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疫情期间林业春季恢复生产问诊把脉

2020-06-10 07:23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福建林业 2020年1期
关键词:松材杉木造林

文/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积极响应党中央和福建省委关于“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发展”决策部署,尽快恢复林业春季生产,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科技人员践行林业科研工作者的初心,积极投入到为全省恢复春季生产的科技服务中,为杉木、毛竹、油茶等林业春季恢复生产问诊把脉。

科技人员适应疫情复杂多变形势,改变工作方式,发挥专业优势,充分利用网站、微信、QQ、电话等信息化手段,为各地复产复工提供“远距离、无接触”技术指导。用材树种、经济树种、特色资源、森林保护、森林生态等5 个科技创新团队撰写了《新冠肺炎疫情对杉木生产管理的影响及应对措施》《毛竹丰产林疫情期间的培育技术要点》《疫情防控期间油茶的种植技术要点》《麻竹绿竹笋用林疫情期间抚育管理技术要点》《新冠肺炎疫情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应对建议》《抗疫情、促生产:沿海沙地造林补救技术》《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互花米草治理及红树林造林补救技术》《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红壤侵蚀区植被恢复补救技术》等文章。

新冠肺炎疫情对杉木生产管理影响的应对措施

杉木是福建省最重要的速生丰产优质的针叶用材造林树种,在福建各地市,特别是“南三龙”区域广为栽培,深受林业企事业单位及林农的喜爱,在国家木材战略储备、木材供应、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中具有重要功能和作用。由于突发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影响,致使福建省2020 年春季杉木造林时间推迟,苗木调运受阻,劳动力严重缺乏等生产实际问题凸显。鉴于此,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杉木团队结合多年持续研究成果以及一线生产实践经验,在分析疫情对杉木生产经营影响的基础上,提出杉木疫后生产管理应对措施,以期最大限度地降低疫情对杉木人工林发展产生的不利影响。

一、对杉木良种生产的影响及应对

影响:福建省目前杉木良种主要以第3 代种子园生产为主,辅有第2 代种子园和优良无性系。2020 年福建省杉木种子园盛花期主要集中在2 月24 日至3月10 日间。从2 月13 日起,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联合福建省林木种苗总站和南京林业大学,在杉木种苗科技攻关项目组微信群“闽杉群”中指导各杉木良种基地有序开展杉木第3 代种子园辅助授粉,加之授粉期各地天气晴好,种子园自由授粉比较充分。因此,疫情对福建省杉木第3 代种子园授粉影响较轻,其主要影响在于对3—4 月种子园病虫害防治和5—6 月种子园的追肥方面。从当前疫情发展情况及防控那要求来看,病虫害防治和追肥主要还是面临劳动力、农药和肥料短缺问题。优良无性系方面,主要面临3—4 月采穗扦插、圃地管理扦插劳动力、肥料、薄膜和遮阳网缺乏问题。疫情对杉木良种生产具有轻度到中度的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预计3 月2—10日福建省有间歇性降雨,各杉木良种基地在杉木种子园自由授粉基础上,根据天气情况,可组织工人分散开展种子园辅助授粉,包括鼓风机扬粉、竹杆敲枝扬粉,有条件的人工采集花粉喷扬粉。种子园3—4 月病虫害防治和5—6月追肥可调整为3—6 月合并分散逐步实施。优良无性系扦插繁育方面,3—4 月可根据实际减小规模,做好9—10 月规模扦插的准备。

二、对苗木调运的影响和应对

影响:2020 年1 月23 日至2月13 日间,福建省杉木苗木调运受疫情影响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但随着疫情防控积极向好效果的显现,各地各行业已逐步走上复工复产正轨,特别是交通运输、物流、快递逐步得以恢复。疫情对前期的、小量的苗木调运,以及年前已进行炼苗待大田移栽的组培苗调运产生了严重不利影响,但已逐步转为中度不利影响,并会逐步转轻。但已逐步转为中度不利影响,并会逐步转轻。

应对措施:3 月2 日以后,预计福建省多地会迎来阴雨天气,将是杉木造林的一个关键窗口期,苗木调运需求势必旺盛。育苗单位要提前主动联系种植户,根据种植户需苗时间、需苗量,在做好防疫前提下,提前做好错峰起苗、运苗安排。

三、对造林地整地和植苗造林的影响及应对

影响:疫情使一线工人返岗时间严重滞后,杉木造林地整地严重迟滞。2019 年底全省干旱,整地难度大,大多数杉木种植单位原计划春节后整地。2 月10 日左右全省多地有一次短暂降雨,2 月中下旬本是最好的整地时期。但从目前情况看,全省杉木造林地整地严重迟滞,而3 月2 日以后的阴雨天气又将是杉木造林的关键窗口期,紧迫的时间和有限的劳动力是整地面临的重要矛盾。整地的迟滞严重影响及时植苗造林。旱情和疫情对杉木造林地整地和植苗造林产生了严重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在疫情防控前提下,有序、分散组织工人块状整地,并加大挖穴密度10%左右。劳动力足够的挖明穴、施基肥。次之的挖明穴、不施基肥,抚育时充足追肥。劳动力严重不足的挖暗穴,抚育时扩穴及充足追肥。尽量在3月上旬完成整地,中旬植苗造林,造林时苗木适当修根,打足泥浆,严格做到“三埋二踩一提苗”,提苗舒根压紧埋土至苗木土痕上方点。如果4 月上旬还未来得及造林,则应加大阔叶树混交比例(因为大多数阔叶树造林适宜时间均比杉木迟),以保证造林成活率。造林后提高抚育规格和强度,并做好2020 年秋季“小阳春”补植准备。

四、对苗木生产的影响及应对

影响:杉木大田实生苗播种一般在12 月至翌年2 月。此次疫情对大田实生苗生产的影响有两方面。一是对春节前已经播种的苗木,会对圃地管理的节律性产生有限的、轻度的影响。二是对还未播种的育苗单位会产生严重的不利影响,已使播种严重迟滞,对种子发芽、苗木生长都可能会产生不利影响。而对优良无性系扦插苗木繁育影响更大,因为扦插繁育对圃地、物资、用工、扦插时节、苗木管理有更精细的要求,而这些要求很难在疫情结束前得到充分解决。

应对措施:已播种的圃地,加强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组织工人分散、分批,减少工人数,增加劳动时间,按照生产常规办法管理圃地;未播种的单位,在3 月底前一定要完成播种。播种后,圃地搭简易遮阴棚,提高浇水频率,促进种子发芽。着重做好5—6 月圃地杀菌、排水、降温,防止出苗后发生猝倒病、水淹等灾害。定苗密度要降低(每亩出苗量3.5 ~4.2万株),以便为苗木地径生长留足空间。定苗后,苗木管理跟生产常规办法一致。只要减少单位面积苗木密度,有效促进地径生长,迟滞播种对苗木出圃质量的不利影响会得到有效控制。优良无性系扦插繁育,3—4 月可根据实际穗条产量减小扦插规模;扦插结束后,加强采穗母株的树体和水肥管理,提高秋季扦插穗条的产量和质量,为10—11 月的秋季扦插做好准备。各地林业主管部门,近期要摸底各地2020 年秋季“小阳春”补植苗木需求量,组织有设施、技术和劳动力的苗木生产单位开展应急性容器苗生产,为秋季补植做好苗木储备。

五. 对杉木人工林抚育的影响及应对

影响:疫情短期主要通过对劳动力、肥料购销等的不利影响间接影响5—6 月杉木人工林抚育,但随着疫情防控积极向好效果的显现,这种不利影响会逐步减弱。

应对措施:疫后各生产单位一定要着力积极联系劳动力组织、派遣机构,充分协调劳动力应急价格、调用机制及办法,为全面复工复产,保质保量生产奠定基础。

(郑仁华、苏顺德、肖晖)

毛竹丰产林疫情期间的培育技术要点

毛竹是福建省分布最广、蓄积量最大,用途最为广泛的重要经济竹种,现有毛竹林面积108hm2,年产毛竹6.01 亿根,竹产业已成为我省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也是精准扶贫的重要手段。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影响了毛竹林当前的抚育管理工作,给生产造成了较大的困难。现结合生产存在问题,提供疫后竹林抚育管理技术要点,以供大家参考。

一、疫情防控对毛竹林生产经营的影响

1、受到疫情影响,导致冬笋减产减收。

毛竹冬笋在春节期间上市,因其营养价值高、美味可口,深受消费者青睐,商品价值大,经济收益好。今年受到新冠疫情影响,许多地方封村封路,造成不能及时采挖冬笋,同时因交通封闭竹笋无法外运,市场需求减少价格偏低等问题,经济效益受到明显影响。

2、复工不及时,影响竹林后续抚育进程。

毛竹春笋的生长季节在3-4月,一般在2 月底前可施一次春笋肥,但目前疫情尚未结束,未及时开展竹林生产管理,毛竹春笋的产量和质量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二、疫后毛竹笋竹两用林管理的主要技术措施

1、及时采收春笋和留笋育竹竹笋采挖和合理留养是调整林分结构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应积极组织劳动力,充分做好春笋采收和留笋养竹工作。春笋一般在旬平均温度达到或超过10℃即陆续破土而出,出笋持续期30多天,除出笋盛期(清明前后)的留笋养竹对象外,其余笋均可采挖,在春笋出土高20cm 左右挖取,采挖竹笋后笋穴要覆土回填,以利于竹鞭生长和鞭笋发笋。

春笋大年以盛期留笋为宜,春笋小年以留足数量、留壮笋为好。毛竹笋竹两用竹林留大小适中的健康笋在600 ~750 株/hm2,材用竹林留养数750 ~900 株/hm2,笋用竹林则450 ~600 株/hm2。立竹密度高地方少留、密度稀的多留,以保证林分合理的均匀度。

2、做好引水灌溉设施建设

2019 年下半年福建大部分地区出现干旱气候,采取喷灌浇水的竹林冬笋产量明显较一般竹林更高。因此,现阶段建设蓄水池及其配套设施,在秋季孕笋和春季出笋时节,如遇干旱,及时进行竹林喷滴灌,可达到增产效果。充分利用竹山周边的山泉、水渠、小河等水源条件,引水到竹山或修建蓄水池,单个蓄水池容量在25 ~30m3,适当挖基深1m 左右,用石头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构,池面或水池周边应设防护设施。每个蓄水池配套铺设固定管网2500m,喷(滴)灌面积2hm2以上。

3、科学实施林地抚育与施肥

(1)劈草清杂

劈草次数视竹林杂草生长而定,一般经营的竹林若杂草滋生,每年全面劈草1 次,劈草时间为6—7 月。清除竹林内茅兜、树兜、竹蒲头等杂物,改善环境,合理选留部分耐荫、落叶或固氮灌木树种,维护地力,保护害虫的天敌繁殖。

(2)锄草松土

每年锄草松土埋青1 次,挖除茅草根蔸、老竹鞭。山场坡度25°~35°,采用沿等高线隔带锄草松土。锄草松土时间宜在春笋大年的5——12 月和春笋小年的4—7 月。坡度超过35°以上不进行锄草松土。

(3)竹林施肥

科学施肥是竹林培育丰产、稳产的重要技术措施。笋竹两用林及笋用林推荐使用商品有机肥料,减量化使用无机肥。

施肥量:笋竹两用林每年施肥量为含有机质1800 ~2700kg/hm2的有机肥,或者含氮量150 ~170kg/hm2,含磷量60 ~70kg/hm2,含钾量30 ~40kg/hm2,的无机复合肥。笋用林每年开沟施有机肥3000kg/hm2,或者含氮量200 ~250kg/hm2,含磷量70 ~90k/hm2g,含钾量35 ~45kg/hm2的无机复合肥。

施肥方法:有机肥采用开沟施肥为主,沿等高线挖沟,沟深20~25cm,宽25cm,沟距1 ~3m,施入有机肥料随后覆土。复合肥采用穴施、竹蔸施肥为主。穴施是距立竹基部40 ~50cm 处的坡上部挖半月形沟(深15 ~20cm),施入肥料,并随之覆土。竹蔸施肥是在毛竹采伐后1 年内的竹蔸,打通竹蔸节隔至秆基,施入复合肥后覆土封口。

施肥时间:一年施肥1 ~2次,以成竹肥和孕笋肥为主,宜在5—9 月施用。受劳动力资源和成本的影响,林地的锄草松土与施肥可结合进行。

4. 加强竹林病虫害预报和防治

竹林病虫害防治应按照“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总方针,以营林防治为基础,加强病虫预测预报,及时准确指导防治。合理运用物理、生物、化学防治措施,科学、经济、安全、有效地控制病虫害。

防治措施:(1)营林防治,加强竹林的培育,及时松土、除草,破坏病虫越冬场所及中间寄主;及时清除病虫害的笋、竹及枯枝、落叶,减少病虫源。(2)生物防治,采用白僵菌、苏云金秆菌等生物药剂进行防治。重点保护和利用天敌,充分发挥有益生物对有害生物的抑制作用。(3)化学防治,在进行必要的化学防治时,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合理用药,减少环境污染。注意用药质量,减少用药次数,选择时机、作用不同的药剂交替使用。产品安全指标必须达到国家至同类产品的相关规定。防治地下害虫、施放农药应在采笋期限结束后进行,防治叶、枝、秆病虫,应在采笋前1个月或笋期结束后进行。

(郑 蓉)

疫情防控期间油茶的种植技术要点

2020 年1 月以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不断蔓延,各地春季造林均受到影响。3 月后气温升高,不少树木开始生根萌芽,为提高新造林成活率,确保造林成功,根据前期研究基础和实践经验,提出了新冠肺炎疫情后油茶种植的应对补救技术措施,供参考。

一、抓紧春季种植

目前油茶苗木大多还未抽新梢,各地应尽量争取时间,在3 月中旬前加快种植。

1、容器苗种植。尽量使用容器苗或者轻基质合格容器苗种植,可确保种植成活率。以1 ~2a生,选择粗壮的苗木为好,尽量保留完整的根系。种植前容器内基质要浸透水,充分湿润。种植时拆除容器,将苗木放入穴内盖土,从边缘压实(不要踩踏根团),使根系与土壤紧密接触。

2、裸根苗种植。选择2a 生合格苗、或1a 生苗高15cm 以上的大苗。苗高超过50cm 以上的苗木在距离嫁接口以上40 ~50cm 左右处,在保留4 ~5 个粗壮饱满芽苞的前提下,剪除顶端枝条,不仅减少枝叶,降低叶面蒸发,还能促进侧枝生长,形成良好树形。起苗时,要先对苗床淋水或灌溉,使苗床湿透,土壤湿润松软,这样起苗容易,且能尽量持更多的细根。如果主根过长,超过20cm,要切断主根至10cm 长。起苗后,要将苗木根系蘸黄泥浆即打浆,在黄泥浆内加入生根粉(按生根粉的使用方法配制),以增强抗旱和生根能力,提高种植成活率。蘸浆的根系用油布、草袋、编织袋等包裹后装车。运送苗木时,用草袋、编制袋或帆布等将苗木包好遮盖,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减少风吹后苗木干燥失水,长距离运输途中要经常淋水保持湿润。裸根苗尽量在1 ~3 天内栽完,栽种时按照“三埋两踩一提苗”方法栽植,即:分三次填土、两次踩紧、一次提苗,深栽(“深不埋叶,浅不露根”,埋掉嫁接口以上一寸左右)、苗扶正、四周踩紧土、最后用松土围蔸堆成一层土层。

3.栽后管理

栽后要加强管理。如遇久晴无雨天气,有条件的可浇透一次水,保湿保墒,促进缓苗成活。栽后1 ~2 个月苗木幼根和新梢逐渐生长,5—6 月及时除去幼苗周围杂草,视生长情况施些薄肥,距离幼苗15cm 处挖浅沟,每株施氮磷钾复合肥半两以内,注意不要施肥过多造成肥害。7—8 月高温时不动土,尽量做好基部遮荫保湿,防治高温干旱造成幼苗脱水。秋季气温下降时,进行秋季抚育,松土除草1 次。年末降雨后、土壤湿润时开展油茶补植。

二、晚春初夏种植

如3 月未能完成种植,根据气温和降水情况在4 月至5 月梅雨季节适当种植或补植。由于此时气温升高,苗木抽梢生长消耗养分,成活难度加大。种植时苗木新抽的嫩梢要半木质化,或者将嫩梢剪除,大苗高保持约40cm。最好采用容器苗种植,基质要浸透水保湿。如用裸根苗种植,根系要打厚黄泥浆,保护好根系。选择在阴天或细雨天种植,深埋踩实,盖厚土,确保植株根系与土壤紧密结合。同时密切观察气候变化,如干旱时间长,有条件的新种植地要浇水灌溉。

三、秋冬季种植

11 月下旬至12 月,气温下降,我省将逐步告别干旱,开始降雨,可以开始秋冬季种植。这时苗木地上部分处于休眠状态,而根系还在活动。要求种植的苗木梢部要木质化,以防越冬受冻害。注意要在土壤充分湿润后才能种植。

四、苗木培育

5—6 月是油茶嫁接育苗的好时机。3—5 月是培育油茶健壮穗条的关键期,要加强采穗圃管理,进行松土施肥,加大高氮速效肥的供给,摘除幼果,剪除细弱枝条,促进新芽萌发和生长。同时,密切注意砧芽培育状况,大量降雨时加强排水,以免积水烂芽。如遇长时间干旱,要适时浇水,使芽床湿润,保证砧芽生长正常。另外,3—4 月适时做好苗床,5—6 月及时组织人员做好采穗、嫁接、定植工作。6—7 月加强接后苗木的水肥和病虫害管理,注意排水防涝,加强除草除萌,确保今年育苗工作顺利,保障明后年生产用苗。

(李志真、黄 勇、谢一青)

新冠肺炎疫情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影响与应对建议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人流物流活动受限,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涉及的劳务用工、药剂购置、工程招投标、外业调查等工作受到较大影响,尤其是松材线虫病治理中松枯死木清理进度可能在一些地方影响明显。为此,根据林业有害生物春季防治的特点,提出应对疫情的建议,防疫情、促生产两不误。

一、对松材线虫病防控的影响及应对建议

1、影响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

松材线虫病春季普查需在3—4 月完成,受到疫情防控的影响,外业调查活动可能受到影响。按照要求,秋冬季节发生的松枯死木应在3 月底前完成清理及除害处理。由于疫情的影响,导致施工人员无法及时返岗甚至无意返岗,进而导致松材线虫病扩散蔓延。

很多县(区、市)组织制定了松材线虫病实施方案,有的目前正在工程招投标阶段,而疫情的发生导致工程招投标程序陷入停滞,影响松材线虫病治理工程的组织实施。松墨天牛防治所需的诱捕器、生物菌剂等采购受到影响。按要求诱捕器需在3 月底前挂设完毕,4 月开始诱捕成虫。生物菌剂一般在4 月份要开始施放。若诱捕器、生物菌剂采购不及时,将影响防治施工。

2、应对建议

由于松材线虫病是重大林业检疫性病害,其防控措施政策性很强,各地应首先以相关法律、政策和管理规定为准,此处的应对建议仅供参考。

(1)落实松材线虫病疫情监测责任,疫情监测职责下沉到村级。实行护林员网格化监测,优化监测程序,监测点实行专人负责,开展松材线虫病春季普查(3—4月)、枯死木季度调查工作。在新冠疫情基本控制的情况下,做好个人防护工作,把监测工作和林业日常工作相结合,对新发现枯死木及时按技术规程取样、送检。

(2)组织当地工人施工。在做好疫情安全防护的前提下,组织当地施工人员尽早开展松枯死木清理工作,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可优先清理高速、道路、保护区、风景区等重点生态区位的松枯死木。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对辖区内松枯死木分布进行分区分块,任务落实到乡镇、村,由乡镇政府、村委会代为组织施工人员进行除治。林分采伐改造区域可在3 月底前优先清理松枯死木,活立木的采伐可根据疫情发生发展情况适当延后,但疫木除害处理要求和标准绝对不可降低。同时,防治公司向当地政府和疫情防控部门反映,根据有关政策尽快安排外省人员返岗。

(3)规范枯死木(枯枝)清理技术并加强监管。1—3 月的所有松枯死木须在3 月底前完成采伐任务,并尽量按照当日采伐当日山场就地处置的要求进行除治,3月底(闽西北可顺延7 ~10 日)前全部进行除害处理;4—8 月新发现的所有松枯死木应及时清理或1 ~2 个月内集中清理一次;9—12月的发生的所有松枯死木须在12月底前全面清理完成。应保障伐除所有病死树,对松原木、枝梢和直径1cm 以上的松枝桠全部就地粉碎(削片、旋切)、烧毁等除害处理。

(4)简化松材线虫病防治相关手续。对松材线虫病防治涉及的采伐审批、代履行除治、招投标程、药剂药械的采购等手续进行简化,尽早完成治理工程的组织与药剂药械的采购工作。

(5)加大天牛综合防治力度: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完成媒介松墨天牛综合防治。采取挂设诱捕器诱杀(3 月底前所有诱捕器悬挂到位,闽西北可顺延7 ~10 日)、以菌治虫(4—5 月)、以虫治虫(6—8月)、药物防治(5—7 月)等综合措施防治媒介松墨天牛。

(6)林分改造或生态修复:有计划地加大抚育间伐力度,或根据防治后留下的天窗等实地情况,采取补植乡土阔叶树或经济林、块状或条状改造等营林技术措施,改松为阔,改纯林为混交林,调整林分结构和林相,提高林分对松材线虫病的抗御能力。林分改造和营林调控应确保在3 月底前完成,受新冠疫情影响需要延后的,要在4 月上旬完成大部分采伐改造任务,少量未完成的待10 月份后再实施。

二、对林业有害生物预测预报的影响及应对建议

1、对越冬代调查的影响

由于外业活动受限制,越冬代害虫的林间调查工作有较大影响,进而影响林业有害生物预测预报工作。

2、应对建议

优化测报程序,下沉测报职责,对县级森防人员无法到达的区域,乡镇和村级林业技术人员、兼职测报员等通过手机、微信、QQ等进行信息汇报,对重点生态区域、历年发生严重的区域进行优先监测,以便及时获得预测预报信息。

同时,为提高森林病虫害的监测水平,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并建立测报技术人员报告森林病虫情况的奖励制度,要求他们能按时按量的去观察,作好记录,能及时的上报,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

三、对松毛虫等害虫春防工作的影响及应对建议

1、对菌剂生产及防治的影响

白僵菌等菌剂是我省森林害虫防治的主要制剂,生产高峰期在春节前后,因疫情影响,菌厂的原料采购、生产人员组织均会受到一定影响,从而波及到用菌单位菌剂采购。松毛虫等害虫春防在3—4 月,如果防治不及时,可能导致害虫爆发成灾。

2、应对建议

(1)尽早组织调查测报。对辖区内的主要害虫发生情况进行全面调查与测报,明确需防治的区域,统一调配防治菌剂。

(2)帮扶企业复工复产。有关部门对辖区内的菌剂生产企业进行帮扶,协调其原料采购、生产人员招聘,优先安排其复工复产,以保证松毛虫等春防所需菌剂生产。

(3)简化用菌单位的采购程序。在确保菌剂质量合格的前提下,简化采购程序,用菌单位在幼虫低龄期尽快组织施工人员开展菌剂的施放,可采用喷粉、粉弹或无人机等用工量相对较小的技术手段,快速施菌。

(4)防治技术措施

①进行分类防治:虫害常发区和偶发区,在选取防治措施的时候应该以这两种发生区域的不同特点为依据进行。

②营林措施:改善林中植被,开展林分改造以及封山育林等;同时要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好林内的天敌,特别是对于一些捕食性的天敌;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林分抗性,应该采取人工的手段,营造混交林。

③生物防治措施:虫口的密度在偶发区,可释放寄生性天敌以及生物防治菌剂。在常发区,如果虫口密度较高时,可用无公害农药防治,同时使用生物菌剂巩固防治效果。

④物理防治措施:可以根据害虫特性挂置诱捕器、诱虫灯等。

⑤化学防治措施:使用无公害农药可以迅速降低虫口密度,通过生物防治来对其防治效果进行巩固。针对不同害虫不同的发展周期,可以根据其所处在的不同阶段选择合适的防治措施。

(何学友、蔡守平、曾丽琼等)

猜你喜欢
松材杉木造林
全国第一! 2022年山西安排人工造林339.2万亩
杉木与不同阔叶树种混交生长效应分析
我国启动松材线虫病防控五年攻坚行动
松材线虫病的危害与综合防治对策
沿海地带造林实践与探讨
杉木阔叶化改造对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影响
松材线虫病多种防治措施成效
数字
杉木黄化病的防治技术措施研究
雄安千年秀林
——近自然造林开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