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党的十九大以来,作为中国教育根本任务、中心环节和基本方针的“立德树人”科学地回答了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因而研究如何落实该任务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需要从理论源起和实现路径两个维度厘清立德树人思想从天德共生、人德共生到立德树人的源流嬗变;本着课上课下相结合、校内校外相结合的原则,落实教学课程、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三种实现路径,确保立德树人在高校卓有成效地实现。
关键词:立德树人;理论源起;实现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20)22-0064-02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把立德树人当作教育的根本任务[1]。2016年12月7日,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中心环节[2]。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3],至此,“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由“当作”“作为”变为“落实”,彰显了我党从顶层设计上对立德树人的重视。
一、立德树人的理论源起
中国教育始终以德为方向,注重人的内在性建构,把人对德的把握和德对人的滋养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中国教育经历了天德共生、人德共生、立德树人三阶段。
(一)天德共生:中国教育的传统
敬天、崇德是中国的文化传统。敬天是一种人文信仰,如伏羲创作的《易经》八卦,将象征天的乾卦置于首位。据记载,从皇帝始便有祭天礼仪,《史记》说:“皇帝郊雍上帝,宿三月”。孔子曾对尧帝的“敬天”行为赞赏道:“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论语·泰伯》)。于是“天德”被视为人类最高的道德,指导人们用“天德世界观”去认识人与自然、人与世界的关系。中国古代教育强调“天德共生”。
(二)人德共生:中国教育的方向
西周之后,“德”由“天德”演变为处理人伦世界的“天子之德”,成为沟通天意与天子、天子与民意的中介,只有天子才有资格“以德配天”去领会天意。抽象之“德”渐渐走向具体,“德”之品格由“天”下降到包括天子在内的知识分子精英以及普通百姓的身上,人人皆可修身“立德”,使“德”与“人”成了共生状态。“人德共生”成为中国教育的方向。
(三)立德树人:中国教育的任务
五四运动翻开了立新德、树新人的新篇章,标志着人德共生时代的结束和立德树人时代的开启。李大钊指出:“道德就是适应社会生活要求之社会的本能”[4],且道德随着社会物质生活的变动而变动。至此,中国道德由旧道德发展为新道德。以人为本、德育为先成为人与德的新关系,教育任务由人德共生嬗变为立德树人。
二、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
教学课程、校园文化、社会实践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路径。其中,教学课程是立德树人的主阵地,校园文化是“立德树人”隐性教育的重要场域,社会实践是“立德树人”的重要环节,三者同向同行,形成育人合力。
(一)教学课程立德树人
所有课程都有育人功能。思政理论课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专业课程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两类课程同频共振,形成课程育人合力。
思政课的四门课程共同完成思想政治教育任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从一般原理层面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使学生明白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道理。《中国近代史纲要》从历史选择的层面引导学生领悟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道路和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从理论发展的层面讲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五个阶段,帮助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从公民修养的层面塑造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专业课程肩负着专业成才的使命。专业课教学中需将专业精神和大思政教育理念相融合,充分挖掘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价值等中国元素,使专业课富有人文意蕴,润物无声地将爱国主义教育与专业品格塑造统一起来,将学生的爱国情、报国志有机统一到担当民族复兴大任上来。
(二)校园文化立德树人
校园文化像空气一样围绕学生、覆盖校园,春风化雨般滋养人、塑造人。
校园文化具有时代性。校园文化总是围绕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等时代命题展开,是国家新方针政策的研究和传播地。就哲学社会科学而言,高校通过请进来的方式对国家的方针政策进行宣讲解读,进行政策育人。就自然科学而言,学校通过主办学术会探讨前沿的学术命题,进行科研育人。
校园文化具有渗透性。校园文化将思政教育素材融于文化活动中,隐性化人。其一,党团组织利用多种媒体形式对学生的活动内容、精神要义进行宣传报道,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其二,通过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例行仪式的举行,使学生们的集体情感沸腾,实现以情育人。其三,利用好图书馆。通过开展“书香校园”“征文比赛”等活动,激發学生的读书热情,以此启迪智慧、滋润心灵、开阔视野。其四,重视心理教育。通过“5·25心理健康日”宣传活动,开展心理剧、团体辅导等活动,培育学生的健康心理、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积极情绪,实现心理育人。
校园文化具有传承性。学校的“一训三风”、学术传统是由几代人打造而成的,是高校教学、科研、管理、育人思想的凝结,是高校的核心价值理念所在,需要一代代人践行并传承下去。青年学子在传承大学核心理念的同时缔造新的校园文化,实现隐性育人。
(三)社会实践立德树人
社会实践是培养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青年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是要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必须参加社会实践,去认识个人在社会中的价值,最终将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有机统一。
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形式丰富多样。一是促进个人成长的军事训练、勤工俭学、青年志愿者活动、“三下乡”活动。軍事训练主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集体主义理念;勤工俭学主要培养学生自力更生、吃苦耐劳的精神;青年志愿者活动主要培养学生爱与奉献的精神;“三下乡”活动帮助学生了解社会,为其将来服务基层奠定基础。二是促进专业发展的专业实习和实训。专业实训能使得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具有时效性,有助于学生掌握及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顶岗实习是学生到与自己专业相匹配的岗位进行专门化、系统化的学习,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三是促进职业发展的社会调查和社会考察。社会调查和社会考察是了解、认识社会的一种途径,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真实、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和严谨求实的学风。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http://politics.people. com.cn/n/2012/1118/c1001-19612670-2.html,人民网,2012-11-8.
[2]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Z].http://dangjian.people.com.cn/n1/2016/1209/c117092-28936962.html,人民网,2016-12-7.
[3]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http://cpc.people.com.cn/n1/2017/1028/c64094-29613660.html,人民网,2017-10-18.
[4]李大钊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260-272.
Research on the Theoretical Origin and the Realization Path of Morality Education
SUN Gui-lin
(School of Marxist Theory Education, Hetao College, Bayannur, Inner Mongolia 015000, China)
Abstract: Since the 19th National Congress of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morality education, which is regarded as the fundamental task, central link, and basic principle of education in China, scientifically answers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What kind of people are supposed to be cultivated in higher education? How to cultivate people in higher education? For whom should people be cultivated in higher education? Therefore, the research on how to carry out this task has certain practical values. The paper studies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thought of morality education from two perspectives of theoretical origin and realization path. The entire process is divided into three periods, namely, the coexistence of heaven and morality, the coexistence of human and morality, and morality education.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inciple of combining in-class and off-class teaching, as well as on-campus and off-campus teaching, this research proposes three realization paths of morality education, namely curriculum teaching, social practice, and campus culture, so as to make sure that the concept of morality education is implemented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 morality education; theoretical origin; realization path
收稿日期:2019-08-20
基金项目:2019年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我区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与保障机制研究(编号:NJSZ1906);2018年河套学院思政研究项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之内涵及载体研究”(编号:HSZ18003);2017年内蒙古高教学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委员会研究课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之内涵及载体研究”(编号:17GXSZ07);2017年河套学院科学研究项目“我区高校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研究”(编号:HYSY201732)
作者简介:孙桂林(1972-),女(汉族),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人,法学硕士,河套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