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机械通气重症患者治疗中以浅镇静为目标导向性程序化镇静镇痛方案的效果

2020-06-08 15:23陈庆丰孙秋香刘微丽
中外医学研究 2020年9期
关键词:导向性程序化通气

陈庆丰 孙秋香 刘微丽

【摘要】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重症患者治疗中以浅镇静为目标导向性程序化镇静镇痛方案的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120例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镇静镇痛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38)和观察组(n=82)。对照组给予药物实施传统镇痛镇静治疗,观察组给予浅镇静为目标导向性程序化镇静镇痛方案治疗。比较两组苏醒时间、呼吸好转时间、转普通病房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PO2/FiO2、RR、HR。结果:观察组苏醒时间、呼吸好转时间、转普通病房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88%,低于对照组的1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PO2/FiO2、RR、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O2/FiO2高于对照组,HR、RR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浅镇静为目标导向性程序化镇静镇痛方案用于机械通氣重症患者治疗中,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苏醒时间和呼吸好转时间,并同时可改善患者临床血氧及呼吸循环功能指标,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机械通气 重症患者 浅镇静为目标导向性程序化镇静镇痛方案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procedural sedation and analgesia plans that aiming at shallow sed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patients with mechanical ventilation. Method: A total of 120 severe patients who received mechanical ventilation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8 to December 2019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object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sedation and analgesia plans,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n=38)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n=82).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traditional sedation and analgesia treatment,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procedural sedation and analgesia plans that aiming at shallow sedation. The recovery time, respiratory improvement time, transfer time to general ward, complication rate, PO2/FiO2, RR and HR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 The recovery time, respiratory improvement time and transfer time to general war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complication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4.88%, which was lower than 18.42%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PO2/FiO2, RR and HR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treatment (P>0.05). After treatment, PO2/FiO2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HR and RR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Procedural sedation and analgesia plans that aiming at shallow sedation is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patients with mechanical ventilation. It has a significant clinical effect,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shorten the recovery time and respiratory improvement time, and improve the clinical blood oxygen and respiratory circulation function index, which is worth popularizing and applying.

机械通气是在呼吸机的辅助下进行呼吸,维持呼吸道通畅、增加血氧饱和度、防止缺氧出现呼吸衰竭,为后续治疗提供了条件。机械通气是重症加强护理病房的常用通气方式,也是治疗呼吸衰竭和病重患者的有效方法[1]。但是由于在治疗过程中气管切开及患者伤口疼痛会引起患者紧张和焦虑的情绪,从而对于治疗产生恐惧,容易发生人体对抗,而且建立人工气道的同时会使呼吸系统失去自身保护功能,失去了对吸入气体的温度和湿度控制,容易发生一系列的并发症。镇痛和镇静是治疗重症患者的有效方式,程序化镇静可使患者的功能器官得到有效保护,降低机体氧耗及代谢,提升机械通气的安全性,最终起到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和降低医疗费用等目标[2-3]。因此,本文展开病例随机对照,探讨机械通气重症患者治疗中以浅镇静为目标导向性程序化镇静镇痛方案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重症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ICU机械通气临床指征;(2)患者意识状态良好,能严格遵循医嘱完成有关治疗工作;(3)病情平稳,未合并其他心血管疾病;(4)年龄均大于18岁。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或病历资料不全者;(2)自发性气胸、上呼吸气道阻塞、心律失常、面部损伤或畸形者;(3)合并精神异常、伴有自身免疫系统疾病或心血管疾病者;(4)具有听力、视力障碍的患者;(5)长期服用镇静药物。(6)中途转院或者放弃治疗者。根据患者镇静镇痛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38)和观察组(n=82)。对照组男18例,女20例;年龄61~86岁,平均(68.25±8.53)岁。观察组男46例,女36例;年龄62~81岁,平均(67.54±6.31)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和/或亲属均得到充分告知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每间隔2 h给患者做翻身及叩背,对患者进行心理上的安慰,消除其对操作的恐惧[4]。对照组给予药物实施传统镇静镇痛治疗:瑞芬太尼(湖北宜昌人福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197)维持剂量0.02~0.05 μg/(kg·h),丙泊酚(AstraZeneca公司,英国,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130535)维持剂量0.5~4.0 mg/(kg·h),右美托咪啶(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0248)维持剂量0.2~1.5 ?g/(kg·h)给予灌注,并且进行RASS镇静评分,控制时间在每4 h一次,并进行记录。观察组给予浅镇静为目标导向性程序化镇静镇痛方案治疗,主要包括:(1)组织培训小组。由护士和医生开展集中的教育培训,将关于镇静镇痛药物的给药方式和操作流程进行统一培训,加强了解药物的相关知识,同时观察镇痛镇静给药后的不良反应,培训后对于所有人员均进行相关的考试审核[5-6]。(2)护士根据医生给予的镇痛镇静方案给予患者进行镇痛镇静,并且每2 h给予一次RASS镇静评估监测,如果患者在目标评分范围内,用药同对照组,如果过深,应该遵照医嘱每小时减少镇静镇痛剂的剂量1~2 ml,如果过浅,则遵照医嘱每小时增加镇静镇痛剂的剂量1~2 ml,同时做好记录,最终达到镇静镇痛目的。(3)医生和护士均遵行责任落实,严格按照流程进行操作,共同协作进行评估反馈。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镇静效果,包括苏醒时间、呼吸好转时间、转普通病房时间。(2)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低血压、高血压、心动过缓、呕吐恶心等。(3)比较两组血氧及呼吸循环功能指标。包括氧合指数(PO2/FiO2)及呼吸频率(RR)、心率(HR)[7]。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机械通气镇静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苏醒时间、呼吸好转时间、转普通病房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88%,低于对照组的1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血氧及呼吸循环功能指标比较

两组治疗前PO2/FiO2、RR、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O2/FiO2高于对照组,HR、RR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临床中,机械通气是抢救患者的常用方式,重症患者多数需要进行机械通气支持来维持呼吸。浅镇静为目标导向性程序化镇静镇痛方案是2013年美国重症医学会颁布的具有代表性的治疗方案,是目前我国临床在镇静不足和镇静过量平衡的有效策略。对于重症患者实施目标性程序化镇静深度的监测,可以维持患者对于外界刺激的反应,减少对于循环系统及呼吸道的抑制,从而缩短患者的苏醒时间,利于病情的判断[8-9]。近年来,浅镇静为目标导向性程序化镇静镇痛方案干预应用广泛,且效果较好。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苏醒时间、呼吸好转时间、转普通病房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由此看出,在常规药物镇静镇痛的基础上加强浅镇静为目标导向性程序化镇静镇痛方案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临床通气镇静效果。浅镇静为目标性程序化镇静镇痛方案可以加强对患者在镇静状态下的動态评估,及时给予调节药物剂量,从而有利于主管医生对于重症患者病情的掌握,预防并发症或者过度镇痛镇静情况的发生[10]。因此,常规药物镇痛镇静仅在患者病情控制上效果较好,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强浅镇静为目标性程序化镇静镇痛方案,可使患者放松心情,平稳血压,有效控制病情恶化,在临床上效果显著。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低血压、高血压、心动过缓、呕吐恶心并发症发生率为4.88%,低于对照组的18.42%(P<0.05),由此看出,加强浅镇静为目标导向性程序化镇静镇痛方案,能够有效地降低重症患者的临床并发症。临床中,镇静镇痛的使用可避免危重患者由于机械通气造成的不良反应,有利于稳定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调节并控制患者的应激反应,保证患者机械通气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改善患者呼吸循环功能指标,降低患者对呼吸机的依赖性,减小对患者呼吸气道的损伤,从而改善预后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存率[11-12]。本研究中,两组治疗前PO2/FiO2、RR、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O2/FiO2高于对照组,HR、RR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看出,浅镇静为目标导向性程序化镇静镇痛方案可以有效地改善机械通气重症患者的血氧及呼吸循环指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命安全。

综上所述,将浅镇静为目标导向性程序化镇静镇痛方案用于机械通气重症患者治疗中临床效果显著,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苏醒时间和呼吸好转时间,并同时可改善患者临床血氧及呼吸循环功能指标,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平丽,邵亚娣,俞丽丽,等.以浅镇静为目标导向性程序化镇静镇痛方案在机械通气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26):3793-3795.

[2]郭昆,张红英,彭四萍.每日唤醒与舒适化镇痛镇静两种方案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比较[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8,30(10):950-952.

[3]郭耸,陈娟,江智毅,等.右美托咪定和丙泊酚对机械通气患者浅镇静水平脑电活动的影响[J].热带医学杂志,2017,17(5):574-577.

[4]王晓兵,张湛,王佩双,等.舒适化浅镇静策略应用于食管癌术后机械通气患者的效果评价[J].安徽医学,2018,39(12):1470-1474.

[5]应满珍,杜凯磊,吴木莹.右美托咪啶对ICU非机械通气患者浅镇静的临床研究[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8,27(12):1407.

[6]亓秀梅,王芹,杨雪,等.机械通气患儿镇痛镇静管理方案的制订及实施效果[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8,34(34):2675.

[7]李青栋,万献尧.机械通气患者的疼痛评估与镇痛策略演变[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7,29(9):861-864.

[8]黄进宝,兰长青,李红艳,等.早期无镇静方案在呼吸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7,40(3):188-192.

[9]张婷婷,李梦媛,彭歆,等.集束化镇痛镇静策略在机械通气病人应用中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6,30(9):1031-1034.

[10]王翠婷.镇静镇痛疗法对机械通气患者谵妄防控的临床应用进展[J].中国急救医学,2016,36(2):176-180.

[11]李穎蕾,王惠凌,孟亚楠,等.程序化撤机在机械通气重症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J].山东医药,2017,57(43):71-73.

[12]童文佳,宋从磊,金丹群,等.不同镇静方案对多发伤重症儿童的镇静效果及对炎症反应的影响[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7,29(6):542-546.

(收稿日期:2020-02-12) (本文编辑:桑茹南)

猜你喜欢
导向性程序化通气
无创正压通气对胸外科术后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基于认知-信念-行为导向性护理干预在脑动脉瘤栓塞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喉罩双相正压通气在中老年人无痛纤支镜诊疗术中的应用
程序化镇静镇痛护理干预对颅脑损伤术后护理的临床效果
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研究
程序化操作在调度运行中的应用
国外外语教育政策的比较研究
新媒体广告营销的平台优势与导向性问题
课堂因问题而精彩思维因问题而活跃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的研究概况