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燕娇
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广西钦州 535000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常见的肠道疾病, 病因尚不明确,病情易反复发作,迁延不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 目前,临床上对该病主要采取药物治疗方法,但常规治疗虽然可以起到一定的抗溃疡、抗炎作用,但是难以达到良好疗效,易复发。 对此,寻求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方案是当前临床的重要课题[2]。 据相关研究表明[3],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和肠道菌群失调、免疫功能紊乱有着直接关系, 由此为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益生菌是肠道有益微生物,该研究选取该院消化内科2017年1 月—2018年12 月所收治的33 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对其进行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益生菌治疗,现报道如下。
选取该院消化内科所收治的65 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纳入该次该次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33)和对照组(n=32),其中研究组中,男女患者分别是17、16 例;年龄18~65 岁,平均年龄(45.72±10.31)岁;病程最短的是3 个月,最长的是5年,平均病程(2.55±0.75)年。 对照组中,男女患者分别是15、17 例;年龄18~64 岁,平均年龄(45.34±10.29)岁;病程最短的是4 个月,最长的是6年,平均病程(2.57±0.80)年。 两组患者上述资料经过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一步对比。该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入选患者均知晓研究内容,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可配合治疗及随访。
纳入标准:经过实验室、内镜、病理、CT 等检查,确诊溃疡性结肠炎。
排除标准:合并严重组织病变者;原发性免疫系统疾病者; 入选前1 个月内使用过相关治疗药物或影响研究结果的药物;全身炎症反应患者;溃疡性结肠炎复发者;对该研究药物过敏者;妊娠、哺乳期患者;精神、意识障碍,不配合用药者。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服用美沙拉秦肠溶片(注册证号H20171358)规格:0.5 g×40 片/盒,用法用量:口服,一般用量1~2 片/次,3 次/d。
研究组患者在上述治疗基础上,联合益生菌治疗,服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金双歧)治疗(国药准字S19980004,规格:0.5 g×24 片,用法用量:口服,4 片/次,3次/d,温开水冲服。 两组患者持续治疗8 周,然后对比疗效。
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炎性指标、细胞免疫功能及复发率。
①治疗效果。 治愈:体征及症状消失,经内镜检查,结肠黏膜正常;有效:体征及症状改善,结肠黏膜病灶缩小;无效:体征、症状及结肠黏膜无变化,甚至加重[4]。 ②炎性指标: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CRP(C 反应蛋白)、ESR(血细胞沉降率)。 ③细胞免疫功能。 采取贝克曼库尔特Gallios 流式细胞检测仪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细胞免疫指标水平,包括CD4+、CD8+。④复发。随访6 个月,统计两组患者的复发率。
采取SPSS 19.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炎性指标及细胞免疫功能指标等计量资料采取平均数±标准差 (±s)表示,行t 检验;治疗效果等计数资料采取[n(%)]表示,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n(%)]Table 1 Comparison of treatment effect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n(%)]
治疗前后CRP、ESR 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患者CRP、ESR 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性指标对比(±s)Table 2 Comparison of inflammatory index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性指标对比(±s)Table 2 Comparison of inflammatory index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s)
组别CRP(mm/dL)治疗前 治疗后ESR(mm/h)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n=33)对照组(n=32)t 值P 值34.5±7.3 33.9±6.9 0.340 0.735 8.2±2.3 15.3±3.2 10.240 0.000 20.1±1.3 20.2±1.4 0.300 0.767 11.3±3.4 16.4±6.5 3.980 0.000
两组患者治疗前各细胞免疫功能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各细胞免疫功能指标治疗前后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明显(P<0.05)。 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细胞免疫功能指标对比[(±s),%]Table 3 Comparison of cellular immune function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细胞免疫功能指标对比[(±s),%]Table 3 Comparison of cellular immune function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
组别CD4+治疗前 治疗后CD8+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n=33)对照组(n=32)t 值P 值32.1±3.9 32.3±4.0 0.200 0.839 40.3±3.5 35.9±4.7 4.270 0.000 35.7±5.2 35.8±5.1 0.080 0.938 28.2±4.7 33.1±6.5 3.470 0.001
随访6 个月,研究组复发患者2 例,复发率6.1%;对照组复发患者8 例,复发率25.0%。 研究组患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7.120,P<0.05)。
溃疡性结肠炎是临床一种常见、多见病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对该病尚无特效药物,多采取对症治疗,改善病情[5]。 常规治疗主要口服美沙拉嗪,抑制炎性介质白三烯、前列腺素合成,缓解肠道黏膜炎症,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但是常规治疗虽然可在一定程度控制病情,但是治疗后易复发,远期疗效不理想[6]。 据相关研究表明[7],溃疡性结肠炎病情的发生、发展和肠道菌群失调有直接关系, 机体在正常状态下, 肠道菌群是平衡状态,一旦受肠道损伤、感染、不良饮食等影响,肠道菌群失调,益生菌减少,有害细菌会大量繁殖,损伤肠道黏膜,引发炎症反应,破坏机体免疫功能,进而诱发疾病。
该研究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取益生菌治疗, 选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弥补肠道菌群中双歧杆菌,调节肠道菌群紊乱,清除致病菌,减少毒素,进而改善病情。 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7.0%(32/33)明显高于对照组71.9%(P<0.05),据陈圆[8]研究表明,实施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的观察组患者, 其治疗有效率是97.1%,明显高于对照组82.8%,和该研究结果具有较高的相似性,由此说明,益生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进一步提升临床效果。
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病情发展过程中,炎性因子、免疫功能失调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机体炎性反应中主要是促炎因子增加, 致使消化道发生炎症性改变, 表现为CRP 升高、ESR 升高。 通过该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CRP(8.2±2.3)mm/dL、ESR(11.3±3.4)mm/h 明显低于对照组(15.3±3.2)mm/dL、(16.4±6.5)mm/h(P<0.05),据李鑫琪等人[9]研究表明,治疗组患者CRP(2.98±3.18 )mm/dL、ESR(11.0±5.29)mm/h 明显低于对照组,由此说明,益生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可减少机体炎性反应,对血清指标具有较好改善作用。 CD4+、CD8+是T 淋巴细胞艳群,前者直接参与免疫反应,后者是杀伤细胞,两者相互协调。该研究显示, 研究组患者CD8+(28.2±4.7)%、CD4+(40.3±3.5)%明 显 优 于 对 照 组 (33.1±6.5)%、(35.9±4.7)%(P<0.05);据龙宁[10]对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和安全性的开展研究, 结果实施益生菌联合美沙拉秦治疗的观察组患者CD8+(32.5±6.2 )%、CD4+(36.2±4.8)%明显优于单独应用美沙拉嗪治疗的对症组,和该研究结果一致,由此说明,益生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可调控细胞因子反应,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进而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随访6 个月,研究组复发率6.1%,对照组患者复发率25.0%,研究组患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据龙宁表明[10],观察组患者复发率2.63%明显低于对照组,由此进一步说明,益生菌可促进菌群平衡,控制炎症反应,降低疾病复发风险,提示益生菌治疗方案的安全性良好。
综上所述,益生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果显著,可调控炎症反应,平衡血清C 反应蛋白水平,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功能,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疾病复发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