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涛
在英国城布里斯托7日发生的反种族主义游行示威活动中,当地名人爱德华·科尔斯顿的铜像被推倒、涂鸦、踩踏,并被扔入河中。在布里斯托人的传统记忆中,科尔斯顿向来是以众人敬仰的社会名流、慈善人士形象出现的。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历史证据显示,这名慈善家的发家历史充满了黑奴的血泪。
在大航海时代,布里斯托是英格兰重要的贸易港口之一,同时也是英国奴隶贸易中的重要一环。史料记载,科尔斯顿生于1636年,他最初就职于一家小型贸易公司,但正常的海贸生意显然满足不了科尔斯顿的胃口。1680年,科尔斯顿完成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商业转型——加入皇家非洲公司。该公司就像中国人熟悉的东印度公司一样,是经过英国王室授权、官商结合运营、旨在掠夺殖民地资源的半官方机构。从1662年开始,皇家非洲公司曾一度在英国垄断非洲西海岸的黄金、象牙和奴隶贸易。
奴隶贸易在当时不仅合法,还是英国大力支持的产业。创立皇家非洲公司的是查理二世和詹姆斯二世两任国王,入股人中也有英国王室和贵族,垄断奴隶贸易靠的也是英王特许。奴隶贸易发展到顶峰时,英国贩奴船从布里斯托等地起航,装载布匹、酒类,航行到西非奴隶海岸换取黑奴,再到美洲卖掉奴隶,换取蔗糖和烟草等紧俏物资运回英国,每次转手都是巨额贸易顺差,每次也都伴随着黑奴的血泪和生命。由于贩奴船环境恶劣、航运时间较长,许多黑奴没有到达目的地就葬身大海。
在奴隶贩卖历史上,英国共运送310万黑奴前往加勒比海地区、北美和南美的英国殖民地以及其他国家,但最终只有270万人能活着抵达目的地。据英国《卫报》介绍,在1672年至1689年期间,仅皇家非洲公司一家,就向加勒比海和美洲出售约10万名西非地区奴隶(含妇女和儿童),每名奴隶胸前都印有公司名称缩写“RAC”。
科尔斯顿进入皇家非洲公司后,职位迅速蹿升,并在1689年至1690年期间出任公司最高副总裁。在他任职的12年间,皇家非洲公司向美洲贩卖了8.4万西非黑奴,其中多达1.9万人在半路上死亡。科尔斯顿本人正是通过这些血腥肮脏的贸易,赚得盆满钵满。他在奴隶三角贸易中到底获利多少,始终是一个未知数。但毫无疑问的是,贩奴使这个普通的海贸商人,获得了从事金融放贷的巨额财富、晋升上流社会的显赫地位。
回到家乡之后,科尔斯顿摇身一变,成为一名慷慨解囊的慈善家。他在当地建教堂、办学校、架桥梁、修道路,为布里斯托市的发展做出很大的贡献。1721年去世前,科尔斯顿又将遗产赠予慈善机构。据统计,他在当地的慈善事业中投入超过7万英镑,他出资的许多慈善基金会一直延续到今天。
因此,科尔斯顿一度被描述为“布里斯托市的大恩人”,并成为英国托利党(英国保守党的前身)国会议员。他的名字一度遍布整个布里斯托,不仅有科尔斯顿塔、科尔斯顿大厅、科尔斯顿大道、科尔斯顿街,还有科尔斯顿女子学校、科尔斯顿学校、科尔斯顿小学……当地甚至还有专门的科尔斯顿纪念日,以此纪念庆祝英国王室于1639年向商人企业家协会授予特许证。1895年,为纪念科尔斯顿的慈善义举,布里斯托市专门为他打造了5.5米高的青铜雕像,就矗立在科尔斯顿大道上——直到几天前被抗议民众推倒。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人们对科尔斯顿的历史地位进行重新评价,“慈善家”背后的奴隶贩子丑闻不断曝光,布里斯托当地人对他的批评越来越多。2014年,《布里斯托邮报》做了一次民意调查,44%的人要求拆除纪念碑,56%的人主张保留。最后妥协的意见是,增加一块纪念奴隶制受害者的牌匾。布里斯托博物馆曾解释称,之所以保留科尔斯顿的雕像,是因为“他没有亲自贩卖过黑奴”,但该博物馆承认,科尔斯顿就职的皇家非洲公司就在贩奴。此后,以科尔斯顿命名的机构也纷纷和他划清界限。2018年,科尔斯顿小学改名为科塔姆花园小学,这是布里斯托第一个与之“切割”的机构。
对于刚被推倒的科尔斯顿雕像,布里斯托人众说纷纭。一部分人仍坚称这是“光荣的历史”,但一名71岁的示威者表示,“科尔斯顿是一个黑奴贩子,他曾经对布里斯托这个城市非常慷慨,但他发家依靠的却是奴隶制度,这是对布里斯托市民的侮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