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起将
【摘要】目的 探析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用化痰祛瘀通脉汤(自拟)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本院2016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60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按照双盲法分组标准均分成参照组和试验组,参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试验组在参照组治疗前提下采用自拟化痰祛瘀通脉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参照组总疗效为80.00%,试验组总疗效为9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431,P<0.05)。结论 化痰祛瘀通脉汤(自拟)用于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化痰祛瘀通脉汤;治疗效果;冠心病
【中图分类号】R28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5..02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是由冠脉狭窄或者阻塞,导致心肌缺氧缺血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1],患者临床症状主要为心绞痛发作次数增加和症状持续加重,若不及时治疗,将会引起心肌梗死或猝死。以往临床常单用西药治疗此病,短期效果明显,但长期疗效欠佳,若持续使用,还可能影响到患者的肝、肾功能。中医药以其独具特色的医理基础和长期的实践经验,为上述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方向。现对本院60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用两种用药方案治疗的临床可行性,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纳入的2016年2月~2019年2月60例患者均证实患有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样本入选起止时间为,均分成两组,参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38~77岁,平均(55.26±10.47)岁;病程2~11年,平均(6.23±3.14)年。试验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39~76岁,平均(55.31±10.84)岁;病程2~10年,平均(6.56±3.28)年。两组性别、年龄及病程等资料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研究指征相符。
1.2 方法
参照组单纯采用西医治疗,即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次/d,100 mg/次;口服单硝酸异山梨酯片,2次/d,20 mg/次;口服盐酸地尔硫卓缓释胶囊,2次/d,90 mg/次。
试验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采用中医治疗,选用自拟化痰祛瘀通脉汤,方剂组成:瓜萎15 g,薤白9 g,桂枝10 g,山药10 g,丹参9 g,桃仁10 g,枳实9 g,半夏12 g,陈皮10 g,赤芍10 g。上述药物混合后,加清水煎煮,取药汁200 mL,指导患者早晚服用,2次/d,100 mL/次。
两组治疗时间均为四周。
1.3 评价指标
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评估疗效,显效:临床症状消失,心电图检查提示复常;有效;临床症状有所减轻,且心电图改善明显;无效;临床症状未见改善,心电图检查仍提示异常,或病情加重。(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总疗效。
1.4 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 20.0对研究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x2 检验,P<0.05提示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两组总疗效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自拟化痰祛瘀通脉汤中的薤白、瓜萎属君药,能起到通阳散结和化痰开胸之功效;桃仁、枳实、半夏与丹参属臣药,其中桃仁祛瘀活血,枳实消积散痞,半夏化痰散结,丹参化瘀活血,四药联用,既能降低血液黏度,又可阻止血小板聚集,改善心肌供血;桂枝通阳化气、温经通脉;赤芍活血散瘀、清热凉血;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诸药合用,能起到化瘀活血、加速血液循环、改善心绞痛症状以及维持心电图正常等作用。在本次研究中,参照组仅接受西医治疗,而试验组在西医治疗的同时联合中医治疗,结果发现,试验组总疗效为97.50%,与参照组的80.00%对比更高,说明自拟化痰祛瘀通脉汤在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能提高治疗效果,促进康复。张进[3]研究中对50例不稳定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西药联合自拟化痰祛瘀通脉汤治疗,总疗效为96%,与本次研究中的试验组总疗效相当。
总而言之,在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治疗中采用自拟化痰祛瘀通脉汤效果可靠,适合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郭 亮.自拟化痰祛瘀通脉汤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应用评价[J].中国当代医药,2019,26(07):180-182.
[2] 郑金发,欧松利.自拟化痰祛瘀通脉湯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8(21):44-45.
[3] 张 进.自拟化痰祛瘀通脉汤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对血脂、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8,31(13):1926-1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