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海东
摘要:现当今,我国经济发展十分迅速,水利工程的建设也在加快。由于水利工程复杂度较高,各环节施工均会对工程整体质量造成直接影响,基础灌浆技术则是地基处理中最为关键的一环。为提升工程整体品质,有必要围绕基础灌浆技术展开探讨,推动水利工程开展。文章以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为背景,针对基础灌浆技术展开针对性分析,并提出一些值得注意的技术事项,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基础灌浆;施工技术
引言
在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做好前期基础准备工作对于整体工程质量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由于在大坝施工过程中所面临的地质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必须采用相关的技术对地基基础和坝体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裂缝和孔隙进行科学处理,从而保持坝体的结构稳定性,达到防渗漏等要求。在基础灌浆施工过程中,必须依照施工的实际条件,做好相应的技术控制,从而保证施工的质量。
1基础灌浆施工技术的应用价值
出于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的目的而兴建的工程可称为水利工程,除了基础的防洪作用外,还能够提供充足的电力支持,并为农田灌溉提供便捷,以合理方式优化水资源利用率,满足人们对水资源的多元化需求。在此影响下,水利工程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总体来说,水利工程发展正处于蓬勃期。分析水利工程整体建设方案,发现地基与坝体是尤为关键的施工环节,且基础灌浆技术是推动工程开展的关键,在特定压力下,将灌浆材料注入地层等基础结构的裂隙中,在增加地基与坝体承载水平的同时,还有效避免了水工建筑物渗漏等不良问题。因此,基础灌浆技术对于当前水利工程而言必不可少,这是影响水利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必须得到高度重视。
2浅析水利水电工程中的灌浆施工技术
2.1混凝土裂缝灌浆施工技术
开展水利水电基础工程建设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技术就是裂缝灌浆施工技术,这种施工技术主要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增强工程的抗水压和防渗能力。近几年,我国的混凝土裂缝灌浆施工技术取得了非常重要的进步和发展,特别是运用环氧灌浆施工技术对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有很重要的作用,但是需要施工人员完成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施工人员要掌握裂缝灌浆施工技术的原理,还可以利用水泥灌浆机灌入固结后的高强度水泥浆,从而灌入裂缝中的浆体呈现分散、膨胀和固结,最后填充整个裂缝,以此有效防止出现渗水问题。其次,施工人员要根据裂缝情况科学选择灌浆加固施工技术,比如,使用V型槽施工方式在网状裂缝中灌入环氧树脂,从而保证整个裂缝坝体的强度和稳定性。
2.2无塞灌浆施工技术
首先是钻孔施工。建设水利水电基础工程需要先开展钻孔工作,一般需要确保钻孔深度在1500~2500mm之间,宽度为750mm左右,施工人员要在完成钻孔之后及时用水清洗钻孔过程中产生的粉尘等杂物,待洗孔孔口返清水后才能进行灌浆工作。其次是制作浆液。无塞灌浆施工技术需要运用由水、粉煤灰和水泥等物质构成的浆液开展工作,在此期间需要严格控制水灰比,从而确保其在凝固后也能具备高强度,确保灌浆施工质量。无塞灌浆施工技术中一般使用无缝钢管号或钻杆作为注浆管,从而确保顺利完成灌浆工作。灌注施工前,施工人员要准备好灌浆材料和施工设备才能运用灌浆施工技术,同时要按阶段分工,确保要完成上阶段工作才能继续开展下一阶段的灌浆工作,以此保证灌浆的质量,保障基础工程的稳定运行。
2.3高压喷射灌浆防渗透施工技术
利用高压喷射灌浆防渗透施工技术开挖并不会花费很大工作量,并且工程造价低,整个施工也比较简单等等。其并不需要占据很大面积,所以基本不会影响周围环境。运用这项技术可以保证工程的防渗和抗洪水能力。首先,施工人员要及时填充钻孔中的漏点,并进行套管和钻进。同时,进行钻孔时要保证其角度维持在1%左右的垂直状态。其次,运用这项技术会因为不同的喷射形式产生不同基础参数。在不同地质环境使用同种技術也不会影响水压、浆压和气压。但是灌浆速度随着工程底层的变化而改变。遇砂卵石就会减缓,遇砂质就会加快。要确保按照先加快序空后减缓的速度进行灌浆工作。如果孔内没有出现反浆量,就需要随时调整灌浆速度。但是施工人员要按照相关标准确保灌浆速度、压力和开进速度始终保持在一定范围内。
3水利水电工程中基础灌浆施工技术控制措施
3.1做好施工成本的控制
将基础灌浆技术应用于水利水电工程之中,其目的是为了减少后期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确保整体施工工程的顺利实施,实现整体工程的效益最大化,因此在基础灌浆施工中,要尽量做好其自身施工成本的控制,减少施工过程中资源的浪费。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首先要从现场的勘察工作入手,做好各方面的数据的勘察工作,同时借助相应的计算机软件程序进行科学的计算,尽量提高施工过程中需要的技术参数的准确程度,选择最适合施工工艺,同时根据施工工艺选择合适的施工设备,将资源利用率最大化,尽量减少施工过程中的浪费。对于一些现场条件比较复杂,施工范围比较大的基础灌浆工程,还要提前进行现场试验工作,对设计文件中提供的灌浆参数进行验证,从而更加科学的开展基础灌浆施工工作,减少施工过程中重复施工的几率,保证施工进度的顺利进行。
3.2做好施工质量的控制
施工质量的控制是基础灌浆施工技术中需要强化重视的方面,质量控制的标准是依据水利水电工程的实际要求和工程设计文件中设定的控制目标。在进行质量控制时,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做好孔洞的质量控制。孔洞质量包括垂直度、水平度、孔深和钻孔的次序等直接影响因素,这些因素方面的控制主要取决于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及对操作规范的理解程度。此外孔洞的质量还间接性受到钻孔设备的影响,采用潜孔钻机钻孔,会在施工过程中产生较多的粉屑,阻塞孔壁中的缝隙,进而影响到灌浆的质量,要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必须选择速度较慢但成孔质量较好的回转式取芯钻机;②做好钻孔的冲洗质量控制。在进行孔洞的冲洗工作时,施工单位出于成本方面的考虑,多会采用基坑内的混浊水进行冲洗,其不仅无法到达冲洗的目的,反而会填充孔洞内的缝隙,对后期施工质量造成影响;③严格遵守规范要求,做好灌浆顺序和次序的控制,尤其是在地址条件较差的施工区域,要逐渐进行压力抬升,避免产生基岩抬动和冒浆的现象;④做好灌浆质量的检查工作,根据相关的规范要求,按照对应的时间开展压水试验检查、岩体波速检查和静弹性模量检查等,在检查工作开展过程中,要求监理工程师和施工的专职质检人员同时到位,并严格记录相关数据,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结语
综上所述,在国民经济良好发展背景下,更加彰显出水利工程的现实意义。为了与社会经济发展达到相适状态,需要保障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本文则围绕基础灌浆施工展开探讨,提出可行的基础灌浆施工技术,在实际操作中要遵循特定的技术标准展开,分析各类对工程质量造成影响的因素,制定针对性措施,保障各环节施工质量;不仅于此,原材料控制也必不可少,它贯穿于工程各环节,要形成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为基础部分施工创设良好环境,保障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 奉立.水库大坝灌浆施工技术与防渗加固处理探析[J].湖南水利水电,2019(02):21-22+43.
[2] 赵华林.探讨水利水电工程中灌浆施工技术的要点经验[J].智能城市,2018,4(16):129-130.
(作者单位:中国葛洲坝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