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建英 冯 艳
(1 陕西省千阳县奶山羊产业发展办公室;2 陕西省千阳县生鲜乳质量检测中心)
陕西省千阳县奶山羊养殖历史悠久,现全县奶山羊存栏12.6 万只。千阳县自1971年建成纯种莎能奶山羊种羊场,之后从原西北农学院引进莎能奶山羊,重点开展良种保护和利用,千阳县莎能奶山羊良种培育从此正式起步。随后全县大力推广舍饲养殖,扶持养殖大户、壮大龙头企业、健全产业服务体系,推动奶山羊产业快速发展。经过千阳县多年改良培育的莎能奶山羊,其遗传性能稳定,生产水平高,耐粗饲,抗病性强,被全国28个省和地区引种推广,使得千阳县奶山羊产业品种繁育、良种资源和发展基础的优势更加突出。1985年,千阳县种羊场被列为省级重点畜种保护场;2012年,陕西省提出打造千亿羊乳全产业链,千阳县依据奶山羊良种优势被确定为全省奶山羊良种基地县;2018年千阳县种羊场被授予“世界奶山羊良种繁育示范基地”。
为推动千阳县奶山羊产业发展,建设成全国最大的莎能奶山羊良种生产基地县,千阳县县委、县政府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莎能奶山羊种质资源优势,不断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建设莎能奶山羊良种基地。千阳县组建了专业技术团队,制定了莎能奶山羊良种鉴定登记标准,开展了莎能奶山羊良种鉴定登记应用工作,不断提升全县原种、良种、纯种品质,致力于将千阳县打造成全国奶山羊良种名城。
表1 莎能母羊外貌评分表
表2不同日龄体高、体重基本指标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陕西省莎能奶山羊良种繁育基地县建设,培育千亿级奶山羊全产业链,千阳县畜产局成立莎能奶山羊鉴定委员会,在畜产局奶山羊产业发展办公室设立了莎能奶山羊良种鉴定中心,以全县乡镇兽医站为依托,组建7 个良种鉴定小组,并聘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曹斌云、姚军虎、李广等业界权威教授专家担任产业发展技术指导,研究制定奶山羊良种鉴定、登记、培训、管理及应用办法,促进全县良种鉴定工作顺利开展。
莎能奶山羊鉴定委员会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多次对全县莎能奶山羊进行了实地广泛地调查研究,制定出了符合全县奶山羊发展的《千阳县莎能奶山羊良种母羊鉴定登记标准》,指导开展奶山羊良种鉴定工作。
2.1.1 外貌评分标准
外貌评分标准详见表1。
2.1.2 不同日龄体高和体重基本指标
不同日龄体高和体重基本指标见表2,评分标准见表3~5。
2.1.3 产奶性能
在正常饲养条件下,300 天产奶量为一胎400 kg以上。评分标准见表6。
2.1.4 繁育性能
母羊10 月龄,体重达35 kg以上配种。发情周期(20.4±6.4)天;发情持续期(30.1±7.0)h;妊娠期(149.3±2.5)天;产羔率:一胎150%。
表3 体尺、体重等级评定表(3月龄母羊)
表4 体尺、体重等级评定表(9月龄母羊)
表5 体尺、体重等级评定表(18月龄母羊)
表6 不同等级成年母羊产奶性能指标及各胎次300 天产奶性能评定 单位:kg
千阳县7 个镇范围内,规模养殖场与散养户饲养的3 月龄、9 月龄、18 月龄的莎能奶山羊母羊。
3.2.1 鉴定方法
设特级、一级、二级共三个档次;经过筛选,测量奶山羊体重、体高、胸围、尻宽、体斜长的数据;会同外貌评定:对头部、颈部、体型、四肢和乳房结构形状做出相应的评分;结合奶山羊月龄、胎次、产奶量等生产数据最终综合评出该只奶山羊鉴定等级,为全县莎能奶山羊良种基地县建设提供全面科学的生产数据。
3.2.2 鉴定程序
(1)统一指派鉴定人。鉴定工作应当最少有两名工作人员参加,严格按照标准执行。
(2)统一鉴定材料管理。严格保管鉴定材料,且保存完整。
(3)统一鉴定实施。对鉴定过程进行实时记录,记录内容应客观、准确、完整、清晰,确保鉴定结果的可追溯性。
(4)统一鉴定标准。严格按照制定的标准实施鉴定。
(5)统一鉴定复核。建立完善的鉴定文书复核制度,有专人对鉴定的实施程序、技术操作、结果等进行复核,发现违规和错误情形,及时予以纠正。
千阳县莎能奶山羊良种鉴定登记工作自2018年首次开展,通过“一寻、二看、三测量、四称重、五登记、六评定、七指导”的鉴定流程。对奶山羊外貌、体躯、体况、泌乳系统、体高、体斜长、胸围、尻宽、体重、生产性能等方面进行等级评定和档案建设工作,2018年鉴定出符合莎能奶山羊良种标准的共计2.6 万只,2019年全年鉴定出符合莎能奶山羊良种标准的共计2.8 万只,完善了相应的电子档案及母羊卡片,并制做鉴定证书进行了认定发放。
千阳县奶山羊鉴定委员会通过开展莎能奶山羊良种鉴定登记,对良种奶山羊建立系谱档案,实行分级管理,发放良种鉴定证书进行资格认定,逐步建立千阳县良种莎能奶山羊数据库信息库,培育莎能奶山羊良种群。
以良种为依托,实施胚胎移植繁育新技术。2020年,全县奥能生物奶山羊纯繁场全场150 只良种奶山羊已开展了胚胎移植繁育技术,效果良好。联合技术单位在全县尝试开展奶山羊性别控制技术的试验与研究;全县开展了奶山羊鲜精人工授精技术,经统计,情期受胎率达到70%以上,总受胎率达到90%以上,取得了良好效果,实现了全县奶山羊良种规模快速增长。
以规模场为重点,对鉴定出的良种奶山羊,采取统一管理模式、统一技术标准、统一鉴定评级、统一建档管理、统一技术配种、统一出证销售的“六统一”管理模式,引入分子育种技术,培育体型外貌、生产性能优秀的高品质奶山羊,培育莎能奶山羊良种核心群。
采集全县每只奶山羊各生产链节点的数据,通过云计算进行传输、处理、存储、分析、自动生成羊只二维码,相当于羊只的电子身份证,能对羊只进行身份识别及生产数据记录,并制作二维码耳标,手机扫描二维码耳标便能快捷全面地了解奶山羊从出生到生产的饲养管理、系谱档案、良种鉴定、生产育种(产仔、挤奶)等全部动态信息,并能实时更新,与生产同步,实现奶山羊智能化饲养管理。
利用千阳县良种莎能奶山羊数据库,建成奶山羊良种推广交易平台。奶山羊良种推广交易平台可对各种生产数据进行智能化综合分析、生成科学的生产计划、指导奶山羊养殖场(户)开展生产管理。平台定期自动发布全县奶山羊产业现状及发展动态,也可发布全县良种奶山羊交易信息:包括羊只资料、成交数量、成交金额、存栏数量、待售数量等,实时更新,客商通过平台随时了解交易奶山羊的各种信息,可通过微信、支付宝等电子化支付方式进行交易付款。建立线上与线下互联互通,实现全县良种奶山羊网上宣传与推广销售的目的。
千阳县依托陕西省培育千亿级羊乳全产业链发展机遇,发挥自身优势,坚持做强种源,强化科技支撑,优化联合扩繁,提升品牌营销,推进绿色养殖,广泛引进工商资本和大企业投资,建设莎能奶山羊良种扩繁基地、奶山羊交易推广平台、产业技术开发物资服务中心、饲草饲料配送中心、病死畜及粪污集中处理中心等项目,引导产业不断向高水平迈进,建设高标准莎能奶山羊良种扩繁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