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广播电视技术中心桂林分中心)
在乡镇台站的巡查中,发现一座乡镇台站地面数字电视的县级电视节目接收异常,接收机能搜索出节目序号和名称,但无播放画面和声音。该台站内的光纤信号源完全来自IP信号(无共源射频信号),经乡镇台站的华三信号源交换机和信号源复用器,以ASI方式输入发射机。用维护电脑登录信号源复用器检查县级电视节目的接收组播,监测到该组播的传输速率异常,只有10-20kbps,而正常的一套数字电视节目约为2-3Mbps。重新启动信号源交换机和复用器、将县级电视节目的组播删除、重新添加和刷新等操作未能解决问题。初步判断故障点在县前端机房。
根据目前的数字电视县级节目信号传输流程,如图1所示。县级本地电视节目信号由县电视台来,经信号源编码器进行编码和压缩后,输出组播信号,直接送入广电网络公司的SHD网,县级转播台可接收对应的组播信号,乡镇台站的信号则还需经过县前端复用器送入乡镇网络,再送入乡镇发射机房。2013年-2015年建设的乡镇台站还保留了共源射频信号源。
图1 数字电视县级节目信号传输流程示意图(实线表示县网络公司设备,虚线表示技术中心设备)
假设故障点在县前端机房的信号源复用器处,则影响全县所有乡镇台站,不影响县级转播台;假设故障点在信号源编码器处,则影响全县所有乡镇台站和县级转播台。返回县前端机房检查,因中途没有路过其他乡镇台站,无法监测其他乡镇台的县级节目是否异常。回到县城接收县级转播台的数字电视节目,发现县级节目同样异常。与广电网络公司沟通确认SDH和交换机无故障,进一步确定故障点位于信号源编码器处。
用维护电脑登录前端机房信号源IP复用器,监测到从前端机房发送到乡镇台站的县级电视节目码率为10-20kbps,登录信号源编码器(具体的配置和登录方法不在此详细叙述),在页面左边选择System Status(系统状态)选项,查看设备的运行状态,如图2所示。其中显示红色的项目提示有异常,分别是Encoder 1 ASI InputBirate(编码器1 ASI输入比特率)0bps、Encoder 1 Internal OutputBitrate(编码器1内部输出比特率)0bps、Internal Muxer UDP Output 1(内部复用器UDP输出1)0bps、Internal Muxer ASI 1 OutputBitrate(内部复用器ASI 1输出比特率)0bps。由此可以判断输入码流信号存在故障,导致编码器无输出。检查编码器的输入信号线,对端是县广电网络公司机房的一台县电视节目专用码流分配器的第9输出口,该码流分配器接收来自县电视台的码流信号,输出三路相同的码流信号,分别接入广电网络公司有线电视前端的主、备信号源复用器和我们的县电视节目编码器,专门为县电视节目提供信号源。经检查广电网络公司有线电视县级节目的主备信号均正常,证明来自电视台端的码流信号正常,故障点确定在码流分配器的9口至编码器的输入口之间。县前端机房内布线规范、环境较好,线缆损坏的可能性很小,我们把编码器的输入信号由原来的9口改接到8口后,在维护电脑上查看编码器的系统状态,如图3所示,此时显示Encoder 1 ASI InputBirate(编码器1 ASI输入比特率)37007kbps、Encoder 1 Internal OutputBitrate(编码器1内部输出比特率)2210kbps、Internal Muxer UDP Output 1(内部复用器UDP输出1)2205kbps、Internal Muxer ASI 1 OutputBitrate(内部复用器ASI 1输出比特率)2211kbps。再查看前端机房信号源IP复用器,监测到从前端机房发送到乡镇台站的县级电视节目码率恢复正常。说明更换输出口后编码器恢复了输入信号,输出信号的码率也在正常范围内。用接收机收测县转播台的地面数字电视信号,县电视节目恢复正常。由此可证是由于码流分配器9输出口损坏导致全县数字电视县级节目故障。
图2 检修前编码器系统状态(输入故障告警)
图3 检修后编码器系统状态(输入正常)
地面数字电视系统近几年建设完成,维护经验相对较少。码流分配器是无源器件,故障率很低,发生故障时容易被忽视。在这次的故障处理中,我们根据故障现象,认真分析系统原理,仔细查看了各设备的工作状态,处理过程较有条理,较快地找到了故障点。经过这次的故障处理,得出处理地面数字电视信号源故障可以通过查看复用器、编码器等各信号源设备的工作状态、输入输出信号的传输速率,结合信号源流程原理进行分析,提高检修效率、快速定位故障点的维护经验,增强了维护好地面数字电视系统的信心,提高了专业技术维护水平和安全播出保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