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 艳
(武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河北 邯郸 056300)
冠心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此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而糖尿病患者冠心病的发病率是普通的2~4倍,而一旦发生冠心病伴糖尿病将增加临床治疗困难程度。虽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冠心病的有效治疗手段,但其并不能阻止动脉粥硬化的病理过程。尤其是伴随糖尿病患者的冠动脉病变更为复杂,累及范围广且程度重,若不能及时控制较危险因素,即将会造成冠动脉的支架部分和其余血管仍有狭窄的可能,更会引起心绞痛或者心肌梗死等其他症状。基于此,我院通过对冠心病伴糖尿病患者术后进行全程护理模式的研究,探讨该病患者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具示如下。
选取我院在2018年2月~2019年2月期间接受PCI治疗的56例冠心病并糖尿病患者,均满足《临床疾病诊断与疗效判断标准》[1]中相关标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所有入选者进行分组,各28例。观察组中女14例,男性14例;年龄47~82岁,平均(68.04±8.32)岁;糖尿病病程4~14年,平均(10.61±3.08)年。对照组中女13例,男性15例;年龄48~81岁,平均(67.94±9.21)岁;糖尿病病程4~15年,平均(10.45±3.78)年。对两组糖尿病病程、年龄等进行统计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具有可比性。
两组患者均由心内科专科医师进行PCI支架置入治疗,并接受抗血小板(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治疗。在治疗期间,对照给予以准备好治疗用具、出院前指导用药、定期来院复查为主的常规护理,并鼓励患者参加健康教育讲座。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全程护理模式,住院阶段:严格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由于此病病程较长,患者缺乏对此病症手术的正确认识,所以会经常性的紧张焦虑会导致患者的血糖增高,于是要对患者进行心理调节。所以要对患者进行心理调节。要更加积极的和患者沟通,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促使患者用积极的心态去配合医生的治疗。血糖监测:严格控制患者的饮食,遵医嘱口服降糖药或皮下应用胰岛素。并发症监测和护理留置动脉鞘管应在4 h后拔管,再在穿刺部位进行按压,并保证病患在卧床休息24 h后才可起身进行床边活动;在进行手术后,一旦出现血糖监测结果起伏较大应立即遵循医嘱进行处理。出院阶段:我院会成立专门的干预小组具有针对性的建立健康教育计划。每两周进行一次电话回访,每个月一次家庭访视。并积极督促病患按时用药且定期到我院进行复查,在此同时对患者的所有疑问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干预时间为半年。
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干预6个月期间心血管不良事件(再狭窄、心绞痛、心力衰竭等)发生率。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在我院进行全程护理模式干预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n(%)]
冠心病伴糖尿病有着发病早、进展快等特点,并且其冠状动脉病变会更加严重和复杂,一般表现为多支血管弥漫性病变,常合并远端血管病变和左主干受累等[2]。PCI治疗随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病情状态,但是术后对血糖的监测和控制也会直接影响到临床疗效,且造成患者术后不良事件发生众多,故做好术后的干预全程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全程护理干预不仅要在PCI术治疗期间做好基础常规护理,而且还要缓解病患的焦虑、抑郁以及其他负面情绪,减少病患消极情绪对治疗、预后的不良影响。促使病患用更加积极的心态去对抗此病;与此同时,全程护理模式要密切关注病患的术后并发症和血糖的监测,并在问题发生的同时快速的处理,进而减少血糖对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此外,出院往往是存在护理上的“间隔”,而此病又是要求患者需要长期遵循医嘱用药,并进行适度的运动和合理的生活作息,从根本上预防疾病的复发,减少术后不良事件的产生。在全程护理模式中,患者出院后继续进行延伸服务,从而继续对患者进行健康管理,使患者出院后仍然感受到医院的关心,有助于强化患者遵循医嘱服用药物的意识,增加患者对此疾病的药物预防并发症的了解,有助于我院对患者预后的进一步改善[3]。正如本研究中,观察组干预后半年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表明全程护理模式有利于改善患者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
综上所述,冠心病伴糖尿病PCI术治疗患者采取全程护理模式效果较好,可降低患者的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