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雄
[摘要]中国改革的步伐越来越紧,国门打开的力度越来越深,对外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在国际风云变幻莫测的今天,文言文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小学语文课本里,随着教材的改革,文言文所占的比例越來越大,那么文言文作为小学语文的一个重要内容,学习起来就有一定的难度,毕竟现代白话文语言系统和文言文语言系统有着很大的区别。文言文的阅读、字词的理解、句子意思的理解等,对于初步接触文言文的小学生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因此,语文教师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比一般的白话文教学设计的内容更多,首先是文言文的阅读教学,需要科学精准的断句,然后是字词句的理解。只有把上下文疏通理解了,才能够进行文章的分析,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写作特色、作者的情感抒发、中心思想的阐述等内容。非常经典的文言文片段,还要求学生去背诵,只有这样才能够学好文言文,能够理解文言文的精髓。
一、文言文的阅读教学
若要学好文言文,必须要掌握古代汉语的一些语法知识,文言文和现代白话文最大的区别就是文言文以单音节为主,现代白话文以双音节为主。现实生活中,基本上都以双音节为基本的语言单位,加上现代白话文的大量阅读,学生就形成了一定的思维定式,所以在接触文言文的时候,习惯性地都以双音节为标准来断句,这个是不对的。文言文基本上都是一个字一个意思,因此断句上也要以单音节为主,只有明白了这点才能准确地阅读文言文。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时时提醒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课前自读即所谓的课前预习,这是教学的基本环节,但是文言文的预习和白话文的预习有所不同。在小学阶段预习文言文,只要求学生把文中不认识的字查出来,标注音节就可以了,不需要对原文进行阅读。如果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断句错了,课堂教学中,教师再纠正就比较吃力了。农村小学生的家长,多数文化程度不高,在家里无法辅导学生进行文言文的准确阅读。小学课本里的文言文,大多数课文下面附带有白话文的译文,可以要求学生反复去朗读译文。
课堂教学中教师带领学生,首先对原文进行准确的断句。课本当中的文言文,在编入课本的时候就进行了标点符号的标注,但是有些长句还需要进行细致的断句,这时用一道斜线来表示一个小小的停顿,反复讲解文言文短句的意义。如果断句错了,就无法正确地理解句子的含义,有的时候会出现与原文相反的意思,这就完全背离了作者写文的初衷。在有条件的学校,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设备,如一体机,反复播放示范朗读,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在熟读的条件下,适当地明确文中的重读、轻读等,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语感,提高文言文的学习能力。
二、加强字词的理解
字词是组成句子的基本单位,如果不能够准确理解字词,那就无法精确把握句子的含义,无法理解课文内容了。虽然说小学课本里面附带有文言文的翻译,对照译文可以对有些字词进行解释,但是有些词语根本无法理解,因为文言文中的有些虚词,它只是起到表达语气的辅助作用,没有实际的意义。比如常见的“之”,一般情况下,如果是结构助词,就是“的”的意思;如果是代词,代表人事物;如果是动词,就是“到”、“往”的意思;有时候表示限制,没实际意义,比如“一日之内”、“三步之内”等,细细归纳起来有七八种解释。虽然说现代白话文一个词语也有几种解释,如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转义等,但是根据上下文很容易理解。教学的时候,如果能把文言文和白话文进行对比讲解,让学生了解两者之间的差别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对于学生来说,无论是学习文言文还是白话文,都有莫大的帮助。
学生通过两者之间的比较学习,可以发现祖国的语言文字在历史的演变中,有的词语的原意发生了转移,如“虽”,文言文里它是“即使”之意,现代白话文大多是“虽然”之意。有的词语赋予了它新的含义,比如“然”,本来就是四点底,有燃烧之意,后来成了虚词,表示转折、递进、顺接等关系;还比如“豆”,现在的人都知道什么意思,然而古人造字之初,“豆”是一种高脚的“灯”,根本看不到字的原义了。有的词语范围缩小了,比如“臭”,文言文里,表示一般的气味,现在专指难闻的气味。有的词语的范围反而扩大了,比如封建社会里,“皇”是皇家特有的词语,现在普通百姓也可以使用。细心的学生会发现,在实际生活中,广大的老百姓经常使用的一些词语,就是文言文中词语的意思。如“就下”,准确来说是靠近坐下,靠近一个物件坐下来。如果从造字的角度理解词语,就能看到词语的本义。
三、文言文翻译的教学
许多学生由于受到现代汉语语法规则的影响,翻译文言文的时候,有的是望文生义,想当然地去翻译;有的是对文言文的语法结构不了解,翻译时出现了语序上的错误;有的是对文言文中个别关键性的词语不了解,翻译的时候没有把主要的意思翻译出来,使翻译的句子失去了原有的意义。文言文教学的时候,需要注意这方面的问题,准确地翻译文言文。对于现在的小学生来说,学习和阅读的现代白话文都是以双音节为主,就是说两个汉字表达一个意思。正是因为受到这种影响,学生在初步接触文言文的时候,也是以这种逻辑思维来阅读文言文、理解文言文,殊不知文言文是以单音节为主,通俗一点讲就是一个汉字表达一个意思。那么在翻译的时候,就需要给学生反复强调,翻译文言文的时候,大多数情况下一个字一个字地翻译,不要两个字合成一个意思,这样就容易曲解文言文的原义。比如“妻子”一词,现代汉语里“子”已经弱化成一个词缀,没有实际意义,只剩下“妻”的意思,具体是男子的配偶;在文言文里是妻子和子女的意思,“子”有了实际的意义。
现代汉语里的虚词,起一定的结构作用,在句子中有一定的含义;文言文里的有些词语,有的时候已经虚化的毫无意义,翻译的时候不需要翻译出来。文言文里面还有些特殊的语法结构,在翻译成现代汉语的时候,需要根据现代汉语的语法结构进行适当的调整,这样句子才能够前后通顺、语义明确。在翻译的时候需要实事求是,科学合理地进行具体的调整,这样才能够正确地翻译古文。
四、加强文言文赏析教学
小学课本里的文言文虽然短小,但是表达的道理却非常深奥,经常以寓言的形式呈现,寓言故事,是通过生动有趣的富有哲理性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普遍的道理。如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课本上册里的“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的历史典故,课文就四五十字,所讲的道理却非常的深奥。“细腰”不仅写出了楚灵王的不良嗜好,也活生生地刻画出了满朝文武的谄媚之态,作为最高统治者,楚灵王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必须要谨慎行事,否则带来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从这个角度进行赏析,引导学生在历史的长河中,会发现许许多多的“楚灵王”。这样既赏析了文章,又培养了学生的历史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大家耳熟能详的《狐假虎威》,能使“百兽走之”的并不是狐狸而是老虎。那么,老虎目睹了百兽的逃跑,知道是自己吓跑了百兽吗?从这个角度分析问题,就会理解“只缘身在此山中”的道理了。教师在讲解课文的过程中,除了文章里的内容所阐述的道理外,还要通过赏析理解发现其中隐藏的哲理,培养学生赏析课文的能力。
总之,对于初步接触文言文的学生来说,是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只要方法得当,掌握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技能,学习起来照样轻松自如,为他们以后学习文言文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桂花.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方法探讨[J].教育艺术,2017(8).
[2]王宝强.小学文言文的教学方法初探[J].小学语文教学设计,2011(11).
[3]张汉明.文言文教学策略研究[J].黑龙江教育研究,2018(5).
[4]袁喻.小学古文“开放性问题”的教学探究[J].上海教育科研,2017(4).
[5]钱壮壮.古文教学中思维培养的思考[J].中小学教育,2018(9).
(责任编辑 王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