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敏 鲁群 王学敏 徐小波
摘要:为解决育肥猪后期粪尿量剧增造成发酵床死床的问题,对普通发酵床的布局进行了改良,在每个发酵床单元内增设1个定点排泄区,经测定有70%以上的猪粪尿经定点排泄区的漏粪地板排出发酵床外,从而可以提高发酵床养猪的密度,减少垫料用量。饲养试验结果表明,锯屑、稻壳和菌糠复合型垫料对猪粪的适宜承载量为1.40~1.86 kg/m3,对尿的承载量为2.70~2.98 kg/m3,垫料铺设厚度为60 cm的普通发酵床,在每头猪的最低占床面积2.24 m2、占圈面积2.72 m2时已出现轻度死床;而垫料铺设厚度为40 cm的改良型发酵床,每头猪占床面积为1.08 m2、占圈面积1.36 m2时,仍未出现死床。改良型发酵床单位面积及每头猪的一次性垫料投入量分别为普通发酵床的2/3和32%~64%,饲养过程中每头需添加的垫料量仅为普通发酵床的10.7%~16.0%,一次性垫料投入和饲养过程中的垫料添加均大幅下降。改良型发酵床提高了猪的增质量(10.2%~34.9%),提供了猪群清洁的拱翻和活动场地,保证了动物福利,有利于发酵床饲养方式的推广应用。
关键词:发酵床养猪;改良设计;养殖密度;粪尿承载量;垫料投入量
中图分类号: S815.9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20)07-0241-04
随着规模养猪的迅速发展,粪污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日益加剧。万头猪场每天排污量可达100~150 t。发酵床养猪是10多年前从日本引进的一种生态健康养殖技术。它以锯屑、秸秆、稻壳等农副产品为垫料制作的发酵床为载体,利用猪的翻拱和人工翻耙,使猪粪尿和垫料充分混合,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粪尿中的有机物被垫料中微生物降解与消化,从而达到粪污不外排(零排放)、有害气体低排放的效果[1]。发酵床养殖方式与传统饲养模式相比,不仅解决了粪污排放问题,还提高了仔猪的成活率、生长速度及肉品质,改善了动物福利与猪群健康,减少了抗生素等药物的使用,同时在管理上节省了大量的冲洗用水,是一种值得研究与推广的养猪模式[2-4]。
但是,在发酵床养猪生产实践中,普通发酵床养猪的问题和缺点也逐渐显现,从而严重影响发酵床养猪技术的推广。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发酵床垫料价格昂贵,一次性投入成本太高,每平方米床垫料(60 cm厚度)成本将近百元,近几年研究者都在研究垫料替代品,使垫料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得以下降[5];育肥中后期养殖密度太低,由于中后期猪粪尿量大增,而垫料对粪尿的承载量有限,要使发酵床能正常运行,必须降低饲养密度,否则将会出现发酵停滞及寄生虫孳生与感染,饲养密度降低又造成了猪舍利用效率下降,即单位猪分摊的猪舍成本增加[6];饱受“垃圾猪”的争议,猪长期生活在粪便上,容易交叉感染疾病,由于育肥后期粪尿数量大,超过垫料对粪尿的承载量,垫料层不能正常启动发酵,造成猪生活在泥泞化的粪尿床体上,形成“垃圾猪”[7]。近年来,异位发酵床及楼式非接触式发酵床的提出虽然有效地克服了养殖密度低和猪与粪便直接接触的问题,但楼式非接触式发酵床猪舍造价较高,异位发酵床需要在猪舍外另选地建发酵池[8-9]。
本设计通过定点排泄区的设置有效地解决了猪排泄量超出发酵床垫料承载能力的问题,实现了发酵床高密度养殖而不出现“死床”。
1 材料与方法
1.1 发酵床舍平面布局
发酵床猪舍长40 m、宽15 m,采用中间走道南北两边双列式猪圈的布局,两边各分成2个发酵床单元,每个单元长20 m。
普通型:普通发酵床舍内部的功能区(标明大小尺寸)平面布局示意图如图1所示,其内部由围栏和墙体划分为发酵床单元,每个单元由垫料区①和休息区③2个部分组成,休息区设有料槽④,墙体上设置有饮水器⑤。
改良型:改良型发酵床舍内部的功能区(标明大小尺寸)平面布局示意图如图2所示,与普通发酵床舍相比,在每个发酵床单元结构中增设了1个定点排泄区⑥,即每个发酵床单元由垫料区、休息区和定点排泄区组成。定点排泄区铺设漏粪地板,漏粪地板下面是集粪池,集粪池的深度与垫料厚度一致,为便于粪便清运,采用地上式发酵床设计,粪池的底面与地面相平,同时为节省建造成本将相邻的2个发酵床单元结构中的粪池连通。
1.2 饲养试验分组设计
普通发酵床舍1栋分成2组:普通1组(A)与普通2组(B),每组包含一南一北2个单元;改良发酵床舍1栋也分成2组:改良1组(C)与改良2组(D),每组包含一南一北2个单元,各功能区位置与大小见图1与图2。
1.3 垫料铺设
发酵床垫料采用锯屑 ∶稻壳 ∶菌糠=3 ∶3 ∶4的质量比例混合,普通发酵床垫料铺设厚度60 cm,改良型发酵床垫料铺设厚度为40 cm。每个组各功能区的面积及垫料体积见表1。
1.4 试验猪来源
试验猪选自南通富民养猪场的杜×大×长或杜×长×大洋三元健康育肥中猪(体质量60 kg左右)600头,从猪场生长育肥中猪区发酵床转群至本试验发酵床单猪舍。
試验猪按平均体质量相近的原则分配至普通1组100头、普通2组150头、改良1组150头和改良2组200头,每组试验猪占圈舍床面积见表2。
2 结果与分析
2.1 单位垫料采对粪尿的承载量设计
大量监控视频资料统计显示,改良发酵床舍在定点排泄区的排粪尿量分别占76%和71%;按每头60~100 kg的育肥猪,日均产粪量2.5 kg,产尿量4 kg 计算[10],单位发酵床垫料设计的粪尿日承载量见表3。其中,普通1组和普通2组每平方米的粪尿设计承载量明显高于改良1组和改良2组。
2.2 垫料对粪尿的适宜承载量
对各试验组垫料的湿度进行定期跟踪监测,并对有无死床情况、死床程度及寄生虫卵进行检查,试验结束时每组随机抽取10头进行屠宰,检查肠道成虫感染情况及花斑肝出现情况进行检查,结果如表4所示。普通1组和普通2组垫料平均湿度较大,均有不同程度的死床和寄生虫卵检出,屠宰后均发现不同比例的成虫感染和花斑肝,且普通2组因饲养密度较高,死床严重,寄生虫感染程度显著高于普通1 组。说明普通1组和普通2组发酵床内的粪尿量已轻度或严重超过其垫料的承载能力。从本试验结果判断,锯屑、稻壳和菌糠复合型垫料对粪的适宜承载量为1.40~1.86 kg/m3,对尿的适宜承载量为2.70~2.98 kg/m3。
2.3 垫料投入量与垫料成本
垫料容重平均按400 kg/m3,价格平均按400元/t计算。普通1组、普通2组、改良1和改良2组每头猪一次性垫料投入成本分别为215.0、143.4、91.7、68.8元,改良1组是普通1 组和普通2 组的42.7%和64.0%,改良2组是普通1组和普通2组的32.0%和48%;饲养过程中头均垫料添加成本依次分别为43.0、43.0、4.6、6.9元,改良1组是普通1 组和普通2 组的42.7%和64.0%,改良2组是普通1组和普通2组的32.0%和48%(表5)。
2.4 试验猪的增质量效果
试验猪在粗蛋白17.8%,消化能13.51 MJ/kg的条件下经过56天的育肥比较,增质量与料质量比结果见表6,改良1组增质量最快,普通2组增质量最慢,且表现为普通1组高于普通2组,改良1组高于改良2组,改良1组增质量分别高于普通1组和普通2组18.1%和34.9%,改良2组的增质量分别高于普通1组和普通2 组10.2%和25.9%;而料质量比表现则正好相反,改良1组最低,普通2组最高,说明改良1组的饲料利用率最高。
3 讨论与结论
在普通发酵床的饲养过程中,由于猪育肥后期粪尿排泄量会迅速增加,必须降低饲养密度才能保证单位面积的发酵床垫料及时降解和消化其所承载的猪粪尿量,否则便会造成发酵停滞,会导致死床、寄生虫孳生与感染[11]。垫料对粪尿的可降解与消化的限度(最大承载量)受垫料的种类、季节、发酵菌种以及垫料管理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尚未见此方面的研究报道。本试验结果表明,锯屑、稻壳和菌糠复合型垫料对猪粪的适宜承载量为1.40~1.86 kg/m3,对尿的承载量为2.70~2.98 kg/m3,垫料铺设厚度为60 cm的普通发酵床,在每头猪的最低占床面积为2.24 m2、占圈面积为2.72 m2(为目前集约化水泥地面饲养1.2~1.5 m2的2倍左右)时已出现轻度死床;而垫料铺设厚度为40 cm的改良发酵床,每头猪的占床面积为1.08 m2,占圈面积为1.36 m2(与目前集约化水泥地面饲养1.2~1.5 m2 相当)时,仍未出现死床现象。
普通发酵床一次性垫料投入成本较高,如采用常规锯屑+稻壳垫料,60 cm厚度的发酵床,垫料成本达100元/m2以上,采用菌糠等部分替代后也在70元/m2以上。本试验中改良型发酵床单位面积及每头猪的一次性垫料投入量分别为普通发酵床的2/3和32%~64%,饲养过程中每头需添加的垫料量仅为普通发酵床的10.7%~16.0%,大大节省了一次性垫料投入成本和饲养过程中的垫料添加费用。
改良型发酵床饲养的猪增质量显著高于普通发酵床,其中改良2组增质量提高10.2%~25.9%,改良1组提高18.1%~34.9%。此外,改良发酵床舍为猪群提供了更为清洁的拱翻和活动场地,提高了动物福利,垫料中未检出寄生虫卵,肠道中也未见成虫感染,从而消除了“垃圾猪”的争议,有利于发酵床养殖方法的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远孝,王 恬. 发酵床养猪技术的应用研究进展[J]. 动物医学进展,2010,31(38):193-196.
[2]秦 枫,潘孝青,李 晟,等. 不同饲养方式及垫料环境下的发酵床猪生产性能及肉品质[J]. 畜牧与兽医,2013,45(10):72-74.
[3]郭玉光,郑 贤,陈倍技,等. 发酵床饲养方式对肥育猪生产性能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2014,42(4):148-151.
[4]潘孝青,杨 杰,徐小波,等. 不同饲养方式及垫料环境下的发酵床猪生产性能及肉品质[J],江苏农业科学,2013,41(12):205-207.
[5]肖佳华. 生态养猪发酵床垫料原料替代技术研究[D].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
[6]王 伟. 养猪发酵床的制作与管理[J]. 当代畜禽养殖业,2018(7):11-12.
[7]万昭军,廖党金,田 浪,等. 发酵床养殖生猪的疫病风险性研究[J]. 四川畜牧与兽医,2010(5):24-25.
[8]郭德杰,吴华山,马 艳,等. 不同猪群粪、尿产生量的监测[J]. 江苏农业学报,2011,27(3):516-522.
[9]刘 波,戴文宵,余文权,等. 养猪污染治理异位微生物发酵床的设计与应用[J]. 福建农业学报,2017,32(7):567-702.
[10]吕晓春,陈卫南,施伟杰,等. 樓式非接触发酵床养猪模式[J]. 养猪,2017(3):67-68.
[11]魏长林. 发酵床养猪存在的主要问题与缺陷[J]. 浙江畜牧兽医,201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