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分析了精准扶贫工作驻村干部在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提升驻村干部执行力的措施,在我们要重视驻村干部的精准扶贫工作,结合村民的实际情况进行走访,及时和村民沟通,帮扶贫困户。在精准扶贫工作中采取交流和资源共享、建立群众基础、完善精准扶贫的考核标准,从而提高精准扶贫工作效果,激发驻村干部工作意识,使其积极主动参与精准扶贫工作,调动驻村干部的主动性,从而提高驻村干部的工作效果,促进精准扶贫工作更好的开展。
【关键词】精准扶贫;驻村干部;执行力;提升道路
引言
当前,我国在全面发展小康社会的前提下,要高度重视驻村干部的执行力。因此,在总书记的强调下,精准扶贫对驻村干部来说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驻村干部要加强精准扶贫工作,从而促进小康社会更好的发展。
二、精准扶贫工作驻村干部在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驻村干部在精准扶贫工作中,西部地区的任务比较艰巨,从而对驻村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驻村干部执行力对精致扶贫工作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一些驻村干部在执行精准扶贫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
(一)积极性有待提高
单位在分配驻村干部精准扶贫工作时,一些驻村干部由于是单位分配的不愿意去,所以对驻村精准扶贫工作比较抵触,不能积极主动参加驻村精准扶贫工作。还有,一些驻村干部是从国企单位或事业单位调过来的,在精准扶贫的工作当中不够了解农村的生活,从而对驻村的精准扶贫工作产生一定影响,没有对驻村精准扶贫的思路,只是为了应付工作。还有一些驻村干部不够重视精准扶贫工作,在进行对驻村工作时,驻村干部要在村里待上15天左右,由于在驻村要实地考察结合和开会等,一些驻村干部不适应这样的工作环境,没有积极主動参与到驻村精准扶贫工作中来,从而影响精准扶贫工作效果。
(二)作风建设有待提高
一些驻村干部在工作时,为了完成工作任务,不重视工作效果,在工作中比较重视形式,并没有去挨家挨户实地考察、结合村民的实际情况,只听取了村民的建议,导致出现驻村干部在精准扶贫工作落实不到位的情况。因此,驻村干部不够了解精准扶贫的规章制度,在进行精准扶贫工作时不清楚村民家里的实际状况,对精准扶贫制度只是表面了解。
(三)精准扶贫工作量大,存在工作情绪
驻村干部在精准扶贫工作时,主要工作是要先确定村里的贫困户,然后组织村里的贫困户填表,最后对这些贫困户建立档案,在完成以上工作内容基础上,还要事先挨家挨户进行走访考察,最后进行核实。驻村干部还要等待各种类型的检查人员检查,如交叉检查等,在检查过程中,如果出现问题,驻村干部要在贫困户的表中作标记,并联系贫困户村民进行修改。由于对驻村精准扶贫工作的各种检查,导致驻村干部的工作量大,在工作中会存在一定情绪。
三、精准扶贫工作中驻村干部执行力提升的道路措施
(一)完善精准扶贫的考核标准
在评价贫困村民时,以往的传统评价标准中的一票否决的制度会给驻村干部提供便利条件,但也给驻村干部带来一些困扰。一些贫困村民会对驻村干部提出一些无理的要求,而贫困居民的反馈会对驻村干部产生一定影响,所以要不断完善精准扶贫的考核标准。
(二)制定驻村干部的监督和管理机制
驻村干部在精准扶贫工作当中,走形式化道路,长期以来导致精准扶贫工作效果不理想的状态。针对这一问题,要不断改善驻村干部的监督和管理机制,从而使驻村干部意识到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性,调动驻村干部的积极性,能够在精准扶贫工作中起到带头作用。
首先在制定管理机制中,要制定细节化制度,并承担工作中的职责,在对驻村工作干部精准扶贫工作进行监督时,可以结合监督驻村干部实际工作情况进行监督,可以通过微信形式进行监督。在制定驻村干部的管理机制时,要求驻村干部上班和下班时要签到,请假要以电子版形式,要对走访的村民作登记,并依据细节化制度激发驻村干部工作意识,从而提高驻村干部精准扶贫工作的水平。
其次,驻村干部精准扶贫工作要走向常态化,一些驻村干部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由于不了解村民的实际状况,没有将全部精力投入到精准扶贫工作中,没有遵守精准扶贫工作的管理制度。针对以上情况,对驻村干部采取召回制度,提高驻村干部的思想认识,通过常态化管理机制激发驻村干部积极主动参与到精准扶贫工作中来。
最后,要不断完善驻村干部的考核和激励机制,建立乡镇和单位考核体系,将村民对驻村干部工作态度的评价融入到驻村干部的考核体系中,也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来调查村民对驻村干部的看法,但最终的考核结果要真实。
(三)加强交流,进行资源共享
驻村干部在扶贫工作中,要与各部门之间保持沟通,也要加强与各地区之间的交流。由于精致扶贫工作量较大,在加上驻村干部的能力有限,在进行精准扶贫工作中难免遇到一些自己处理不来的问题,在这种情境下,要及时与各部门进行交流和沟通,更好地完成精准扶贫工作。加强各地区之间的交流,是因为在我国不同地区的精准扶贫有相同之处,驻村干部可以结合各地区的工作方法,提高自身工作水平。
(四)要加强驻村干部的综合素质
驻村干部要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高度重视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性,并以饱满的状态参加工作,从而提高精准扶贫工作水平。还要树立目标,通过自身的努力为困难村和村民带来变化,在扶贫的工作当中,要有大展身手的想法和热情,要改变角色,适应农村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有吃苦耐劳的精神,驻村干部和普通干部不同,但又相似于普通干部,最好自身干部职责,严格要求自己,清楚自身的职责,引领村民脱贫,为村民服务,有艰苦奋斗的精神,换位思考,多占在村民的角度上考虑问题,知道这是村民们所想,所思,所盼来的,要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学习。真真正正了解农民。但驻村干部在工作中,应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以新的发展理念引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选出不贫困的村民进行产业示范,其中不贫困户的基地种植面积不低于6亩,在不贫困户示范过程中,一切费用要由政府承担,相关技术专业人员要及时引导,最后,通过不贫困户产业的示范能够带动贫困户进行种植。
(五)做好调研工作,制定扶贫计划
在做好走访调研工作之间,首先,要全面了解困难村经济发展各方面的情况,如村民生产情况,困难村贫困的原因,清楚困难村主要缺的是什么,而作为驻村的干部能带来什么,要找到扶贫的关键点,采取有效的扶贫方法,做到精准扶贫。依据困难村的实际情况,明确提出扶贫脱贫的目标,制定扶贫和经济计划,要有针对性并且详细,可以制定“一村一策”,依据自身智力支撑的优势,一步一步开展扶贫工作,如可先进行困难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有特的产品包装进行升级,不断推广产品,打造“一村一品”,可运用互联网,来宣传本产品,构建销售平台,做到线上线下都有农业直销渠道,使农产品有产销的衔接,促进农业合作社更好地发展,建设“一村一社”,提高村的集体经济,提高农民的收入。但在扶贫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注重实效,依据实际情况,制定扶贫的方案,为村民办实事,体现出精准扶贫实际效果,改善民生、强村富民,使村民感受到变化。
(六)加强与村民联系和沟通,建立群众基础
驻村干部在精准扶贫工作时,要积极发挥自身应用价值,及时和村民沟通,全面了解村民的实际情况,并加强和村民之间的联系。可以通过村民会议和走访等方式和村民进行沟通,建立群众基础。因此,驻村干部在精准扶贫工作中,要认认真真去工作,不要只重视工作结果,不重视工作过程,并用自己的真情建立群众基础,从而为精准扶贫工作打下基础,提高精准扶贫工作水平。
(七)提升驻村干部工作效果
驻村干部的主要工作是帮助贫困村民走出贫困。单位在分配驻村干部进行精准扶贫工作时,要在分配人上要下功夫,结合驻村干部的实际情况,要让脚踏实地、认真工作、自身素质高的干部去和群众进行沟通与交流。
驻村干部在精准扶贫工作中,要发挥自身的能力,一步一个脚印做好精准扶贫工作,为精准扶贫工作献出自身力量。并不断提高工作水平,不断锻炼自己,从而得到群众的认可。因此,政府要高度重视驻村干部的工作,并对驻村干部给予工作上的关心和照顾,驻村干部在工作中产生遇到情绪的时,要及时引导,鼓励驻村干部。同时,也要对驻村干部不定期进行精准扶贫知识的培训,从而提高驻村干部的工作效果,从而促进精准扶贫工作更好地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我们要重视驻村干部的精准扶贫工作,结合村民的实际情况进行走访,及时和村民沟通,并给予贫困户帮扶。在精准扶贫工作中采取交流和资源共享、建立群众基础、完善精准扶贫的考核标准,从而提高精准扶贫工作效果,激发驻村干部工作意识,使其积极主动参与精准扶贫工作,调动驻村干部的主动性,从而提高驻村干部的工作效果,促进精准扶贫工作更好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兰定松.精准扶贫工作中驻村干部执行力提升的路径探析[J].现代管理科学,2019,(12):58-60,90.
[2]赵巧玉.精准扶贫视域下驻村干部帮扶制度“偏离”问题研究[J].大众标准化,2019,(12):76-77.、
[3]张光伟.浅析精准扶贫语境下驻村扶贫实践困境及对策[J].法制与社会,2019,(25):166-167.
[4]陈艳.精准扶贫视域下驻村工作队驻村扶贫的有效性与有限性探析——基于对F县J村的个案分析[J].智庫时代,2019,(32):9-11.
作者简介:郭琪(1965-),安徽省芜湖市人,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学院(驻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黄湾镇红星村第一书记兼扶贫工作队队长),政工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