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出汗是件简单事儿,但是如果出汗过多,或者是只有局部出汗,就没那么简单了,因为不同类型的出汗,代表身体状况的预警,也有不同的调理策略。
盗汗:补当归六黄汤
有不少人在夜晚睡觉时会动不动就大汗淋漓,醒来被褥都是湿漉漉的。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副主任医师董峰:盗汗的根本病机,是阴虚证,中老年人肾阴虚者多,所以会出现盗汗。此外,人过度疲劳,也可能导致阴精亏虚、虚火内生。临床上常用当归六黄汤调理,取当归、生地黄、熟地黄、黄芩、黄柏、黄连各6克,黄芪12克,加水煎服,每日一次即可。
自汗:生活中可多食山藥
许多中老年人稍微一活动便是大汗淋漓,有些甚至安静不动也流汗不止,还常伴有心烦口干的症状。
董峰:这种情况中医称为自汗,“自汗之症多主虚”。中医认为,上了年纪,肺、脾功能下降,“营卫之气”受损,其“固摄津液”的功能下降,这时自汗的症状就出现了。
一般自汗患者,要是情况不是很严重,可以酌情服用玉屏风散。它是著名的益气固表止汗的中成药,价格不贵,效果却非常好。日常生活中可以多食用山药,熬粥或炒菜,也可用人参、黄芪、党参、白术等补肺健脾益气的药物。推荐食疗方:黄芪红枣汤,黄芪30克,红枣20枚,猪瘦肉100克,水煎服。
半身汗:用桂枝汤治疗
有些35~50岁左右的男性,他们出汗的方式比较奇特,就是以颜面和胸、腹正中线为分界线,或左半身出汗,或右半身出汗,一侧皮肤出汗,另一侧皮肤无汗,且界限分明。
董峰:夏季“半身汗”大都因为“气血不充,内挟寒饮所致”。多见于风湿或偏瘫患者。若有高血压或高血脂的老人出现半身汗,要警惕是否是中风偏瘫的先兆。推荐食疗方:当归生姜羊肉汤,羊肉一斤,当归一两,生姜二两即可。当归是常用的补血药材,生姜则能解表发汗、散寒,配以温补的羊肉可起到驱寒温中补气血的作用。
手汗:饮食上可适当滋阴
很多人都把手汗症比作“社交癌”,这是因为患者双手常年汗如雨下,造成自卑、忧郁,不敢与人握手交朋友。
董峰:手心发热出汗可能是阴虚了,饮食上可以适当滋阴,可以适当吃点鸭肉,比如沙参玉竹老鸭汤就不错。中医认为“嫩鸭湿毒,老鸭滋阴”。所以炖这个汤一定要用老鸭,不能用嫩鸭,否则不仅不会改善阴虚内热的情况,反而可能加重身体湿热的程度。这款汤一周喝2~3次就可以了。平时胸中烦闷、手脚心发热的人也适合。
(摘自《健康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