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宝成
【摘要】目的 研究替格瑞洛抗血小板治疗对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凝血功能及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我院于2017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78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n=39)和对照组(n=39),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采取替格瑞洛抗血小板治疗,研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PCI术后凝血功能及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各项指标比较,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采取替格瑞洛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替格瑞洛;抗血小板;凝血功能;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5..02
冠心病属临床常见疾病,病因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发管腔狭窄阻塞,患者普遍心肌缺氧缺血[1]。冠心病的致病因素包括心理因素、高血糖、高血脂、肥胖、高血压、不健康饮食习惯等,主要临床症状为血压异常、心绞痛、胸痛等,具有较高的致死率。临床治疗冠心病主要采取PCI手术治疗,为降低治疗期间心血管意外事件的发生率,需配合使用各类药物治疗,本次研究以我院收治的78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替格瑞洛抗血小板治疗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于2017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78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病例单双号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数量均为39例,研究组患者中男22例,女17例,年龄39~76岁,平均(58.77±5.42)岁,对照组患者中男21例,女18例,年龄37~75岁,平均(58.71±5.3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年龄、性别)具有统计学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药物治疗,PCI术前采取口服阿司匹林100 mg,每日服用1次,PCI术后口服氯吡格雷300 mg,每日服用1次,病情稳定后每日服用剂量调整为75 mg,每日服用1次,持续服药时间为1年。
研究组患者采取替格瑞洛抗血小板治疗,PCI术前口服替格瑞洛180 mg,PCI术后剂量调整为90 mg,每日服用两次,持续服药时间为1年。
1.3 评价标准
清晨空腹状态下抽取患者静脉血3 mL,抗凝离心并统计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主要包括血小板凝集率(PAg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bg),利用多普勒超声冠脉造影评估两组患者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主要指标为循环抵抗指数(IMR)、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FR)。
1.4 统计学方法
凝血功能指标、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指标使用x±s表示,检验方法为t检验,数据分析比较使用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 22.0,P<0.05表明统计学分析具有实际意义。
2 结 果
2.1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PCI术后凝血功能
凝血功能各项指标比较,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對比分析两组患者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
冠状动脉微循环功指标比较,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 论
冠心病临床发病率较高,主要发病机理为体内冠状动脉斑块破裂导致血小板于冠状动脉内部聚集,引发冠状动闭塞及血栓,血供量降低引发病变发生,临床治疗冠心病需恢复心肌血液灌注。现阶段,临床治疗冠心病主要采用PCI手术治疗,该术式可将狭窄、闭塞的冠状动脉开通,有效缓解心肌缺血。手术过程属人体外源性打击,原位血栓及栓子脱落均会导致人体微循环受到不良影响,为此需配合药物治疗[2]。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采取替格瑞洛抗血小板治疗的研究组患者冠状动脉微循环、凝血功能均优于对照组。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等常规药物具有抗血小板功效,临床效果不显著。替格瑞洛属临床常用受体拮抗剂,代谢产物及药物本身均具有较高的活性,药物起效速度快,无效肝脏参与代谢激活,可有效降低心血管死亡及心肌梗死的发病率。P2Y12受体可与替格瑞洛特异性结合,受体构想不会在药物作用下发生永久性不可逆改变,患者停药后血小板聚集功能恢复正常,对预后效果的提升作用显著。另外,替格瑞洛对人体产生副作用较小,服药后代谢产物可随粪便排出,药物疗效及安全性均能够得到保障,对于修复冠心病患者心肌具有显著作用。
由此可知,替格瑞洛抗血小板治疗对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凝血功能及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改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同时本次研究选取样本数量不足,缺乏同类医疗机构数据对比分析,替格瑞洛抗血小板治疗对冠心病患者PCI术后的影响尚需进一步研究分析。
参考文献
[1] 许小林,陈海萍,黄小鹰,等.替格瑞洛与氢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的效果比较[J].中国当代医药,2019,26(13):168-170.
[2] 李国斌,蒋 颍,刘冰洁,等.冠心病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的抗栓治疗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9,40(01):117-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