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老农多吉和他的珠峰“牛头旅馆”

2020-06-08 10:28
文萃报·周五版 2020年22期
关键词:牛头多吉大本营

家住西藏自治区定日县扎西宗乡巴松村,今年57岁的藏族老农多吉“很牛”,早在35年前,他就跟着英国登山爱好者进入珠峰大本营,当起背夫兼向导,背运物资爬到珠峰海拔6800米的地方。

多吉说:“当时整个扎西宗没有一家旅馆,我就把他们带到家里,他们睡在床上,我们一家打地铺。”巴松村是距离珠峰大本营最近的村庄之一,在去往珠峰的必经之路上,是登山爱好者和游客们歇脚、仰望珠峰最好的驿站。巴松村有54户、299名村民,他们世代“抬头看珠峰、低头忙农活”,过着平淡而忙碌的生活,也一直在与贫穷较量。

从接待英国登山爱好者开始,多吉的家庭旅馆生意在混乱不堪的自家客厅里正式营业。他说:“当时游览珠峰的大部分是外国游客,他们最钟爱我家的牦牛肉,为了体现藏家特色,旅馆取名为‘牛头。”“随着徒步探险和登山爱好者不断增多,多余的几间房子都腾出来做客房了。”多吉回忆说,“牛头旅馆”开始了一次升级改造,一家人和旅客共吃共住的局面不断改变,各自有了自由的空间。5年前,多吉对旅馆进行了第四次升级改造。这次,“牛頭旅馆”增加了面积,有40个床位,添加了液晶电视和热水供应,同时在当地通讯部门支持下,实现了无线网络覆盖。如今,“牛头旅馆”的茶几上贴着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二维码,门口还有“三农金融服务点”标牌。“现在到这里旅游住宿,拿个手机或者刷卡就行了,我没想到这里的服务这么方便。”来自上海的登山爱好者吴女士说。

每年5月至10月是珠峰景区的旅游旺季,多吉的“牛头旅馆”1个月能接待三四百名游客,年收入超过60万元。靠着旅馆的收入,多吉不仅将3个孩子养育大,全家还过上了小康生活。

(摘自《新华每日电讯》5.27)

猜你喜欢
牛头多吉大本营
先割牛头后砸瓮
贫困青年刻苦自学
《小鹦鹉从教记》之得意忘形不听劝
挂牛头卖马肉
先割牛头后砸瓮
多吉的赛马
联军围攻IS在叙“大本营”
一起加入《快乐大本营》吧!
影人漫像大本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