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伟云
自1958年以来,北京师范大学天津附属中学(以下简称“北师大天津附中”)一直坚持劳动教育,被专家认定为“中国劳动教育的一面旗帜”。近几年,我们在认真回顾总结学校60余年教劳结合全面育人的传统和特色经验的基础上,借力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学校平台的科研引领、师资培训、交流合作等多方支持,在示范校建设和学校现代化达标建设的过程中,不断加强学校的内涵发展,经过“技术立身,艺术修心”特色高中项目的实验研究,逐步确立了“立身修心教育”的育人之道,并进行了创客教育带动下的多学科融合课程探索与实践。
一、劳动教育传统是创客教育的孵化器
劳动教育是北师大天津附中的金色“名片”。自1957年落实“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提出后,学校于1958年开始勤工俭学实践活动,创办了以校办工厂为主阵地的校内劳动基地,劳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经历40年的蕴养,天津市示范校建成的时候,学校的劳动教育在全国已经颇具影响力,形成了以培养劳动能力、扩大知识面和发展学生特长相结合的劳动教育的课程体系,引进专业教师队伍,并建立起劳动技术教育中心。
2003年课程改革开始,劳动技术教育成为国家指定学习领域。学校发掘历史因素,构建了理念、课程、教法、评价、队伍、资源“六位一体”的劳动教育实施体系。开发校本课程,使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有机整合,形成了初高中相衔接的劳技教育课程体系。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我们大胆采用项目式教学、选课与走班,改变教学形态和课堂组织形式,以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个性发展,开发创造潜能。
“项目式教学”的尝试成为创客教育的孵化器。我们以现代农业技术、电子技术、汽车驾驶等校本课程为载体,以项目设计和实施推动教学活动开展,实施学生学业评价调查,选择恰当的学业评价方式,构建劳动技术教育学业评价框架。
伴随“项目式教学”的持续推进,学科融合的要求出现了,我们开始尝试劳技课程与美术、物理、生物等学科的融合。同时辅以社团活动类课程,以创新、发明和竞赛为特征的新劳动教育形式开始呈现,其目标就是发展学生特长,培养创新人才。
二、特色学校建设是创客教育的点火器
具有北师大天津附中特质的创客教育以天津市特色高中建设为契机,特色学校建设是创客教育的起点。2011年,天津市教委批准我校为天津市特色高中建设项目“技术立身,艺术修心”实验校。我校以此为契机,全方位梳理学校劳动教育的历史传统,明确劳动教育在学校文化传承中的歷史地位和教育价值,总结学校历史发展中的劳动教育特色优势,拓展“教劳结合,全面育人”外延,确立了“技术立身,艺术修心”的办学特色。
特色校建设过程中,我们提出了办学的三大支柱建设:学校文化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和课程体系建设,其中课程体系建设是核心。在课程体系中,校本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对国家课程的支持与补充。为了支撑特色课程体系,学校建成五大教育功能中心,包括:劳技教育中心建成15间项目型技术实践室;艺术教育中心为10名艺术教师成立工作室;623平方米的河西区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落户我校;拥有智能机器人实验室、网络实验室、多媒体实验室、移动终端实验室的信息中心;拥有10万册藏书、国学馆、外文阅览室等文科学科教研室和高端学术交流报告厅的图书馆文化中心。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一支专业化的教师队伍,除了以教师姜腾领军的卓越劳动技术团队在全国继续扩大影响外,教师于旭珩领军的信息技术团队和秦晓明领军的艺术教育团队,都在天津市乃至全国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学生也获得了国家级乃至世界级的奖项。
我们还成立了“笨小孩”创客空间,STEM学习的概念也第一时间成为学校专门研讨的课题。2015年,在专家和全校干部教师共同梳理的特色发展成果基础上,学校明确提出了“立身修心教育”的办学特色。2016年,笔者的《“立身修心教育”的实践研究》一书出版,该书阐述了“立身修心教育”的理念和初步实践。
三、综合实践活动是创客教育的发动机
2017年10月,教育部发布了《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首次提出“创意文化”,将“设计制作”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活动形式。我校结合多年来在技术教育中的实践经验,将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创意物化目标与设计制作活动方式结合,转化为创客教育,运用STEM教育理念,以工程设计为基石,让学生参与以活动项目和问题解决为基础的学习。依据纲要中对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四个维度的要求,从不同年级学生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结合学校特色,设计以“创意物化”为目标的课程主题内容,并采用活动课、社团活动、创客课程、主题班会、实践体验、校园竞赛、成果汇报等多种形式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我校依据初高中学生年龄与学科基础,构建了学校创客课程体系。初中以设计制作为主,注重传统手工技术与现代技艺结合,在技术创新实践过程中,提升技术并交流创意。如在创意木工实验室中,学生能亲手操作微型锯床、磨床和钻床,亲身体验木料划线、切割、打榫眼、连接等工艺过程,并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造属于自己的木工作品。高中以考查探究为核心,以设计制作为形式,依托学校特色课程将探究的问题转化为具有一定创造性的设计方案,并通过创客空间转化创新成果。如高一年级以技术工具和数字工具为载体,学生根据选择的主题制订项目学习与研究方案,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制作出有价值的创意作品,并以之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我们追求提高学生批判质疑和问题解决能力,弘扬创客精神。
四、学科融合课程是创客教育的助推器
当创客思想融入综合实践活动中时,我们认识到在“创意物化”目标强调了实践重要性的同时,学生也要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社交能力,努力建设团队、解决问题。实现这一目标,不仅需要设计制作活动的支持,而且需要造物工具的支持和综合应用数学和科学等学科知识。
我们决定打破学科与学科之间的活动界限,融合物理、化学、生物、电子、信息技术等学科知识。创客教育不仅是多学科的整合,而且把与设计制作有关的学科知识转移到学科课程上讲授,将探究和科学知识学习融入到项目学习当中。在这样的创客教育中,学生首先选择项目,即要解决的问题,然后建设团队、提出方案,通过亲手设计制作具体的作品,应用和理解多个学科的相关知识,并最终以物化的形式服务于生活。如高二年级分学科深入探讨项目设计制作中涉及的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的具体问题,形成创客物理、创客化学、创客生物、创客地理等多学科创客课程,帮助学生实现跨学科的综合性项目研究。
在创客教育开源、分享的理念支持下,我们总结创客空间团队的发展经验。创客空间成立之后,学生设计制作综合项目的能力提升,先后设计制作了智能家居、太阳能追光、智能物理实验室系统、木流牛马运输车、3D体感游戏、太阳能水上垃圾清理船、吊顶式视力训练仪、智能火车票系统、空气净化机器人、楼道垃圾清理机器人、自动焊锡丝切割等20余项创新作品。教师围绕开源硬件平台形成了《太阳能智能小车》《手势控制交通灯》《空气质量检测装置》《巡线机器人》等一系列基于项目STEM学习的综合实践课程案例。
通过创客教育的实践,我们以创客课程同时辅以社团活动类课程,以创新、发明和竞赛为特征,满足了“发展学生特长,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多年来,我校学生设计制作的作品屡次在全国、全市创新大赛中获奖,学生们还积极参与各级各类公益展示活动,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形成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今后,学校将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中继续挖掘更为广泛的资源,不断扩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功能,给学生带来更加广阔的学习实践空间。
(责任编辑 焦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