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靖 郭黎
随着“春耕春播”在全国陆续展开,为科学指导疫情之下的农业生产,帮助各级有关部门在作物病虫害防治當中精准施策,确保今年粮食生产安全稳收。3月21日,中科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黄文江研究员、董莹莹副研究员领导的作物病虫害遥感监测预警研究团队及时发布了《全国作物病虫害遥感监测与预测报告》。
记者从中科院植被定量遥感研究团队官方平台了解到,全国小麦主要病虫害遥感监测预警结果显示:今年小麦条锈病、纹枯病、赤霉病、蚜虫将呈重发态势,预计发生面积约2.4亿亩。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原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综合利用国内高分(GF)系列、环境(HJ)系列等,以及美国MODIS和Landsat TM、欧盟Sentinel系列等卫星遥感数据,结合全国气象数据和调查数据,依托自主研发的作物病虫害遥感监测与预警系统,开展全国主要作物主要病虫害遥感监测与预警,并定期在线发布病虫遥感专题图和科学报告。
2019年冬季小麦主产区气温高于往年同期,有利于病虫害的越冬繁殖。2020年春季华北大部麦区气温偏高,江汉、江淮和黄淮等麦区降水偏多,为小麦条锈病、纹枯病、赤霉病、蚜虫的扩散流行提供了有利条件。通过融合遥感、气象等多源数据和病虫害模型,研究结果表明,2020年全国小麦主产区病虫害预期总体呈重发态势,小麦条锈病(Puccinia striiformis)、纹枯病(Rhizotonia cerealis)、赤霉病(Fusarium graminearum)、蚜虫(Sitobion avenae & Rhopalosiphum padi)预计累计发生面积约2.4亿亩。其中,受菌源充足及有利天气等因素影响,小麦条锈病和赤霉病监测预警结果显示总体偏重发生。主要病虫害的空间分布情况和发生面积具体监测预警结果如下。
记者获悉,国内外近30位专家和60多位科研人员为此报告的完成提供了监测预警指导和详细数据支持。此项报告还分别获得了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害遥感监测预警与防控技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地球资源环境动态监测技术”课题“遥感立体协同观测与地表要素高精度反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中国科学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STS)重点项目,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等提供的项目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