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农时两不误 各地“别样春耕”引发积极关注

2020-06-08 15:48
农业工程技术·农业信息化 2020年3期
关键词:农时春耕农资

2月春耕时节正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关键期。党中央、国务院对全国春季农业生产作出重要部署,有关部门有力有序推进春耕备耕,“防疫农时两不误”的积极态势引发舆论持续关注。《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媒体发出大量的“见闻”“特写”“侧记”,对各地春耕一线进行多角度报道。微博中,“@新华网”“@澎湃新闻”等通过直播、视频等方式,动态展示田间地头的勃勃生机,播放量共计345万次;“全国多地开启春耕备耕工作”“春耕进行时”“春天里的中国”等微话题的阅读量共计3562万次。此外,华中农业大学向返乡师生发出倡议“亮明身份,就地下田,科学帮扶春耕”,引发广大师生和校友的热烈响应,微博相关微话题阅读量达1.3亿次,点赞量15万余次。舆论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春耕生产与往年不一样,但广袤大地上的生机照常唤起,抢抓农时、人勤春早的景象令人振奋。

从关注情况看,热点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4方面。1.政策保障“组合拳”广受肯定,非常举措激发信心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对抓好春季农业生产做出重要指示批示,农业农村部、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在动员农民分类分区开展春耕、推动农资生产企业复工复产、保障农资运输畅通、稳定稻谷最低收购价等方面精准施策。同时,各地也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如开辟农资运输“绿色通道”、开展农户“点对点”服务、推出“抗疫助农”专项贷款、启动农业支持保护补贴等。媒体由此发出了 “浙江三联三送三落实活动”“湖南实施七大举措”“广西采取九条措施”等报道。舆论称春季农业生产迎来多重政策利好,对上下合力推进春耕生产、稳定经济社会大局表示支持。2.线上农业生产服务成为新潮流,“网上春耕”“云备耕”变热词。受疫情影响,线上农业生产服务加速应用,被舆论称为今年春耕的“一大亮点”。各地充分利用新媒体对春耕生产和疫情防控进行远程技术指导、开展农用物资购销,“中国农技推广APP”“农业生产微信群”“线上农业管家”等创新实践大量涌现。媒体对此集中报道,“网上春耕”“云备耕”“线上春管”等成为标题中的高频词。舆论称,“无接触种地”“专家在线看田”“远程代购”等成为今年春耕春管新潮流,确保了广大农户不误农时,让春耕备耕更有底气。3.高效农机成主力军,“以车代人”受期待。春耕期间,各地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升,自动播种、农田轨道运输、无人机作业等先进技术全面推广,农机合作社从种到收全程“托管”服务也进一步完善。农机作业有力缓解了人员流通不便带来的问题,被舆论称为疫情下的春耕“新战法”。有媒体说,“备足农机,心里不慌”已成为今年春耕期间不少农业从业者的心声。同时,智慧农机在春耕中的精彩表现也广泛吸睛。舆论指出,“以车代人”的春耕透着“科技范”,现代化农机的主力军作用愈加凸显,期待出台更多优惠的农机补贴政策,让机械化赋予土地更广阔的发展空间。4.局部地区农资运输受阻等问题不容忽视。从网民留言看,部分地区“堵路防疫”引发的“农资运不进、农产品运不出”、通行证难办等问题反映较为集中。媒体指出,国家发文力保农资运输,切中当下农业生产者的痛处和心声,各地务必贯彻落实,尽快拿出行之有效的办法。2月27日,《经济参考报》援引多省份350个农业经营主体的问卷调查数据,指出疫情影响了生产物资供应路、农副产品销售路和农业资金循环路,呼吁建立防疫背景下的“三农”领域恢复生产应急机制,帮助经营主体渡过疫情影响难关。

总体看,全国春季农业生产引发积极舆论反响。新华社发出了“意义不一般”“难题不一般”“措施不一般”的评价,“春耕新事儿多”“春耕备耕开局良好”等成为主流表达。有舆论说,无论是去年农业生产实绩,还是今年年初气候条件,当前农业生产有着较为有利的基础,但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风险不能低估,要对症治理,特别是保障交通运输正常化。还有舆论说,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穩住农业,疫情给农业生产带来一些新难题,但办法总比困难多,各地惜时节、保供给、畅流通,政策东风与技术创新齐头并进,以高质量发展为底色的“别样春耕图”正在乡村田野上精心描绘。

猜你喜欢
农时春耕农资
清明节气的形成及农时功用
做好春耕备耕 保障粮食安全——各地春耕备耕动态
农事催人忙 不负农时好时光
“春耕始万物生”春耕备耕正当时
不误农时打好冬小麦春管“第一仗”
送农资增收致富添助力
春耕备耕正当时
春耕备肥用肥 你准备好了吗?
农时七绝五律诗词(一)
农资人,你是否看见鱼在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