们从福州市及周边水禽养殖场分离到4株鸭疫里默氏菌,并进行血清型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为临床用药的选择提供了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1 病料来源 4个病例分别来自福清 (26日龄鹅)、连江(12日龄番鸭)、闽清(33日龄半番鸭)和闽候(22日龄鹅),发病率10%左右,病死率20%左右,剖检病变相似,均可见心包膜增厚并与胸骨粘连、肝脏肿大并覆盖有易撕脱的灰白色纤维素性假膜、气囊增厚并有数量不等的灰白色假膜沉积。
1.2 试剂及配制 EasyPure Viral DNA/RNA Kit、2×EasyTaq PCR SuperMix,北京全氏金生物科技有限公 司 产 品 ;tryptone、yeast Extract,OXOID 有 限 公 司产品;胎牛血清,Capricorn科学有限公司产品;药敏纸片,北京天坛药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产品;Tryptic soy Agar,美国BD公司产品。
LB 培养基:取 tryptone 10 g,yeast Extract 5 g和NaCl 10 g溶解于1 000 mL单蒸水中,调节pH值为7.4,分装,121℃高压灭菌 30 min。
TSA平板:取Tryptic soy Agar 4 g溶于100 mL单蒸水中,121℃高压灭菌30 min,自然冷却至60℃左右时,加入2%(V/V)胎牛血清,混匀后分装于平板。
1.3 细菌的分离 无菌条件下取脑组织,划线接种于TSA平板,37℃烛缸内培养24 h。挑取单个圆形、凸起、边缘整齐、半透明的菌落,划线于TSA平板,37℃烛缸内培养24 h,获得纯化菌。从纯化菌中挑取3~4个菌落接种于LB培养基,37℃、200 r/min振荡培养18 h。取少量纯化菌液按常规方法进行革兰氏染色并镜检。
1.4 细菌的种鉴定
1.4.1 核酸提取及定量 取纯化的菌液1 mL,8 000 r/min离心5 min,弃上清,按DNA/RNA Kit的操作规程提取核酸。取1 μL核酸以 NANODROP 2000测定其核酸浓度,调整到100 ng/μL作为模板。4株细菌分别进行。
1.4.2 PCR反应体系及程序 根据文献[4]合成下列引物,预期扩增片段为280 bp。
上游引物:RTF:5'-GGAGACGTAGGAGTAAGAGG-3'。
下 游 引 物 :RTR:5'-CATGAAACCCCTACACCGTG-3'。
配制 50 μL的 PCR反应体系, 其中 2×Mix 25 μL,上下游引物(10 μmol/L)各 1 μL,模板 1 μL,ddH20 22 μL。PCR 程序:94℃预变性 5 min;94℃变性45 s,52℃退火 30 s,72℃延伸30 s, 循环 30次;72℃ 延伸 10 min。 取 PCR产物 4 μL以 1%琼脂糖凝胶(含GoldView)电泳,并用凝胶成像系统观察并拍照。
1.5 血清型鉴定 取纯化菌液20 μL滴于干燥洁净的载玻片,滴加鸭疫里默氏菌阳性血清10 μL,混匀并搅拌,静置2~3 min后观察,液体清亮并出现絮状沉淀,即判定为阳性。
1.6 药敏试验 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取纯化菌的培养液均匀涂布于TSA平板,待菌液吸收后,将药敏纸片(本次试验共应用了23种药敏纸片)按一定间距摆放在平板上,37℃烛缸内培养24 h。量取每个药敏纸片抑菌圈的直径,按中国药检所制定的标准判定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
2.1 细菌的分离 4个病例的病料接种培养后,在TSA平板上均可见大小、形态一致的菌落,菌落呈圆形、凸起于培养基、边缘整齐、半透明,45°角度肉眼观察有淡蓝色光泽。4个病例分离的菌株分别命名为FQ、LJ、MQ、MH。 4株菌经革兰氏染色、显微镜下观察,均为革兰氏阴性,无芽孢,呈小杆菌状。
2.2 细菌的PCR鉴定 以4株细菌的核酸为模板,经PCR扩增,均扩增出单一的PCR条带,片段大小约为280 bp(见图1),与预期的相符。
图1 4株细菌的PCR扩增产物电泳图
2.3 细菌的血清型鉴定 4株菌的菌液均与1型鸭疫里默氏菌阳性血清发生凝集,均不与2、6、7、10、11、13、14、17型阳性血清发生凝集,判定为1型鸭疫里默氏菌。
2.4 药敏试验 4株细菌的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见表1。所有菌株都表现出多重耐药性,耐受的药物都不低于6种,其中LJ株耐受的药物高达13种,说明鸭疫里默氏菌临床分离株的药物耐受性很强。4株细菌均耐受的药物有多粘菌素B、卡那霉素、林可霉素和青霉素。4株细菌均敏感的药物有氟苯尼考、强力霉素和壮观霉素,75%菌株敏感的药物有丁胺卡那霉素、头孢唑啉、左氧氟沙星和四环素等。
表1 各菌株的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鸭疫里默氏菌目前呈全球分布,血清型也在不断发展更新,2002年国际上公认有21种血清型,之后国内又有学者发现了新的血清型[5]。不同时期不同地区流行的血清型也不尽相同。本试验近期从福州及周边水禽养殖场分离的鸭疫里默氏菌均为1型,说明1型鸭疫里默氏菌仍是近期福州及周边流行的主要血清型,与前几年流行的以1、2和11型为主的情况略有差异[4],应当引起重视。
鸭疫里默氏菌对药物的耐受性较强,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分离的菌株,其药物敏感性不同。如黄美玲等从广东分离的菌株对四环素、环丙沙星、头孢噻肟高度敏感[6],程冰花等从安徽分离的菌株对头孢类、喹诺酮类和氯霉素类药物的敏感性较高[7]。本次试验表明,4株1型鸭疫里默氏菌中,全部菌株敏感的药物有氟苯尼考、强力霉素和壮观霉素,75%菌株敏感的药物有丁胺卡那霉素、头孢唑啉、左氧氟沙星和四环素等。该结果提示,近期福州及周边区域传染性浆膜炎的预防和治疗药物,优先选择氟苯尼考、强力霉素和壮观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头孢唑啉、左氧氟沙星和四环素等也可供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