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故事化表达的传播价值与优化路径

2020-06-11 00:47王艳
声屏世界 2020年6期
关键词:四力媒体融合

王艳

摘要:文章针对当前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故事化表达的传播价值,结合案例剖析,从新闻理论、写作技巧、优化路径等方面加以阐述,为新闻工作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媒体融合 四力 新闻故事化

众声喧哗的时代,优质内容始终是媒体生存和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通过改变新闻生产方式,重新定义“故事化”在新闻传播中的价值,对增强新闻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巩固壮大主流舆论阵地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新闻故事化的基本概念与传播价值

对于新闻故事化的概念,新闻界比较认同曾获普利策新闻奖的美国记者富兰克林所下的定义:采用对话、描写、场景设置等,细致入微地展现事件中的情节和细节,突现事件中隐含的能够让人产生兴奋感、富有戏剧性的故事。新媒体语境下,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VR、AR的发展,成为媒体智能化发展的直接驱动力,故事化这一新闻生产方式有了更新颖的表达方式和传播渠道,新闻的严肃性与故事的生动性交融,为提升新闻传播力赋能。

以故事化形式表达新闻,其传播价值大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感染力强,有效引导舆论。做优内容的关键是坚定不移地“转作风、改文风”,制作并传播“见人见事见思想见精神”的小切口故事,成为舆论引导的核心技巧。老英雄张富清、敦煌女儿樊锦诗、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天眼之父南仁东等,都是近年来以故事化形式报道的道德楷模、时代榜样,因为故事真实可信、感染力强,极大地激发了公众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情节曲折,引发持续关注。新闻事件发生之后,公众除了需要了解动态进展“知其然”外,更想知其“所以然”。2014年7月,无锡人陆勇被某检察院以“销售假药”为罪名起诉,千余名白血病病友为陆勇求情,此案成为当时的舆论热点。无锡广电采制的专题片《“药侠”陆勇之殇》,讲述了陆勇从一名成功企业家到白血病患者,因治病濒临破产,后偶然获得印度仿制药渠道重获新生,又因热心代购险遭牢狱之灾的曲折故事。经媒体广泛报道后,陆勇的故事被拍成电影《我不是药神》,成为口碑佳作。故事化表达既是提升受众阅读(收视)兴趣的需要,也是彰显新闻人文关怀、激发受众情感共鸣的需要。

贴近生活,适于新媒体表达。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每个手机用户都能随时记录下身边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成为讲述新闻故事的一手资料。2019年底,一位过斑马线时向礼让车主鞠躬的无锡小丫暖遍全国,最原始的素材就来自车主的行车记录仪和他的朋友圈。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中,“一线护士与女儿隔空拥抱”“方舱医院广场舞”“护士小姐姐请国家发男朋友”等新闻故事素材大多来自普通用户的抖音账号,经媒体挖掘报道并广为传播。

情感真挚,符合交互传播特质。所谓交互,是指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双向互动传播。客户端、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平台交互特征明显,受众可以留言评论或点赞,还可一键转发分享,适合优秀新闻故事的线上传播。前文所述“共和国功臣”“药侠陆勇”“暖心小丫”等故事,情感真挚直抵人心,人们自觉自愿转发,实现传播量能裂变。如“隔空拥抱”短视频发布仅8小时,抖音播放量就达到了1.58亿次,点赞834万。

新闻故事化的写作技巧

学者李希光是国内较早提出“新闻故事化”的专家,他认为在新闻的具体写作中,“只能运用一种技能:小说家的叙述技巧。新闻应该尽量追求新闻事件的故事化、人情化和戏剧化的过程,注重细节与现场描写,使新闻一开始就有声有色,能够把读者(观众)吸引住。”由此可归纳出新闻故事化写作上的四个特点:

见物更见人,富有人情味。新闻因“人”而生动。英国记者鲍勃·希契科克认为:“受众对人比对事件本身更为关心,对人们在干什么比对人们在说什么更为关心。”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中,《三联生活周刊》较早开始了对武汉疫区的深度故事性报道。除了关注个体命运之外,该刊最早把视角转向了因疫情封路而产生的物流运输等一系列民生问题,深度报道《湖北即将断粮的3亿只鸡》一经发布即获得10万+阅读量。该文虽是说“事”,切入点却是“人”,由点到面、由人及事,反映了疫情之下农民和小微企业主的困境,引发了强烈的情感共鸣。

注重细节和场景描写。细节是新闻中最生动、最传神、最具吸引力的地方。运用直接引语、白描等手法刻画人物性格、描绘环境场景,能更深入地反映客观事实和人物形象。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中,一篇名为《面对病毒,我必须跑得更快》的作品让我们认识了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他在自己身患渐冻症、妻子被传染隔离的情况下,坚守岗位,与死神争夺病人。文中开头写道:“‘不要急不要急,在医院门口稍等,我马上安排人出来接。‘快些,要抓紧,病人的事一刻都等不得,越快越好!不到1小时内,一瘸一拐的张定宇连接了8个来电。”寥寥几笔,让人深切感受到疫情的紧迫和张院长的恪尽职守。

借鉴文学创作手法设置悬念。悬念是說书人使用的一种技巧,新闻写作中恰到好处地运用“悬念”,会给受众造成一种急切、期待的心理,从而引起他们的兴趣。2014年,无锡中院审结了全国首例已故夫妻冷冻胚胎权属纠纷案:年轻夫妻在医院存下一枚冷冻胚胎,接受试管婴儿手术前一天不幸双双车祸离世,四位失独老人向医院讨要胚胎未果,与医院对簿公堂。胚胎是“人”还是“物”?法院最终如何在法理与人情之间找到平衡?无锡广电记者创新写作方式,将节目分成若干小段落,制造并强化悬念,在起承转合中增加可听性,采制的广播作品《左手法律,右手情义》获当年度中国新闻奖。

要有吸引人的情节。捷克剧作家哈维尔在《故事与极权主义》中写道:故事的魅力在于“已知与未知之间、规则和变化之间、不可避免和难以预料之间”。在故事化讲述新闻的时候,情节尤其是戏剧性矛盾冲突对新闻内容至关重要。这次疫情报道中,几个“人在囧途”的故事让人印象深刻:温州小伙被困高速14天,啃方便面到口腔溃疡;湖北货车司机高速流浪20天;东北小伙“大连”坐高铁误入武汉,滞留医院搞卫生日赚500……这些真人真事一波三折,读来既苦涩又暖心,成为疫情期间传播量极高的新闻作品。

提升新闻故事化表达能力的有效路径

清华大学李希光教授把记者定义为“寻找故事和讲故事的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新闻工作者要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这一提法,为新闻工作者寻找和讲述好故事提供了指导原则和方法路径:

提高政治站位,增强议题设置能力。新闻从业者任何时候都必须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发挥舆论引导力,彰显主流价值观。在新闻议题设置上要能“顶天立地”,既要善观大势,从大处着眼,去寻找体现主流价值的新闻事件,也要善于从小处着手,发现时代大潮中的民生百态。实践证明,越是宏大的主题,越需要视角向下,这样才能吸引公众参与分享和传播。如荣获第29届中国新闻奖的短视频新闻《光明的故事》,从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让座”说起,用多个场景化的故事讲述了总书记对知识分子的关爱。该视频引发刷屏式传播,线上触达量超10亿。

切实锤炼四力,提升新闻叙事能力。“脚下有泥土,笔下见真情”,新闻从业者需要身体力行,努力增强脚力,多往基层跑、多往百姓中间走,才可能凭借敏锐的“眼力”捕捉到好新闻,挖掘出适合讲故事的素材。“脑力”是好记者的核心竞争力,针对层出不穷的新闻事件,能否迅速明确立场观点、判断新闻价值,都需要强大“脑力”的支撑,它既是记者采访经验的积累,也是视野宽度、思想深度的综合体现。而呈现好故事,就需要记者的“笔力”了,这里所指的“笔力”不仅仅是写作能力,还包括了深度的评论能力、思辩能力、共情能力等。表达只有言之有物、通俗易懂又饱含情感,才是一篇优秀的新闻故事作品。

拥抱新媒体技术,提升融合传播能力。全媒体时代,单一模式的文字、声音、影像、动画、网页等已经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多媒体方式、多技术手段成为必须的融合途径。新闻工作者必须跳脱原先各自守着“自留地”埋头耕种的惯性思维,不仅要掌握新技术,利用图文、短视频、动画、H5等新媒体手段将故事讲得更丰富更生动,还要善于利用多媒体分发,对接抖音、微博等高流量平台,提升优质内容传播力。传统媒体的内容优势与新媒体渠道的有机结合,才能有效助力传播力、影响力的几何级增长。

故事化手法运用于新闻写作,使新闻报道呈现出勃勃生机。需要注意的是,新闻一旦泛故事化可能带来的问题:首先,叙事方式单一,易将新闻引向肤浅。故事性报道易被琐碎的细节困住,出现以情绪主导新闻的问题,由此失去新闻应有的力量。其次,多以个体为关注对象,易流于主观。报道对象多是独立个体,主人公的故事与其个人性格、经历、成长背景密切相关,受眾有可能被误导而忽略了社会群体及共性问题。再次,游走在文学和新闻的边界,背离真实性原则。故事泛滥,难免鱼龙混杂,新闻的权威性受到挑战。最后,片面追求戏剧效果,降低舆论引导力。故事要精彩,离不开悬念和情节的跌宕起伏,但有些媒体为强化戏剧效果刻意制造甚至策划冲突,将社会职责抛于脑后,易引发公众不满。(作者单位:无锡广播电视集团)

参考文献:1.许阳:《故事让新闻更隽永——浅论新闻故事化报道的作用》,《新闻研究导刊》,2014(6)。

2.李希光:《新闻学核心》,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

猜你喜欢
四力媒体融合
以“四力”赋能报道 把新闻提“鲜”变“活”
践行“四力”锻造新闻精品
用好“四力”法宝 “走”深新闻一线
增强“四力”靠什么
在践行“四力”中锤炼编辑的功力
“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浅谈电视新闻的创新
医改警惕“四力较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