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江滨江码头遗产景观规划设计探索与实践
——以南码头区域贯通及景观提升改造工程为例

2020-06-10 04:27
工程与建设 2020年1期
关键词:黄浦江滨江滨水

沈 雨

(上海东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上海 200120)

0 引 言

贯穿上海全境的黄浦江凭借充足的水资源和便捷的航运条件,孕育出了上海最早的航运业、手工业与商业贸易。沿岸的码头港口见证了上海整个城市的发展,是上海城市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1]。20世纪90年代,随着“退二进三”经济结构调整,滨江工业开始衰退,码头、港口等工业设施使用功能减退,逐渐转型为城市工业遗产。

本次建设是基于相关理论及国内外成功案例进行的一次规划探索与实践。“南码头遗产”是更新改造的对象,“黄浦江滨江”限定了规划设计的范围。通过规划区域级交通体系、码头节点、公共活动场地、生态环境、景观小品、夜景灯光等,力图将其打造成为兼具历史记忆及使用功能的滨江亮点。希望以此规划设计实践为例,为相关滨江景观规划设计中的码头遗产更新与改造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价值。

1 码头遗产及码头遗产保护与更新

1.1 工业遗产与码头遗产

工业遗产是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包括工业历史场地和工业历史建筑两大类。具体指曾用于而现已停止各类工业生产、运输、仓储等活动的用地,包括工业建筑、工业设备与设施以及其他相关遗迹遗物[2]。其中,码头遗产特指凡为港口交通运输、生产活动所造的建筑物、构筑物、设施及相关具有历史、技术、社会、建筑或科学价值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迹[3]。

码头遗产作为群体记忆中的历史记忆场所,对其开展保护与更新改造符合当前世界遗产保护趋势。从城市历史发展层面而言,黄浦江两岸的码头作为城市化进程的缩影、地域文化与上海都市生活图景的独特语言,保护与更新改造价值较高。

1.2 码头遗产保护与更新相关理论综述

1.2.1 国外相关理论综述

欧美发达国家对滨水码头遗产的更新改造理论与实践起步较早,早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开始对滨水工业区进行改造再利用。20世纪80年代中期,英国伦敦码头区、澳大利亚悉尼达令港的改造,美国巴尔的摩内港再开发等,都是滨水码头空间景观规划改造的成功案例。相关规划设计不仅激活了场所活力,也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1.2.2 国内相关理论综述

相比国外,国内将码头遗产作为研究对象展开的景观规划层面研究相对较少。在《城市码头遗址景观更新设计研究》一文中,黄坤银从自然景观、社会人文、历史人工以及空间功能四个方面要素对景观更新设计提出了指导性原则。该研究提出码头遗址的景观更新需要挖掘其历史文化,对码头建筑物与设施进行景观重塑,结合文化特征进行公共空间的特色营造[4]。相关研究成果,还有《国外码头区工业区的再开发》《是废墟,还是景观?城市码头工业区开发与设计研究》《滨水码头工业区的再开发研究——一种可持续的发展战略》等。

综上,滨水码头遗产与码头工业区的更新改造中需要重点关注场地的公共属性、与周边区域的联系,需要研究其经济环境复兴策略与开发模式。码头遗产的改造提升,重点在于将其从城市功能点转变成为群体使用的公共空间场所。综合社会、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子进行整体景观更新,介入生态技术与新功能,增加创意与互动才能促使码头遗产焕发新生。

2 南码头及南码头保护价值概述

2.1 南码头历史沿革

位于黄浦江东岸的南码头是一处以轮渡为主业的码头,是上海第一个汽车轮渡码头,也是上海最老的渡口之一,迄今已有400多年历史。19世纪末20世纪初,南码头在阡陌纵横的田原中聚集起仓库、船厂和商铺。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进步发展,轮渡取代了原始的舢板摆渡,码头也历经数次改建。现码头建造于20世纪20年代初,周边建有渡站楼、露天仓库等,是黄浦江两岸现今仅存的5处轮渡码头之一。

作为19世纪开埠的港口城市,南码头见证了上海城市的发展,直观地反映了城市发展与科学技术进步这一重要过程,是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证,是上海乃至国家留下来的一笔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意义非凡。

2.2 南码头文化价值评价

2.2.1 地名延续

南码头的地名自码头建起伊始就沿用至今,反映出历史变迁中码头场所对于日常生活视野下交流的积极意义。作为上海公众集体记忆的载体,地名的延续体现出一种具化的文化认同。

2.2.2 滨江贯通规划理念延续

南码头建造与轮渡的兴起是解决黄浦江滨江贯通的历史产物。根据历史文献记载,码头的轮渡功能最早可追溯到1910年(清宣统二年),是20世纪30年代上海市政府在 “大上海计划”中提出的改善两岸交通,实现滨江贯通的重要实施手段之一[5]。

2.2.3 “物、事、场”码头遗产价值评价体系

在陆邵明《港口城市的集体记忆“码头遗产”——以上海为例》一文中,作者通过对南码头“物——建筑年代、建筑科学与工程价值”“事——文化实践、工人运动、战争事件、民族工业”“场——物质空间特色、社会认知性与生态敏感性”三方面因子的量化评价,明确了南码头具备一定程度的保护价值,是能够反映出一定时期内上海的社会发展水平的载体之一(表1)[6]。

表1 码头遗产的价值评价(以黄浦区部分轮渡码头为例)

综上,南码头具有多方面的历史文化价值,具备较高的保护与更新改造价值。

3 南码头景观规划定位

本次建设实施的南码头区域,以南码头轮渡站为中心,北起南浦大桥南侧垂直投影线,东至世博大道,南至白莲泾滨江绿地,西临黄浦江。码头与外滩及陆家嘴、徐汇滨江遥相对望,该区域总岸线长度约600 m,占地面积约10 hm2(图2、图3)。

图2 地块现状卫星图

图3 总平面图

随着上海城市发展迈入转型升级、存量更新的新阶段,上海浦东东岸也承载了城市公共空间品质提升、生态环境优化和文化功能集聚等诸多诉求。

基于价值评价,南码头区域的景观规划,不同于杨浦滨江段“不间断的工业遗存博览”的工业遗存打造,也不同于虹口滨江段的码头遗产更新改造,强化其使用功能,打造成为国际性游船码头,对南码头区域的景观规划改造力度与方向具有特殊性。规划设计以南码头这一历史遗留为基础,重点在基于场地历史和环境进行景观更新,使其成为具有使用价值与精神内涵的公共空间,为城市注入新生活力。

本次规划设计中还需要避免因码头工业遗产的保护,而忽视了码头与滨水水岸空间的关联性,忽视滨水空间的历史人文价值和社会公共空间营造,导致两者成为城市隔离空间。

3.1 立体交通体系

滨水可达性取决于滨江交通系统的组织方式。此次规划中,交通体系规划的重点在于建立起码头、黄浦江、城市腹地三者间的联系。需要妥善解决南码头、城市道路与滨江交通系统的出入口连接问题以及防汛墙内外与滨水空间的联系问题。

依据《黄浦江两岸地区公共空间建设设计导则》(以下简称《导则》)中对黄浦江滨江慢行通道提出的要求,当漫步道因轮渡、码头、河口、桥梁、工业厂房、保留保护建筑等产生断点的,应采用高架、下穿、栈道等形式打通断点,确需在滨江绿带中绕行的,应设置清晰明确的绕行标识提示[7]。基于场地停车功能需求、场地现状高差,本次设计提出构建三线并行的高线立体交通体系,加强了滨水空间与城市肌理的连续性和可达性(图4、图5)。

图4 架空道与建筑屋顶连接效果图

图5 标准断面图

通过架空交通,避让南码头轮渡站处,形成内绕的架空通道,实现码头节点与整个区域的顺畅交通流线。架空的通道通过变化高度,在重要节点区域设置接入点,形成与场地节点间的联系,有效实现了南码头轮渡站和公交系统的便捷可达[8]。

根据距公园的距离及受影响的程度,社区被分为三类进行补偿,涉及两个乡3个行政村23个村小组821户3794人。村民对公园反哺政策(分享景区收益等)基本满意,补偿协议每5年签一次,每次签协议前,村小组会自己组织村民收集意见。如果有问题,村委会邀请政府、管理局、村小组一起开会讨论。

3.2 景观节点规划

本次设计明确划分了游人停留区与公共流通空间。通过规划交错的大小空间,为码头赋予了更多的活动功能,让人们在码头滨水区域,也能享受悠闲时光。规划中共设计了南码头轮渡站、轮渡广场、双桥、人工山林共4处主要景观节点。

3.2.1 南码头轮渡站

综合黄浦江滨江水上交通及游览规划体系,整合南码头历史遗留资源,保留南码头的黄浦江轮渡使用功能,实现轮渡客运码头的综合利用。对现状码头中破损、老旧的配套功能设施进行更新与完善,以充分满足当前轮渡码头的使用需求。

3.2.2 轮渡广场

为满足景观与周边建筑、绿化的融合,因地制宜设计具备游客集散功能、连接城市交通的轮渡广场。通过设置广场,将南码头轮渡站整合、融入整个滨水景观带中。设计通过银杏树阵划分公共通行区和休闲停留区,形成鲜明的广场交通流线。通过丰富的灌木种植柔化穿越广场的桥梁底座,令整个空间更具生机与生态。

3.2.3 双桥

南码头区域构建起约600 m长的架空通道,将视点提高到距离地面5 m高度。游人在林梢穿行,可北眺陆家嘴,南观白莲泾。码头藏匿于4.5 m宽的游憩空间之下,与配套建筑的连接,进一步扩展了空间横向尺度,真正实现了空间一体化。 桥梁造型轻盈,结构受力合理,轻巧而不失稳重。桥梁形态简洁、大气,具有较好的韵律感,形成具有滨江地区特色的桥梁实例。

场地南端结合地形与交通体系设置一处城市山林,山顶视野开阔,能远眺黄浦江风景,形成一个登高俯瞰全园的视角,给人赏心悦目之感。半山处与跑步骑行道相连,相互联动,空间充分利用。通过草坪台地的设置,将山体与地面衔接。人工山林整体呈现高中低三个层次,为市民、游客提供了户外停留休憩及丰富、多层次的观景体验(图6、图7)。

图6 双桥与人工山林效果图

图7 人工山林

3.3 植物配置与可持续化设计

3.3.1 植物配置设计

作为市级重点项目,南码头区域对苗木有着高质量、大规格、绿地种植面积大的要求。依据现场植被排摸情况,综合考虑经济效益,将质量一般的乔木及与整体景观设计风格不符的球类植物予以迁移。规划通过增植乔灌木与地被植物,提升场地绿地覆盖率。据统计,场地内共增植乔木864株,灌木地被及草坪总面积达11 845 m2,绿化率由16%提升至60.14%,符合《导则》中关于滨江提升生态效益的要求。

乔木多采用线性种植,通过线性加强滨水空间的流动感与引导性。通过植被营造出多条东西向的林荫道,有效缝合了城市和绿地空间。

3.3.2 雨水花园与可持续发展

上位规划指出,黄浦江滨江贯通规划设计中需充分考虑场地的可持续绿色发展。规划建设800 m2雨水渗透型的雨水花园。通过收集绿地及公交枢纽站屋顶的滞留雨水,减少区域内雨洪径流量,使地下水得以回灌,减轻市政排水管网的负担,实现控制雨水径流量的目标。同时,雨水花园的建设也能在空间环境美化、水质净化等方面起到一定作用[9]。

在植被的选择上,首选能够适应当地气候、土壤与周边环境的本土植物,降低维护成本。其次,选用根系发达,具有一定抗旱能力与净化能力的植物,保证雨水花园在满水期与枯水期都得以生存。同时,植物需要兼具观赏性,适宜营造出特色植物景观风貌。

此外,场地内铺装多采用可循环利用、透水性强的环保材料。规划设计中使用了约3万m2的陶瓷颗粒透水铺装,履行了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

3.4 景观小品、灯光设计与建筑立面改造

3.4.1 标识系统及配套设施设计

南码头区域的标识设计既要考虑滨江两岸标识系统风格的统一性,也需要彰显区域自身特征,形成一定的区域识别性。

本次标识设计包括风向标、分流导向标识、景观节点标识、警示类标识、跑步道骑行道里程碑、停车场方向指引标识、地下车库入口五禁牌等。标识牌整体采用不锈钢设计,以白色、浅灰色与红灰色为主,呈现简约明亮的设计风格。

此外,对南码头的配套设施,包括座椅、花坛、护栏等进行设计。整体采用简洁现代的设计风格,通过白色混凝土与木材组合,体现场所的亲切感与柔和感。

3.4.2 夜景灯光设计

在保证滨水安全的前提条件下,南码头区域的灯光设计做到重要节点突出、休憩空间宜人。设计内容包括:水岸照明,绿化照明,景观小品、桥梁、建筑照明等。同时综合考虑江面倒影中呈现的夜景灯光效果,细化节点照度等级,确保整体景观的舒适度与美观性。

3.4.3 建筑物及构筑物立面改造

综合考虑南码头区域整体景观风貌与码头工业遗产的特殊性,对现状保留建筑物及构筑物进行立面整体更新改造。通过粉刷建筑墙面,统一区域内色彩倾向。针对老旧、与周边环境不协调的建筑立面,通过增设木质格栅,改造黑色窗框、改大面积玻璃窗等手法,形成较为和谐统一的景观环境风貌。

4 结束语

南码头景观规划设计,不仅是一项工业码头遗址的景观提升与改造工程,更是一次工业码头遗址与滨水景观设计融合的设计实践。南码头区域作为黄浦江滨江典型的工业遗存,从往昔的水上运输码头,到如今兼具码头轮渡、运动健身、生态休闲、景观游憩、工业艺术展示等功能的城市滨水公共空间,其建设实现了工业遗迹再利用、滨水环境品质提升与交通体系完善的三位一体,有效提升了黄浦江两岸贯通工程中沿岸地区的公共活力和开放性,更赋予了城市历史文化印记,使其更具有可读性与可游性。

随着项目建成,东岸滨江将大大改善该区域环境面貌,实现江河与城市连接,塑造休闲和生态的活力系统,为市民提供健身、旅游观光的最佳休憩地,成为上海城市的又一张活力名片。

猜你喜欢
黄浦江滨江滨水
福州滨江私宅
黄浦江的昨日今生
国内滨水空间城市更新研究特征探析
陈晓明 进入加速期和成熟期,未来十五年是花都滨水新城黄金时代
永州滨江新城营销中心
芜湖滨江天际线
黄浦江边的“引力波”
基于生态恢复性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探析
滨水景观带的设计分析
上海黄浦江两岸旅游公共服务建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