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贤,胡云天
三亚学院法学与社会学学院,海南三亚572022
养老,原为一种古代的礼制,择取年老而贤能的人,按时供给酒食,并加以礼敬。另一层意思是年老在家休养,现在的养老政策多是这个意思。第三个意思是扶养年老而不能自给的人。学者左美云强调智慧养老从衣食住行、娱乐、健康等方面为老人提供全面的服务,在帮助老年人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不忘帮助其体现自身的价值与尊严[1]。我国已经进入以都市圈、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的城镇化发展阶段,区域的一体化和协同发展是当前以及未来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点。
“空巢”,是小鸟离家后的形象比喻。空巢老人这个词语不仅包含了老人的概念,还包含了空巢家庭的概念[2]。一种情况是指老人没有儿女,家中只有老人独自生活;另一种情况是指城镇化给老人带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子女因工作、学习、结婚等原因离家后,老人不得不独自生活。
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 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者65 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据此可知,我国老龄化发展不均衡,特别是城乡之间发展不均衡[3]。综合图1 图2 来看,2015-2019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逐年增加,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尚未公布,但对于人口问题的讨论热度一直未减,我国人口结构转型即将过渡到“低增长”阶段,表达了对渐行渐近的老龄化和少子化危机的担忧,第二个人口转折点(即继2010年劳动力人口达到峰值后,2025年总人口将达到峰值)即将到来。
如图3 所示,2015-2019年我国老年人口抚养比比例增大,养老资源会逐渐不足,在2019年,老年人口抚养比为17.8%,意味着5.6 个人要养1 个老人,据此推测,2030年平均4.5 个人要负担一个老人,2050年平均3.6 个人要负担1 个老人,到2055年,90 后成为了那批老人。平均来讲,赡养一个退休老年人的负担是抚养一个未成年儿童的三倍,如此庞大的开支将来可能会成为经济发展的负担。
子女常年在外,工作繁忙,或者与父母有积怨已久的矛盾等,这不应该成为不赡养老人的原因,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条第二款规定,“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
生活方式不健康将对其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据多位学者在2017年对邯郸市300 名空巢老人生活方式的调查发现,空巢老人当中有喝酒习惯的占66.67%,保持经常锻炼习惯的不到总调查人数的1/3,经常参加娱乐活动的空巢老人仅有57 人,占比低至19%,并且超/3 的空巢老人对自我生活质量满意度较低[4]。如今,食物种类丰富多样,食物的"相生相克"如何搭配老年人并不完全了解,所以存在饮食不合理的情况。适当的运动有利于身体健康,那么如何是适当呢?老年人并不完全了解,所以还存在运动不科学的问题。保健意识有待增强。
活动空间随之缩小,与社会渐渐隔绝了,越来越多地待在家这个狭小空间里,因此多数老人或多或少地患有抑郁症。很多年轻人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关注度不够,陪伴不够,加上在生活中会遇到消极事件,很多老年人会低沉、心情郁闷[5]。部分老年人过去都曾生活在传统院落或单位大院,在亲密的邻里关系和互相帮助中成长,随着城镇化发展,住进了楼房里,少了邻里间热闹的氛围,难免会出现精神空巢,精神空巢易引发心理问题,又无处倾诉,从而会有焦虑抑郁的情绪,空巢老人的负面情绪得不到排解,长期将会导致失眠、食欲不振、乏力等问题。
据调查数据显示,空巢老人比非空巢老人的劳动强度要大,随着农村劳动力外流,使农村家庭结构发生变化,农村劳动力短缺,因此导致农村老年人将过度参与劳动,对于老年人,本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退化而现在又与子女分离,所以要加强关注空巢老人的劳动参与程度和心理健康。
政府建立系统性可持续性的财政支持机制,在政策法规层面上,侧重于空巢老人养老保障的法律法规较少。通过研究发现,子女对父母的赡养意识有待提高,政策法规将是保障老人权利的根本保障。赡养老人是法定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二章第十四条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赡养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赡养人的配偶应当协助赡养人履行赡养义务。”
生活方式不健康从而导致对生活质量产生影响,因此,老年人要有良好健康的身体,少受病痛的折磨,因此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的生活方式尤为重要。在饮食上,“没有不好的食物,只有不合理的膳食。”专业护理人员依据个人身体素质,制定营养膳食计划表,吃饱的同时还要吃好,做到营养均衡不挑食、不偏食,荤素搭配、粗细搭配;在作息安排上,睡眠好,精神饱,坚持早睡早起、劳逸结合;在运动锻炼上,“生命在于运动”,有规律的运动,有利于增强身体的免疫功能。
研究发现,老人的心理健康问题突出,此类问题应持续被关注,大多数人包括老年人自己,认为老年期是一个衰退、老化、丧失的时期,但德国心理学家巴尔特斯却认为人到了老年期要坚持毕生发展观,强调人到成年以后心理仍持续发展,老年人的身上有衰退的地方也有发展的地方,这种发展与经济条件、人生经历、文化水平有关,年龄并非是影响心理发展的唯一因素。
子女经常性回家拜访父母,定期打电话或者通过网络视频语音等形式保持联系,主动和他们分享自己的近况,多关心他们,给予温暖,让他们拥有积极乐观的心态。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经济文化事务和再学习活动,不仅可以弥补知识缺陷紧跟时代发展步伐,还可以在学习互动过程中结交新朋友,增进人际互动,减少孤独感,极大地丰富晚年生活。还可以组建社区志愿者爱心陪聊队,定期到老人家里走访、帮扶,老人最怕的也许不是生活条件不够好,而是最怕孤单和被人忽视,爱心陪聊队可以帮助他们排解情绪,让老人感到社区的温暖和大家的关怀,增强老人的幸福感。
由于专业服务人员群体欠缺,相关部门应顺应居家和社区养老需要,加大对养老护理人员的考核力度,实施养老护理人员岗前和在岗培训制度,强化消防知识在养老安全中的作用,严格按照《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实施,养老服务机构不仅有日常供养性能,还应具备医疗护理功能,各个部门之间权责明确,为老人养老营造良好氛围,提高长期护理人员水平,促进养老护理员队伍的规范化建设[6]。
老之将至,人人都希望安享晚年,知老尊老,倡导全社会优待老年人,幸福的晚年生活不仅要满足"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的物质基础,还要满足“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精神追求,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树立尊重、关心、帮助老年人的社会风尚,把温暖送给父母,让情爱陪伴老人,提升老年人幸福感,让更多的老人享受晚年的幸福与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