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明确了新型基础设施的范围。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信息基础设施,二是融合基础设施,三是创新基础设施。从融合基础设施看,助推转型升级的作用日益凸显,智慧城市建设路径更加清晰,信息技术积极赋能城市精细化管理。可以看出,智慧城市建设被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在此背景下,让我们一起看看城市云是如何赋能数字经濟未来,曙光又是如何助力智慧城市发展,将城市数字化带上新台阶的。
政府倡导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完善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要素,呈现出以“新基建”为代表的时代机遇。在安全保障的前提下,云和大数据帮助城市提振社会和产业复苏,呈现出后疫情时代新的发展命题和挑战。一场以“科技创新”为出发点,以“经济复苏”为目标的数字化转型浪潮,即将蔓延开来。
面对“新基建”,我们需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基建需要升级,“新基建”以其拉动经济发展、推进科技创新、推动产业转型(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作用优势,恰逢其时地出现了。面对“新基建”,我们要着眼长期,适当超前,努力向绿色节能的方向发展,一方面充分发挥社会资本的主体作用,另一方面,政府合理规划和引导,防止“风口”下重复建设,加强信息安全建设。
“基”不可失 曙光布局大数据中心
“新基建”提出的大数据中心是对传统数据中心的丰富和升级。大数据中心可以划分为三个层面的构成,分别是数据中心(EDC、 IDC)、云计算平台、大数据平台和数据应用。这三个层面分别有其独特的技术趋势和特点: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将向着标准化、模块化、高密度、绿色节能的方向发展;云计算平台将进一步发展以云计算架构为支撑的信息资源使用与管理模式和灵活的系统可伸缩能力;大数据平台和数据应用将呈现出更优化的自动化运维、支持分布式部署、高效的统一调配和协同能力。
可以说,数据中心、大数据中心是数字“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他“新基建” 的基础支撑。另外,大数据中心能够对产业链上游形成有效需求,为下游提供丰富服务,是推动数字化转型的基础设施和重要驱动力,能够提升企业创新能力、降低成本、提升效率。
针对上述大数据中心的三个构成层面,曙光分别建立了绿色节能数据中心、曙光云平台和曙光大数据平台,覆盖了政府大数据、科学大数据、安全大数据、工业大数据等行业应用,为大数据中心建设投资过程中产业主权缺失、核心技术待突破,完整的自主产业链未形成、低端重复建设等痛点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向。
厚“基”薄发 曙光云十年演进
城市的不断发展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瓶颈、交通堵塞、城乡发展不协调、城市安防等问题的严峻挑战,而“新基建”所附带的吸引高端资源、孕育新产业链、科技成为基本要素、催生新型产业等显著优势,将赋能城市建设精细化管理,助推智慧城市的发展。作为城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曙光对“城市云”做出了如下解读:“城市云”是城市的新型基础设施,全域统筹和优化基础资源、信息资源、服务资源和产业资源,面向政府、企业和公众提供综合信息服务,提升居民生活体验、城市治理水平、公共服务能力,支撑并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模式创新。
曙光“城市云”历经从2009年到2019年十年的发展,其演进历史可大致划分为5个阶段:
城市云1.0版本,应用系统、平台整合阶段:定位于城市的IT基础设施,通过城市云平台统一承载原来分别分散运营维护的应用系统。提高设备使用效率和服务的水准。
城市云1.1版本,应用系统、数据聚合阶段:通过城市云平台,将原来分散在不同部门应用系统的数据有机整合,为政府的有效决策、管理提供数据支撑,为数据推送打下基础。
城市云1.2版本,数据共享、智慧应用阶段:通过交换、比对、融合共享之后,形成数据资产,以“数据仓库”的形式,为各部门推送数据,提升整体政府体系的信息化应用水平。
城市云1.3版本,数据开放、社会利用阶段: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在符合相关规定的前提下,对数据进行二次开发、利用, 开放给社会使用,促进全社会大数据产业和互联网+发展。
2019年,曙光云又再次升级,凝练出城市云2.0版本,从底层到上层有三个层面的内容:一是云算,具备业内领先的计算能力,可提供更高质量的云服务能力、更大规模的弹性资源,打造弹性服务能力,为城市提供全面的服务;二是云数,构建城市可信的数据中台,实现业务与数据深度融合;三是云智,构建城市智能中台,提供自动训练平台,学习模型和能力输出,让城市更智慧,充分整合生态资源,实现城市高效治理。
曙光认为基于城市云可以构建智慧城市应用全生态,围绕“用产业促应用,让应用促产业”的中心策略,贯通大数据平台和云计算平台基础服务、民情流水线、产业发展线和城市管理线。另外,从创新型基础设施角度来看,我们需要构建科研与服务双支撑平台,除了要加速服务平台云计算/大数据/体验中心的建设落地,还要加强政企合作、产学研合作,建设先进计算中心。两个平台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共同支撑智慧城市的建设。
城市云的高效战“疫”实践
时间上,自1月29日起,战“疫”战线不断拉长,但曙光云从未离线。战“疫”期间,曙光竭力保持城市云系统的稳定性,紧急部署开放了疫情排查管理上报系统、曙光云疫情防控系统、企业复工疫情防控排查平台、安全可信协同办公系统“光圈儿”、曙光DAV大数据可视化分析平台、舆情分析平台等,形成高效战“疫”的GBCP曙光方案。空间上,广度不断延展。曙光云布局武汉政务云、成都城市云、无锡城市云、南京城市云,为疫情管理和防控工作提供高效、精准的数据支撑。落地应用上,曙光云深入发展,扎根民生、教育、治理、交通、经济政务等多个方面,充分发挥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教育等方面的建设优势,以科技力量全方位赋能疫情防控工作。
综上所述,城市不停转,曙光云不离线,全面贯彻落实“四个不离线”:安全协同不离线,辐射城市全景;数据智能不离线,铸造城市智慧;应用建设不离线,涵盖城市所需;本地服务不离线,融合城市脉搏。
在“新基建”的助推下,智慧城市的建设路径日益清晰,曙光结合自身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十余年探索经验,对智慧城市的未来趋势做出以下几点预测:
1.从技术驱动向刚性需求驱动转变;
2.由政府或有限参与方主导向多方参与转变;
3.从依靠“源创新”向依靠持续性“流创新”转变;
4.更加倚重技术体系、新型基础设施统筹布局;
5.“因地制宜、策略部署”将成为常态;
6. 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更加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