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地上的绿色典范(外一篇)

2020-06-09 12:20董得红
雪莲 2020年5期
关键词:高陵百里香杜鹃

记得那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我上了小学三年级。我们那时候不上幼儿园,也不上学前班,直到7岁时上小学一年级,7岁以前就在家里玩,有时家里没人照看时就被大人们带到劳动的田间地头玩。5岁开始就帮大人们干农活,到田野拾粪、挖野菜是干得最多的活。不论春夏秋冬,早晨6点村东山坡木杆上的高音喇叭准时奏响《东方红》乐曲,大人孩子都开始起床各干各的事儿。高音喇叭及时把新闻送向每个人的耳朵。那时从高音喇叭中经常听到湟源县和平公社小高陵人民战天斗地学大寨,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新闻。1972年的夏夜,打麦场上放映电影《地道战》,放映前加映了新闻简报和《治山造林保水土》的记录片,内容是经常在高音喇叭里听到的小高陵人民战天斗地,在干旱浅山上造出层层梯田,在梯田边栽活了树,让那光秃秃的黄土山布满了树,黄色变成了绿色,创造出人间奇迹的故事。大人孩子们都看得特别仔细,其中的主题曲《小高陵人民多奇志》经常在高音喇叭里播放,天天在校园里唱,晚上在电影上又看又听,显得特别亲切。加映结束后大队长还用话筒讲了组织村里干部参观小高陵的情况和今后要学习小高陵的事。从此小高陵这个名字就在心里扎了根。“青海高原风光好,日月山下红旗飘。人如海、歌如潮,挥银锄、志气豪。劳动开创新天地,高山低头河改道,小高陵人民多奇志,荒山秃岭换新貌……”的歌声一直在耳畔萦绕。

巧的是我长大后学了林业专业,在省林业部门工作,不时想起以前在故乡田野里听到和打麦场上电影里看到的小高陵人民修梯田、植树造林的故事,一直想着有机会去看看小高陵。

2003年深秋的一天,我终于走进了湟源,走近了小高陵那片黄土高原上的绿色土地。湟源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是湟水河的源头,却是黄土高原的尽头。不论在史料上,还是文学字眼上,湟源位于中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上,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区,是青海省内外流域的天然分界线,也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分界线。而最鲜明的大概要数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区,也就是说绵延千里的黄土高原到湟源,就走到了尽头。

第一次仔细端详湟源的山、湟源的地和水,湟源境内的黄土山是黄土高原的最东端,也是黄土高原海拔最高的地方。全县1509平方公里的土地,分布在海拔2260~4898米之间,高差大,地貌包含川水、浅山和脑山,年平均降水量只有400毫米左右,川水地区有灌溉条件,脑山地区降水量大,气候湿润,植被盖度大,生态条件较好,唯有浅山地区无灌溉条件,气候干旱,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许多山上的黄土已流失干净,露出红色的秃岭,像一位佝偻着腰苟延残喘的老人。而小高陵就地处典型的黄土高原上的浅山向脑山过渡区,位于日月山下,湟水河的源流药水河畔。

走进小高陵,眼前的山岭上树木纵横,层层梯田内金色麦田与远处日月山上皑皑白雪构成了一幅深秋的油画。这次来湟源主要任务是检查验收全县当年造林任务完成情况。为了实现少年时代在故乡打麦场上看小高陵纪录片时的梦想,特意把检查验收任务安排在小高陵。

伴随我们的小高陵人给我们讲述了他们在历届村党组织和村干部带领下,大干苦干改变山河的故事。小高陵原名叫“小沟林”,和每一片昔日的黄土高原一样,百十年以前,这里漫山遍野生长着茂密的森林。森林下的小沟里流淌着清潺潺的河水,河水中游动着小鱼,河面上飞翔着野鸭,森林中不时地传来野鸡的鸣叫声,山坡上出现成群的嘎啦鸡。早晨或傍晚,三三两两的马鹿和麝香到河边吃水。后来,由于历代统治者掠夺性的采伐,只采不育,加上战乱中焚烧,大片森林惨遭破坏。失去森林庇护的“小沟林”变成了只有黄土的“小高陵”。

小高陵山高坡陡,沟豁纵横,自然条件很差。“春天无雨难下种,夏天洪水遍地冲,秋收打碾一场空,愁吃愁穿难过冬。”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小高陵的生动写照。全村总面积12.5平方公里,最低海拔2600米,而种庄稼的山坡地在2800~3200米,年降雨量只有400毫米左右。小高陵是一个地薄水缺、植被稀疏、风沙肆虐、灾害频仍的穷山村。

在没有森林植被保护的干旱黄土山上种庄稼,没有灌溉条件,庄稼种下去能否有收成,全看老天爷的脸色。人们盼望下雨又最害怕下雷暴雨。一场雷暴雨,密集的雨水就会冲垮农田,滚滚而来的洪水将庄稼和泥土一块卷下山,洪水咆哮着冲进村庄,冲垮房屋。

在黄土山上失去森林的日子里,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开始怀念森林,梦求绿色。特别是近60多年来,小高陵人为实现心中的绿色梦想在做着不懈的努力。1953年,小高陵村第一任党支部书记陈世元走马上任后,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治山治水的问题,他提出在山上栽树修梯田。

祖祖辈辈生活在小高陵的人都在思考着如何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但这干旱的黄土山上种树能活吗?一座又一座山,一亩又一亩地,这么声势浩大的工程,连肚子都吃不饱的小高陵人哪一年能干完?陈世元指着后阳坡峨堡岭两棵参天的杨树说,只要在山坡上挖上鱼鳞坑,把雨水都引进树坑,就一定会活的。人们举头望着那两棵挂满红布、被村人视为神树的老杨树,心里有了底。那两棵杨树栽在峨堡岭的一块洼地里,周围的雨水都汇聚起来,滋润着两棵杨树。

小高陵人开始了改造山河、战天斗地的伟大实践。村里组成了青年突击队,23岁的李积福被推荐为突击队队长。青年突击队成为小高陵修梯田和造林大军中的中坚力量。他们从后阳坡卧龙山的山脚下开始,早上7点就到山上,一铁锨、一掊土,一直干到晚上8点多,饿了,啃几口干馍接着干,每人每天挖六七十个鱼鳞坑。从开春土地解冻開始干,一直到冬天挖不动了为止。整整挖下了用于植树种草的22万个鱼鳞坑。

不曾想,一场从山顶顺流而下的洪水席卷着黄土冲垮和淤满了鱼鳞坑,让所有的辛劳付诸东流。失败考量并淬生着小高陵人的发展智慧与理性光芒——“必须从山顶治理开始,鱼鳞坑改修成水平梯台,自上而下在坡地上分段沿等高线建造阶梯式农田,农田边上营造水土保持林,乔灌草一齐上。”就在小高陵人思考着如何重新安排治理荒山的时候,从外面传来山西省昔阳县大寨公社大寨大队的社员们在荒山野岭上打石筑坝、填土造田、整平土地,使粮食亩产增长了7倍的消息。大寨人最初修筑的梯田一次次被洪水冲垮,但是大寨人毫不灰心、气馁,又一次次地重新修起来。不分冬寒夏暑,全村男女劳力齐上阵,硬是靠人力把荒山改造成了旱涝保收的“大寨田”。

大寨人苦战巧干的做法和精神给了小高陵人很多的启示和鼓励,开荒地、修梯田的信念更加坚定了。痛定思痛,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吸取经验教训,从山顶开始治理和造林。党支部一班人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支持与鼓励下,又开始了改变山河的行动,12个生产队齐上阵、全乡群众大会战,采取常年专业队与农闲突击队相结合的方法,一沟一坡、一山一梁,分片治理。

1969年,昔日的青年突击队队长李积福担任小高陵大队大队长,把治理荒山的任务接过来继续干。责任在肩,使命在心,天蒙蒙亮,李积福就带着村民上了山,星星眨眼再收工。修水平梯田需要把握水准,田面高度要一致才不至于跑水和积水,没有技术人员,更没有测量工具,李积福就拿土办法确定水平线:用眼睛当水准仪,用铁锨做标尺。在李积福的带领下,小高陵人以大寨为榜样,山坡上、田地里人头攒动,挖土、筑田、放水、背灰……一沟一坡、一山一梁地分片治理,用双手一铁锨一铁锨、一背篼一背篼开挖梯田,将三条沟、八座山、十五面坡修成了梯田,使绝大部分的水土流失地得以治理;興修渠道三条、小型水库两座、水轮泵站一座,把水引向山顶。苦战七年,开垦梯田7200亩,植树16万株,全村人均有了两亩以上的旱涝保收田,生产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得到治理,实现了水不下山、泥不出沟。荒山荒坡的治理由单一走向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原来的旱地全部变成了水浇地,亩产由旱地时的二三百斤猛增到700多斤。

如今60多年过去,当年治山治水、修建梯田、植树造林的基本建设为今天小高陵的农业稳产丰产、物质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当年优良的艰苦奋斗传统和苦干实干的工作作风代代延续、薪火相传,使得小高陵村始终保持着风气正、干劲足的精神面貌。那一棵棵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造下的白杨树,似坚毅沉默的士兵坚守着这片土地。

2019年的盛夏,再次走进小高陵,比起16年前第一次走进小高陵,绿色又增加了很多,千亩产业林带上的苗木在微风中泛着碧浪,山陵青翠、碧水潺潺。在田园牧歌般的村庄里,一条条水泥路宽阔整洁,黄墙红瓦的新房依次排开,新建和改造的村庄整洁划一。新农村掩映在一片片绿林中。小高陵精神展馆内栩栩如生的雕塑、弥足珍贵的图片资料和一件件历经沧桑的实物历历在目。当年在故乡打麦场上看过的《治山造林保水土》纪录片又出现在眼前,耳畔又响起那熟悉的《小高陵人民多奇志》的旋律。图片、纪录片和实物重现了60多年前小高陵人自力更生、战天斗地、治山治水的情景,珍贵的历史画面让人热血沸腾。小高陵梯田作为农业学大寨的典型,被列为湟源县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新发现,2013年被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走出村庄时已临近中午,开始“咕咕”叫的肚子督促我再一次来到日月山下109 国道旁那熟悉的“小高陵排骨面片”店。30多年来,每次翻越日月山去青南,都要在这里吃一碗小高陵排骨面,也亲眼看到这里的饭馆由最初的一两家发展到今天的七十多家。

回望小高陵人走过的60多年艰苦奋斗,改变山河面貌的历史,一把黄土在这里沉淀了厚重的关于梯田、树木和绿色的故事,更衍生出“敢为人先、实干善成”的小高陵精神。小高陵精神已作为新时代青海精神在湟源的具体实践中得到不断丰富和完善,逐步内化为全县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具体行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激发更加强大的精神动力。

杜鹃和石林

宝库是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一个乡的名字,也是一个林区的名字,同时也是一个风景名胜区的名字。

我们沿着古“丝绸之路”去看看宝库峡的森林和石林景色。

离开西宁走完宁大高速,可连接到国道G227线,也叫宁张公路。宁张公路为古代“丝绸之路”南线的一段,是青海东部通往甘肃河西走廊的一条捷径,翻越达坂山,横穿祁连山腹地,到达甘肃省张掖市,在历代军事上发挥过重要作用,现在为发展森林旅游业发挥着重要作用。

离开大通县城沿宁张公路走,就进了宝库的天然林区。这片林区已于2013年成为大通北川河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一部分。自然保护区与大通国家森林公园的察汗河景区相连。宝库两字在《大通县志》中称为“拨科”。过去把宝库沟叫“拨科沟” “拨科”原为少数民族词汇,为何族语言,何意?已无法考证。也许这里有众多的树木和野生动物之故,近代人把“拨科”演绎为“宝库”,与今天人们所说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一脉相承。

宝库天然林区雄踞于达坂山南麓,宁张公路和湍急南下的宝库河紧紧地夹在连绵逶迤的山峦中间,形成了东西长约一百余公里的宝库峡谷。在蓝色的天空下,那幽长深邃的峡谷两岸,山顶上是犬牙交错、奇形怪状的石峰,从山头到沟底,都是郁郁葱葱的森林,森林之上是肥美鲜嫩的草原。成群的牦牛自由自在地在草地上吃草、行走。还有数不清的羊群像一片片白云慢慢的向山坡上游动。沟溪边正在开放的蓝色的报春花、马莲花和紫红的马先蒿占据你的心灵,引起你的遐思。从路边望去,那山峰、草原、森林和河流犹如泼洒在一卷巨幅的高原风景画上的淡淡的水墨画。

大自然对宝库峡做了巧夺天工的安排。远看山峰参差错落,层层叠叠,千姿百态。这些奇特的山峦奇石有的如睡佛,有的酷似海龟望月、玉兔盗仙草、童子拜佛、猴子观月,有的叫骆驼峰、狮子岭,还有的叫斜塔东倾、海螺石、万水千山、唐僧诵经和将军岩,给人以活灵活现,美不胜收的感觉。

这里的沟壑峡谷一个套着一个,姿态奇特,恰似造型艺术家们独具匠心的雕塑。在陡峭的石峰下是大片的天然草原和林带,草原与林带又依自己的个性分布,山的阳坡是大片的草原,阴坡是成片的杜鹃林,不同的杜鹃分别占据不同的位置,不同种的杜鹃体现出不同的形状、花色和香味。在最上层的石峰或流岩脚下,是枝高花大叶也大的大叶杜鹃,河湟人叫冬青,也有去过内地见过南方琵琶树的说冬青酷似南方的枇杷,有的人随着叫枇杷。在植物学上,冬青叫陇蜀杜鹃,因植物学家最早在甘肃和四川发现这种杜鹃,故用陇蜀命名。

陇蜀杜鹃高达2.5米到3米,叶大且厚硬,5片素白而基部略带粉红的花冠簇拥着粉红色的花蕊呈钟状镶嵌在枝叶旁,花冠达4厘米,在高原杜鹃花中是最艳丽的。陇蜀杜鹃通常生长在森林最上线的乔木糙皮花林冠下,逐步过渡到杜鹃纯林,也有时与百里香杜鹃、头花杜鹃混生在一起,共同形成一个千姿百态的杜鹃花世界。由于高原气候冷凉,陇蜀杜鹃花的开放速度很慢,不同开花期体现不同的颜色,含苞待放的花蕾体现淡红,似蕾似花时体现淡黄,盛开时体现洁白,偶尔有的在白色花瓣上星星点点地洒着几滴淡红,因此一株杜鹃丛中能长出淡红、淡黄、雪白等多种色彩的花朵。一朵朵小花好像精致的小漏斗,张口朝天,既像在接受来自天庭的甘露,又像在高唱着生命的颂歌。几个小漏斗聚在一起形成一个花簇,远远望去就好像一把把张开在绿叶中的小花伞。

大叶的陇蜀杜鹃带下是百里香杜鹃,也就是河湟人常说的香柴。在宝库峡的每条沟系中,在海拔3100~4500米的山地阴坡都有百里香杜鹃的艳姿,在高寒环境下,植株低矮,1米左右的个头整齐密集排列,把整个山坡遮盖得严严实实,一望无际,形成杜鹃花海。四季不落的绿叶和灰绿色枝条散发着独特的芳香。

百里香杜鹃枝小、叶小花也小,却是枝密、叶密花也密。每棵都由10多株一米左右的枝条组成一丛,丛与丛紧密相连,布满整个山坡,组成百里香杜鹃纯林,偶尔也点缀着几丛山生柳或河湟人称为浪麻的鬼箭锦鸡儿,在杜鹃花开的日子里,用淡紫红色的花朵和一身细廋而坚硬的刺护卫着杜鹃花。百里香杜鹃枝条纤细,仔细看枝条上布满鳞片,叶片革质较硬,两面也布满银白色的鳞片,开花季节紫蓝色的花朵布满枝头,从山坡根逐渐向上开放,花期持续月余。百里香杜鹃和陇蜀杜鹃在青海高原相依相存,从河湟谷地到青南高原的林区,都有分布,在高寒而湿冷的阴坡、半阴坡,青海云杉等乔木树种已不能生长,百里香杜鹃就适应严酷的环境生存下来,而陇蜀杜鹃把海拔低一些的山坡让给百里香杜鹃,自己占据海拔更高、土层更瘠薄的地方安家。百里香杜鹃虽然生存环境优于陇蜀杜鹃,但在缺吃少煨的年代,就会给自己带来灭顶之灾。还没长到开花的年龄,就会被人们砍去做燃料。在煤和天然气还没有走进农村的年代,林区周边农民做饭和冬季取暖的燃料主要靠林区的灌木。百里香杜鹃因易燃火头又带有浓烈的芳香,深得砍柴者的青睐,也得了个香柴的美名。植物学家更不示弱,给了个百里香杜鹃的学名。

和百里香杜鹃一块分布的还有头花杜鹃和烈香杜鹃。头花杜鹃长相、花朵和习性与百里香杜鹃很相似,若单独看到一片头花杜鹃,都会以为是百里香杜鹃。在植物学家眼里,两者还是有明显区别,头花杜鹃叶片略大于百里香杜鹃,最明显的是开花时头花杜鹃在枝条顶端由5~8朵花组成头状花序,而百里香杜鹃在枝条顶端开着一朵或2朵花。

烈香杜鹃时常三三两两地夹杂在百里香杜鹃和头花杜鹃之间,有着杜鹃特有的常绿而革质较坚硬的叶片,叶片比百里香杜鹃和头花杜鹃的大一些,呈宽椭圆形。最明显的标志是老枝干呈白色,嫩枝条为淡黄色,开花季节枝条顶端许多淡黄色的狭筒形花朵密集在一起,花朵散发出浓烈的香味。

每到盛夏季节,山坡上自下而上紫蓝色的头花杜鹃、千里香杜鹃,淡黄绿色的烈香杜鹃,纯白或粉红色的陇蜀杜鹃依次盛开,一簇簇、一片片花如火似雪,形成一个色彩各异的花带,持续月余,姹紫嫣紅,沁香宜人。

在杜鹃的芳香中漫步,不留意会从脚下飞起几只环颈雉,惊得游人惊叫起来。环颈雉是河湟山地和丛林中常见的野鸟,人们习惯叫野鸡。明显的特征是颈部下方有一圈显著白色环纹,因而得名。雄雌环颈雉羽毛有明显的差异。雄鸟身体披金挂彩,满身点缀着发光羽毛,色彩艳丽,尾长而尖。相比雄鸟,雌鸟形小而色暗淡,尾巴也短。如果你能到达那山峰之巅,就会看到成群的雪鸡在石峰边觅食嫩草芽或张开翅膀晒太阳。雪鸡的颜色与周围石峰的颜色十分相似,若不走到跟前惊飞,是看不到雪鸡的。站在马路边仔细观察,会看到三三两两的或成群的岩羊在山坡上食草或互相追逐。

宝库峡中阴阳坡的植被有着明显的差异,这是不同植物的习性决定的。阴坡生长的是喜欢耐阴的树木和灌木。杜鹃林的下方大部是糙皮桦,青海人也叫紫桦,因树皮粗糙又呈紫色而得名。糙皮桦喜欢高寒阴湿的环境,多与杜鹃混生,杆形不良,多分杈,在乔木中是分布最高的树种,在保持水土和涵养水源中有重要作用。糙皮桦林带下是高大端直的青海云杉林。在半阴坡有青皮绿枝的山杨,枝杈繁多的白桦或独立生长的红桦。仔细看去,山坡上分杈的白桦比红桦多,这也与两种桦树不同的习性有关系。白桦被砍伐后会从根部萌蘖出许多新枝长大成林,肩擦着肩,手攀着手,像亲亲热热的一家人,组成一个生机盎然、兴旺发达的大群体。而性格孤僻的红桦没有这个功能。

在阳坡和半阳坡,不同的灌木用各自独特的植物形态和生物习性点缀着山坡。秦岭小蘖、鲜黄小蘖、直穗小蘖、匙叶小蘖等多种被青海人统称为黄刺的多种小蘖根据自己的习性有的分布在祁连圆柏林冠下,有的独自成林,独占一片山坡形成自己的世界,春天最早带来绿色,夏日里金黄色的小花布满枝头,秋日里与秋霜一起把山林染得火红,给游人带来一个满山红叶映彩霞的世界;蔷薇科的植物种类最多,花色各异,各类绣线菊和珍珠梅在夏日里温暖的阳光下,悠闲地露出米黄色、珍珠状的小花。花楸露出高高的额头,开出梨花一样芬芳的白花,向往着山林外的世界。峨嵋蔷薇、秦岭蔷薇等野蔷薇花们在林中微风的摇拽下,晃着紫红色的脑袋,希望能得到人们的青睐,走出深山老林,在人间拥有像月季、玫瑰一样的地位。只有杜鹃花挺立在高高的山巅,骄傲得像个公主,有时也免不了落下几滴孤芳自赏的伤心泪。森林中分布着丰富的药用植物,种类达346种,主要有黄芪、川赤芍、蓁艽、柴胡、防风、大头羌活、车前子、藏茵陈、大黄、党参等,在高寒灌木林上方的高山草甸中偶尔能看到珍贵的冬虫夏草。

绿色的林海边金黄色的油菜地仿佛给绿色的地毯镶上了金边,在夏日高原阳光的照耀下泛着耀眼的光芒。宝库河像一条玉带环山而行,盘绕在狭长而青翠的两山之间,蜿蜒地向东流去,河流两岸绿树田野簇拥,河面宽阔,河水清澈见底,河上那盘转悠了上百年的水磨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佝偻着腰在向游人诉说着山林中曾经发生过的故事。遥望绿色山洼中炊烟四起的农家土庄廓,使人深深感受到“古树高低层,斜阳远近山,林梢烟似带,村外水如环”的景象。山林、田野、村舍和溪流呈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柔美乐章。沟溪边正在开放的蓝色的报春花、马莲花和紫红的马先蒿占据你的心灵,引起你的遐思。

不知不觉已快走到宝库峡的尽头,山上的乔木不见了,在绿色的草原上偶尔能看到一丛丛的金露梅。抬头远望,山坡上突然出现一片高大而密集的石林群。石林所在的那座山叫月牙山。月牙山下的村庄叫巴彦村,那片石林自然叫巴彦石林。石林的面积只有一平方公里,却怪石林立,巨石相叠,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从山脚下远望石林,给人一种地老天荒的感觉,又宛如一座石林博物馆。

古老的石头变化出各种惟妙惟肖的形态,千姿百态,巍然屹立,让走近它的人去任意想象,有的好几块不同形状的巨石叠磊在一起,犹如一个大力士的杰作;有的四四方方平平坦坦,酷似大床,走到近前就想上去好好睡一觉; 有的如巨型锅灶,抓一把身边的鞭麻点燃就可烹煮出香喷喷的羊肉手抓;有的犹如情侣背倚着背,小憩细语;有的犹如雄狮昂首俯视远山;有的犹如古城堡,仔细看城堡中有人有动物;有的像书架上斜摆的古书;有的像刚出炉的面包,摸上去还有余热;有的像雨后刚从地里冒出的蘑菇,表面上还留有露珠;还有的酷似人体的某些器官。

每块巨石旁都被野生的灌木或草花拥簇着,无边的野花装饰着石头的容颜,使大山显得既清丽又巍峨。大片正在开放的金露梅,给布满褐色石头的山坡抹上一层娇黄。金露梅脚下是一朵朵天蓝色的龙胆花和一簇簇鲜黄的长管马先蒿。在黄红之间。密集地开放着白色的头花蓼,蓝色的龙胆和蓝花翠雀,风从远处山峰吹来,顺着山坡向山下吹去。当风拂过时,会送来一阵阵花香的气味。

看山上的石林看累了,山沟里一汪清粼粼的泉水引得游人来到水边,把手伸进水里撩拨,水竟然是热的。原来这是一个水温达摄氏50度的温泉。泉眼冒着气泡,喷涌不息。掬一捧送进嘴里,清澈透明的泉水,温中带甘。据说温泉水能医治多种疾病。在温泉里泡着脚,举头回望山上的石林,绵延的石林在夕阳映照下显得更加雄伟壮丽,让人流连忘返。

【作者简介】董得红,高级工程师,青海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青海日报》 《青海湖》 《雪莲》《森林与人类》《中国土族》等。出版散文集《行走在江河源》 《江河源拾韵》 《绿意柴达木》和《江河源随笔》等。获得第八届青海文学艺术奖等奖项。

猜你喜欢
高陵百里香杜鹃
黑龙江省4种野生百里香挥发油成分GC-MS分析
勇攀高峰
杜鹃红
Primary tumor location and survival in colorectal cancer: 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杜鹃
安阳高陵——中国帝王丧葬史上“另起一段”
百里杜鹃百里歌
百里杜鹃
高陵诗歌大赛揭晓
新饲料添加剂对百里香酚的开发和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