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服装元素在影视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服装设计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文化。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装生产国,服装市场发展快速,服装生产有所扩张,服装设计更是演绎出了新的面貌,甚至在造型、色彩、文化传播上独树一帜,开发了极具中国特色的国际品牌。服装设计的范围大而广,中国风设计、民族风设计等为服装设计的创新开辟了道路与先河,对于影视服装设计而言,不单单要追求色彩之美,更重要的是要让人眼前一亮,在遵循历史发展轨迹的基础上,将中国文化与中国元素体现的淋漓尽致。余强编著的《服装设计概论》是一本集服装学概论与服装设计基础为一体的理论性书籍,该书不仅追溯服装设计的历史,还从时代发展以及美学知识点入手,对服装设计的创新思维、服装设计的形象美、服装设计的流行等进行了概述,内容丰富且具有实用性。本人在从事湖南省高等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职业技能大赛视阈的高职服装制版和制作课程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XJKX19B126)研究时从此书受益匪浅。书中作者指出服装设计中要巧用民族元素,从宏观角度分析,民族元素应用最多的则体现在影视服装设计之上,且在影视作品中服装设计是极其重要的元素,是一种直观的表达,也是人物塑造的重要载体。同时,书中作者曾表明服装设计离不开主题,主题是服装设计的灵魂所在,不同的主题表达了不同的含义,对于影视服装设计而言,其民族服装元素的有效应用在烘托人物性格的同时,也可以折射历史文化。第六章中研究了服装与装饰,包括服装的图案、服装的色彩、饰品在着重中的意义等,而这恰恰将影视服装设计理念加以概述,比如在影视作品中讲述了发生在蒙古族的故事,那么蒙古族人的服饰则是该剧的重点,因为蒙古族属于游牧民族,在受到特殊地域以及生活方式的影响下,其服饰与其他民族有所不同,在面料上多为具有装饰性的库锦,在款式造型上主要体现在袍,宽松是其特点,简洁流畅与艳丽多彩是带给他人的直观感受。同时,在蒙古服饰中镶边是重要的装饰元素,且年龄不同所采取的镶边工艺有所不同,可以在衣领、衣袖、下摆处进行镶边。
民族服装元素的应用是服装设计师追求细节的体现,每一位服装设计人员都需要明确的认识到民族服装元素应用的价值,其中将其概述为三点。第一是可以烘托影视作品的主题,比如清宫戏中的马褂、坎肩、氅衣等可以折射出清代的服装风格,又如斯巴达影视剧中的头盔、披风、盾牌等不仅会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而且还可以将斯巴达人捍卫过度自由,实现民族自由的决定加以表述。同时,斯巴达属于战斗民族,每一位斯巴达人都拥有彪悍、勇敢的性格,所以在服装上不可设计的“花里胡哨”,要以简约为主,尽可能的将战斗至上的风格烘托出来。第二是体现出剧情以及人物性格。在书中作者认为服装设计并非是死板的,而是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生命,每一件服装都会有适合它的人物,通过服装要深度挖掘其内涵,了解服装要表达的内容。比如在民国时期其服装多为中西结合,通过服装便可以体现出人物的性格,男性所传的褂、裤,所佩戴的怀表、墨镜,以及女性所穿的旗袍,当然旗袍上具有中国特色的图案,均将当时国家的发展局势以及人物的性格进行折射。所以在影视服装设计中融入民族服装元素,可以利用服装的特性表达人物的性格,以此促进剧情的发展。第三是阐述历史文化。影视作品大多对历史文化进行了反映,通过演绎朝代更迭折射人情冷暖,在服装设计中融入民族服装元素对阐述历史文化具有一定的作用。比如在清朝末端,西方思想的融入使得服装设计不再单一,西装在出现更是将人们渴望对外开放的夙愿表达的更加清晰,在这一时代但从服装而言可以看到两类人,一类是身穿马褂,思想封建之人,一类是中西合璧,思想超前的知识分子,从服装设计上便可以厘清影视剧的历史线,从而对其所表达的内容有所了解。服装设计需要融会贯通,民族服装元素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在影视服装设计上还需要考量历史文化,结合剧情需要,分析人物特点,这样才能让服装“活起来”。
总之,该书是该书服装设计的重要书籍,书中的内容多而不杂,书中的内容观点鲜明,从面料到图案,从设计手法到设计理念均有所涉及,且该书最后还将享誉国际的著名服装设计师进行了简单梳理,是高校服装设计专业师生必读书籍。
(陈莉芳 湖南省益阳市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现代信息技术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生活模式的变革,亦带来了教育方式的颠覆。得益于先进的技术,传统的英语教学课堂有了“突破”、“创新”的可能,英语教学不再是教师单纯地“教”,而是师生地“交流”,共同学习,课堂也成为师生互动的平台。学生的英语水平是在不断地表达中,在讨论交流中得以提升的,而信息技术的存在,恰恰就是鼓励学生“开口”,营造师生沟通的良好氛围,使课堂变得生动、活跃,从而起到学生能力培养与素质提升的积极效果。马金钟等主编的《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一书依托于信息技术,对数字化教育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
本书全面分析了教育信息化所需的各种资源与技术,构建起了庞大的信息化教学体系。从数字资源的获取及其意义,到图形图像处理的技术把握,再到视频、音频、动画等可以运用到教学中的教学载体,再到课件制作、教学设计等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展示出信息化教育的全貌,也便于实现透彻把握信息化教育的本质。在英语教学中,英文视频、音频以及英语动画及电影等,是可靠的教学资源。将这些资源在课堂中呈现,使学生接受语言的熏陶,实现语言的渗透。在教学设计中,融入信息技术,增添丰富有趣的环节,营造英语学习的情境氛围,对于已经有一定基础的大学生而言,这样的方式无疑是高效的。
本书着重探讨了现代技术之发展对教与学主体所形成的便利。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之中,对教师及学生都是学习进步的“契机”。于教师而言,信息技术得以丰富课堂创新教学,减轻教师的压力,使讲解不再枯燥而是变得有思想有内容;信息技术得以全面展示知识,将教师不容易表达或是难以清晰全面表达的知识展示出来,使教学更易于展开与推进;信息技术助力师生交流,依托于网络平台,使学生毫无顾忌地向老师求助,表达困惑,获得支持;信息技术亦利于教师成长,为教师搭建便捷的学习平台,实现教学资源的互通有无与畅通交流。于学生而言,信息技术可以将知识直观、立体地呈现,令学生恍然大悟,一点即透,学习难度降低,自然带来自信心的大增;信息技术可以将知识串联起来,形成体系,知识的汇总梳理变得轻松,一目了然,便于学生查缺补漏弥补知识的短板;信息技术可以以生动有趣的方式来传授知识,引导学生去发现,去了解,去思考,去体会,从而将知识内化成为自身的一部分;信息技术提供查询的工具及信息的载体,鼓励学生建构知识,也可以使学习变被动的接受知识为主动地探寻发现知识。
本书汇总分析了信息技术在现代教育中的优势,也分析了可能会形成的冲击,以便于教师有所应对。诚然,信息技术于现代教育而言是一把“利器”,能够披荆斩棘,解决教学道路上的诸多难题。但对教师而言,这一工具有优势,也有挑战。信息获取渠道的通畅,使得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核心,反而常常会遭受学生的质疑,权威不再,如何约束引导成为难题;技术的更迭变化过快,教师需要始终保持学习状态才能合理利用,教学的惯性受到冲击;前沿知识不断出现,学生主动探寻增加,意味着教学需要突破,知识系统理应有所延伸,也对教师的教学内容选择带来压力。因此,教师不仅要全盘接受信息化教育教学的优势便利,更要有所提升进步,无论是知识系统的拓宽,还是教学方式的更新,无论是教学权威的树立,还是教学技能的掌握,都应该积极展开,以适应教育环境及教育对象的变化挑战。
综上所述,本书探讨信息化技术对教育本身所产生的变化,探究对教育对象及教育者的种种影响,并提供了资源、技术等方面的教育思路及策略。本书梳理内容全面,分析到位透彻,贴近教学实际,图文直观形象展示,利于读者接受掌握。对于一线从事教育的教师而言,本书提供了教育的新手段及新方法,利于教师学习适应教学变化,提升教育质量。对于学生而言,在本书的阅读学习中,能够培养“信息化”思维,鼓励学生质疑,查找,探寻,利用技术的优势实现主动地学习。本书也适合普通读者欣赏,以了解教育行业的新变化,从而感受技术发展带来的变革。
(李岱菊 辽宁省沈阳市沈阳工程学院外语学院)
马克思科技创新思想及其启示研究
在全球科学技术发展快速的前提下,牢牢抓住创新机遇,通过对马克思科技创新思想的演变过程及基本特征的充分了解和分析,掌握其创新思想的核心内容,从而给当代科技创新带来新的启示和思考,进一步挖掘出马克思科学与技术创新思想的时代价值,是专注于创新科学技术思想的研究者需要思考的方向。雷石山撰写的《马克思科技创新思想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一书是一部研究科技思想学术专著。本人在从事教育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专项项目[编号:16JD710075]以及2018年国家社科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思想的研究(项目编号?18BKS153)和陈昌曙技术哲学发展基金项目(201711)等研究时从此书受益匪浅。该书从马克思科学技术创新思想的创新之处出发,阐述其表现以及作用,从马克思科学技术创新思想的起源到发展历程,从内涵解释到分类说明等,层层深入,系统而全面,同时从不同思考角度中分析它们的价值。全书一共分为五大章节,在介绍第一章内容之前,主要阐述的是研究马克思科学与技术创新思想问题的提出以及分析其研究意义,详细地介绍了此书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第一章则正式进入到了马克思科学与技术创新思想的主要内容部分,介绍了其形成的时代背景,包括第一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工人运动、理论来源等各种因素,即将其形成的客观条件与主观条件都进行了分析。经过了前面背景的介绍之后,则开始阐述马克思科学技术创新思想的历史演变过程,我们可以看到,从马克思发表的各大论文和手稿中,如《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等,就能看出马克思科学技术创新思想已经开始萌芽。从《神圣家族》到《资本论》,则见证了马克思科学技术创新思想的逐步形成和走向成熟的阶段。第三章、第四章则注重介绍科学技术创新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基本特征,提出了科技创新的五大理论和五大特征,包括主体论、类型轮、互动论,时代性、批判性、辩证性等,尤其强调科学创新和生产、分工、技术的关系。最后一章则重点介绍马克思科学技术创新思想的重要价值,包括对熊彼特技术创新理论、列宁科技创新观、中国共产党科技创新等的影响。该书具有以下三个亮点与优势:
第一,此书内容丰富全面,结构清晰明了。该书研究内容立足于实际,各个章节间结构清晰,一目了然。从研究马克思科学技术创新思想的背景到其历史演变过程,再到基本内容和重要特征,最后分析其价值,此外,此书还在分析当前科学技术创新形式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科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需求,指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又一新方向。第二,该书具有多元的研究方法及较强的针对性。此书通过结合国内外科学技术创新的实例,结合科学的研究方法,针对性地对马克思科技创新思想在我国的应用问题进行研究。作者系统而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科学技术创新思想是如何在资本主义矛盾的催化下萌芽,并逐渐走向成熟的。此外,马克思科技创新思想也正是基于马克思本人那为人类谋幸福的理想、密切关注科技及其本人的刻苦钻研和不懈努力中应运而生的。从文章阐述中不难看出,作者采用了递进验证法的讲解模式,层次结构也较为合理,不仅进行了总述以及分述,同时也按照层层递进的结构来安排内容,一步一步引导读者探寻核心问题,整体思路较为清晰。第三,此书注重科学技术创新思想的实践效果,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价值。该书所论述的内容不仅包括当前科学技术创新思想的新探索,还包括了与时代精神结合的发展理念。在第三章和第四章中,作者通过阐述当前科技创新与其他领域交互的现状,弥补了文章缺乏举例的不完善。总之,编者从宏观角度出发,对马克思科技创新思想新方向进行了充分的论述,通过对国内外经济、科学与技术等差异进行分析,详细解释了要具有人本性、批判性和整体性等特征的科技创新思想,才能真正走向创新。
总之,该书为众多对马克思科学技术创新思想的爱好者和研究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读本,也为我国科技创新思想提供了新思路,具有较高的学习参考价值。
(关宝瑞 郑文范 辽宁省沈阳市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数字技术在油画创作中的应用研究
数字油画艺术源于欧美,在创作过程中,通过使用特殊工艺将画作加工为线条或数字符号,绘画者在标有号码的填色区域中“填上”对应号码的颜料,就完成了油画艺术创作。通过对绘画过程进行合理分解,大大降低了油画创作的基础要求,满足了不同油画基础人的创作需要。由漫娱文化创作,长江出版社2019年10月出版的《大艺术家·数字油画》系列丛书是我国数字油画领域的专业著作。不同于一般书籍,全书以绘画实践为基础,为读者提供了自由可选的“梦幻·唯美”、“幻想·纯真”和“写实·典雅”三大主题,“静谧”、“繁华”、“谜鹿”、“鲸歌”、“落叶知秋”和“两小无猜”六种款式的油画作品,为当前数字油画艺术的发展与推广奠定了坚实基础。特别是绘画者通过使用自身独特的绘制方法来创作油画作品,赋予了数字油画作品独特的生命,使其成为独一无二的艺术作品。丛书作为数字油画艺术的经典著作,通过设置不同主题,为读者提供了自由可选择的创作余地,为数字技术在油画创作中的应用方法提供了有益探索。第一,该书聚焦细节,为读者提供了油画艺术理论学习、创作技巧和绘画实践等多方面指引,使读者从单一的“阅读”升级为“艺术再造”。作为系列丛书,出版方注重每套数字油画的细节设置,通过为每套油画设置独立、专门的外盒包装,为读者营造了精美的品质内涵。通过配备大小不同型号的高弹尼龙画笔,满足了绘画需要。此外,为确保读者能够有效掌握数字油画的创作技巧,并且体会到油画作品的美学意境,在每一副油画作品中,均配备了贴心创作艺术手册,其中包含了油画创作的各种知识。第二,该书聚焦艺术品读,为读者提供了从艺术创作到展示的详细步骤,使作品从平面形式向立体化形式升级。该书向读者展示了清晰的油画艺术创作步骤,读者可以使用画笔按照序号蘸取对应的颜料,随后按照提示到对应的填涂区域进行填涂,并用画笔对绘画细节进行调整、修饰。在完成填涂后,再涂抹亮光剂,最后根据提供的配件和操作步骤将油画“挂起来”,实现从创作到安装的全流程覆盖,使该书从静态作品升级为有艺术生命和独特情感的“艺术品”。第三,该书注重“图文并茂”,根据不同主题配置了相应的文字,增添了作品的文化内涵和美学情感。通过使用不同主题和款式表达了油画艺术的创作风格与特征,更难得的是针对不同主题和款式,编者还添加了充满意境的文字,以《两小无猜》为例,使用了“挽手踏溪,重回儿时盛夏”的主题词,文字与画面完美融合,毫无“违和感”,提升了油画作品的美学境界。
随着油画艺术创作体系不断发展,油画创作者已经不再满足使用传统的创作方式和理念来进行创作。因此,将数字技术应用于油画艺术创作已经发展成为新时代环境下艺术创作发展趋势。实践证明,充分发挥数字图像、数字技术的应用优势,将从本质上推动油画艺术的发展。任何艺术的传播与发展都不能脱离最基本的时代环境,将数字技术应用于油画创作过程中,既有效适应了数字时代的传播环境,也通过发挥技术优势满足了不同绘画基础读者了解和学习油画艺术的需要,为油画艺术发展“注入”了新的力量。丛书设置了三个主题、六个款式,允许读者自由选择创作主题,充分尊重了创作者的主体性优势。因此,在当前将数字技术应用于油画创作时,要在坚持原创性要求的基础上,重视发挥数字技术对油画创作的积极影响。通过精准把握数字油画艺术的发展趋势,将最新的数字技术应用到油画创作全过程,通过赋予该艺术新的创造力,从而使其具备持续发展的长久动力。综上所述,该系列丛书以油画填涂实践为依托,重视引导绘画者从具体油画实践中品味该艺术的美学内涵,实现了艺术创作与数字技术的全面融合。该书以艺术推广及普及为切入点,通过发挥数字技术的应用优势,为当前数字油画艺术创作和大众化普及做出了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是当前大众学习油画艺术,参与油画艺术创作实践的“参考书”。
(舒文鑫 江苏省宿迁市宿迁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