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淳艺
幻灯片制作、拍摄视频、思维导图……居家学习期间,除了日常网课学习以视频、拍照的方式交作业,还有一些上传到微信群内,显示孩子多才多艺的“成果展”。这些“别出心裁”的作品背后,是不少家长内心的无奈呐喊:“快被小学老师折腾疯了!”当技术化、套路化的作业逐渐沦为另一种形式主义,教育界应引起警惕。
(5月18日 《半月谈》)
眼下,部分学校对小学生作业的技术难度要求越来越高,年级门槛越来越低。虽然学校鼓励孩子锻炼动手能力,拓展综合素质的出发点是好的,但短视频、思维导图等技术化作业大大超出了孩子的能力范畴,难免沦为形式。家长代劳尚且耗时耗力,遑论小学生们?一些孩子凭自己的理解独立完成作业,结果被老师打回来要求重做,一些明显是家长代劳的作业,却被评为优秀作业。
思维导图本是一种图文并重的发散性思维训练工具,近年来风靡各地小学。事实上,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思维导图比较抽象,并不容易理解。这些孩子们本可以用更简洁的方式总结知识,却被赶鸭子上架画思维导图。到头来,不仅增加了学习负担,而且起不了多大实际作用。这种重结果不重过程的评价机制,严重打击了孩子自主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助长了家长代办作业的风气。
布置作业必须量力而行,充分考虑孩子的认知水平和能力范围,确保孩子能够独立完成,学有所获。如果一味求新求异,往往会舍本逐末,误入歧途。当作业需要家长深度参与,甚至越俎代庖,孩子反而成为一旁的看客,不仅学不到什么东西,而且影响独立学习能力培养。
此外,华而不实的作业,也大大增加了家长的负担。虽然一些综合拓展类作业,名义上不强制要求,学生可以自愿参与,但担心给老师留下坏印象,多数家长还是会硬着头皮配合。对于双职工家庭来说,工作劳累一天回家还得帮孩子完成各种花样作业,可謂不胜其烦。
2018年底,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印发中小学生减负措施的通知中明确指出,“科学合理布置作业。作业难度水平不得超过课标要求,教师不得给家长布置作业或让家长代为评改作业。”一些形式主义的作业设置,就属于变相地给家长布置作业,应该予以叫停。广大教师应端正态度,重新审视作业的意义和价值,切实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布置作业,使其真正成为孩子们的“加油站”“练兵场”。有关部门也应加强监督检查,为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厘清边界,划出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