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资助视阈下少数民族学生经济困难认定现状研究

2020-06-11 08:11刘迪
中国集体经济 2020年14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学生

刘迪

摘要:高校家庭经济困难认定是开展资助工作的前提,是实现精准资助、公平资助的基础。尤其是少数民族学生经济困难认定工作,不仅仅是关乎到学生个人利益,更涉及到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等层面。文章通过分析当前我校少数民族学生经济困难认定现状,发现问题,并根据新时期认定工作特点,提出少数民族学生经济困难认定工作的解决路径,着力提升高校资助工作精准性、公平性及有效性。

关键词:少数民族学生;经济困难认定;盐城工学院

精准扶贫是习近平总书记于2013年考察湖南扶贫工作中提出并在此后各地的考察中不断丰富充实,使之更加完善的重要指导思想。提高国家资助政策的精准度也是新时代下教育部对高校资助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少数民族学生经济困难认定工作的精准度不仅关乎到高等教育公平的体现,也是促进民族和谐和团结的重要保证。因此,做好少数民族学生经济困难认定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我校少数民族学生资助现状

近年来,少数民族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逐年提升。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存在经济条件较差、生活水平较低的情况,因此高校中少数民族学生申请贫困资助的人数较多。为了让更多的少数民族学生顺利的完成学业,国家制定并出台了一系列与少数民族学生相关的“奖、助、补、勤、贷”等多元化资助方式。截止到2019年6月,盐城工学院共有在校大学生22000余名,其中少数民族学生827人。目前全校接受助学金资助的学生共计5041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407人。汉族学生群体中接受资助的比例约为21.6%,少数民族学生群体中接受资助的比例约为49.2%。通过对比发现,少数民族学生在学生中虽占据少数,仅为3.8%,但少数民族学生接受资助的比例却远远高于汉族学生比例。在实际操作中,少数民族学生资助工作依旧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困而不助”、“助而不困”、“虚假贫困”等现象的存在,因此做好少数民族学生的经济困难认定工作是高校资助工作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在高校资助体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

二、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经济困难认定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存在重资助轻育人情况

目前高校中部分学生对经济困难认定的结果往往也有一些异议,主要是因为一部分学生申请相关助学金,自己却又使用高档手机、名牌服饰等大额花销,未将助学金用到改善学习和生活中去,这些都背离了助学金的初衷。部分少数民族学生从偏远地区进入内地求学中,因为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等原因容易出现心理落差和性格自卑情况的出现,不能很好的融进班集体中。学校在资助少数民族学生时出现重视资助轻育人的情况主要因为在资助工作考核中,资助范围是考核内容之一,高校尽一切努力扩大资助范围完成考核要求,却对受资助对象的心理问题关心甚少,不能全面了解申请经济困难认定少数民族学生的全面需求,容易出现“资助空心化”现象,导致部分少数民族学生诚信意识缺失。

(二)缺乏针对性的认定标准

少数民族学生大多来自诸如新疆、西藏、贵州、甘肃等偏远地区,该类地区与东部地区经济水平存在着较大差异。然而在高校经济困难认定时,少数民族学生与其他学生往往都是同一标准,并无区分。班級的认定小组往往是由辅导员和若干名与经济困难认定无关的班级成员组成。但在实际的认定过程中,少数民族学生常常因人际关系、性格、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问题,在班级民主评议环节中不能获得很好的支持,群众基础较差,导致评不上或者等级过低的情况出现。学校的经济困难认定实施细则中规定,上一学年若有两门及两门以上成绩挂科者,只能认定为贫困生,不能获得助学金资助。由于基础较差等原因学习成绩往往是少数民族学生的短板,因此根据现行的标准少数民族学生往往在困难认定及资助方面存在劣势,影响了部分家庭经济真实贫困但成绩欠缺的学生获得资助。因此,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制定独立的认定标准迫在眉睫。

(三)学生提交材料难以核实

当前高校经济困难认定主要通过学生提交《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及相关贫困证明材料进行认定。对于少数民族地区,部分民政部门对相关证明材料把关不严或碍于情面、熟人关系等原因导致证明材料有造假情况的出现,辅导员及班级同学对提交的材料难以辨别真伪。在申请理由中,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在朋辈的指点下故意隐瞒家庭实际财产,夸大家庭债务情况,虚报家庭收入,达到顺利获取助学金的目的。部分少数民族家庭经济有所好转后,仍旧不知满足,继续占用名额。此外,还有一些少数民族学生家庭情况较好,为满足自己高额消费,依仗自身特殊身份,博取同情,占用贫困生名额。

(四)反馈监督体系不够健全

经济困难认定主要由辅导员与班级成立的困难认定小组构成,经班级公示、辅导员审议、学院公示最终确定认定结果。在认定过程中,学院的反馈监督体系因各种原因并不能很好的发挥作用。学生对认定结果有异议一般会向辅导员提出,而认定结果是辅导员在班级认定结果的基础上确定的,因此学生若提出异议就相当于否定辅导员认定的结果,挑战辅导员的权威。一部分学生考虑到各种后果而不敢向辅导员提出异议。除此之外,同学之间也往往会因为情面原因而放弃提出异议的权利。正所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导致反馈监督体系不能很好的发挥作用,形同虚设。

(五)学生动态变化难以追踪

学生经济困难认定工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各个高校也在积极寻求适应动态过程的机制,然而收效甚微。近年来国家对边疆地区扶贫投入巨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家庭享受政策红利,经济条件逐步改善。也有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因自然灾害、家庭成员突发变故等原因导致家庭突然致贫。然而学校经济困难认定工作基本都在每年九月份统一完成,而后一年一认定,这也导致经济困难认定工作与学生经济实时情况不能完全吻合,具有滞后性。除特殊情况外,低年级认定为困难资助对象的学生在高年级可以直接认定,“只进不出”的情况直接影响了经济困难认定工作的精准性。

三、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经济困难认定及管理方法的改进措施

(一)做好政策解读,强调诚信教育

德育为先,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当下高校势在必行的趋势。学校应该向少数民族学生群体大力集中宣传民族政策,营造良好的校园民族氛围。此外,当代大学生的主流是诚实守信,但仍有部分学生违背诚实守信的不良现象,因此加强少数民族学生诚信教育是确保资助工作精准性的重要一步。在经济困难认定开展前,校资助管理中心及辅导员要通过主题教育班会、宣传海报、诚信个人报告会等多种手段宣传诚信教育,在校园中树立少数民族学生诚信标兵,让优秀带动更多的优秀,确保家庭经济真实困难的少数民族同学申请贫困资助。同时要向学生做好经济困难认定工作的政策解读,让学生对经济困难认定、奖助学金、勤工俭学及助学贷款有更为深入的了解。

(二)照顾个体差异,改进认定标准

个体差异主要包括地区差异及家庭经济情况差异。虽说少数民族学生多数来自于偏远地区,但不同地区经济水平差异仍较大,不同省份最低生活消费标准也难以考量。部分少数民族学生来自于经济发达省份,家庭经济条件并不差。此外,少数民族学生个体家庭中,经济收入途径各不相同。因此,制定一套合理的认定办法对提高认定精准性至关重要。例如可以针对少数民族学生设定单独的经济困难认定指标,分地区、分城乡制定经济困难认定条件,同时兼顾统筹家庭电话调查、基层社会组织调查、学生饭卡流水花销调查、班级民主评议调查等多种手段,最终决定经济困难认定名额。在成绩方面,可制定少数民族学生成绩换算办法,平时成绩占多数,期末卷面成绩占少数,让他们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平时学习而不是最终的考试,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课程通过率。

(三)严把材料真伪,力保公平公正

部分少数民族学生依仗自身特殊身份,开具假证明、假材料以达到获得经济困难认定名额获取助学金的目的。因此严把材料真伪关就变得十分重要。辅导员在少数民族学生困难认定时,不仅需要最基础的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及困难证明等原件材料,还可以要求学生提供与家庭情况相关的照片、视频材料。同时,还可利用班级同乡同学就近回访,让相关学生复核认定结果。此外还可利用校园大数据手段和人工核查相结合的办法,调查少数民族学生积欠学费、助学贷款等情况,作为困难认定的辅助依据。

(四)建立动态档案,把握进出尺度

因某些因素影響,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家庭经济情况由好转差或由差转好,属于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因此,经济困难认定动态化是精准资助的重要保证。作为经济困难认定的执行者,要通过多种手段建立少数民族学生动态信息数据库,定期更新相关少数民族学生的个人信息、学业成绩、家庭收入、家庭变故、日常表现等,全方位多角度了解相关少数民族学生的情况,及时补录或踢除在经济困难认定库中的学生,实现经济困难认定的有效性和精准性。

(五)设立监督机制,加大违规处罚

由于各种原因,经济困难认定工作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伪贫困”学生的出现。因此,加强经济困难认定工作后期管理对提高资助精准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做法可设立一套完善的监督机制,通过学生访谈、教师回访、学生监督举报等手段监督受资助少数民族学生的日常表现。此外还可加大对“伪贫困”少数民族学生的处罚力度,如追讨已领取的助学金、学院通报处分等,力争做到经济困难认定工作“公平、公正、公开”。

参考文献:

[1]王秀民.高校少数民族贫困生认定工作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04).

[2]张媛媛.精准扶贫视域下的本科院校资助工作问题研究[J].山西能源学院学报,2018(02).

[3]徐玲.高校辅导员视角下的家庭经济困难生精准认定[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01).

[4]沈静雯.高等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探析[J].文教资料,2016(10).

[5]朱文青.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体系研究[J].智库时代,2018(45).

[6]薛丹.大数据下的高校困难生精准认定模式及资助探析[J].人才资源开发,2017(04).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专题)项目(项目编号:2018SJSZ504)。

(作者单位:盐城工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学生
少数民族学生和谐发展的德育工作研究
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写作偏误分析及对策
四川高校少数民族学生资助政策比较研究
民族教育的多元文化特征与少数民族学生就业
双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
少数民族大学生交流、交往、交融途径的思考
互联网对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影响的调查
浅谈提高高职院校法律事务专业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成绩的路径
伊犁师范学院“民考民”学生英语学习策略与焦虑研究
《土木工程制图》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