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寿旭 黄德华 严柚芬 李金友
会泽县火红乡总面积270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为21773亩;全乡有18个村民委员会211个小组8029户30880人;乡内海拨在1340米至2686米之间,立体气候较为明显;粮食以玉米、马铃薯、荞子为主,经济以烤烟、畜牧业、马铃薯为主;2019年人均有粮432公斤,人均经济纯收入4766元。火红乡2019年标准化种植马铃薯9万亩。其中,有2.8万亩连片的标准化生产支部示范基地1个,全乡种植采用标准的高垄双行马铃薯栽培技术,品种以会-4号为主。标准化生产涉及到全乡的12个村委会115个村民小组,5578户,28749人。
一、做法及措施
加大产业培育调整思考,做到产销合同,科技带动,贫困户变大户,大户变销售经纪人,巩固脱贫成果;将不误农时持续抓好春耕生产,做好农技指导、农田用水保障等工作,把疫情对农业农村经济的影响降到最低,确保全村村民在大疫之年稳定增产增收。
二、效益明显
近年来,火红乡积极引进马铃薯新机具进行试验示范推广,先后引进了4台青岛洪珠第十五代马铃薯播种机,2台黑龙江德沃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4MS-2型马铃薯收获机,并对机具施肥装置、播种深度、播种密度、漏播率进行改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明显。机播能够一次完成开沟、点播、施肥、覆土、起垄和铺膜等工序,每台机械每小时播种2亩,每天可播种20-30亩,而传统的人工播种每亩需要7个工,每天最多能播种3亩。经测算,机械播种比人工播种每亩可节约劳动力6人,按当地每个劳工费80元计算,节约费用480元。通过推广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不仅省力又省钱,而且种植更加标准规范。
三、播种及中耕管理注意事项
一是驾驶操作技术一定要熟练,要走直走正,否则会铲掉秧苗造成减产;
二是该机与拖拉机挂接后将拖拉机升降机构的左右悬挂臂调整水平,将悬挂臂的拉链拉紧,尽量减少机具摆动,保持其平稳,以防伤苗;
三是在作业中要经常对缠绕沾结在工作部件上的杂草泥土进行清理,以保持作业正常。每班作业结束后要彻底清除机具上杂草泥污,紧固各部螺丝,对轴承加注润滑脂润滑;
四是机具在作业中发现故障和杂草堆积,应及时停车进行清理排除。
五是机具在悬起状态下,不得在机具下面进行保养工作,以防伤人。
四、马铃薯机械化收获技术
1、马铃薯机械化收获前准备工作
马铃薯机械化收获作业前,要先将田间的薯秧及杂草粉碎还田或者清除回收,避免机械收获时秧蔓缠绕,影响作业效果。一般分为化学杀秧和机械杀秧,应注意的是,杀秧时要留有一定的秧茬高度,以使薯秧的部分养分输送到薯块,促使薯皮老化,收获时不易碰破薯块的表皮。尽量推荐机械杀秧,一方面可以显著减少收获、运输和贮藏中的机械损伤,还可以减少化学杀秧带来的环境污染;这样可以提高马铃薯收获效率,保证商品薯品质,还可以使秸秆还田,保持土壤肥力。
2、马铃薯机械化收获方法选择
马铃薯机械化收分为分段收获和联合收获两种方法,分段收获最好选择平地地块,缓坡地也可以(坡度小于6°),垄向要顺坡(切忌高低不平和斜坡),垄头要长一些,根据土壤黏重程度选择相应的收获机,沙壤土选择链条短一些,如比较粘重就应该选择分选链条比较长的分段收获机。马铃薯进行联合收获时要选择地块较大且平整,因转弯半径大,需要地頭预留道路要宽。如果是种薯最好采用分段收获,这样可以降低碰撞伤,便于仓储;如用作菜蔬或直接上生产线不须要长时间仓储,可以考虑进行联合收获。
3、马铃薯机械化收获技术
(1)分段收获:简易挖掘机和分段收获机将挖出的块茎直接铺放地表,然后人工捡拾装袋。一般情况下一台两行收获机可供80个人在后面跟随进行人工拣拾。如人员比较紧张情况下,一定注意要放慢收获速度,防止发生薯块挖出摆放在地面后无人捡拾的现象,一旦天气发生变化,损失很大。根据块茎的用途不同,装袋要求也不同,根据实际要求进行人工捡拾装在不同的袋里。而在收获种薯时,由于目前对种薯大小没有严格要求,因此,只需将挖烂的、腐烂的块茎捡出即可。
(2)联合收获:马铃薯联合收获多数是在地块相对较大(1500亩以上)的马铃薯种植大户、薯业公司或者农场应用。马铃薯联合收获机配备有升运装车装置。收获作业时,与运输车同步作业,收获的块茎直接被装到运输车上,可节省人力,比挖掘机作业效率高。同时,机具结构相对复杂,拥有机、电、液控制系统,须经过专门培训的机手进行操作,机具价格也较高,选择时要考虑自身的购买力。
总之,与日益发展的马铃薯产业相比火红乡马铃薯机械化收获技术存在严重滞后问题。因此,亟需进一步推进马铃薯机械化种植技术,提升马铃薯综合生产能力。
工作中每个环节都要按照各种机具操作规程进行,保证安全生产;根据土壤、温度、商品薯用途、劳动力资源、购买力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马铃薯杀秧机和收获机。
收获是马铃薯生产过程用工量最多、直接影响到后续仓储效果的重要环节,以两行分段或联合收获机完成。机具选配应根据种植农艺、土壤类型和地形地貌等实际情况而定。
(作者单位:1.654209云南省会泽县火红乡农业技术推广站;2.654214云南省会泽县雨碌乡农业技术推广站;3.654200云南省会泽县中小企业服务中心;4.654200云南省会泽县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