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淑雅
[摘要]文章以“无产阶级革命家”这一专题的教学实践为例,谈谈如何实现对前人理论与后人探索这一辩证关系的教学突破。
[关键词]前人理论;后人探索;辩证关系;教学突破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 2020)16-0065-02
选修4中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这一专题既是人物史,又是思想史;既包括不同革命家思想之间的传承关系,还包括思想发展与当时政治经济的关系。学生对于前人理论和后人探索的辩证关系大都停留在“前人理论指导后人探索”这一单向认识上,反向的“后人探索丰富和发展了前人理论”这一认识是很薄弱的。下面笔者结合这一专题的教学实践,谈谈对这一问题的教学突破。
一、从“点”入手,搭建理解桥梁
“点”是突破口,那“点”如何找?“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利用问题激发思维,不失为一个好的突破方法。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一课里有这样一句话:他(列宁)又发表文章提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者甚至在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这是在新形势下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这一思想成为十月革命的理论指导。怎么理解这是新形势下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学生虽然学过《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一课,但缺乏马克思主义“多国胜利论”的知识铺垫,所以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知识疑点。笔者就以这一疑点——列宁如何发展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作为突破点,以新补充的史料和必修课已学知识作为突破的载体,来帮助学生搭建理解的桥梁。过程如下:
前人理论:
“社会主义,是否可以在俄罗斯实现?”
——维拉·扎苏里奇(一位女共產主义者)致马克思的信
“应该首先在欧洲几个发达国家同时实现。”
——马克思的回信
后人探索:
列宁在1915年所写的《论欧洲联邦口号》一文中,第一次提出:“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就应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者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列宁在1916年的《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一文中又作了进一步阐述: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世界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国之间经济、军事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跃进式发展,赶上或超过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必然引起重新分割世界的帝国主义战争。战争使帝国主义阵线分裂,力量削弱,从而造成帝国主义链条上的薄弱环节。在这薄弱环节上,如果有的国家资本主义发展不完全,无产阶级力量较强,觉悟程度较高,有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领导,国内阶级矛盾又极为尖锐,那么无产阶级就可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发动革命,并取得胜利。
学生结合俄国的具体国情(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的建立和参加一战对俄国社会矛盾的激化)就能很自然地理解为什么俄国具备首先革命的条件,而在十月革命中的成功实践也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
在此基础上,顺势实现第二个“点”——列宁如何发展马克思主义建设理论的突破。同样通过前人理论的补充(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设想:“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取消商品生产和货币。”)和联系旧知(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的探索),帮助学生搭建认识桥梁: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发展生产力。列宁找到了一条在落后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建设理论的又一个重大发展。
二、以点带“面”,贯通体系血脉
在突破“点”的基础上,以点带“面”,帮助学生扩大知识信息中的已知部分,从而较好地解决学生学习内容孤立化、认知状态机械化的问题,实现知识体系的融会贯通。
具体来说,就是在已经实现了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这一“点”的突破后,顺势以表格的形式,让学生以相同的学习思路,即在前人理论的指引下后人如何结合本国国情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来带动“面”——专题体系的突破。表格如下:
在此基础上,带动第二个“面”——如何辩证看待前人理论和后人探索的关系,实现学科知识的贯通。
史料展示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本人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
——必修1第139页
恩格斯1893年在一篇文章中写道:“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
列宁曾说过:“现在必须弄清楚一个不容置疑的问题,这就是马克思主义者必须考虑生动的实际生活,必须考虑现实的确切事实,而不应当抱住昨天的理论不放。因为这种理论和任何理论一样,至多只能指出基本的、一般的东西,只能大体上概括实际生活中的复杂情况。”
——选修4第82页
学生通过信息提取、加工,既能认识到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优秀品质,又能得出辩证认识:指导一前人理论、后人探索一丰富、发展。
三、串“线”提升,实现价值引领
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学生的成长服务。所以价值引领是更重要的使命。如何实现价值引领?所有的文本都有一条贯穿始终的主线,靠这根线串联起文本的内容。先前的“点”和“面”好比是一粒粒或小或大的珍珠,串了线,便秩序井然了。
“无产阶级革命家”这一专题围绕两条主线展开:一条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发展;一条是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演进、深化。在实现“点”的突破和“面”的贯通后,就以这两条“线”来提升教学立意,实现价值引领。
线一:如何看待前人理论的价值?马克思主义是不是过时了?
很多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仅仅停留在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层面,出现了正向价值观的迷失或疏离。适当设置价值观冲突,可以矫正学生的价值观偏失。《共产党宣言》以“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来界定社会主义,深刻表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从根本上把社会主义同一切旧社会区别开来。而这个不仅是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也是全人类的奋斗目标,可以说是沐浴全人类的阳光。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马克思主义具有永恒的价值,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动摇。
线二:后人的探索是一帆风顺的吗?如何判断后人的实验正确与否?
社会主义实践的探索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列宁在总结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才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一开始照搬俄国的“城市中心论”,导致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失败。毛泽东总结经验,从实际出发,转向农村进军,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但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后,当时部分“左”倾领导人仍奉行“城市中心论”,导致革命又遭遇挫折,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长征。遵义会议后,才转危为安。中国的改革开放,也是突破了苏联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走出了斯大林模式的阴影,才最终开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走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道。但时至今日,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还是存在诸多问题。通过线条的梳理,让学生认识到历史是循着曲折的道路向前发展的,这是唯物史观的一个基本观点。
那如何判断后人的实验正确与否?这里借用英国历史学家柯林伍德的话“回到历史的原点——无论物质的海拔还是精神的海拔,原点最终都是一个——那就是人的解放”来激发学生情感共鸣,实现主题升华。
本文通过“抓点”“带面”“串线”三个步骤,层层递进,实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摒弃了缺失历史性理解的定论式教学,实现了前人理论与后人探索关系的教学突破。
(责任编辑 袁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