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网络借贷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和普及成为常见的现象,在大学校园里也进行了业务的拓展。大学生由于安全意识缺乏、风险意识淡薄、猎奇心理作祟、消费观念错误等因素参与校园网络借贷。校园网络借贷造成了一系列负面的影响,亟需受到规范。当前监管部门的政策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仍需进一步巩固和强化,以期还校园一片宁静。
关键词:校园;网络借贷;缘由;危害;对策
在2015年以前,国内“校园贷”乱象还未进入人们的视野,国内也鲜有学者对该现象进行研究,知网系统中关于“校园贷”的文献也是从2016年3月才开始迅猛增长。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人民群众生活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共同促进了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蚂蚁花呗、借呗、京东白条、金条等网络借贷方式已为大学生所熟知,各类网络借贷平台在校园铺天盖地的宣传广告表明校园网络借贷已“潜入寻常学生家”。
2016年3月,河南某高校学生郑某,冒用同学信息在多家校园网贷平台借贷,用于赌球,共欠下六十余万,最终选择以跳楼的方式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2017年4月福建某高校学生熊某某,疑因从事微商周转不灵而举债校园网络贷款平台,最终因无法偿还巨额债务而选择烧炭自杀。在搜索引擎同时输入“校园贷”和“悲剧”,充斥屏幕的“自杀”、“自缢”、“跳楼”、“逼死人”等刺激感官的字眼和词汇让人毛骨悚然。
一、校園贷遍地开花的缘由
(1)大学校园市场广阔,校园贷平台宣传攻势强劲,未受到应有的监管。根据2019年8月教育部发布的数据,2018年我国高等教育普通本专科招生数为七百九十多万,在校生规模高达两千八百多万。大学生群体接受新鲜事物的速度快,校园网络借贷也不例外。校园网络借贷的宣传和渗透可谓是无孔不入,线上加线下双渠道宣传无孔不入,可谓防不胜防。无论是处于好奇心理或是手误而点击了广告链接,都隐含着进一步了解的可能性和实际使用的风险。再加上前些年我国网络借贷行业准入门槛比较低,市场准入和行业配套制度、行业监管、投资者保护等处于缺位状态[1],校园网络借贷“野蛮生长”。
(2)自我意识变强,急于从依赖父母转变为脱离父母。在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和经济独立之前,他们的学习、生活、娱乐等开销都由父母或监护人包揽。除了部分富裕家庭外,绝大多数大学生获取资金的方式都是父母“定时定量供应”,在计划之外的特殊用款需求得向父母伸手额外要钱。在上大学前,父母或监护人在孩子身边或处在同一个城市,能够较为有效地监控孩子的花费情况。而对于不少离家在外的大学生而言,脱离父母、享受自由的心理使他们逐渐脱离了父母的监督和管控。
(3)银行等正规机构涉及校园的借贷业务受限,有借款需求的大学生转向门槛低、放款快、无需抵押的校园网络借贷。银行受理在校大学生信用卡申请业务在经历了一段时期的火热局面后,终因大学生群体较高的逾期还款、过度透支概率而冷却[2]。在正常的开销之外,大学生手头紧又而不愿向父母、同学朋友求助时,势必会寻求其他能解决燃眉之急的方法。铺天盖地的校园网络借贷平台广告很自然进入了大学生的视线,其标榜的无申请门槛、极速放款等种种优点很快套牢了学生们的心。
(4)安全意识不强,风险估计不足。除金融或法律等相关专业外,大多数大学生缺乏对网络借贷风险的全面认识,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在教育部、各省教育部门、共青团系统等机构的共同呼吁下,各高校都将防范校园不良网络借贷作为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要求学生工作队伍向在校大学生普及校园网络借贷的风险,并做好监控排查工作,及时处理涉校园网络借贷事件。但可惜的是,学生总以为这些事情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对安全教育置若罔闻,辜负了学校和老师的良苦用心。
(5)学生借贷隐蔽,发现难度大。之所以称这类平台为网络借贷,原因在于借贷行为只需在网络上操作完成。学生在电脑前或手机上简单操作就能完成借款业务,完全可以做到“神不知鬼不觉”,学生如若想刻意向其他人隐瞒,确实不易被发现。等到学生出现了还款逾期被网贷平台催款时,学生申请贷款时填写的家长、老师、同学、朋友等联系人收到催收人员的电话和信息骚扰时,学生的借款情况才能浮出水面。
二、校园贷的危害
(1)高额利率,喘不过气。各校园网络借贷平台宣称自己的借贷产品利率极低,专业知识缺乏、连日息、月息、年息都未必分得清的学生看到花里胡哨的宣传标语,容易轻信了这些危险的谎言。借贷平台增加服务费、保证金、逾期费用、滞纳金、罚息等收费项目,如若将这些收费项目计算到利率当中,得出的数值相当惊人,许多已超过最高人民法院对于民间借贷利率上限的规定。
(2)一人借贷,全家受难。大学生借贷发生逾期时,利滚利的计息方式使他们无力面对高筑的债台,而大学生家长被迫成为最后买单者[3]。在其自身无法解决财务问题的情况下,家长成为了“顺理成章”的替罪羔羊。“父债子还”在这完成了艰难的反转,“子债父还”走上历史舞台。不少落入校园贷陷阱的家庭掏空积蓄,“一夜回到解放前”。
(3)暴力催债,影响恶劣。在大学生借款到期后,网贷平台会通过信息和电话等方式联系借款人,催收欠款。遇到收款受阻的情况,网贷平台会诉诸暴力手段以达到催收目的。威胁电话与短信击溃大学生的心理防线,系统自动播出的骚扰电话与自动下发的各类骚扰信息使借贷人亲朋好友的手机陷入瘫痪状态,借贷学生的正常学习与生活受到全面影响,同时其人际关系也面临危机。
(4)恶性循环,越陷越深。学生意识到无法按时还清欠款,又无颜面告知家长亲人,只得硬着头皮继续从网贷平台借贷。而央行的征信体系未能实现大学生群体的全覆盖,不同网络借贷平台缺乏信息交流和共享机制,容易导致同一大学生在不同网络借贷平台多次借款的情况出现[4]。旧债未清又添新债,多个平台的负面影响叠加在一起,犹如滚雪球般一发不可收拾。
(5)生命凋亡,酿成悲剧。大学生在心智上还不够成熟,一旦涉及到不良校园网贷,在寻求解决办法时容易出现一意孤行、自我决断的现象。不愿意连累家人朋友、一人做事一人当的“英雄主义”情绪占据大脑。最终将终结贷款债务的希望寄托在同归于尽、一了百了的极端行为上,采取自残和自我灭亡的方式告别世界、告别可恶的校园贷。
三、防范校园网络借贷危害应采取的措施
(1)监管部门重拳出击,正规平台回归本位。网络借贷作为互联网时代应运而生的经济现象,还算是新鲜事物,国家行政部门未将其纳入有效的监督机制中,致使其逍遥法外、逐渐失控。从2015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委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起,到2016年10月银监会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网贷整治工作的通知》,再到2017年5月银监会、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叫停在校大学生网贷业务,校园网贷乱象的治理框架逐渐清晰,一系列政策措施落地实施。在治理不良校园贷的同时,也需要考虑到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坚持堵疏结合。探索银行业金融机构与高校合作长效机制,不断加大正规金融服务的供给,发挥校园金融服务主力军作用。
(2).网络借贷企业提高自律,为网络借贷褪黑洗白。一个行业要想获得长久的发展,就不能只注重眼前的利益。在网络借贷兴起的时期,多数企业只顾疯狂捞金而不顾社会责任,也因此使网络借贷成为了过街老鼠、遭人唾弃。但也有部分企业恪守法律法规和行业道德,为社会民众提供服务。无规矩不成方圆,自律要成为全行业的共识,才能促进行业的发展,以期改变网络借贷臭名昭著的现状,实现企业发展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3)大学生崇尚理性,筑牢防范风险的坚固根基。校园网络借贷之所以能在校园内流行,与大学生群体的使用有着直接的关系。大学生应将不健康的消费理念和方式摒弃,不为不良网络借贷的蔓延提供温床。在受到不良校园贷侵害时,也要理性应对,在生命至上的原则下,采取合法合理、有利于解决问题的方式处理贷后事宜,吃一堑能够长一智。
(4)校方加大教育力度,为学子保驾护航。学校在现有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力度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形式的创新和教育深度的拓展,力求将校园贷这一现象讲透讲清,优化教育的效果。细化学生参与校园贷案例的摸排,尽早介入,把控风险。另一方面,保证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设置和发放的各类奖助贷勤免补资金及时发放,充分关照弱势群体,不让这部分学生因生活拮据而转向校园网络借贷。
(5)家长不缺位,把握学生思想和行为动态。大学生诉诸校园网络借贷,归根结底是因为手头紧,家长在与孩子沟通時,应特别关心孩子的花销情况,避免因判断错误而导致孩子生活费不足等问题。此外,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性格养成及金钱观、价值观等观念形成具有极其重要的基础作用,家长应身体力行,将教育赋于日常活动之中,进行一以贯之的正确引导。
(6)社会给予关注,汇聚暖心正能量。网络借贷与校园的磨合带给人们的是刺心的阵痛,这也让网络借贷获得了社会更广泛的关注。人民群众的呼声与感受是最直接、最接地气的,校园网络借贷于你于我与他都紧密相关,只有全社会都以主人翁的心态去关心热点问题,才能凝聚成强大的合力,为推动社会问题的解决贡献智慧与方案。
四、结语
根据网贷之家发布的《2019年中国网络借贷行业年报》,2019年全年网贷行业成交量与2018年相比下降近一半,创近五年新低。网贷行业贷款余额同比下降了近四成。监管部门多次发声表示网贷平台整治仍将以出清为主要目标,引导平台退出和转型,正常运营平台数量不断下降[6]。监管部门高强度、大力度、高密度的监管和治理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从总体上大大降低了校园不良网络借贷的发生率。但由不良校园贷衍生出的相关社会和法律问题仍旧存在,福建省龙岩市公安局新罗分局近期就捣毁了一个以“注销校园贷账户”为由实施诈骗的窝点③。不良校园网络借贷危害巨大,在行政部门重拳出击的同时,也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大学生等共同努力,营造健康和谐的校园育人环境。
参考文献
[1] 失控的校园网贷 大学生欠贷自杀掀开校园网贷放贷、催收黑幕;立法与监管缺失致校园网贷陷阱重重[EB/OL].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6-03/28/content_628387.htm?div=0,2020-03-13.
[2] 厦门大二女生陷校园贷宾馆自杀 仅从一平台就借57万[EB/OL].http://www.mnw.cn/quanzhou/news/1669558.html,2020-03-13.
[3] 龙岩新罗警方捣毁一个“校园贷”诈骗窝点,抓获5人[EB/OL].http://www.mxrb.cn/news.html?aid=33421,2020-03-16.
[4] 曹辉.不良校园网贷的运作机理、侵权类型与分类治理[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37(01):120-128.
[5] 郑春梅,贾珊珊.国内外校园贷平台比较及规制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6(17):349-351.
[6] 闫瑾.昂贵的“校园贷”[N].北京商报.2016-03-21(B4).
[7] 黄志敏,熊纬辉.“校园贷”类P2P平台面临的风险隐患及监管对策[J].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16,30(03):17-22.
[8] 湖北银保监局.保持“四个态势”推进工作取得新成效[N].湖北日报.2019-09-12(11).
[9]最新丨2019年中国网络借贷行业年报:完整版[EB/OL].https://www.wdzj.com/news/yc/5568513.html,2020-03-14.
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厅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三全育人视角下‘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建设的耦合机制研究”的成果,项目编号:JAS19188。
作者简介:吴华华(1991- ),男,汉族,福建政和人,助教,文学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