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美莲
阅读是最基础的学习能力。《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逐步掌握学习历史的一些基本方法,包括……阅读教科书及有关历史读物的方法、识别和运用历史地图和图表的方法、查找和收集历史信息的途径和方法、运用材料具体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等”[1]。然而初中历史课堂“划重点”现象由来已久,阅读粗浅,满足于梳理要点,重记忆轻思维的碎片化学习,难以提升历史素养。历史学习不是简单、机械的识记,而是以资源为中介、满足个性需求的意义建构过程。提倡深度阅读,勾连史实碎片,浸润历史情怀,构建真学高效的历史课堂。
一、翻转阅读,在生成处深化,丰满历史认知
何为翻转?(美)乔纳森·伯格曼在《翻转课堂与深度学习》一书中指出:布卢姆将教育目标分为记忆、理解、运用、分析、评估、创造6个层次,前三个为基础目标,后三个为高级目标。[2]传统课堂:课中完成基础目标,课后作业达成高级目标。翻转课堂:课前自主达成基础目标,课中师生共同分析、评价、创新。由此可见,翻转课堂最大的特点就是课前完成基础学习,课上达成深度学习。以八年级上册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教学为例:
课例1:“脱口秀”——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所谓“脱口秀”,是笔者尝试让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课上阐述自己的认识和观点的一项活动,无教师指导,也无问题导引,完全是学生在自己原有认知基础上的原生态建构。
【A班学生】大家已经学习了近代化探索,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我国出现了民族工业的萌芽;辛亥革命成功后,冲击了封建制度,使民族资产阶级深受鼓舞,加上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我国民族工业进入“黄金时代”;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又卷土重来,特别是日本也加紧了对我国侵略,加上那时中国自家里不太平,蒋介石发动了内战,官僚资本也加紧压制民族工业,直到新中国成立前,中国民族工业一直停滞不前。因此中国的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极其艰难,我们南通状元张謇兴办的大生纱厂就是其中之一。
教师追问: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经过了怎样的过程?影响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张謇创办大生纱厂的目的是什么?大生纱厂体现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哪些特点?
【B班学生】:各位小伙伴们大家好。欢迎来到暴走历史事件,我是李尼玛。那年人们和他们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江苏南通状元张謇大玩跨界,身体力行,提出了“实业救国”,创办了大生纱厂。……那时,中国还是一只弱鸡,邓小平(1904—1997年)还在摇拨浪鼓,中国还没有跳出来单干的实力。尽管如此,张謇为后人的跳槽做出了很好的示范,他虽然失败了,但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教师追问:南通名人张謇“跳槽”创办大生纱厂经历了怎样的历程?为什么最终失败?
以上两个班级的“脱口秀”各自生成了不同的追问版本,为两个班级打开了不一样的探究视角,尤其是第二位学生,一段潇洒的“暴走历史”引发教室内阵阵掌声和笑声,让课堂一开始就有了不一般的高位起点。他们用初中孩子的眼光看历史,可能有惊喜,也可能有偏差,但都来自于自己的真学,都生成了宝贵的探究切点,在此基础上追问深读,让原有的认知更丰满。
二、求证阅读,在存疑处深化,树立证据意识
历史学科的证据意识,是对史料证据的重视,并将其自觉运用于确认、理解和评价史实之中的心态和能力。《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知识与能力”提出:“初步学会从多渠道获取历史信息,了解以历史材料为依据来解释历史的重要性;初步形成重证据的历史意识。”[3]以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教学为例:
课例2:找证据——珍珠港事件,希特勒是喜还是忧
学生完成练习册,其中有一题:某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后,希特勒感到欣喜了,丘吉尔感到解脱了,蒋介石感到放松了,此处“某重大历史事件”应该是A.德国突袭波兰 B.世界反法西斯聯盟成立 C.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D.珍珠港事件(参考答案:珍珠港事件)
小周同学:此题目有问题,记得看过一本书,希特勒没有“欣喜”,反而很生气。
学生1:习题一般都不会有问题吧?
学生2:好像希特勒真的可能会不高兴,因为珍珠港事件后,美国参战,法西斯就又多了一个对手。……
教师:珍珠港事件,希特勒是喜还是忧?大家课后查找资料。
下一节历史课,争议继续,小周同学翻开厚厚的《不可不知的历史常识》阅读:希特勒得知日军偷袭珍珠港后,暴跳如雷,疯狂地拍着桌子喊道:“日本人真是他妈的蠢货,招惹别的不好,偏要去惹美国。”[4]
全班都很好奇:希特勒为什么这样大动肝火呢?
小周继续阅读:因为他不会忘记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所扮演的角色,他自始至终都认为,德国征服欧洲和摧毁苏联,最后制伏英国只是早晚的事,但前提是没有美国的介入。所以,希特勒这个战争狂从来不敢给美国制造参战的借口。就在两年前,也就是1939年9月,他向德国海军将领下达命令道:“任何德国潜艇都不准在大西洋攻击美国船只。”但是,自从日本偷袭珍珠港后,这一切努力将成为徒劳。
教师:对小周带来的说法你们觉得有道理吗?……
敢于质疑、善于求证、论从史出,是养成历史核心素养的关键。我们正处在信息化时代,历史资料的来源途径更多,历史史实真伪难辩,只有将证据意识根植在学生心中,不盲从、重证据,才有助于学生终身学习,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主题阅读,在探究中深化,培养逻辑思维
课文叙述历史史实一般从背景到经过和结果,学生对历史的学习认知则是从现象到本质、从已知到未知、由近及远、逐步深入重新逻辑建构的过程。以八年级上册第16课《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教学为例:
课例3:寻路——走上井冈山
(一)合作之路断
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并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7月,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他们公然叫嚣“宁可妄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了。
——《中华民国史》
教师: 1927年4月以后,中国革命形势如何?
学生:国共合作破裂,大革命失败,共产党人被屠杀。
教师:面对屠杀,共产党人可以有哪些选择?
学生:投降或者反抗?
(二)反击之路阻
教师:比较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有哪些共同点?
学生1:都是武装斗争。
学生2:攻打城市都遭到挫折。
教师:此时共产党人又面临着怎样的抉择?
学生:走向城市还是农村?
(三)农村之路成
(毛泽东说)我们当前力量还小,还不能去攻打敌人重兵把守的大城市,应该先到敌人统治薄弱的农村,去保存力量,发动农民革命。我们现在好比是一块小石头,蒋介石反动派好比一口大水缸,但总有一天,我们这块小石头,一定要打烂蒋介石那口大水缸。
——黄少群《从井冈山到延安毛泽东的奋斗史》
教师: 毛泽东认为部队应转向哪里?为什么?
学生1:转向农村,因为农村敌人力量薄弱。
学生2:也为了保存力量,将来打败蒋介石。
……
主题是课堂的主线和灵魂。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围绕主题整合内化,构建系统、立体的认知网络,培养分析、归纳的综合思维能力,形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观。
四、情境阅读,在直觉中深化,浸润家国情怀。
历史是人的历史,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發生的事件。学习历史,就是走进历史人物的内心,体验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人物心路历程。以八年级上册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教学为例:
课例4:人物专访——张学良
情境1:张学良(1901-2001年),国民革命军将领,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长子(少帅),被国民政府任命为陆海空军副司令、东北边防司令长官。如果你是一名记者,你最想问他什么问题?
学生:“九一八”事变前夕,在东北的正规军40万人(保守估计)装备精良。为什么失败这么快?
情境2:九一八事变发生后,1931年9月19日,张学良在北京协和医院对天津大公报记者谈话时说:“吾早下令我部士兵,对日兵挑衅,不得抵抗。故北大营我军,早令收缴军械,存于库房”。
学生:为什么不抵抗?有枪为什么不打?
情境3:张学良在晚年口述的回忆录中说“是我们东北军自己选择不抵抗的。我当时判断日本人不会占领全中国,我没认清他们的侵略意图,所以尽量避免刺激日本人,不给他们扩大战事的借口。”
教师:张学良的判断正确吗?请结合课文,调查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背景。……
直觉是最本真的情怀。学生与历史人物处在不同的时空,如果隔岸观火,只能看到表面现象,只有精神穿越到当时的情境,才能体验历史人物的心路历程。教师从学生的直觉出发,启发理性思维,引导逻辑建构,浸润历史情怀。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的智能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历史是有温度有情怀的人文学科。历史阅读不仅用眼,更要走心,构建历史的脉络,养成历史的思辩,感知历史的温度,提升历史的素养。
【注释】
[1][3]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6、5页。
[2](美)乔纳森·伯格曼:《翻转课堂与深度学习》,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9年,第19—25页。
[4]同辉:《不可不知的历史常识》,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2年,第40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