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雁
作文难教,恐怕是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但是,我们是否想过,作文既然难“教”,为什么不认真去“读”呢?这里的“读”,不是要把任务布置给学生,让他们再次沦陷到“读名著”和“读范文”的要求中,而是把任务布置给教师自己——真正用心地去读一下学生的作文。作为教师应该仔细思考:学生想表达什么?表达方式存在什么问题?我们的思想离他们到底有多远?教师有时需要从常规中跳出,在“教师”和“读者”的身份之间做一次华丽的转身。
“教”本身是有方向性的。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往往会以自身的认知能力去审视学生的作文,不论教师在师生间的距离上做了怎样的心理建设和铺垫,也不论教师是否觉得已经将自己降低到了足够低的程度,有一个事实始终存在:你的思想还是属于你。一个成人的思想再怎么主动弱化,也依然是虚拟的。其实,仔细想想我们在学生时代是如何写作的,翻一翻以前写的文章,或许能让我们对认知学生的实际能力产生一些更为切近的感受,而这些感受,应是我们能够真正地把对写作的认识降到最接近学生认知程度的基础。我们一厢情愿地希望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看似合理,其实不然。我们必须面对大部分学生的写作能力是有缺陷的这一事实,只有确实接受了这样的事实,才能正确面对这一事实中的各种问题,做好对症下药的工作。
读学生文章的时候,我们应该更多地从文章体现出的事实层面去解读他们的思想,以及文章的形式。从情感上讲,教师需要强化代入感。既然我们能够在理解唐诗宋词的时候跨越时空,收集大量的背景材料,进而去接近那个时代、那个人的思想,可以把简短文字中蕴含的那些细腻的情感揣摩得十分透彻,那么,在审视学生的情感世界究竟是怎样的状态时,我们也应该这样“知人论世”地去做。我们可以借助与学生亦师亦友的身份,去做些“采风”“采样”工作,收集他们言行中的细节,便于我们在学生那些“风轻云淡”的描述中,感受他们激荡的思绪;便于在他们的“为赋新词强说愁”中,体会他们潜藏于文字间的刻骨 铭心。
体味文字背后情愫的同时,我们还需要帮他们在具体的语言运用上,进行一些逻辑的梳理和贯通,给予他们最实用、最易接受的修改,这也是学生真正渴望得到的建议。如果学生从未接受过这样足够切近的、务实的、基于他们具体情况的习作修改,极易导致他们产生自己可能无可救药,写作的山峰高不可攀的想法。所以教师最重要的是保护学生心中对写作最原初的兴趣。
梳理我们的日常写作教学,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一开始,学生是把自己的真情放在作文中呈现给教师的,但因为教师的漠视,或者随意的修正,并要求学生严格按照规定的思路去做,让学生写教师想看的感情,表达教师认为应该表达的主题,用教师觉得好的方式,导致学生的作文在教师定的标准里变成了四不像,让学生真实的情感在批评中变得体无完肤,学生由此失去了再次吐露心声的勇气、继续提笔创作的愿望,甚至失去了对老师最基本的信任。这或许是写作教学中最大的杀手,因为它直接导致了学生对写作的疏远,树起了师生之间的壁垒。
对于行文结构的教学,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比较达成共识。关于文章结构的多样性,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常会提到,对不同的结构模式,我們一般也是带着欣赏的眼光去分析的,但在面对学生的作文时,我们却总是按照自己设定的规则让学生往模式里套,这本身就是违背创作规律和原则的,是对学生个体思想和情感的漠视。但因为教师给自己的这套做法打上了能考高分的标签,所以学生不得不选择放弃自我和初心,这对长远的写作教学和学生文学思维的健康发展而言,是极为不利的。更不用说,在如今强调综合素质和实践运用能力的高考理念和形势中,学生生搬硬套教师的模式,僵化地应对高考作文题目,缺乏灵活性和思想深度的表达,无法真正取得高分。在行文结构教学中,对学生作文结构的认同态度是非常重要的,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必然建立在其自己的逻辑之上。初读的时候我们也许感觉不出来,甚至觉得不太合理,这个时候,我们首先要对其结构基础进行梳理,找出思路的合理性,进而提出恰当的建议,帮助他们进行自身能力范围内的调整,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看到变化,看到修改后好在哪里,这样学生更容易产生接受修改意见的主动意愿,能更主动地调整自己的惯性思维。这才是写作教学的好的方式,而不是对所有习作都进行毫无个性的“一刀切”修改。
很多学生在文章主题的处理上,还达不到我们想要的“更高的要求”,但这不是创作者本身的问题,年纪尚小、生活环境单纯、缺少生活阅历等诸多因素导致学生缺乏对社会问题的深刻认识和思考。很多教师觉得学生想问题太简单、没有高度,其实是我们过高估计了他们应该达到的高度。“判断一个孩子是否健康,就看他是否拥有符合年龄的单纯。”学生的“幼稚”“肤浅”,不是一种错误,而是正常的身心发展规律。很多作文里那些“小大人”式的不相称的论调,往往是教师刻意训练出来的,或者是父母觉得这样好,学生就努力这样写。因此,在写作主题的引导上,我们首先要帮助学生解决各种素材关联的问题,复杂的素材的联系,要有效、有度,自然生动,符合逻辑。我们要帮助学生打开视野,让他们学会在事物之间总结本质,看清事实,进行有深度的联系,建立全局观念。教师不要一味站在制高点上喊话,那样做是无济于事的,即便你的视角再广阔,终究是你个人的思维方式,其局限性和狭隘性不言而喻。《资治通鉴》有云:“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教师切勿盲目相信一家之言,切勿被自己多年已有的写作和阅读经验所束缚。我们要以足够开放的态度去面对学生的习作,要保持“无知”的探索的初心,放弃为学生制作各种僵化的预设,让学生在接受修改意见的过程中真正有抓手,有实际操作性,这样训练出来的文章,才不会只是生硬的拔高,而是具有了力度和深度。
站在新课程改革的角度去看,我们知道,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是学生评价改革的核心。既然是发展性评价,那就一定要注重过程和生成性,注重个体差异和具体特点。学生的认知与表达本身,就是一个个体输入和输出的过程,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教师给予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以及充分、恳切的鼓励,这才是对学生有效的帮助。每个学生都有不同于他人的先天素质和后天环境,都有各自的爱好、长处和不足,这使得每一个学生发展的速度和轨迹都会不同,有的人少年天才,有的人大器晚成。所以,学生写出来的文章,是不可能达到某个同一的绝对高度的,这是我们必须承认的事实。如此就需要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一些互相理解和认同,多一些沟通和探讨,在“协商”的环境中进行彼此的修正,以此促进习作反思,完善写作行为,这也是笔者强调写作教学需要在“认同”上再下点功夫的原因所在。希望教师在这种“认同”与“互动”中,与学生实现教学相长,保持宽容、开放、求实、严谨的态度,共同开辟写作教学的新路。
(云南省临沧市民族中学;67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