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晨阳 龙双衡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 四川成都 611756)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古村落作为历史的见证与文化传承的载体,是我国古文明的重要文化遗产[1]。梨园坝村位于四川省巴中市,长期地处于大巴山深处,其自然的村落形态得以保存完善。本文将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在对梨园坝村的本土文化及场地环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应对村落中的历史民居院落更新的设计策略。
三农问题一直是民生问题的重点,在当前经济发展的同时,需要从新的角度去思考[2]。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就是重点解决三农问题。在此背景下,古村落的发展迎来了重大的机遇,但也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自身需求的保护与发展方案。
我国古村落大致是指代时间在民国以前,主要是家族聚居或者其他原因自发形成的自然村落。据《城乡建设统计公报》统计,2000年中国自然村为363万个,而到2012年只剩下266.95万个,仅仅过了12年,90万自然村消失了。古村落分布形势概括为“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大多分布在西南地区,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以及江南地区,有着重要的文化价值与历史研究意义,但却因为自身规划以及经济发展等因素逐年减少[3]。
梨园坝村(见图1)位于四川省通江县泥溪镇西北部,坐落于大巴山深处,至今保留着古村落的原始面貌。村中马家河南北穿流而过,流入大通江河,河上有平板石桥连接两岸。现存有穿斗式木结构院落58套,其中包含近代建筑30套,明清建筑28套。现有户数310户,总人口1300余人。
图1 梨园坝总平面(图片来源于作者自绘)
村落是川东北保存完整的氏族型传统聚落,据村中马氏祠堂保存的马氏族籍《扶风郡》记载,马氏入川的第一位马青钱,授四川顺天府知府,落业于今通江县毛浴镇,从第四代开始定居于梨园坝[4]。自此马氏家族开始繁衍生息,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使得外界对这里的影响降到了最低,在500多年来的农业生产活动中,保留下了耕读文化传统。
村中民居大多坐北向南朝向,呈依山傍水之势,错落分布在山坡上。村落两侧的山形如同飞龙环抱,回首相望前方不远处,一座从地面凸出来的圆形山如一颗巨大的龙珠,正所谓“回龙转案”之局面,背靠大山,左边的马家河自北向南穿流而下,在南边形成一个水潭,右边山形似猛虎盘踞,形成了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在左右前后拥护的风水极佳之地。
3.3.1 建筑材料
受限于山地地形,以及经济因素,梨园坝村的建造多是就地取材,最常见的为木材与石材等材料。石材通常采用质地坚硬、色泽灰白,墙面抹灰用红色黏土作为主料,配合砂石、木板。并且由于低技的建造技术以及为了施工简单便捷,对原始材料并未有过多的加工,充分利用材料的天然物理性能,并且在长时间的构筑活动中将材料的性能最大化的体现在了建筑使用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降到了最低。
3.3.2 建筑结构
四川民居特色可用一句口诀概括“青瓦出檐长,穿斗白粉墙,悬崖伸吊脚,外挑跑马廊”。地处山区,林木资源丰富,木材成为了最主要的材料,建筑以穿斗式结构为主,当地工匠在多年的摸索中,也有与抬梁式结合的结构尝试,甚至还有土墙与穿斗式混合承重的模式。
3.3.3 建筑立面
立面最常用的材质是木材,建筑上部是小青瓦屋面,下部普遍为连续的木栅格,中间用柱子及其他构件打断这种连续性,既是结构的真实反映,也是立面的韵律体现。山墙面往往是木材与泥墙的结合体,村中的通常做法是竹编夹泥墙,主要是因为所需材料简单易得,颜色与木材相近。做法是以竹编为结构,两面刷上泥浆处理。
3.3.4 建筑装饰
四川民居建筑的装饰受到儒、释、道宗教传统文化影响颇深,工匠们创作的主题也多是趋吉避凶的寓意,又或是忠孝礼仪的故事传说[5]。例如村中民居的窗棂全部为方格结构,中间饰以雕花,简单的有各种几何纹路,复杂的有蝙蝠、鹿、鹤、狮、羊等祥瑞动物,以及桃、莲、灵芝等树木花卉,利用同音或谐音的对象名称寄托着人们对于幸福生活的憧憬向往。这些元素还延伸到了建筑的其他装饰部位(见图2),木柱下的柱础,出挑或是悬落的柱头,堂屋的过梁等都成为了蕴含吉祥寓意的地方,甚至连排水地漏都被雕刻为铜钱的模样。
图2 梨园坝民居现状(图片来源于作者自绘)
梨园坝村由于经济发展的缓慢,新建房屋相对较少,反而使得整体形态保存尚好。村落肌理大致呈现“大分散,小组团”,8~10户为一组,大致可分为5个组团,由山顶至山脚错落布置开来,村内道路主要为一条机耕路,宽4m,作为连接各个组团之间的通道,既独立又相连。其余道路为田埂小道,只容一人通行,南侧出入口为进村唯一通道,道路系统未成形。
面对组团布局的形式,提出“保护与更新并进”,运用“针灸”模式激活各个组团的特色空间,在保持原状民居的特色风貌前提下,将其中的功能进行现代化的更新,打造核心特色,从而带动周围建筑,进而达到激活整个组团的目的。
4.2.1 建筑空间的空间置换
“置换”原是化学概念中的物质元素转换取代,建筑师却以“空间置换”作为改善原有建筑空间现状的一种设计方式[6]。在近年的乡村更新中,空间置换通常不影响建筑的风貌,主要是针对村落中的产业及功能性空间进行升级和革新。利用建筑分布区域位置的特点,山脚滨水区域作为休闲空间,品茶赏景,山腰处相对安静,修缮原有院落,室内空间升级,发展民宿,山顶区域视野开阔,包含名胜古迹,打造文化节点,传扬当地乡土文化。
4.2.2 建筑风貌的微更新
微更新的理念以保护建筑原始肌理风貌为前提,强调政府动员与民众参与结合,适度的对建筑进行改造,创造出适合当地需要的乡村环境空间[7]。前期对于梨园坝村的调研工作,统计了各个民居的数据并且进行评估,在整体结构安全的情况下,对建筑的外部装饰及细部构造进行微更新,保留原有建筑的元素,通过和传统民居对比,强化“屋檐”、“山墙”、“门窗”、“‘生老病死’院落”的建筑符号特征,进一步加深建筑的文化内涵。对于村内新建以及已建成的其他现代民居,要进行整体风貌控制,与整体村落相互协调。
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之一[8]。提出了“田、村、山、河”四元共生的生态结构。梨园坝原有绿化主要依托于周边农田以及两侧山林,基础良好,生态节点主要分为传统建筑节点、生态田园节点以及河滨生态节点。
梨园坝村的产业发展可概括为“旅游文化双轨,多元产业并行”,文旅结合的发展战略下促进乡村经济转型,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增强乡村经济活力,打造新农村多元经济体量。
人口空心化是古村落普遍面对的难题,为了激发村落文化力量,复活戏楼、民俗节日、文化展示馆的同时,原先村中的马氏宗祠修建起来,并且制定乡约乡规,刻成碑石立在村中,增强村民心中的亲缘、地缘、宗族网络联系,激活村落的乡土文脉。
古村落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丰富可贵的建筑艺术、社会礼仪与伦理道德,是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民族精华。目前关于古村落的保护更新没有完全统一的标准,每个村落都有自己具体的情况,需要针对性的制定建设策略。梨园坝村的设计依据村落的文化传统与建筑特色,激活当地文化脉络,原有空间置换现代功能,以文化带动经济产业,保留住了乡土原味,完成村落的更新发展。虽然这种策略也并非十全十美,而且是针对梨园坝的特定条件制定而成,但是与其他古村落的建设依然有很多共通之处,需要思考性的总结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