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华
从字面上理解,论资排辈与以事择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而恰恰都是说的用人问题。它们之间又有着本质的不同,所反映的是两种不同的用人理念和导向。论资排辈是靠资历、凭年限用人。以事择人则是以事业需要、岗位需要,论能力、凭实绩,看谁更合适。孰是孰非,不言自明。无须赘言,一目了然。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对干部和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调要健全党管干部、选贤任能制度,“把提高治理能力作为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的重大任务”,“把制度执行力和治理能力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进一步丰富了任人唯贤和干部履职能力等方面的内涵。各级党组织要认真学习《决定》,深刻领会全会精神,把这些要求不折不扣地贯彻到干部选拔任用中去。
干部选拔任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具有鲜明的导向性。选什么人、用什么人就是一个风向标,用好一个人,可以调动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用得让大家服气,可以提振干部队伍的信心。反之,用错一个人,就会影响一大片,搞得大家垂头丧气,失去信心。应该说,通过各级党组织的努力,坚持从事业出发,任人唯贤,打破论资排辈,干部队伍建设取得了不小的进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严治党、整风肃纪,干部队伍出现了新的气象。但还应当看到,长期形成的思维习惯、一些潜规则仍然存在,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的迁就照顾、论资排辈现象没有得到彻底根除。虽然制度都有了,要求也很明确,但到了真正使用干部的时候,一些领导干部执行原则不坚决,总是不能完全做到以事业为重用人,常常以干部工作复杂为借口,强调不能简单化,过多地考虑历史因素、实际情况,总是以干部没有功劳有苦劳,不能虧待每一名干部为由,让一些工作平庸、素质不高、能力不强,靠熬年头、不作为的干部得到重用。这些干部一旦走上了领导岗位,有的既不能干事,又不会干事,不敢干事,占着位置,让那些能力强、素质好的同志被压制,最终贻误的是党的事业。用干部不是做人情,也不是给人送好处,不是人人都该有份儿。能者上,庸者下,这是我们党一直坚持的干部政策导向。如果把用干部当成一种待遇,就会把严肃的干部工作庸俗化了。作为干部本人,绝不允许向组织伸手要官,跟组织讲条件,讨价还价,组织从来不欠个人的,个人必须服从组织安排,这是党的基本规矩,也是每一位党员干部应该无条件做到的。
从论资排辈到以事择人、实现人岗相适,这是很大的进步。以事择人就是从党的事业发展需要选人用人,打破论资排辈,谁最合适用谁。怎么知道谁最合适,做到人岗相适?这就要让制度来选人,通过党组织全面的考察评价,作出综合评估。看干部的政治素质、实际能力和平时的表现等,与相应的岗位是否相匹配,这需要长期的跟踪考察和掌握,要通过干部所做的实绩来检验。既要看干部的工作态度,又要看现实表现;既要看平时情况,又要看在面对复杂局面时的担当;既要看干了什么,又要看干的最终效果。用干部不是凭某个领导个人的好恶,也不是凭印象、拍脑袋,而是靠科学的识人用人机制、严密的组织程序,经过长期的跟踪,把最优秀的人选放到最合适的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