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当前,社会就是一本打开的语文书

2020-06-08 10:36徐飞
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 2020年5期
关键词:武汉生命疫情

徐飞

寒假结束,学生的各项作业基本收齐,唯独“共抗疫情,守护生命”主题作品评选却有十多位学生未交。很可能是这些学生觉得这项作业可有可无,非必须完成。

我得赶紧补上一节课,一节关乎生命关怀、关乎公民意识的语文课。别林斯基说:“在活生生的现实里有很多美的事物,或者更确切地说,一切美的事物只能包括在活生生的现实里。”学习语文,就是培养对这个世界的深情。在疫情如此肆虐的情况下,如果一个学生只专注于自己的学习,我们教师就缺失了引导之责。

因疫情而延期开学,新学期的第一课只能在线上进行。我想用一节课,上完一本语文书,这本语文书一共六个单元主题:

第一单元:敬畏自然

第二单元:珍爱生命

第三单元:直面人性

第四单元:文化反思

第五单元:家国情怀

第六单元:独立思考

第一单元:敬畏自然

中国人爱吃野味,在全世界都是出名的。分析武汉华南海鲜市场,呈现了一幅地图,分析地形资料后让学生明白:虽然武汉周边不是荒无人烟的史前森林,但天然森林面积和人工绿化的合体覆盖已经达到40%之多,加之不像北方地带冰冷、略带南方的温热气息,更让这片天然氧吧成了野生动物聚集地。华南海鲜市场因而成为贩卖野生动物的场所。

其实,不管是可怕的病毒,还是携带病毒的野生动物,都比人类有着更漫长的历史和更坚韧的生命。在地球上,人类从来不是唯一的王者,只是生命进化链上渺小的一环。在宇宙中,一定存在着远比我们的智慧要高得多的生物。因为太阳系只有四十多亿年的历史,就演化出了有智慧的生物;而宇宙至少已有一百多亿年的历史了。可以推想,在那些比我们更古老的星系里,一定早就演化出了更高级的生物。这些生物的智慧是我们所无法比拟的。因此,我们不能狂妄自大,否则就会得到生命链条上其他物种的报复与惩罚。

其实,我们古人对自然一直心怀敬畏之心,很多民族都将动物当作图腾来敬祭。孟子曰:“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敬畏自然”应该成为一门伦理学。在人类与自然的相处中,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必须成为一种共识,一种品格,成为一种绝不可遗忘的集体记忆 。

第二单元:珍爱生命

我出示了当晚查到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最新数据:确诊79971例,疑似851例,死亡2873例,治愈41838例(此为3月1日定稿时疫情动态)。

我告诉孩子们,不要只关注数据,更要看到数据背后具体的活生生的“人”!我给他们看了王开岭《打捞悲剧中的“个”》的选段:

犹太裔汉学家舒衡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博物馆的光照之外》一文中认为,今天常说纳粹杀了六百万犹太人,日本兵在南京杀了三十万人,实际上以数字和术语的方式把大屠杀给抽象化了。他说:“抽象是记忆最疯狂的敌人。它杀死记忆,因为抽象鼓吹拉开距离并且常常赞许淡漠。而我们必须提醒自己牢记在心的是:大屠杀意味着的不是六百万这个数字,而是一个人,加一个人,再加一个人……只有这样,大屠杀的意义才是可以理         解的。”

我推荐了两部电影《流感》和《传染病》,这两部电影会让我们对灾难现场有更深切的感受,进而与受难者产生共情。如此我们不难体会,那些看似冰冷的数字,其实每一个背后都是温热的生命,重视灾难人群中的“个”,用心体会那一份疼痛,这对每个人来说都意义重大。它教会我们一种打量生活、对待同胞、判断事物的方法和价值观,这是我们认知生命的起点,也是一个生命对另一生命的最正常态度。

“珍爱生命”不应该只是空洞的口号,而应该成为切实的行动。在这次抗击疫情的行动中,四川省和海南省两位“医学博士省长”的科学防护举措有积极成效。我说:孩子们,将来或许你也会成为一位官员,当灾难降临时,希望你足够重视,依托科学与知识的力量,以人民为重,以生命     为重!

第三单元:直面人性

面对疫情之下医疗用品的短缺,有人高价回收二手口罩,奸商小作坊生产黑心假口罩,有的淘宝商家随便上架个写着“武汉爱心捐款”的商品,一天牟利800多万。

我们不要指责这些人,而要看看我们身边的人。很多人嘴上高喊着“武汉加油!”但只要一碰到身边有武汉人,就立马变脸,唯恐避之不及,甚至出现“悬赏”、驱逐武汉人的闹剧。

但也有这样的人:穿着防护服和尿不湿与病魔斗争的一线医生,丢下父母、爱人和孩子悄悄报名驰援武汉的救援队员,把五吨蔬菜免费从河南逆行运到湖北火神山医院工地的退伍军人……

疫情就是一面鏡子,它照出了人性的高贵与卑劣、伟岸与渺小。你会看到正直、坚强、无畏、忠诚和爱,也会看到恐惧、忧愁、沮丧、孤独和焦虑。这就是全部的人性。

请记住:什么是精致利己,什么是以身许国;什么是推波助澜,什么是力挽狂澜;什么是见利忘义,什么是公而忘私;什么是趁机而逃,什么是逆向而行。

第四单元:文化反思

在近期铺天盖地的抗击疫情相关报道中,有几则新闻深深打动了我:日本两批捐赠物资上分别写着“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出自《绣袈裟衣缘》,意思是,不同山川疆域,共享清风明月。唐代中日佛教交往密切,日本长屋亲王赠送大唐千件袈裟,在袈裟边缘绣上此诗,鉴真和尚深为感动,东渡弘扬佛法。“岂曰无衣,与子同裳”出自《诗经·秦风·无衣》,意思是,怎能说没有战衣,愿与你共穿战袍。在这些句子中,散发着古汉语的优美浪漫。我让学生们比较“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与“武汉加油!”“中国加油!”在表达上的区别,从而体会一种文化之美,古汉语之美。

同时,引导学生们思索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比如,李叔同的《送别》,该曲原出自一位美国作曲家的《梦见家和母亲》。日本音乐家犬童球溪为此填写《旅愁》发表,此时李叔同正东渡留学。李叔同几年后所填《送别》深受《旅愁》的影响。《送别》没有因为西洋音乐破坏中国的文化传统。相反,它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的文化。

第五单元:家国情怀

2003年,抗击非典,我们记住了他的名字——钟南山。

17年后,他担任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在抗击新冠肺炎的一线忙碌。这一年,他84岁。

我们记住了他的哽咽、他的眼泪,记住了他的那句:“武汉本来就是一座很英雄的城市。”

疫情当前,钟南山成为了全民英雄。但我认为,还有一类人也是英雄。他们是恪尽职守、心有大爱的普通人。你我他,都可以成为英雄。

我让学生们现场看了白岩松、水均益等人的《你的样子》朗诵视频。这段诗朗诵为所有人临摹了一幅奋斗群像:除钟南山院士外,还有除夕夜驰援武汉,几天后被口罩勒出印痕的军医刘丽;也有听到同行被感染而在电话中泣不成声、转身继续救治病人的武汉医生胡明;有到派出所留下一万元钱并附上纸条“给白衣天使加点儿油”的“东港环卫”……

这段朗诵让我禁不住泪湿眼眶。我相信,电脑前的学生也能感受到我的心情。

是的,我们国家的确有种种不如意,有些官员不作为、乱作为,有些机构形同虚设,有些制度有待完善。湖北红十字会、武汉红十字会与韩红的团队相比,让人无语;还有一问三不知的唐主任们、被封锁或删帖的信息……这就是生我养我的国家,她虽然不够完美,但作为她的儿女更需用自己的行动让她变得强盛和文明。做一个建设者,远比做一个破坏者来得更难,也更有价值!

孩子,希望你记住:今天社会为你遮风挡雨,明天你为国家撑起蓝天!

第六单元:独立思考

常说中国人是没有信仰的,这句话我信。一个人没有信仰,并不是他什么都不相信,而是变得随便什么都相信,并且相信得彻底而固执。

新冠肺炎感染初期,有8位武汉市民被称为“造谣者”,被武汉警方约谈调查。而随着疫情愈演愈烈,事情又有了反转:专家发声,说8人是可敬的,给予他们很高的评价,最高人民法院为武汉8名“造谣者”正名。当我们事后在指责武汉警方、指责新闻播报时,有没有想过,当初我们也曾四处播报这样的新闻?集体轻信是长期无脑教育和社会无理性的结果。罗素说:“人是轻信的动物,人必须相信一些什么。在没有好的理由可以相信的时候,人便满足于相信糟糕的理由。”

正如当下,已经牺牲的李文亮医生成为全民推崇的英雄式人物,被称为此次疫情的“吹哨人”。是的,我承认李文亮医生是值得敬佩的,但他只是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做预警,为这一小群人点亮,让他们注意防范。他的本意并非是为整个国家和人民去这样点亮,他没有为全民预警的思想,因为他也知道这样做有很大的风险,这种疫情消息,个人是不能发布的,所以他一再告诫大家不要外传。同时他也没有通过自己的渠道向医院领导反映……当然,我也能理解大家为什么如此支持李文亮医生,因为在他的身上看到了我们自己,爱身边的人,也有一点小怯懦。

其实最先发现不对劲的医生是张继先:

12月26日,张继先接诊时发现有不明病毒引起的肺炎患者,感到蹊跷。

12月27日,张继先向主管院长汇报,医院当即向江汉区疾控中心汇报。

12月28~29日,又增加了4名症状相同的病人,张继先立即又向医院报告。

12月29日下午,医院研究决定直接向省、市卫健委疾控处报告。

12月30日,武汉市卫健委就发了一个内部通报。

12月31日,武汉卫健委首次对外发布:武汉地区发现了病毒性肺炎。

第1个预警者就是张继先,她立大功了。2月6日,湖北省人社厅和省卫健委发布表彰决定,给予张继先同志记大功奖励。

其实,关于“吹哨人”之争,我主要是想从思辨的角度来挖掘这件事的语文价值。结论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独立思考的姿态。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加缪在一首诗中曾这样写道:“不要走在我后面,因为我可能不会引路;不要走在我前面,因为我可能不会跟随;请走在我的身边,做我的朋友。”孩子们,希望你们做我的“诤友”,有独立人格的人才能拥有真正的知己。

六个单元主题之外,我想到的单元主题还有科学精神、公民意识、规则完善……但有些是初一学生暂时不需要理解或许也无法理解的东西,我就删去了。

但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思考:在这场战“疫”中,“我”在哪?很多年后,在人类世界进程的史诗中,必然会有今天的一页。我希望到那时,我们今天的在场者都会有一段鲜活的回忆。比如,“戴口罩”“勤洗手”,虽然是细微之事,但祸患起于忽微。护防自己,提醒家人防护,也是对社会的积极贡献。比如,随时关注疫情发展态势,用作品传递爱与勇气。比如,“可以足不出户,不可闭目塞听”“整个世界,都与你息息相关”“你的样子,就是世界的样子”……

我用一小时和学生们读完一本书,有点仓促,只是希望学生们记住:

语文,能让你與整个世界,与一个真实的我,结结实实地拥抱!

(江苏省苏州中学附属苏州湾学校;215200)

猜你喜欢
武汉生命疫情
战疫情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武汉加油
决战武汉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