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庆顺
2020年新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以下简称“疫情”)在全国各地爆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次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我们来说,这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大考。教育是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学校教育又是教育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疫情也不可避免地对学校教育产生重要影响,带来很多挑战,这些影响和挑战涉及教与学环境、内容与资源、方式方法、评价、师生素养、学校治理、家校关系等诸多方面。面对疫情这样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学校只有积极面对和迎接挑战,精准分析和研判对学校教育带来的影响,发现存在的短板和不足,才能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实现学校教育的创新发展。
一、疫情对学校教育的主要挑战
为有效阻断疫情向学校蔓延传播,维护广大师生健康安全,按照教育部要求,各地大中小学纷纷延期开学,利用信息化手段通过在线学习等多种方式给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和学习支持服务,实现“停课不停学”。各地各学校在实施过程中暴露出来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具有普遍性,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学校教育自身存在的问题,需要学校认真面对和思考。我们对“停课不停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分析,认为学校教育需要面对以下八个方面的问题。
(一)学习环境的适应
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是在一定环境中进行的,教师要在教学中为学生创造合适的学习环境,環境又与特定情境紧密相连。教室是学校中最基本的教学场所,也是学生最基本、最熟悉的学习环境。在延期开学期间,教与学的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首先,学生的学习环境发生了变化。学习场所由学校被迫转移到家庭,学生在家庭环境中通过在线教育等多种形式进行居家学习,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主要通过网络完成。教师也身处一种新的教学环境,由于不能到学校,只能在家庭中通过网络实施教学活动,家庭变成了教学的场所,教师教学方式从现实的班级教学转变为虚拟的网上教学。这是疫情之下被动采取的应对措施,然而这样一种全新的、没有经过实验就广泛实行的教学方式,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环境,也会对学校的学习环境建设产生重要影响,带来新的挑战。这是因为,随着“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学生的学习环境既包括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也包括信息化环境。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造数字化、智慧化、体验性的学习环境成为重要趋势。这段疫情时期特殊教与学的环境,对师生来说都是很难得的经历,既是真实的体验也是重要的考验。教师能不能逐渐适应这种趋势和要求,正常开学后广泛利用信息技术创造学习环境,实现学习环境的再造,是学校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
(二)学习内容与资源的选择
丰富可选择的学习资源是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学习资源和课程建设是学校的重要任务。中小学延期开学期间“停课不停学”,学校和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哪些学习内容和资源,应该如何帮助和指导学生选择和使用学习资源也是学校面对的重要问题。为满足延期开学学生对学习资源的需求,教育部整合国家、有关省市和学校优质教学资源,开通了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和电视空中课堂。各省级、市级和区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也积极利用平台推出相应的学习资源,如我市白2月10日以后,开通“天津市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个性化学习服务系统、天津市中小学数字图书馆和开放学堂”等市级层面网络学习平台。各区也都吸收骨干教师录制课程,通过信息技术平台推出特色课程资源,很多学校也开发了校本课程资源,一些校外培训机构和公司也竞相推出免费课程或者服务。在各种学习资源十分丰富、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的同时,也容易让学生和家长面临难以选择的问题。不同学校、不同学生之间存在差异,面对这种情况,学校和教师绝不能仅仅把教育行政部门提供的课程和学习资源推送给学生,让学生自己选择,或者仅仅按照上级行政部门的统一要求而不考虑本校、本班学生的实际。学校是否拥有具有本校特色的丰富的课程学习资源库,能否指导教师帮助学生在众多的资源中选择相应课程,教师又能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选择是学校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严格落实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开发校本课程,进行课程建设,形成体现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提供丰富可选择的课程也是对学校教育的要求。
学校的课程学习资源仅仅是内容的丰富还不够,还需要在类型上具有全面性和丰富性。我们看到,有的学校给学生提供的学习资源大多是学科类文化课程的学习,窄化了“停课不停学”的内容,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的教育理念。当前,疫情防控是第一位的,学生学习应该是全面的,正如教育部指出的,要坚持国家课程学习与疫情防控知识学习相结合,注重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鼓励学生锻炼身体、开展课外阅读。这也要求学校的课程学习资源库建设从内容和类型上涵盖五育并举、学生全面发展的各个方面。
(三)教与学方式的转变
延期开学期间,学生居家学习主要是通过在线学习,在线学习和线下学习是两种有着明显区别的学习途径,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两者之间的融合也是必然趋势。两种不同的学习途径需要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相应的转变。教与学方式转变是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转变育人方式,提高教育质量的要求。一些学校在开展在线教育中,没有适应学生居家学习的需要,单纯采用传统讲授式教学方式,照搬套用正常课堂教学方式、时长和教学安排,按照一节课40分钟录制,教师从头讲到尾,把“停课不停学”变成教师“线上满堂灌”。还有的要求每个教师都录制课程,采用网上教学,让教师人人成为“主播”等。一些教师反映,线上教学使工作量大大增加。教师缺少对在线教学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对在线教学不熟悉不适应,不能采用适合在线教学的方式方法,影响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方式要多样化。“停课不停学”是一种广义的学习,网上学习是主要的方式,并不是唯一方式。学校和教师需要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段、不同学生群体的学习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志勇建议,小学阶段采取以活动性学习为主的方式进行教学;初高中阶段可进行“单元整体教学”“综合任务教学”;对初高中毕业年级学生,要加强复习备考的教学;对自主管理能力弱、学习困难的学生,要采取有针对性的助学措施,提供适合他们的课程资源、作业等。延期开学期间,教师和学生需要探索并适应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开学返校后,学校更需要把教与学方式的转变作为重要的问题,深化常态教学中教与学方式的改革。
(四)教与学评价方式的挑战
教与学评价是教学的重要课题,也是一个难题,教了不等于学了,学了不等于学会了。在居家学习中,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显得更加重要。学校提供了学习资源,教师进行在线教学,学生有没有真正在学,学到什么程度,学会了没有,这都是家长和教师十分关心和关注的问题。学校也不能只是提供学习资源,教师进行在线教学就完成任务了。我们看到,在居家进行的在线学习中,评价学生的学习方式还存在很多不足,甚至出现形式主义的做法。有的学校要求学生每天上网“打卡”和上传各种学习、生活、劳动视频等。这对于小学阶段和一些自制力不强的学生来说,就需要家长帮助学生进行在线学习,帮助学生拍照、拍学习视频,各个学科、各种活动都需要学生打卡,上传学习照片和视频,增加了家长和师生的负担。正如有的家长所说:“孩子没有手机,我需要不停地为他打卡,上下课、收发作业等。之前是他一个人学习,现在变成了我们两个人一起学习。”在学习过程中,频繁拍照录学习视频也分散学生的精力,影响学习效果。信息技术下的教学本身具有即时评价、个性化评价的特点,学生能够利用信息技术,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即时反馈,但还没有得到普遍运用。延期开学期间,如何对学生进行评价,开学后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深化教与学的评价,是学校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在教与学评价中,学校还需要面临并破解另一個问题,就是开学后教学与居家学习如何衔接。由于不同年级、不同学生学习情况的差异,学校需要认真研究通过哪些方式对学生的居家学习情况进行摸底,科学准确地评估学生的学习质量,有针对性地做好教学计划。在这项工作中,对学生学习评价的精准分析和判断是重要前提和基础。
(五)对师生能力与素养的要求
“停课不停学”对教师的能力和素养有比较高的要求,只有具备相应的能力和素养才能指导学生居家学习,顺利地开展在线教学;同时对学生的能力和素养也有一定的要求,这从教师的在线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中就能发现。自从教育部宣布延期开学,提倡“停课不停教、不停学”以来,很多教师感觉累,压力大,要适应这种在线教学方式,需要经受住多方面考验。一是对教师的信息素养特别是信息技术运用能力的考验。有的教师在平常课堂教学中对信息技术运用较少,在线教学中面对自制力不强的学生进行直播不知所措,有的教师白说白话没有互动,有的教师在教学中经常掉线,事先设计的互动活动无法进行,有的教师麦克风没有调出声音或者没有关闭无关网页……影响了教学效果。二是教师的选择能力。教师能不能及时根据学生学习需求和特点,从海量的学习资源和课程中筛选学习资源、平台、方式,指导学生的学习。三是读懂和理解学生的能力。教师特别是班主任,需要做到及时了解学生居家学习的需求,给学生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资源,特别是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适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锻炼身体、开展课外阅读等。四是教师的探索与创新能力。面对新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方式,要求教师学会适应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学生居家学习期间学习本校教师之外教师教学的课程,扩大了视野,获得了新的体验,开学后,还能否完全适应本校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也是需要学校和教师面对的问题。
“停课不停学”也对学生能力和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最重要的是自主学习能力。当然,在不同年龄、不同的学生身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也有不同的要求,但都需要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有的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能力,晨昏颠倒、游戏过度;有的学生自身积极性、主动性不够,在教师和家长的安排下被动学习;有的学生缺乏自我评估和诊断能力,不知道个人有没有学会,使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更好学习。学生还需要提高多方面的学习能力。面对这次疫情,有的学生还没有学会从身边的事件和生活中学习,在超长假期与家人如何和谐相处;通过疫情防控中的各种事件和现象,体验人生,感悟生命,提升责任感与使命感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学生素养的提升。师生素养和能力的提升是学校教育中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只有教师素养提升了,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素养。学生的素养是全面的素养,而不仅是指学习素养。
(六)信息技术资源和平台建设
疫情防控期间,网络资源的丰富程度及技术支持力度是影响“不停学”效果的关键因素,不同区域、不同学校和家庭之间在这方面有很大差异,相应的智能学习设备与网络流量是必不可少的。教师通过微信等方式,给学生发送信息和材料也必须通过智能学习设备,包括智能手机、电脑或者iPad等,有的家庭甚至有打印机、投影设备等,当然还需要具备流畅快捷的上网条件,网络不好就会出现“反复下载各种视频直播平台”“直播时反复掉线”等问题。这都需要教育部门联合工业和信息化等相关部门保障网络正常运行、教学平台正常使用,课程资源正常供给。为此,教育部采取开通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和中国教育电视台4频道专用电视频道,开放部分省市和中小学校网络学习平台,免费提供有关教材电子版等措施保障学生的学习。疫情期间,学校可以给学生提供或者推荐以上可以选择的学习平台,也可以使用自己学校的学习平台。随着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学校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资源平台建设将会成为一种迫切的需要。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目前,各个学校在校校通和班班通方面比较普及,中小学的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得到显著改善,但在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方面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学生也没有实现常态化的利用。很多学校有专用教室或者录播教室,教师只有录课时,才到专用教室或者录播教室,不能在常态的课堂中做到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所以学校一方面应根据本校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在线教育平台,与企业合作构建空中课堂,利用平台和学校白有资源开展线上教学,以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另一方面,要进行信息技术资源和平台建设,改善信息化教学条件,提升学校的网络、终端、工具配置水平,通过构建信息化网络学习空间,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提供条件支持,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的支撑作用。
(七)学校治理的提升
这次疫情对学校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考验,学校需要提升治理水平,实现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学校治理包括宏观的来自校外的特别是上级行政部门对学校的治理,也包括微观的学校内部的治理。这次疫情属于“黑天鹅”事件,突如其来。从学校内部治理来看,很多学校在如何应对上准备不充分,网络教学、在线教育时间比较仓促,教师也准备不足,指导教师的在线教学和学生的居家学习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制度建设是学校治理极为重要的内容,一是要求学校进行章程建设,章程就是学校的根本大法,是不是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章程,有了章程是否发挥作用需要认真审视。二是学校有没有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的规定,建立健全疫情报告管理制度和传染病疫情管理制度等;为了有效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学校大多进行消防、地震等演练,让学生获得亲临其境的体验,但演练和真正面对有很大区别,学校的应急机制作用发挥如何,包括对学生心理状况的及时了解和干预,学生不同学习需求的指导等;学校是疫情防控的重点区域,要从各个方面做好开学后的应对准备,包括物质上和人员上的准备;学校对教师和学生的管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下需要灵活安排。三是学校的课程教学资源和课程教学制度,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个性化的课程资源,有助于教师采取灵活高效的教学方式。学校有没有调动教师、学生、各层级干部等各方面的利益相关者参与学校的发展,让他们在平常的教育教学和危机事件来临时,各司其职,发挥每个人的作用?从学校外部的治理来看,学校和家长之间的联系如何,学生居家学习期间学校如何指导家长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有赖于平常的家校合作开展情况。为了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很多地方推行学区制和集团化办学,在面对疫情时各成员校之间有没有实现资源共享,互通有无,开学后如何发挥学区制和集团化办学的优势,实现每所学校的共同发展,也是学校需要积极面对的问题。
(八)家庭教育和家长作用
延期开学,“停课不停学”对家长也是重要考验,学生居家学习,家长能否充分发挥作用非常关键。这段时间,学生和教师累,家长也不轻松,很多家长充满了焦虑,担心孩子的学习,拍照打卡录学习视频,有的家长在家办公的同时,不得不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有的家长直言比平常陪着孩子上辅导班还累。对低年龄段和缺乏自主学习能力的孩子,需要家长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这是对家长和家庭教育的考验和挑战,也是对家校关系的检验。学校教育需要家长的支持与合作,家长也要支持配合学校教育,才能实现家校共育。在家庭教育中,对孩子的教育應该和学校一致。教育具有专业性,不是所有家长都有能力指导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有的家长从各种网站和平台为孩子找学习资源,给孩子推荐各种培训课程,忽视了利用疫情防控的契机开展科学教育、健康教育、社会教育、人生观教育、生活教育等。很多学校按照区教育局的安排每周给家长和学生发布学习资源和学习安排,在对家长的指导和引导方面有所忽视。由于学生需求差异性大,教师往往来不及回答家长的各种疑问。学校教育要充分发挥作用,利用微信、线上问题等多种形式,为家长提供相应的指导,引导学生和家长以学校提供的学习资源为主,辅之以其他资源,不能本末倒置,更要引导家长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帮助孩子规划时间,不能只关注学习。家长教育素养的提高,家庭教育作用的积极发挥,都需要学校和家长建立密切的联系,这也是学校教育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二、学校教育的有效创新策略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各地各学校在“停课不停学”中遇到的挑战和问题,有一些是临时性、突发性的问题,但更多的是学校教育在改革与发展中需要长期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所以学校教育要直面这些问题与挑战,不仅满足延期开学“停课不停学”的要求,还需要从长远着手,全面加强顶层规划设计,采取有效的创新策略进行改革,从而实现学校教育的创新发展。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学校、家庭、社会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上承担着重要责任,只有形成教育合力,才能共同达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这里特别需要明确的是,学生的发展是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全面发展,而不是单方面的发展。学校是教育的专门机构,在立德树人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学校要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理念,发展素质教育,从课程、教学、管理等多方面构建全面发展的培养体系,并落实到学校教育的各项工作中。在这次延期开学实施“停课不停学”中,教育部也多次明确,“停课不停学”是一种广义的学习,只要有助于学生成长进步的内容和方式都是可以的。特别提出要注重加强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思想引导,将防疫知识、战“疫”先进事迹教育、生命教育、公共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融人在线学习,增强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情感。要关心学生身心健康,引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认真做好近视防控。在疫情防控中,要把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应该看到,这些既是疫情防控期间的要求,也是开学后学校教育中应该坚持的。学校需要根据本校实际和学生发展需求,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体化,也要将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具体化,形成体现本校特色的育人目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全面的素养,涵盖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包括了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的主要载体,只有在具体的课程中才能形成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教学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的基本途径和主渠道,现代化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重要的保障,包括教师在内,学校所有人的参与是重要条件。除此之外,还需要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学校要通过以上方面构建全面发展的育人体系,真正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拓展学习空间,重构学习环境
学习环境的创设是教与学的基础,教学总是在一定的时空中进行,教学和学习场所就是一个学习空间,也构成一种学习环境。学习环境也是在不断变化的,在传统班级授课制中,教室是主要学习场所,班级构成了学习环境。随着终身学习理念和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学习空间的拓展,学习环境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学习的空间得到拓展,学生不仅在学校和教室中可以学习,在家庭和社会场所也能进行学习,随着终身学习体系不断完善,学生只要想学随时随地都能学。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运用,学生的学习环境越来越智能化、智慧化,既有物质的学习环境,也有在线学习环境和虚拟学习环境。学生在学习环境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逐渐由教师的教学环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创设。
在延期开学“停课不停学”中,学生通过网络教学、在线学习等多种方式开展居家学习,场所发生了变化,学习环境发生了变化,虽然对学生来说会有一个适应过程,开学后回到学校还是以学校和教室为主的学习环境,但学校通过在线教学也会更加充分认识到学习环境的多元性,以及信息技术在学习环境创设中的作用,在学校里为学生创设更加多元的、智慧的、泛在的学习环境。信息技术将在学校的学习环境创设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人一机互动会越来越频繁,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学习环境的同时,更要发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作用,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学校还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合作,将学习空间在家庭中进一步拓展,在家庭中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这里,对学习的理解也应该是广义的,包括正式的学习和非正式的学习,既包括文化课程的学习,又包括劳动、社会实践等多种类型。
(三)加强学校课程建设,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
课程是学校育人的载体,学生的学习需要相应的课程与教学资源作为支撑。自从教育部作出延期开学的决定,教育部、各省市、各区和一些培训机构推出了多种多样的课程和学习资源,学校和学生的选择空间扩大了,但是每所学校和每个学生都有着差异性,选择出适合自己学习的资源却很耗费功夫,还有开学后与学校的课程衔接问题。加强课程建设,形成自己学校的课程与学习资源库,将是学校的一项重要任务。前面我们提到过,学校落实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形成体现学校发展特色的课程体系,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内容。只有形成课程体系才能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课程与学习资源库是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加强学校课程建设,建立学校的课程与学习资源库并不等同于每一门课程都需要学校和教师白行开发,也不等于每个教师都录制课程。学校在建设资源库中可以采取多种方式:一是从国家和各省市、各区的优质课程资源中精心选择,供本校师生使用。近年来,教育部在基础教育阶段推行“一课一名师,一师一优课”,荟萃了各地的名师名课资源,建立了基础教育资源库,学校一定要充分利用。二是从本校实际出发,以本校教师为主开发属于自己学校的学习资源。无论是从其他平台选择还是自己开发,都要坚持自主性原则,做到学校课程资源库校本化、班本化、生本化,努力适合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在资源库的类型上,涵盖国家要求的各个学科,体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特别是和时代以及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主题。学校在建设资源库的同时,要利用信息技术将课程与资源数字化、多样化、平台化。
(四)深化教与学方式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要深化教与学的方式改革。在这次疫情期间,由于學生居家学习,这对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针对学生居家学习特点,采用适合在线学习的教学方式,做到灵活高效,不能把线下的教学方式不加调整地搬到线上,甚至实行线上满堂灌。学生也不能仅仅按照在学校中的学习方式进行居家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提出优化教学方式,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融合运用传统与现代技术手段,重视情境教学;探索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教学,开展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学习。精准分析学情,重视差异化教学和个别化指导。《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积极探索基于情境、问题导向的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等课堂教学,注重加强课题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性学习等跨学科综合性教学,认真开展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教学。《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将深化教学改革,推行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合作式等教学方式作为创新人才培养方式的重要途径。由此可见,教与学方式变革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我们看到,“停课不停学”中,一些学校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也呈现出多样化,单元式、任务式、项目式的学习方式得到应用。北京市中关村第三小学校长刘可钦认为,每一个重大真实的事件,对正在经历中的学生而言,都是培养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抓住这些关键,通过教师团队的设计和引导,用项目学习的方式、用研究的眼光看待正在发生的历史,学会思考,学会形成自己的观点,都是一堂堂很好的生活大课。重庆市谢家湾小学则组成了“专题研究活动”项目组,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为专题,研发实施专题活动课程,针对不同的年级,设置不同层次的主题探究问题,助推学生们的学习。有的学校采取给白衣天使或者身边的人写一封信活动、通过绘画、作文、诗歌等形式,反映抗疫故事和事迹,也体现了新的学习方式。2017年底颁布的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和各科方案、正在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也引进大概念组织教学,引领教与学方式的变革。所以学校要总结疫情期间采用的行之有效的教与学方式,注重深化教与学方式改革,促进学生全面有个性的发展。
(五)创新教与学评价方式,提供精准学习指导
学生在居家学习中,教师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才能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而提供更加精准的学习指导,是学校面临的重要问题。家长和学生也会担心,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才能让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减少盲目性。尤其是利用网络通过在线教学的情况下,学校要创新教与学的评价方式,适应在线教学的要求,明确评价的标准和手段,逐步建立一个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要明确评价的理念是以评促教,以评促学,发挥评价的诊断与改进功能。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学习任务单帮助学生学习,使学习目标明晰化、任务评价阶段化、考核方式数字化,变“课堂打卡”为“任务打卡”,并采用适当方式进行在线激励表扬。浙江省要求线上教学应布置多种形式的作业,及时对学生所学内容进行考查和评价,掌握每名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并与开学后的教学做好衔接,切实提高线上教学质量。在评价中要发挥多元评价主体的作用,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学段学生采取差异性评价,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评价,做到心中有数。要发挥家长的督促作用,在家庭中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服务,特别是对低年龄段的学生。教师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智能化作用,加强对学生学习行为特征分析,做到学生学习全过程监督、评价、反馈。在对学生评价上,教师要把重点放在学习过程上,以全面、发展的观点来衡量学生的学习。学校在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中,不要过度要求学生拍照发学习视频,以免增加师生的负担。教育部要求,在开学后要与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机构合作,对学生居家学习情况进行诊断,加大对学习困难学生帮扶力度,确保每名学生较好掌握已学知识,再进行新的课程教学。对小学低年级没有参加线上课程学习的,要从头开始教学。对不能按时返校学生尤其是在疫情防控重点地区无法确定返校时间的学生,落实个性化教学辅导。加强对抗“疫”一线人员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等重点群体的学习指导和关心关爱。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在于为学生提供精准的指导,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全面有个性的发展。
(六)提升教师核心素养,促进专业发展
通过在线教育开展教学,指导学生的居家学习,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和学习支持服务,需要教师提升核心素养,促进专业发展。只有教师的核心素养提升了,才能培养学生的核心素養。教师的核心素养包括很多方面,前面已经有所涉及,我们再次强调,学校要特别注重对教师以下方面的素养提升:一是信息素养。教师的信息素养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技术运用能力、信息道德,重点是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在学校教育中,很多教师也经常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运用能力,但是离在线教学的要求还存在差距,教师要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讲解、启发、示范、指导、评价等教学活动,在学生具备网络学习环境或相应设备的条件下,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这就要求学校加强教师的信息素养培训。二是学习素养。面对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发展对教育教学提出的要求,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在教育教学中不断坚持学习新理念、新知识,掌握新技术,不断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胜任时代的要求和挑战。三是指导学生的能力。学生的自主学习需要教师的指导,教师要能指导学生从众多信息和学习资源中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源。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教师在线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真正实现“为学而教”。四是课程开发能力。除了为学生选择学习资源,教师还需要具备课程开发能力,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使其更加符合学生学习的需要,掌握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能够根据本校实际和学生需求开发校本课程,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都能够提供适合学生的课程。
(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全面有个性发展
核心素养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体化,是一个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关键能力和正确价值观。核心素养与能力有着密切的联系,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需要具备的重要素养。居家学习和在线教学比起常规课堂教学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求更高,也是对学生学习规划能力、白控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锻炼。如果我们转换视角,在线教学增加了学生的学习体验,给了学生更多的选择,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很好的学习契机。学生自主学习要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有积极学习的热情,能够选择和使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中不断调节和控制自己的学习行为,评价自己的学习。学生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就要做到能学、想学、会学、坚持学,这样才能学会学习。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需要逐步培养,自主学习不是让学生自学,而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开展积极主动、有思维的学习。自主学习在学生的核心素养中是自主发展的重要方面。除此之外,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也是重要的核心素养。这次疫情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良好契机,教师、家长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加强核心素养教育,引导学生从中获得全面成长,有利于将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生命教育、社会教育、道德教育、公民责任教育、体美劳教育、科学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充分融人课程学习。从政府、社会乃至社区所进行的努力中了解社会,感悟人生,增强爱国主义情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并能做到身体力行。例如:学生针对疫情病毒与野生动物的关系,通过学习了解野生动物以及食用野生动物的危害,明白保护野生动物,珍惜生命,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生态文明意识。同时,由于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在全面发展的同时,还要根据学生发展需求,通过在线教学提供个性化的教育需求,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
(八)完善学校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
这次疫情是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大考,教育系统也不例外,要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学校也要根据暴露出来的不足,完善治理体系,提升学校治理水平,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在学校内部治理方面,加强学校制度建设,完善学校章程,遵照章程依法办学;完善学校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针对疫情建立健全疫情报告管理制度和传染病疫情管理制度,成立传染病领导组织和建立传染病疫情报告网络,要有固定的专(兼)职疫情管理人员、消毒人员等。建立学校的课程资源和教学制度,能够随时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学校发挥办学自主性,完善部门设置和职能定位,释放办学活力,调动教师、学生、各层级干部等各利益相关者参与学校的发展。学校要建立教师研修共同体,提高校本教研水平,致力于提升教师的素养,建设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在外部治理上,加强与家庭、社区的联系,实现共同育人,充分发挥学区制、集团化办学优势和名校的引领示范作用,实现师资、课程、教学资源共享,提升每一所学校的办学质量。
(九)发挥信息技术支撑作用,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
由于这次疫情传播面广、影响范围大,全国几乎所有学生、所有学校都利用在线教学开展学习,这是人类教育史上开展互联网教学的一次最大规模、最大范围地试验,绝无仅有。这虽然是特殊情况下的临时应对措施,但也要看到,技术的发展呈现加速度,信息技术已经融入到人们的生活和学习,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现代人的生活越来越信息化、智能化和便捷化,网购、网上支付成为新时尚。信息技术融人教育教学是大势所趋,特别是“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成为教育教学的重要支撑。学校在疫情防控期间大规模、成建制开展在线教育教学,是对教育系统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的一次检验,对运用信息化手段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大意义。信息技术在针对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化学习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很多学校也进行慕课、翻转课堂、未来学校和未来教室的实验。所以学校要加强本校的课程教学资源和平台建设,提升三通两平台的建设水平。除此之外,还要总结“停课不停学”中在线教育的经验,适应信息化发展带来的知识获取方式和传授方式、教与学的革命性变化,探索新型教学方式,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实现技术支撑教与学方式的转变。
(十)注重家校协同,实现家校合作共育
由于疫情防控的需要,学校延期开学,家长有了更多和孩子共处的时间,同时由于“停课不停学”,很多家长都会陪着孩子一起上课,家长在孩子学习和成长中的重要性也进一步凸显。家长和学校之间、教师之间有了更多的互动,学校与家庭的教育合力进一步发挥。面对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共同教育任务,学校要加强家校共通,密切家校联系,立足于共创育人环境,实现家校合作共育。
这需要提高家长素质,提升家庭教育水平。家庭是教育的最基础组织细胞,家长只有懂教育、懂学校,才能致力于更新家庭文化、家庭规则与行为方式,在与学校教育的联系中,共建“学习型家庭”。家长要通过多种途径提升素质,了解孩子需要,建立和谐民主的亲子关系,努力做到与孩子共同成长。学校也要通过家委会、家长学校、家长会等多种形式,让家长了解并掌握教育的理念,用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开展家庭教育。
学校要通过建立相应的平台和机制,畅通家长参与的渠道,通过班级微信群、公众号等多种方式建立家校联系渠道,向家长及时反馈学校的重要信息;帮助家长创设专注学习的家庭环境,解答家长在子女教育中遇到的问题,让家长真正参与到学校教育中,以获得家长对学校教育的理解和支持。在“停课不停学”期间,家长要帮助孩子认识在线学习的目的、任务、内容,帮助孩子准备在线学习必备的物质条件,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特别要避免学校进行素质教育,家长对学生进行应试教育。只有家庭和学校教育力量真正一致,才能做到家校协同,实现共同育人。
注:本文为天津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促进特色发展的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研究”(课题编号:BE1065)成果。
(责任编辑 吴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