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莉
【摘要】目的 了解老年脑梗死患者护理服务模式分析与效果。方法 纳入我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4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组,常规护理模式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针对性护理服务模式组实施针对性护理服务模式。比较两组满意程度;神经功能、自理生活能力水平改善的时间、住院的时间;护理前后脑梗死患者负面情绪和神经功能、自理生活能力水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针对性护理服务模式组相关指标比常规护理模式组更好,P<0.05。结论 脑梗死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服务模式进行脑梗死患者管理效果理想,可以改善神经功能、提高自理生活能力水平,缩短住院时间。
【关键词】脑梗死老年脑梗死患者;护理服务模式;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1..02
多数脑梗死患者存在较高的致残率,为了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需要给予脑梗死患者有效护理,可尝试借助针对性护理服务模式 [1]。本研究分析了老年脑梗死患者护理服务模式分析与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我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4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组,针对性护理服务模式组男12例,女8例。年龄60~76岁,平均年龄(66.21±4.67)岁。体重43~77 kg,平均(53.33±6.72)kg;脑梗死发病时间1~18 h,平均(6.95±1.05)h。常规护理模式组男13例,女7例。年龄60~75岁,平均年龄(65.21±4.61)岁。体重46~74 kg,平均(53.11±6.45)kg;脑梗死发病时间1~18 h,平均(6.92±1.01)h。两组一般资料P>0.05。
1.2 方法
常规护理模式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针对性护理服务模式组实施针对性护理服务模式。(1)增强护患沟通。护士要与脑梗死患者进行一对一沟通,针对脑梗死患者表现出的焦虑等焦虑情绪进行疏导,用温柔的语气和真诚的态度鼓励脑梗死患者勇于面对治疗。了解脑梗死患者的内心需要,增进护患之间的距离,减少脑梗死患者的紧张、恐惧等情绪。提升脑梗死患者的家庭支持,叮嘱家属多关心脑梗死患者,使脑梗死患者树立积极的治疗心态。(2)饮食护理:根据医生的建议,脑梗死患者应留置胃管进行鼻饲,喂食速度不宜过快,主要是低脂,低盐,高维生素、高蛋白的流食,尽量少吃多餐,每次摄入量最好不要超过200毫升。对于需要长时间卧床休息的脑梗死患者,每天应多吃蔬菜和水果等粗纤维食物以避免便秘,并在进食和饮水时采用半躺卧姿势,预防窒息。(3)心理支持。针对脑梗死患者提出的康复问题,护士要用专业性语言耐心解答。护士要叮嘱家属时刻关注脑梗死患者情绪变化,让家属多关心脑梗死患者,多与脑梗死患者沟通,在交谈期间以轻松的话题为主,避免刺激脑梗死患者,保持脑梗死患者情绪稳定。选择看电视,聆听音乐等方式,分散脑梗死患者的注意力。(4)早期康复训练;包括语言,运动和协调能力。在早期,鼓励脑梗死患者使用卡片、笔、纸张、手势、图片等以简单的方式与护理人员进行交流。尝试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以便老年人可以使用“是”“不”或点头并摇头回答,以激发脑梗死患者的积极性和信心。动员脑梗死患者的家人和朋友与脑梗死患者沟通以促进语言功能的恢复。对于患有偏瘫脑梗死患者,关节的被动运动始于康复的早期阶段。鼓励和促使脑梗死患者早日起床并练习走路,并逐渐提高脑梗死患者的机体平衡性。
1.3 指标
比较两组满意程度;神经功能、自理生活能力水平改善的时间、住院的时间;护理前后脑梗死患者负面情绪和神经功能、自理生活能力水平;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SPSS 25.0软件处理数据,进行t、x2检验,P<0.05為差异显著。
2 结 果
2.1 满意程度
针对性护理服务模式组对比常规护理模式组满意程度更高,P<0.05。其中,针对性护理服务模式组满意度是100%,而常规护理模式组的满意度是80%。
2.2 护理前后脑梗死患者负面情绪和神经功能、自理生活能力水平
护理前,针对性护理服务模式组焦虑SAS评分60.80±7.21,抑郁SDS评分68.11±7.51,神经功能评分23.21±2.68,自理生活能力68.31±2.58;常规护理模式组焦虑SAS评分60.56±7.07,抑郁SDS评分68.56±7.89,神经功能评分23.61±2.21,自理生活能力68.26±2.01。护理前两组脑梗死患者负面情绪和神经功能、自理生活能力水平接近,P>0.05。
护理后,针对性护理服务模式组焦虑SAS评分24.01±2.21,抑郁SDS评分23.56±2.11,神经功能评分10.74±2.12,自理生活能力94.72±4.11;常规护理模式组焦虑SAS评分36.35±2.77,抑郁SDS评分37.62±2.88,神经功能评分15.78±2.79,自理生活能力80.11±4.24。护理后针对性护理服务模式组脑梗死患者负面情绪和神经功能、自理生活能力水平的改善幅度更大,P<0.05。
2.3 神经功能、自理生活能力水平改善的时间、住院的时间
针对性护理服务模式组神经功能、自理生活能力水平改善的时间、住院的时间更好,P<0.05,针对性护理服务模式组神经功能、自理生活能力水平改善的时间、住院的时间是7.21±1.21天和8.57±2.21天、11.21±2.21天。而常规护理模式组神经功能、自理生活能力水平改善的时间、住院的时间是10.21±1.82天和13.52±2.26天、15.79±2.79天。见表2。
2.4 并发症发生率
针对性护理服务模式组并发症发生率0例,常规护理模式组有5例,P<0.05。
3 讨 论
脑梗死患者病程长,并发症多,死亡率和复发率高,给脑梗死患者家庭带来沉重负担[2]。此外,由于老年人身体状况不佳,意识不清,运动障碍,对护理工作构成了巨大挑战。因此,加强医务人员的服务意识,开展针对性服务是十分迫切的。针对性的护理服务提供从脑梗死患者入院到出院的全面,个性化和专业化的服务,以满足脑梗死患者的基本需求,是深化护理服务的有效途径。对于老年脑梗死患者,提供针对性护理服务,提供临床护理服务,实施护理工作各方面的针对性护理服务,对脑梗死患者病情快速恢复,改善脑梗死患者预后,提高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起着重要作用。在脑梗死患者中应用针对性护理,其主要目的是充分尊重脑梗死患者[3],在护理过程中关注脑梗死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针对性疏导,并关注患者的早期康复训练,使脑梗死患者在护理和治疗过程中保持舒适愉悦,减轻不良情绪对脑梗死患者造成的影响,有效促进病人的康复。总之,针对性护理服务的实施为老年脑梗死患者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改变了护理管理模式和针对性心理干预措施,提高了老年脑梗死患者的自理能力和护理的满意度。
本研究常规护理模式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针对性护理服务模式组实施针对性护理服务模式。结果显示,针对性护理服务模式组满意程度、脑梗死患者负面情绪和神经功能等相关指标比常规护理模式组更好,P<0.05。综上所述,脑梗死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服务模式进行脑梗死患者管理效果理想,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神经功能、提高自理生活能力水平,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邵慧珺,高 菲,王 露.优质护理在提高老年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9(13):228.
[2] 张炜琦.实施多样化健康指导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的护理效果[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9,26(05):146-148.
[3] 金晓英,熊合明.老年脑梗死患者实施康复护理的方式及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10):146-147.
本文编辑:董 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