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马克思在揭示唯物史观的过程中间接阐释了社会组织的发展观。他指出:社會组织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其性质和作用由经济基础决定,是社会解放的基本形式;不断满足人们各种需求的社会组织的发展繁荣将是一个必经时期;社会组织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
【关键词】社会组织 发展;市民社会;马克思主义
在马克思的经典著作中,没有针对社会组织直接论述,但从他在有关市民社会、共同体以及人的自由发展的思想中,都能窥见关于社会组织发展的观点。
一、马克思主义市民社会思想中的社会组织观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指出,“市民社会这一名称始终标志着直接从生产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这种组织在一切时代都构成国家的基础以及任何其它观念上层建筑的基础。”其语境下的社会组织是“直接从生产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的”,是市民社会的基本构成要素。
首先,社会组织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随着生产力与社会交往形式的发展,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经历的是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前资本主义社会,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同一,生产力发展到商品经济阶段,社会分工成为各种社会组织成型的基础,“社会分工的不同形式,正是这样才成为同样多的社会组织的基础”。
其次,社会组织的性质和作用由经济基础决定。资本主义兴起早期,各种形式的社会组织是资产阶级争取与联合各社会阶层,共同反抗封建专制统治的重要力量。资产阶级掌权后,在市场经济与资产阶级民主相结合的社会阶段,各种社会组织成为资产阶级民主政体下的关键支撑。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分离是社会发展需要与人类文明进步的体现,社会在形式上实现了政治解放。
第三,社会组织发展是社会解放的基本形式。随着生产力发展,人们的闲暇时间增多,对公平正义、公正法治的需求增加,这将促进社会觉悟和公共精神的增强,使更多公民自愿参与到公共事务中来,从而促进社会组织的不断繁荣。社会组织也将越来越多地承担公共事务的管理,最终消解国家机构,使国家趋向消亡。
二、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中的社会组织观
首先,社会共同体实现人的本质需要。马克思认为人具有自然社会属性。人需要过社会生活,需要各种社会组织形态,如氏族,家庭,国家等。随着生产活动的发展和生活需求的变化,婚姻和家庭以及国家已经满足不了人类追求自由的需要。社会组织则能够为公民提供不同于政治和家庭生活的公共空间,从而满足人们持续发展的需求。
其次,发展社会组织是走向真正共同体的必然阶段。人类社会共同体的历史发展有三个阶段,自然形成的共同体、虚幻的共同体、自由的共同体。随着生产力和交往关系的发展,自然形成的共同体逐渐解体,市民社会淹没于政治国家。资本主义时代,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得以分离独立发展。政治国家表面上代表全体公民,实际上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马克思指出,未来社会将超越虚幻共同体,进入真正的共同体。这时,“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真正的共同体最终是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但其生成必然有一个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它会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在人类走向“真正的共同体”的历史进程中,不断满足人们各种需求的社会组织的发展繁荣将是一个必经时期。
三、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中的社会组织观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揭示了社会组织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中介。国家产生而又消亡于社会,最终过渡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自由联合体历史运动轨迹。那时国家政权对社会关系的干预将先后在各个领域中成为多余的事情而自动停止下来。在这一进程中,社会组织是权力回归社会的中介组织,是社会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满足和自我发展的重要形式,体现了人类自主活动的未来走向。
马克思指出社会组织是衡量人解放程度的客观外在尺度。“只有当人认识到自身固有的力量是社会力量,并把这种力量组织起来因而不再把社会力量以政治力量的形式同自身分离的时候,人的解放才能完成。”
在政治解放语境中,社会组织范畴具有资产阶级市民社会的意义,是孤立的个体进行以经济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交往的实际载体,是获得政治自由的人的现实生活状况的反映。在社会解放语境中,社会组织则具有共产主义社会的意义,是联合的自由人进行全面社会交往的实际载体,是获得个性自由的人的实际生活状况的反映,二者呈现历史逻辑上的递进。人类的解放始终要从“不完全”的政治解放状态过渡到“完全”的社会解放状态,受人类主体活动的影响,作为历史客体的社会,必然会随之进步,相应的社会形态也会因此发生变化。故而,社会组织发展也必然将从市民社会向新的社会组织演进。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康宗基,庄锡福.马克思恩格斯社会组织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
[3]蔡晓良,余娴丽.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与中国社会组织建设[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11).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高雅(1994-),女,汉族,江苏徐州人,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