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利
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古国,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它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承,形成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赋予着中华民族文化渊源的文化基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规定,国家积极支持和鼓励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传播和传承,本文对新时代非遗的传承和传播途径进行研究,让非遗融入当下生活,让传承与传播相辅相成,齐头并进。
一、非遗传承与传播的内涵
1.非遗传承。“传承”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传授和继承,可以看出传承一词,已不仅仅可以作为动词使用,还可以被作为名词使用,既可以表示对过去文化、技艺等的继承和发展,也可用来修饰历史、文化等接续、传承、发展,非遗传承中的“传承”一词笔者认为两层意思兼而有之。作为非遗工作者明白了非遗传承的基本涵义,接下来和大家探讨一下非遗传承的主体都有谁,也就说都由谁去做,去做什么的问题。作者认为非遗传承工作实施主体不仅有代表性项目传承人、也有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不仅有市、区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也有教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主管部门。不同的传承主体有着不同的工作内容。
传承人可以开展技艺传授和项目知识和内容的传习、生产、创作、展示、宣传、交流、研讨等活动;项目保护单位开展代表性项目的研究、宣传、展示、交流等活动,制定并实施该项目保护规划、整理资料、收集、实物并建档;市、区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建立评估制度,形成评估小组,制度项目实施的管理保护制度,组织对项目保护单位履行职责的情况进行评估;人力资源部门可以与大学建立合作机制,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后继人才,比如鼓励代表性传承人到学校兼职任教、建立工作室,在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间的贯通培养项目中增加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专业等。
2.非遗传播。“传播”在汉语中是一个联合结构的词,其中“播”多半是指“传播”,而“传”是具有“送、递、交、运、给、表达”等多种动态的意义。这就指明了“传播”是一种动态的行为。所以在汉语中常作为动词使用。对于非遗传播,作者认为是指为代表性项目搭建的宣传、展示、交流、保存、研究的各种平台。搭建平台的主体有县、市、区人民政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公园、旅游景区、广场、报刊、网络、电视和互联网媒体、学习教育机构、行业协会组织、公民、个体经营者等,费用传播非常广泛,根据自身工作职能搭建不同的传播平台。例如:政府可以结合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传统节庆、庙会等民俗活动平台,也可以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场馆,公园、广场、的公共场所,为代表性项目的宣传提供便利,报刊、网络平台通过专题专栏、广告展示等形式,学习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知识,普及和宣传代表性项目,公民、法人可以通过项目资助、提供传习场地、开展研究等方式,学校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相关领域的教育教学活动,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合理得到发展和利用。
二、非遗传承与传播的关系
谈到非遗传承与传播的关系时,有人认为先传承后传播,也有人认为先传播后传承,其实两者是相辅相成,齐翼双飞、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紧密相连,密不可分的关系。非物质文化遗产看做出与百姓生活紧密相关的文化实践,主要以口耳相传、身体力行、言传身教的方式,在每一代之間纵向深入细化传承。传承是师徒之间传、学、教、练、传承继承的过程,传播是为了与他人建立共同联系和意识,引导对方行为目的而开展的信息交流活动。通过数字化、互联网、媒体搭建的宽广平台,文化传承与项目技艺的传播之间的界限被打破,成为相融共生、不可分割的“一体两面”,激发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延续和薪火世代传承的新活力。现阶段非遗传承传播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如,传承人青黄不接,非遗项目产业化运作不足,传播途径和方式比较单一滞后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要传承,必须能够被不同层面受众体接受,能够引起文化认同,才会自觉参与其中。
三、新时代非遗传承与传播的途径
1.做好非遗传播数字阵地建设。现代数字化技术的迅捷发展,影响了人们认知世界的方式,也改变了传统媒体的线性传播形式,非遗保护机构和主管部门必须重视非遗数字资源内容建设,对非遗数字资源建设要有系统化的梳理和科学化的设计,同时对每个模块建设还必须进行策划包装,从标题到视频片头等设计,都要有统一的策划,必须经常性策划组织网络非遗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开展非遗活动,吸引公众的广泛参与,激活非遗数字服务平台,使各个非遗网站、新媒体等平台成为公众喜爱的非遗数字平台,成为活跃度较高的数字文化服务平台。
2.把非遗项目传承人打造成直播“网红”。非遗保护机构可以自觉的运用APP、抖音号、微信群、钉钉直播等网络新平台,开辟非遗项目传承的新路径,传统与现代时尚结合,组合出“非遗+直播/短视频”的新形式,把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演出、技艺表演、展览展示为着力点,发动传承人师徒之间纷纷开启网络技艺传承模式,以抖音号加微信群的线上技艺传承,引爆非遗云端的传承新课堂,这样大大提高代表性项目传承的覆盖面,学生可以围绕项目技艺与传承人进行交流、讨论,有不懂得地方就问,传承人可以在群里第一时间解答,有好多经验就可以分享,让更多的青少年享受非遗文化成果。
3.鼓励传承人到学校兼职任教、建立工作室。青少年是非遗传承的关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用学校平台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非遗项目进教材、进校园、进课堂是增加青少年接受传统文化教育重要途径,尤其是在中等职业技术学院和高等院校设置了非物质文化保护项目专业,对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开设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必修课程,代表性传承人与高等学校或者中等职业学校长期建立合作,鼓励具有代表性传承人到学校兼职任教、建立传承工作室等。
4.多渠道利用空间进行互动体验。非遗保护机构充分利用空间设立“非遗互动体验区”,传承人在现场展示高超技艺,让市民在互动过程中充分了解非遗文化,传承非遗文化,同时加深对非遗项目的喜爱,零距离接触中国传统文化,体验非遗传统技艺。唐山市皮影戏在交流演出展示活动中,传承人表演结束后,皮影表演老师走到前台,与现场观众进行交流互动,让小朋友们亲手触摸影人,展示操作技艺,增进了他们对唐山皮影艺术的认识和感知,观众尤其是小朋友领略到唐山皮影艺术的神韵,感知唐山地域传统文化的魅力,加强了国际文化交流,向世界各国游客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宣传中国、宣传河北、宣传唐山、宣传唐山皮影艺术魅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5.非遗与服务结合促进公众参与。将服务与非遗传播相结合,立足非遗具体的案例,制定对视角、多形式、多途径、多样态的传播方案,丰富传播主题,促进公众和社社会各类群体的参与,特别是在传播途径上、内容与形式的把握上、细节与活动内容挖掘等各方面考虑年轻人受众面的特点,做到年轻化、互动化,趣味化、有效连接文化遗产与年轻人,年轻人与传统文化之间,为传承人注入新鲜活跃的血液,传播过程同提供各类服务相配套,在传播和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针对不同受众需求,促进非遗物质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消费,从而有效带动相关非遗信息文化产业的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它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既是响应十九大报告中所提出的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要求。非遗传承和传播应充分借助和发挥本身的文化内涵和新媒体的综合优势,把握好不同传播途径要求,积极探索新型传承路径,增强非遗传播的系统性与针对性。
参考文献:
[1]陈少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漫化传承与传播研究[D].山东大学.2014.
[2]崔慧娇,王淑慧.新媒环境下非遗传播路径[J].商情.2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