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尔·伍德,向世界科普杜甫

2020-06-09 12:02李雨潇
环球人物 2020年11期
关键词:伍德杜甫纪录片

李雨潇

迈克尔·伍德:1948年生于英国,毕业于牛津大学奥瑞尔学院历史系,身兼历史学家、纪录片制片人、主持人、作家等多重身份,参与制作并主持《中国故事》《追寻文明的起源》《中国改革开放的故事》等纪录片。2020年4月,由其担当主持人与撰稿人的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播出,引发中外网友热议。

今年4月,英国广播公司(BBC)播出了一部名叫《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以下简称《杜甫》)的纪录片。影片中,解说人迈克尔·伍德走过杜甫少年居住的河南、流寓成都的草堂、客居十年的西安,以及在战乱中停留的蜀中和长沙。他以西方人的视角讲述杜甫生平故事,把长沙比作“二战中的卡萨布兰卡”,谈及杜诗对西方现代主义者和英国摇滚乐队平克·弗洛伊德的影响,引发了中外网友的热烈反响。

畢业于牛津大学奥瑞尔学院历史系的伍德,身兼历史学家、纪录片制片人、主持人等多重身份。自上世纪70年代起,他以记者身份为BBC工作,拍摄了120多部纪录片。其中,讲述中世纪早期英国历史人物的《寻找黑暗时代》系列,让他为观众熟知。

伍德说,他早就想拍一部片子向西方人科普杜甫,同时也希望这座“他山之石”能在中国观众内心形成映照——这是一个英国人勾勒的“诗圣”故事,也是一次外国人寻索中国文化脉络的旅行。

杜甫的伟大在于书写人性

伍德对杜甫的兴趣由来已久。十六七岁时,他第一次读到杜甫的《秋野五首》,感觉“那简直是最美丽的中文”,这也是他至今最喜欢的杜诗:“秋野日疏芜,寒江动碧虚。系舟蛮井络,卜宅楚村墟……”

影片开篇,伍德穿着标志性的羊皮夹克,站在重庆长江边,用平稳、略带沙哑的声音说着:“诗歌是一条跨越千年、至今支撑着中国人的巨大涌流……对中国人而言,诗歌一直是最能真切抒发人们情感的文体。”在这部59分钟的片子里,他把杜甫的一生置于唐朝由盛转衰的大背景下,用诗文串联起诗人从年少意气、科举落榜到仕途不顺、战乱流离,最后生活窘迫、船中病逝的一生。他沿途采访老人、孩子,也与中外学者对话,试图把一个真实的杜甫形象,丰满地呈现在镜头前。

纪录片的名字出自中国当代史学家洪业1952年出版的《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一书。这本书最初用英文写作,2005年时推出中译本,被学界公认为最好的杜甫传记,也成为伍德团队拍摄时的主要参考。片中,杜甫诗文由在《指环王》系列电影中饰演甘道夫的演员伊恩·麦克莱恩诵读。在朗读杜甫晚年写于病中的自传体诗《壮游》时,79岁的麦克莱恩站在绀青色的布景前,眉头微锁,目光深邃,用饱经风霜的语调念白,一下子让人联想到1000多年前那个眼中满怀哀伤的“诗圣”。

《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海报(上图)。《中国故事》海报(下图)。

除了杜诗的文学价值,伍德更想挖掘杜甫对当今中国民众的影响。在采访中,他最常向路人提出的问题是“为什么喜欢杜甫”“为什么杜甫对你的影响如此之深”。在成都,一位老人对他说,自己每个月都来一次杜甫草堂,杜甫最打动他的地方,在于“他写出了很多普通人的情感,尤其是穷人的情感”。

伍德对记者讲了一些令他印象深刻的诗句。比如写友谊的《赠卫八处士》:“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他与老友分别20年后重遇,晚饭准备好了,微弱的灯光下,朋友的孩子们盯着一位白发苍苍的陌生人看——杜甫对细节的处理很生动,描写触动人心”。他还提到《春望》和《阁夜》这样的短诗,前者“把战乱时的普遍情感与个体情感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后者“有巨大的宇宙视野,揭示了广阔的自然和渺小的人性”。

杜诗易于共情,这一点也得到了外国观众的认同。不少外国诗友在给伍德的信中写道,杜甫之所以伟大,在于他探讨了永恒的人性。片中,美国知名汉学家宇文所安把杜甫的文学素养、影响力与但丁、莎士比亚相提并论,称他“用诗歌反映自己的经历,这些表述也成为中国文化情感词典的一部分”。直到今天,中国人表达情感的很多语汇,都可以到杜诗里追根溯源。

拍更有深度的中国故事

伍德对中国的喜爱并不止于杜甫,中国文学、中国的改革开放都吸引着他的注意。“我想要讲一些故事,揭示中国文化和人民的特点。”伍德对《环球人物》记者说。他认为,如今网络发达、国家间交流频繁,但很多西方观众对中国的认识仍停留在表面。他想突破浅尝辄止的呈现,“超越种族和信仰的障碍,给观众带去难以言说的力量和感动”。

4年前,伍德撰稿解说的《中国故事》在美国公共电网(PBS)播出,讲述了中国从青铜时代到改革开放4000年间的历史,重点聚焦中华文明的四个高峰:唐、宋、明、清。为了完成这部纪录片,他写了一篇长达30页的拍摄文案,带领团队花了4年时间拍摄、制作完成。

与《杜甫》一样,《中国故事》也沿用了伍德喜欢的“旅行叙事”路线。他和摄制团队一路途经十多个重要城市,也深入村庄,追踪秩序、伦理、家庭、祖先等传统文明对今天中国人的影响。

“中国人把家庭放在第一位,我想在片中呈现中式家庭的温暖。”伍德特意把纪录片的开篇镜头放在了一个家庭的清明节庆祝活动上。“在无锡,我们与一家人共度了一周,300人聚集在一起,缅怀1049年去世的先祖,这是个完美的开篇。”伍德说,“最精彩的部分是清明节的‘黎明仪式,每个人都要向祖坟献花,最年长的家庭成员向死者报告近况,告诉他,‘你的价值观在我们身上依然延续。”

为了进一步探索中国人生活中的传统印记,“古今互文”成了伍德常用的画面语言。在这部纪录片中,大部分画面发生在当下,但画外音讲述的故事是过去的。

在一场中超联赛比赛现场,伍德讲述了中国发明足球的故事:2000年前,中国人玩的是把球运进网中的游戏,到了宋代,中国已经有了俱乐部,有规则、有球迷、有明星,甚至有和足球匹配的音乐。

拍摄《中国故事》时,迈克尔·伍德与居住在福建村落的赵氏家族合影。

1985年2月,迈克尔·伍德在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

在北宋都城河南开封,一场景区的表演中,镜头记录了穿着衙役服装的演员排成两列,大喊“开门”;另一边则是拿着手机、平板电脑拍摄的中国游客。旁白中,伍德的声音讲述了五代十国以后,宋朝迁都开封的历史。

通過画面与声音,古代与现代被拼接起来,让人忍不住思考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伍德就这样带领观众从历史的缝隙里,找到古今相连的证据。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声音总是饱含激情,用词又极为优雅,很多中国观众看了这部纪录片,纷纷留言说,“能感受到这位英国主持人比很多中国人还要热爱中国的历史”。

天生的历史讲述者

1948年,伍德出生在英国工业城市曼彻斯特,童年记忆中总是阴雨蒙蒙、死气沉沉。生活在后工业革命时代的英国,他深刻感受到,历史对一座城市和国家的现实影响。

伍德的家族自18世纪起就居住在曼彻斯特郊外的一个纺织村,尽管是普通工人,却被卷入了彼得卢大屠杀(1819年8月16日发生在曼彻斯特圣彼得广场上的一场流血惨案)、纱荒、争取选票权运动等重大事件。二战期间,伍德的父亲在医院工作,叔叔参加了陆军和海军,母亲在大后方。“我是听着他们的故事长大的,这让我从一开始,就对历史产生了兴趣。”伍德说。

在很多同龄人对未来感到迷茫时,年轻的伍德已经有了清晰的职业规划——成为一名历史学家或历史教师。尽管这个愿望在他65岁受聘于曼彻斯特大学时才真正实现,但他的生活却从未远离过历史。在牛津大学做博士研究期间,他的主攻方向就是中世纪早期的英国史。

读博期间,伍德需要一份工作维持生计,于是进入BBC从事新闻工作。对他来说,这份工作是非常有价值的训练,因为新闻正是“历史的初稿”。

上世纪80年代初,伍德第一次来到中国。那时整个中国刚从“文革”震荡中恢复,“人们都穿着一样的灰色、蓝色中山装”。此后30多年,因为旅行或工作,他一次次重访中国,切身感受到这里“已经成为另一个世界”。

2018年的夏天,为拍摄纪录片《中国改革开放的故事》,伍德和团队在美国、英国和中国的大江南北四处寻访。他到安徽乡下采访小岗村的农民,到温州与拿到私企执照的女个体户交谈,站在香港对面的海角上,在如今摆满巨大集装箱的港口讲述深圳的故事。在他看来,“西方人要想真正了解中国的现在和未来,就必须了解中国过去40多年发生了什么”。

在伍德身上,记者和学者的身份彼此重叠,让他的讲述既平实亲切,又意蕴深长——他似乎天生就适合解说历史纪录片。但伍德并不满足于做一个机械的历史复读机,在他看来,历史的线索潜伏在今天,而今天的线索也埋藏在过去。这也是伍德在拍摄纪录片时的追求——他想要找到连接古代与现代、过去与未来的那条看不见的纽带。

正如英国《卫报》对伍德的评价:“他并非只是完成自己的行走,那样的话就‘太不伍德了”。

猜你喜欢
伍德杜甫纪录片
Rough Cut
登高
等待
打瞌睡的房子
澡缸里的国王
超级蚁穴
私藏家:它们真的很好看
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